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设计
1
作者 刘佳琪 宋杭 张生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针对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低可探测性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Polarization-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PFSR)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探究了吸透波兼容实现机理;然后,通过损耗层双... 针对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低可探测性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Polarization-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PFSR)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探究了吸透波兼容实现机理;然后,通过损耗层双边不对称加载的方式,实现了透波窗口的极化选择功能;最后,采用损耗层混合式设计,解决了宽频带吸透波兼容难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TE波入射时具有6.8~7.8 GHz频段透波、2.2~18.0 GHz频段低散射的吸透一体化功能,在TM波入射时具有3.2~18.0 GHz频段低散射的吸波功能。该结构可为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宽频带低可探测性设计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选择 频率选择 窗口 混合式损耗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机频率选择表面的柔性宽带超材料吸波器
2
作者 汪涛 陈巩华 +2 位作者 钱鹏健 闫玉伦 宣晓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2-109,共8页
目的针对2~18 GHz频带的电磁隐身,设计一款柔性宽带超材料吸波器。方法通过等效电路和全波仿真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吸波器的阻抗匹配、吸波机理和极化敏感等特性,用导电墨水在有机材料上制备频率选择表面并测试验证了该吸波器。结... 目的针对2~18 GHz频带的电磁隐身,设计一款柔性宽带超材料吸波器。方法通过等效电路和全波仿真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吸波器的阻抗匹配、吸波机理和极化敏感等特性,用导电墨水在有机材料上制备频率选择表面并测试验证了该吸波器。结果该吸波器的总厚度为14.6 mm,在1.97~18.15 GHz的吸收率>90%,相对带宽达到160.8%,覆盖了整个S、C、X、Ku波段。经分析,该吸波器还具有极化不敏感、易与隐身目标适形、雷达散射截面缩减等优异电磁隐身性能。结论场路结合法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该吸波器在2~18 GHz频带的电磁隐身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隐身 有机材料 频率选择表面 超材料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舱室电磁屏蔽用频率选择表面吸波体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金雨霜 王东俊 +2 位作者 张袁 刘长军 闫丽萍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6,共9页
为了解决封闭舱室内反射型电磁屏蔽结构引起的电磁场水平易于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斜入射电磁波相位补偿频率选择表面(FSS)吸波体设计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设计了一款超宽带、角度稳定的FSS吸波型电磁屏蔽结构。利用吸波结构中不同介质层... 为了解决封闭舱室内反射型电磁屏蔽结构引起的电磁场水平易于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斜入射电磁波相位补偿频率选择表面(FSS)吸波体设计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设计了一款超宽带、角度稳定的FSS吸波型电磁屏蔽结构。利用吸波结构中不同介质层对斜入射时高频和低频的电磁波相位分别进行补偿,实现了宽频带内良好的角度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宽度渐变条带,并结合开缝和顶端加载技术设计出了新型十字FSS单元结构,有效拓展了该单层单谐振FSS吸波体的工作带宽。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90%吸波频带为3.9~25.8 GHz(相对带宽147.5%);在4.7~22.1 GHz(129.9%)频带内,两种极化下满足90%吸波率的角度稳定性达30°;即使斜入射增加到50°时,吸波率仍高于80%。对所设计的吸波体进行加工和测试,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超宽带 角度稳定性 封闭舱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方阻波动的超宽带轻薄频率选择表面吸波体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东俊 孙子涵 +2 位作者 张袁 唐莉 闫丽萍 《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满足宽带、极化和入射角度稳定、轻薄和强吸收等高性能要求的电阻膜频率选择表面(FSS)吸波体设计难度大,且易因加工中方阻波动导致吸波性能变化.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方阻波动影响电阻膜FSS吸波体性能的机理,提出抗方阻波动的FSS吸波体... 满足宽带、极化和入射角度稳定、轻薄和强吸收等高性能要求的电阻膜频率选择表面(FSS)吸波体设计难度大,且易因加工中方阻波动导致吸波性能变化.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方阻波动影响电阻膜FSS吸波体性能的机理,提出抗方阻波动的FSS吸波体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不同层FSS阻抗随频率变化互补的扩展带宽方法,结合弯折小型化设计,获得了超宽带、极化和角度稳定的轻薄型抗方阻波动FSS吸波体.该FSS吸波体在TE和TM极化下,90%吸波带宽为1.50—20.50 GHz(相对带宽173%),厚度仅为0.093λ_(L).TE极化波80%吸波的角度稳定性可达45°,而TM极化波90%吸波的角度稳定性可达70°.当每层FSS方阻在12—30Ω/sq范围内波动时,吸波体的90%吸波带宽仍保持在167.0%.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薄型 超宽带 方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薄型频率选择表面吸波体设计
5
作者 李希 王东俊 +2 位作者 张袁 赵翔 闫丽萍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7,共7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集总电阻加载超宽带薄型频率选择表面(FSS)吸波体。该吸波体使用单层单谐振FSS损耗层结构,具有厚度薄、宽带吸波且极化稳定的特点。FSS损耗层单元结构采用非单元中心对称轴集总电阻加载方法,并结合非均匀金属导带宽度和... 设计了一种新型集总电阻加载超宽带薄型频率选择表面(FSS)吸波体。该吸波体使用单层单谐振FSS损耗层结构,具有厚度薄、宽带吸波且极化稳定的特点。FSS损耗层单元结构采用非单元中心对称轴集总电阻加载方法,并结合非均匀金属导带宽度和圆顶枝节加载设计有效拓宽了吸波带宽。该吸波体的等效电路分析及全波仿真结果均表明该结构在6.0~26.77 GHz频段内对电磁波吸波率能够达到90%,相对带宽达到126.8%。该吸波体总厚度为0.086λ_(L)(λ_(L)为吸波频段最低频率对应波长),仅为Rozanov理论极限厚度的1.09倍。对该吸波体进行加工与测试,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电路模拟 薄型 超宽带 集总电阻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圆环交指谐振结构的新型频率选择吸波体设计
6
作者 许逸轩 吴微微 +2 位作者 史桐桐 颜雨晨 阎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5-1611,共7页
针对宽带天线的隐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圆环交指结构的新型频率选择吸波体(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FSR)的设计方案。所设计的两个FSR的阻抗层相同,由圆环交指谐振结构与耶路撒冷十字金属线组成,并加载电阻。FSR1的无损带通层由... 针对宽带天线的隐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圆环交指结构的新型频率选择吸波体(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FSR)的设计方案。所设计的两个FSR的阻抗层相同,由圆环交指谐振结构与耶路撒冷十字金属线组成,并加载电阻。FSR1的无损带通层由金属缝隙方环构成,FSR2的带通层由金属贴片-金属孔径-金属贴片三层结构组成。仿真结果显示,两种FSR均具有双极化性质,并且FSR1角度稳定性可达45°,FSR2为35°。FSR2在垂直电磁波入射条件下,在2.52~10.07 GHz的反射系数低于-10 dB,在5.73~6.93 GHz的透射系数高于-3 dB,其中在6.29 GHz,透波窗口的最小插入损耗为-0.11 dB。FSR2在几乎相同的频带保持反射系数低于-10 dB,但是其透波带被拓展为5.6~7.2 GHz,同时透波带的矩形系数得到很大提升,具有更好的选择性。模型仿真结果与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终制作了两个FSR的实物模型,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保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 角度稳定性 选择性宽通带 圆环交指谐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双吸收带的频率选择特性吸波器 被引量:1
7
作者 尹丽媛 薛正辉 +4 位作者 金城 任武 李伟明 张彬超 吕奇皓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1-225,共5页
提出了一种三维的具有双吸收带的频率选择传输(AFST)结构,该结构由嵌有片式电阻器的金属条和平行板波导结构嵌套组成,可以实现吸收-传输-吸收的特性,即在通带两侧各有一个吸收带,且具有每个吸收带包含2个反射零点宽带性能。推导了该结... 提出了一种三维的具有双吸收带的频率选择传输(AFST)结构,该结构由嵌有片式电阻器的金属条和平行板波导结构嵌套组成,可以实现吸收-传输-吸收的特性,即在通带两侧各有一个吸收带,且具有每个吸收带包含2个反射零点宽带性能。推导了该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研究设计理念,并通过仿真得到了在斜入射情况下性能仍然可以保持稳定的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等效电路模型的有效性和所设计的AFST结构的频率选择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式频率选择性传输结构 雷达截面积缩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表面(FSS)在雷达吸波材料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海韬 程海峰 +1 位作者 楚增勇 曹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0-32,共3页
研究了频率选择表面(FSS)在雷达吸渡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原理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频率特性可调的含主动式 FSS 的吸波结构。从研究的情况来看,经过恰当的材料选取以及结构设计,FSS 可以改进雷达吸波材料的性能。最后展望了 FSS 在... 研究了频率选择表面(FSS)在雷达吸渡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原理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频率特性可调的含主动式 FSS 的吸波结构。从研究的情况来看,经过恰当的材料选取以及结构设计,FSS 可以改进雷达吸波材料的性能。最后展望了 FSS 在雷达吸波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S 雷达材料 频率 动态调节 频率选择表面 应用 结构 频率特性 结构设计 材料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源频率选择表面的多功能吸波器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敏 霍飞飞 牛犇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8-33,共6页
在微波电路和传输线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层结构的基于有源频率选择表面的多功能吸波器,其结构分为四层:上层由金属贴片和PIN二极管组成,第二层为介质板,中间层为金属板,最下层为微带馈电结构。该设计通过调节馈电方式来控制PIN二... 在微波电路和传输线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层结构的基于有源频率选择表面的多功能吸波器,其结构分为四层:上层由金属贴片和PIN二极管组成,第二层为介质板,中间层为金属板,最下层为微带馈电结构。该设计通过调节馈电方式来控制PIN二极管通断两种工作状态,从而改变上层金属贴片的组成结构,实现了双频段频率可调。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功能吸波器可调频段范围峰值为8.95~15.32 GHz,且具有极化转换特性,实现了吸波频率的可调,为多功能吸波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频率选择表面 可重构 频率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吸波体的电磁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鹏 江建军 +2 位作者 陈谦 徐欣欣 缪灵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6-59,共4页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了蝶形和方环形FSS单元图形的反射与传输特性以及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的相位关系,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磁波的干涉相消是FSS吸波体吸波的主要原因,并且当反射电磁波满足2 nπ的相位关系时才...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了蝶形和方环形FSS单元图形的反射与传输特性以及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的相位关系,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磁波的干涉相消是FSS吸波体吸波的主要原因,并且当反射电磁波满足2 nπ的相位关系时才能达到最佳吸波效果;FSS吸波体的中心频率随介质层厚度的增加而下降;介质层厚度为5 mm时,蝶形结构吸波体的中心频率为6.4 GHz;非垂直入射使FSS的传输特性变差;随入射角度增大,FSS传输特性高频部分向低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结构 电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贴片频率选择表面(FSSR)的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良 徐彬彬 +1 位作者 张世鸿 邓龙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8-552,共5页
对电阻贴片频率选择表面(FSSR)的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将传统FSS的导体贴片用电阻贴片代替,制备了由不同尺寸、电阻的FSSR与不同厚度介质层构成的单层吸波材料。在以Agilent8720ET矢量网络分析仪为核心的弓形法测试系统中,在2GHz^18GHz... 对电阻贴片频率选择表面(FSSR)的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将传统FSS的导体贴片用电阻贴片代替,制备了由不同尺寸、电阻的FSSR与不同厚度介质层构成的单层吸波材料。在以Agilent8720ET矢量网络分析仪为核心的弓形法测试系统中,在2GHz^18GHz频率范围内测量了材料的反射率。结果表明:电阻贴片频率选择表面较Salisbury屏有更宽的吸收频带,其单元贴片尺寸、单元贴片电阻以及介质层的厚度都对吸波材料的反射率有明显的规律性影响,但与单一的Salisbury屏和传统的FSS明显不同,并采用传输线理论对其吸收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贴片频率选择表面 性能 规律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分布贴片构成频率选择表面的吸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鲍峻松 伍瑞新 +2 位作者 钱祖平 杨帆 项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3,52,共5页
探讨了随机分布贴片构成的频率选择表面在吸波材料应用中的原理,提出了用随机分布的电阻贴片来拓展吸波带宽和提高吸收率。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了这种频率选择表面应用于吸波材料设计的可行性。讨论了表面占有率、表面电阻率以及分布... 探讨了随机分布贴片构成的频率选择表面在吸波材料应用中的原理,提出了用随机分布的电阻贴片来拓展吸波带宽和提高吸收率。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了这种频率选择表面应用于吸波材料设计的可行性。讨论了表面占有率、表面电阻率以及分布形式对复合材料反射率频率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证明包含这种新型FSS结构的吸波材料可以很好地改善材料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随机分布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容性频率选择表面改善单层雷达吸波材料吸波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海韬 程海峰 +2 位作者 王军 周永江 张德勇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本文分析了等效电路法对含容性频率选择表面(capacitive FSS)单层吸波材料(RAM)反射率计算的不足,并用有限元法对此结构吸波材料吸波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FSS位于较靠近金属背衬位置时,反射率曲线出现双峰,带宽增加;当其位于吸... 本文分析了等效电路法对含容性频率选择表面(capacitive FSS)单层吸波材料(RAM)反射率计算的不足,并用有限元法对此结构吸波材料吸波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FSS位于较靠近金属背衬位置时,反射率曲线出现双峰,带宽增加;当其位于吸波材料表面时可以明显改善吸波材料低频性能。通过实验验证,计算与实验结果较吻合,两者均证明容性FSS能有效改善单层雷达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性频率选择表面 雷达材料 等效电路法 有限元法
原文传递
含容性频率选择表面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朝发 李焕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7-419,423,共4页
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含容性FSS结构的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按GJB2038-94标准,利用Agilent公司的矢量网络分析仪PNA8363B采用弓形测量法在8~18GHz频率范围对复合材料的反射率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FSS的缝隙宽度、缝隙间距、FSS... 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含容性FSS结构的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按GJB2038-94标准,利用Agilent公司的矢量网络分析仪PNA8363B采用弓形测量法在8~18GHz频率范围对复合材料的反射率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FSS的缝隙宽度、缝隙间距、FSS结构的方块电阻以及FSS结构的放置位置对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都有很大影响。这些参数都存在一个最佳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缝隙宽度为5mm,缝隙间距为7.2mm,FSS方块电阻为60Ω/□时,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好。FSS在复合材料中间层相比在面层和反射层,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通过设计FSS结构的频率特性可以达到改善材料吸波性能的目的,为高性能吸波材料的设计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性频率选择表面 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表面谐振特性在玻璃钢结构吸波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章奇 丁凡 薛冰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0,共4页
研究了频率选择表面(FSS)的谐振特性对玻璃钢(FRP)结构吸波材料吸波特性的补偿提高作用。为了提高FI冲在8~11GHz频段内的吸波特性,利用有限元法仿真设计了圆环孔径型以及双方环贴片型两种不同图形样式的FSS,并用自由空间法对其... 研究了频率选择表面(FSS)的谐振特性对玻璃钢(FRP)结构吸波材料吸波特性的补偿提高作用。为了提高FI冲在8~11GHz频段内的吸波特性,利用有限元法仿真设计了圆环孔径型以及双方环贴片型两种不同图形样式的FSS,并用自由空间法对其谐振特性进行了测试,最后利用FSS谐振特性对FRP在8~11GHz频段内的吸波特性进行了补偿优化.结果表明,利用FSS在对应频段内的谐振特性,能够将FRP在8~11GHz频段内的反射率全频段降至-lOdB以下,从而大幅度提高了FRP的雷达吸波特性。这为玻璃钢结构吸波材料的隐身化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谐振特性 玻璃钢材料 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表面对PET水泥基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月芳 郝万军 刘顺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为解决电磁环境污染问题,以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塑料瓶碎片、聚丙烯纤维作为水泥基体的透波剂和增韧增强介质,在水泥基材料表面复合封闭式、开放式、组合式3组频率选择表面(FSS),制备了成本低、质量轻、厚度薄、强度高、加工工... 为解决电磁环境污染问题,以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塑料瓶碎片、聚丙烯纤维作为水泥基体的透波剂和增韧增强介质,在水泥基材料表面复合封闭式、开放式、组合式3组频率选择表面(FSS),制备了成本低、质量轻、厚度薄、强度高、加工工艺简单的FSS复合水泥基吸波平板试样.结果表明:FSS复合水泥基吸波平板试样在2~18GHz频段的吸波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环数为1环的组合式复合试样在2.5GHz处的最小反射率为-19.9dB,-10dB以下的吸收带宽占了整个频段的47.5%;S频段(2~4GHz)内FSS单元尺寸和个数对复合试样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与4~18GHz频段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频率选择表面 阻抗匹配 S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高介电薄层的宽带频率选择表面吸波材料设计与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杨 裴志斌 +3 位作者 屈绍波 庞永强 王甲富 张安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075-19079,共5页
设计仿真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加载高介电薄层的宽带频率选择表面吸波材料,该吸波材料由FR4介质板、电阻损耗型频率选择表面、聚氨酯泡沫和金属背板组成.仿真结果表明,该吸波材料对入射电磁波在3.6-24GHz频段范围内具有90%以上的吸收效果,... 设计仿真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加载高介电薄层的宽带频率选择表面吸波材料,该吸波材料由FR4介质板、电阻损耗型频率选择表面、聚氨酯泡沫和金属背板组成.仿真结果表明,该吸波材料对入射电磁波在3.6-24GHz频段范围内具有90%以上的吸收效果,且具有极化无关和宽入射角的吸收特性.加载高介电薄层的频率选择表面吸波材料的相对带宽能够达到带宽极限的58.0%,较未加载高介电薄层的优化带宽增加了11.0%,证明了加载高介电薄层有利于从结构上改善材料的吸收带宽.同时,通过Smith圆图从阻抗匹配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论证了加载高介电薄层有利于在更宽的频段范围内提升吸波材料与空气的阻抗匹配程度,从而实现宽带强吸收.该吸波材料电磁结构与夹层复合材料的力学结构非常类似,便于实现吸波与力学性能的兼容,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材料 高介电薄层 宽带 夹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雷达吸波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国清 俞伟良 俞钰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30,共7页
近年来频率选择雷达吸波体(FSR)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于传统的频率选择表面(FSS),FSR能够吸收带外具有威胁性的电磁波,同时无耗透射带内需要的电磁波。因此,采用FSR设计而成的雷达天线罩覆盖在雷达前方并不会影响雷达的正常工作。... 近年来频率选择雷达吸波体(FSR)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于传统的频率选择表面(FSS),FSR能够吸收带外具有威胁性的电磁波,同时无耗透射带内需要的电磁波。因此,采用FSR设计而成的雷达天线罩覆盖在雷达前方并不会影响雷达的正常工作。FSR在军事应用上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用来减少雷达散射截面(RCS)并提升隐身性能。文章介绍了FSR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现有FSR类型的部分缺失,提出一类新型的带吸型FSR并给出对应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性能面向不同应用的带吸型F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雷达体(FSR) 雷达散射截面 带通型FSR 型F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选择性的可调谐频率选择吸波体的设计
19
作者 赵斐彩 王帅恒 于晓慧 《智慧工厂》 2022年第9期52-56,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调谐频率选择吸波体的设计思路,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良好的透波特性,进一步提高天线的隐身能力。该频率选择吸波体的结构是由可调谐吸波层与多层级联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组成。吸波层单元结构采用可以实现可调谐吸波带和透波...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调谐频率选择吸波体的设计思路,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良好的透波特性,进一步提高天线的隐身能力。该频率选择吸波体的结构是由可调谐吸波层与多层级联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组成。吸波层单元结构采用可以实现可调谐吸波带和透波带的双方环结构,用来吸收带外电磁波。在多层级联的基础上,增加吸波层提升TFSS的滚降效应。仿真结果表明,该TFSR带外吸波率可达.98.15%。上升沿的选择特性相对带宽T_(1)=3.32%,下降沿的选择特性相对带宽T_(2)=3.27%,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 可调谐 频率选择 高截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频率选择吸波器设计
20
作者 丁世宇 华昌洲 《无线通信技术》 2021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的频率选择吸波器。此频率选择吸波器采用双层结构,上层为电阻加载的金属十字框架结构,下层为环形槽金属,两者相结合就得到了一种简单的双层频率选择吸波器。仿真结果表明,10dB吸收带宽为3.16GHZ,在4.41GHz时可获得0.... 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的频率选择吸波器。此频率选择吸波器采用双层结构,上层为电阻加载的金属十字框架结构,下层为环形槽金属,两者相结合就得到了一种简单的双层频率选择吸波器。仿真结果表明,10dB吸收带宽为3.16GHZ,在4.41GHz时可获得0.57dB的插入损耗,带内信号传输良好,在2.26GHz和7.7GHz得到两个吸收峰,吸收率分别达到83.3%和92.4%。此频率选择吸波器能够吸收带外的反射波,同时可以良好的透射带内电磁波,因此可以用来减少雷达散射截面(RCS)增强隐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 插入损耗 雷达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