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预防性医疗不良事件和可预防性死亡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全英 徐德朋 +2 位作者 张燕燕 赵美玲 江学成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8年第3期42-44,共3页
可预防性医疗不良事件和可预防性死亡已成为全球住院患者的主要死因。介绍了可预防性医疗不良事件和可预防性死亡的防范策略和研究现状,包括患者的安全文化建设,用技术手段防范不良事件,给药管理系统应用,建立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医疗不... 可预防性医疗不良事件和可预防性死亡已成为全球住院患者的主要死因。介绍了可预防性医疗不良事件和可预防性死亡的防范策略和研究现状,包括患者的安全文化建设,用技术手段防范不良事件,给药管理系统应用,建立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建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不良事件 可预防医疗不良事件 可预防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创伤救治中应重视“可预防性死亡”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江利冰 马岳峰 张茂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570-572,574,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创伤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在国外,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实施创伤救治质量提高计划(trauma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TQIP),尤其是创伤可预防性死亡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到... 随着经济的发展,创伤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在国外,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实施创伤救治质量提高计划(trauma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TQIP),尤其是创伤可预防性死亡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到目前为止,创伤可预防性死亡的概念在国内尚未正式提出。本文就创伤可预防性死亡的概念、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如何在创伤救治质量提高过程中应用创伤可预防性死亡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质量提高计划 可预防性死亡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可预防性死亡发生率现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江学成 张燕燕 徐德朋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文献检索角度,阐述了医疗不良事件致死的发生情况,指出全球每年住院患者约4.21亿人次,其中因医疗不良事件死亡的近4 300万人。同时,分析了医疗不良事件原因及类型、严重程度评估、可预防性评估的方法及相关研究结果,旨在为我国可预... 通过文献检索角度,阐述了医疗不良事件致死的发生情况,指出全球每年住院患者约4.21亿人次,其中因医疗不良事件死亡的近4 300万人。同时,分析了医疗不良事件原因及类型、严重程度评估、可预防性评估的方法及相关研究结果,旨在为我国可预防性医疗不良事件及死亡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不良事件 可预防医疗不良事件 可预防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伍尔弗汉普顿市的儿童死亡率类型的转变
4
作者 Moore A. 郭战宏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22-22,共1页
Objectives: To review the 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ventable childho od deaths in an urban population in the UK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excess o f preventable deaths seen previously in Asian girls still... Objectives: To review the 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ventable childho od deaths in an urban population in the UK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excess o f preventable deaths seen previously in Asian girls still exists. Design: A retr ospective survey of childhood deaths from 1996-2002 classified in terms of prev entability and compared with a previous study conducted 20 years earlier from 19 76-82. Setting: The city of Wolverhampton in the UK. Main outcome measures: Dea ths from all causes in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5 years. Results: There has bee n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deaths in all age groups and from all causes. The postneonatal mortality rate fell from 6.5/1000 in 1976 to 3.1/1000 live births in 2002 largely because of the fall in the numbers of deaths caused by sudden in fant death syndrome (SIDS). Preventable deaths are still associated with low bir th weight (p< 0.001) and poverty (unemployment and overcrowding in the earlier s tudy (p< 0.05) and with the Townsend score in this study (p< 0.02)). There were fewer deaths among Asians and no female excess. There was a new category not see n in the previous study, deaths caused by homicide. The death rate for homicide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was much higher in Wolverhampton (18.7/100 000) than i n England and Wales (4.6/100 000). Conclusions: Low birth weight and adverse soc ioeconomic conditions remain importa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eventable death s. There is no longer an increased risk of preventable death in Asian girls. The number of non-accidental deaths is a major cause for conc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死亡 伍尔弗汉普顿 可预防性死亡 活产 新生儿期 城市人群 婴儿猝死综合征 死亡例数 Townsend 威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2014年创伤急救死亡病例可预防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余益民 姚志彬 +2 位作者 宛云英 乔莉 张海燕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通过探索和分析深圳市2014年创伤急救死亡病例的可预防性影响因素,为改进创伤救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2014年急救死亡病例调查中创伤患者的调查数据及专家评价数据,选择可能影响死亡可预防性的12项影响因素作为观察指... 目的通过探索和分析深圳市2014年创伤急救死亡病例的可预防性影响因素,为改进创伤救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2014年急救死亡病例调查中创伤患者的调查数据及专家评价数据,选择可能影响死亡可预防性的12项影响因素作为观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对专家小组评价中发现的影响创伤死亡可预防性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共238例急诊和院内创伤急救死亡病例纳入分析,创伤可预防性致死率达27.7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伤地点(OR=2.101,P=0.045)、受伤机制(OR=12.784,P=0.001)、是否转院(OR=6.836,P=0.002)、死亡地点(OR=5.778,P=0.000)、死亡原因(OR=4.831,P=0.000)是创伤死亡可预防性的影响因素。专家评价中,创伤急诊死亡病例问题在院前、急诊和院内3个阶段死亡病例中出现率最高(50.37%),其中流程问题在各阶段死亡病例中最高,占95.59%;院内病房死亡病例中,系统问题在3个阶段死亡病例中最高,占50%。结论深圳市可预防性死亡发生率高于发达国家报道,创伤急救服务绿色通道实施未到位及急救措施缺乏标准化是导致可预防性死亡的重要原因。创伤救治体系需要重新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可预防性死亡 质量改进
原文传递
战创伤麻醉与救治循环管理指南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洪 +4 位作者 陈晖 宋晓阳 米卫东 葛衡江 张铁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8-1022,共5页
循环障碍是战创伤致死的重要原因,其中因出血导致的死亡在所有战创伤死亡中占30%-40%,同时也是战斗性减员中可预防性死亡的首要原因。本指南以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曾制定的《战创伤麻醉指南(2017)》为基础,结合战创伤救治和野战... 循环障碍是战创伤致死的重要原因,其中因出血导致的死亡在所有战创伤死亡中占30%-40%,同时也是战斗性减员中可预防性死亡的首要原因。本指南以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曾制定的《战创伤麻醉指南(2017)》为基础,结合战创伤救治和野战麻醉特点,着重指导麻醉科医师及其他救治人员,对战创伤循环障碍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和及时有效的处置,以提高我军战创伤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障碍 麻醉科医师 战创伤 创伤死亡 管理指南 复苏学 创伤麻醉 可预防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创伤麻醉与救治循环管理指南 被引量:2
7
作者 米卫东 +6 位作者 葛衡江 张铁铮 张宏 徐建国 李洪 陈晖 宋晓阳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0年第1期19-24,共6页
循环障碍是战创伤致死的重要原因,其中因出血导致的死亡在所有战创伤死亡中占30%~40%,同时也是战斗性减员中可预防性死亡的首要原因。本指南以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曾制定的《战创伤麻醉指南(2017)》为基础,结合战创伤救治和野战... 循环障碍是战创伤致死的重要原因,其中因出血导致的死亡在所有战创伤死亡中占30%~40%,同时也是战斗性减员中可预防性死亡的首要原因。本指南以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曾制定的《战创伤麻醉指南(2017)》为基础,结合战创伤救治和野战麻醉特点,着重指导麻醉科医师及其他救治人员,对战创伤循环障碍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和及时有效的处置,以提高我军战创伤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障碍 麻醉科医师 战创伤 创伤死亡 管理指南 复苏学 创伤麻醉 可预防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成瘾或导致脑白质功能网络异常
8
作者 沈唯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第6期95-95,共1页
众所周知,吸烟成瘾是全球性公共健康威胁之一,也是社会中主要的可预防性死亡和疾病的原因。伴随着认知功能损害,吸烟成瘾会导致人体全身其他系统的病变,白质结构的损伤就是吸烟者大脑病理改变的核心改变之一。
关键词 认知功能损害 吸烟成瘾 脑白质 网络异常 可预防性死亡 吸烟者 健康威胁 大脑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创伤急救止血专家共识(2025年版)
9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8 位作者 北京急诊医学学会 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 冒山林 马可 左永波 刘明华 朱华栋 赵晓东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第4期287-295,共9页
随着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的增加,创伤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1]),全球每年约有490万人死于创伤,占总死亡人数的8%。在中国,每年约有70万例因创伤死亡,45岁以下人群占比突出,创伤是该年龄段的首要死因^([2])... 随着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的增加,创伤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1]),全球每年约有490万人死于创伤,占总死亡人数的8%。在中国,每年约有70万例因创伤死亡,45岁以下人群占比突出,创伤是该年龄段的首要死因^([2])。在创伤早期复苏阶段,未控制的出血是关键问题,是“可预防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人数 首要死因 创伤死亡 专家共识 复苏阶段 工伤事故 自然灾害 可预防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
10
作者 小阳 《未来教育家》 2016年第7期43-43,共1页
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大洛杉矶地区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组织,该组织最近发布了《为洛杉矶儿童而建的高质量公立学校》的报告。该报告中承认成功的学校并非遵循一种模式。每所成功学校有其独特的设计和实施的理念、原则,进而实现真实的,... 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大洛杉矶地区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组织,该组织最近发布了《为洛杉矶儿童而建的高质量公立学校》的报告。该报告中承认成功的学校并非遵循一种模式。每所成功学校有其独特的设计和实施的理念、原则,进而实现真实的,促进公平的结果。该报告提供了一份社区中心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杉矶地区 教育质量 社区中心 可预防性死亡 经济回报 贫困人口数量 低收入国家 社区参与 高质量教育 新闻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