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蔡英文上台后台湾政治冲突扩散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国深 王家明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蔡英文上台以来,台湾政治冲突主体多元化、冲突形式多样化、冲突强度暴烈化、冲突主题庞杂化,整体显现出政治冲突扩散化的态势。民进党的政治冲突文化、排他性政治参与、政策输出偏好和冲突结构的变化是台湾政治冲突扩散化的四个主要变... 蔡英文上台以来,台湾政治冲突主体多元化、冲突形式多样化、冲突强度暴烈化、冲突主题庞杂化,整体显现出政治冲突扩散化的态势。民进党的政治冲突文化、排他性政治参与、政策输出偏好和冲突结构的变化是台湾政治冲突扩散化的四个主要变量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扰动和彼此作用,在台湾政治文化环境影响和政治冲突扩散化加剧的共同作用下,可能促使台湾产生新的政治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轮替 台湾政治 冲突扩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谨认真 注重细节 一切讲求正规化——录记台湾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学研究所的一些教学规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广均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0-252,共3页
介绍台湾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研究所在入学资格、课程规划、毕业要求等方面的细致规定,文章认为这些规定体现了一流研究生教育机构严谨认真、注重细节、一切讲求规范化正规化的基本素质,是实现宏伟愿景的保证,值得大陆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 台湾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研究所 研究生教育 入学资格 课程规划 毕业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政治节目娱乐化蕴含的选举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松岭 《观察与思考》 2006年第5期56-56,共1页
回顾台湾选举与媒体的结合,一直到其滥化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导向是台湾社会多元化,以及台湾市民社会形成中“人的边缘化”的宿命。
关键词 台湾政治 选举文化 娱乐化 蕴含 节目 社会多元化 台湾选举 社会形成 边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登辉统治时期台湾政治的特点
4
作者 周玉萍 王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2期70-71,共2页
在李登辉统治台湾的 12年时间里 ,台湾丢弃了孙中山思想 ,代之以“李登辉主义”。国民党派系分化 ,腐败成风 ,黑金政治猖獗 ,经济发展迟缓 ,两岸关系陷入紧张状态 ,李登辉的统治给台湾的发展遗留下了一系列严重问题。
关键词 李登辉 国民党 台湾政治 两岸关系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归与台湾政治
5
作者 李明欢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6-91,共6页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历任最高领导人及各部委第一负责人最高学历的分析统计显示,在美国、欧洲地区各国及日本名校获得高学历之海归人士,已经构成台湾政坛的精英主体。本文梳理台湾政坛海归的基本构成、比例及影响,剖析台湾海归在台...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历任最高领导人及各部委第一负责人最高学历的分析统计显示,在美国、欧洲地区各国及日本名校获得高学历之海归人士,已经构成台湾政坛的精英主体。本文梳理台湾政坛海归的基本构成、比例及影响,剖析台湾海归在台湾政治中具有的特殊软实力,同时也指出他们的政治软肋,评介台湾当局成文与不成文的相关政策法规,深化对海归参政之现实意义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归 台湾政治 学历与从政 政坛精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新媒体改革观察——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与台湾政治大学的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敏 《东南传播》 2014年第6期22-26,共5页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的新媒体教学改革具体设置,分析了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大陆高校和以政治大学为代表的台湾高校应对新媒体潮流的不同特色。总体来看,大陆高校的新媒体教学改革相对更具针对性,主要在于新闻传...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的新媒体教学改革具体设置,分析了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大陆高校和以政治大学为代表的台湾高校应对新媒体潮流的不同特色。总体来看,大陆高校的新媒体教学改革相对更具针对性,主要在于新闻传播领域,除了开设专门的新媒体项目之外还会在日常课程中加强对新媒体理论和应用的教育;而台湾的新媒体改革则具有相对较大的灵活性,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设计空间,涉及面广。这种差别也与两岸的不同教育特点有关,此篇文章以微观角度为主、宏观角度为辅对两所高校的新媒体教学改革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台湾政治大学 新媒体潮 两岸新媒体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政治广告策略与诉求趋势研究
7
作者 徐键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9-50,共2页
研究台湾政治广告,不能止步于表象的跟踪记录,更重要的是能够洞察其深层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观台湾政治广告近年之表现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概括:宏观上"借鉴商业广告策略";微观上"诉求趋向感性化",以下就上述两方面予以剖析。
关键词 台湾政治 广告策略 诉求 政治广告 发展趋势 运作规律 感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政治危机与两岸关系前景
8
作者 刘国深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7,共4页
“3·20大选”后的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危机,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实力上升,主导台湾政治发展方向的能力和条件增强。但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危机导致台湾政治不稳定,同时对两岸关系带来挑战。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不在台湾当局手中,没有美国的支... “3·20大选”后的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危机,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实力上升,主导台湾政治发展方向的能力和条件增强。但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危机导致台湾政治不稳定,同时对两岸关系带来挑战。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不在台湾当局手中,没有美国的支持,“台独”也不可能实现。因此,未来4年的两岸关系仍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但民进党政权并没有真正放弃“台独”选项,两岸关系能否从危机变成转机,仍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政治 两岸关系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葆桢与台湾政治重心的北移
9
作者 陈名实 《福建史志》 2014年第5期27-31,共5页
台湾的政治重心从台南向台北转移是台湾近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奠定了现当代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格局。改变传统政治格局是沈葆桢治理台湾的重要措施之一,他通过在台湾驻扎巡抚、建立台北一府三县,以及北路开路抚番、买... 台湾的政治重心从台南向台北转移是台湾近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奠定了现当代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格局。改变传统政治格局是沈葆桢治理台湾的重要措施之一,他通过在台湾驻扎巡抚、建立台北一府三县,以及北路开路抚番、买机器开基隆煤矿等措施,加强和扩大清朝对台湾的管理,奠定了台湾政治重心北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政治 沈葆桢 重心 发展格局 政治格局 近代史 现当代 台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政治转型中蒋经国的民主思想与改革抉择
10
作者 李京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8-94,共7页
台湾政治改革是后发现代化地区(国家)完成政治转型的成功典范,而蒋经国在这其中扮演了启动转型的关键角色。他认同西方民主理念,积极推行民主宪政,力图把西方民主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他重视民主选举并不断开放更高层级的选举。... 台湾政治改革是后发现代化地区(国家)完成政治转型的成功典范,而蒋经国在这其中扮演了启动转型的关键角色。他认同西方民主理念,积极推行民主宪政,力图把西方民主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他重视民主选举并不断开放更高层级的选举。在社会结构与思想观念渐趋变化的过程中,他果敢地放弃已不合时宜的观念,顺应时代发展,回应民意诉求,适时启动台湾自由化进程,以包容、有序、渐进的改革策略推动政治转型,最终给台湾社会带来善治和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经国 民主化 台湾政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十年代台湾政治文学概观
11
作者 徐学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1990年第0期64-69,共6页
(一) 80年代以前,台湾文坛上除了作为宣传工具的反共文学外,也出现过一些优秀的政治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如吴浊流的《波茨坦科长》和《亚细亚的孤儿》,叶石涛的《狱中记》,杨逵的《送报仸》,赖和的《一杆称仔》以及余光中、郑愁予一些感... (一) 80年代以前,台湾文坛上除了作为宣传工具的反共文学外,也出现过一些优秀的政治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如吴浊流的《波茨坦科长》和《亚细亚的孤儿》,叶石涛的《狱中记》,杨逵的《送报仸》,赖和的《一杆称仔》以及余光中、郑愁予一些感时忧国的诗篇。但这类作品在文坛上的比重很小,而且没能形成一股有力的引人注目的文学潮流。 台湾的政治文学的兴起是在70年代末。在这时期,初露头角的年轻小说家黄凡发表了长篇《赖索》(1979);一向以恬淡清雅创作风格著称的郑清文,在1979年也写出了《三脚马》这样成功的政治小说。稍早几年,海外作家张系国在台湾出版了他的两部长篇《黄河之水》与《昨日之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政治 政治小说 当代台湾 文学 作家 国民党 八十年代 80年代 作品 台湾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政治族群与族群政治
12
作者 叶世明 《福建社科情报》 2009年第6期18-21,共4页
一、族群的涵义与台湾族群的基本格局“族群”一词最早是1930年代开始使用,指自认为、或被别人认为有共同的来源与特殊的文化,而构成一个独特社会群体的一群人。被用来描述两个群体文化接触的结果,或者是从小规模群体在向更大社会中... 一、族群的涵义与台湾族群的基本格局“族群”一词最早是1930年代开始使用,指自认为、或被别人认为有共同的来源与特殊的文化,而构成一个独特社会群体的一群人。被用来描述两个群体文化接触的结果,或者是从小规模群体在向更大社会中所产生的涵化现象。第二次大战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政治 台湾政治 社会群体 文化接触 30年代 “族群” 二次大战 大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新闻本科教育之比较——以中国人民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为例
13
作者 赵雨思 《东南传播》 2014年第6期27-29,共3页
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为例,分析了两岸新闻本科教育在系科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的异同,同时总结了两岸新闻本科教育在面临媒介融合时所做出的不同应对。比较发现,台湾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更重视多种符号的运用和传... 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为例,分析了两岸新闻本科教育在系科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的异同,同时总结了两岸新闻本科教育在面临媒介融合时所做出的不同应对。比较发现,台湾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更重视多种符号的运用和传播,而非单就新闻传统领域做出拓展。两岸新闻本科教育都极其重视多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相比跨专业人才的系统培养策略,台湾本科新闻教育更重视学生对自身兴趣的探索和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教育改革 台湾政治大学 学程制 媒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说”案阴影下的台湾政治
14
作者 林冈 《社会观察》 2013年第11期58-59,共2页
2013年9月6日,台湾政坛爆发国民党籍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为民进党立法机构党团总召柯建铭进行司法“关说”的新闻后,马英九亲自召开记者会,说明这是“台湾民主法制发展最耻辱的一天”,要求正在马来西亚为女儿举办婚礼的王金平尽快... 2013年9月6日,台湾政坛爆发国民党籍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为民进党立法机构党团总召柯建铭进行司法“关说”的新闻后,马英九亲自召开记者会,说明这是“台湾民主法制发展最耻辱的一天”,要求正在马来西亚为女儿举办婚礼的王金平尽快返台说明事情始末。王金平旋即返台召开记者招待会,否认指控,批评检方引以为据的电话监听属于非法监听,表示“不辞职、不退党、不组党、不罢马”。国民党当局随后撤销王金平党籍,并函告“立法院”,希望尽快解除王的“立委”身份和“立法院长”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政治 记者招待会 阴影 立法机构 电话监听 “立法院” 法制发展 马来西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权依附、极端民粹与台湾政治衰败——基于权力消解的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扬 孙云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42,共7页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在巩固阶段所遭遇的困境有目共睹。台湾地区的政治转型虽然没有发生颠覆性暴乱,但在稳定之后却出现了严重的政治衰败。关于政治衰败的原因,先行研究主要从治理能力、制度选择、政治认同和精英行为四条路径...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在巩固阶段所遭遇的困境有目共睹。台湾地区的政治转型虽然没有发生颠覆性暴乱,但在稳定之后却出现了严重的政治衰败。关于政治衰败的原因,先行研究主要从治理能力、制度选择、政治认同和精英行为四条路径入手分析。本研究从权力消解视角,基于政治衰败的三个维度——制度结构、治理绩效、权威合法性——试图建立一个以"结构-行动者"为核心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聚焦于台湾情境,其政治衰败并非导因于某个人物或群体,也非结构性互斥,而是台湾地区长期的霸权依附与不断极化的民粹主义所致。两者深嵌到政治体系之中,消解了政治权力的秩序和效能,导致政治生态恶化、积重难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衰败 霸权依附 极端民粹 台湾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了解当代台湾政治变迁的必读之书——评刘国深博士新作《当代台湾政治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翌鹏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2年第3期96-98,共3页
关键词 刘国深 政治变迁 《当代台湾政治分析》 书评 台湾 政治结构 政治心态 政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政治文化“脱中国化”现象刍议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国深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7,共7页
“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的命题,对于绝大多数生活在台湾的中国人来说,本是一个常识性的命题.不过,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台湾人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命题.80年代以来,一股倡导“台湾文化主体性”的思潮开始蔓... “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的命题,对于绝大多数生活在台湾的中国人来说,本是一个常识性的命题.不过,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台湾人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命题.80年代以来,一股倡导“台湾文化主体性”的思潮开始蔓延.根据前《中国论坛》总编辑蔡诗萍的定义:“所谓的‘文化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 台湾政治 中国政治文化 台湾文化 台湾当局 中华文化 台湾民众 国民党 中国文化 政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政治走向的结构分析
18
作者 刘小年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24,共11页
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形成了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它会不会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台海持续和平发展,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台海关系重大课题。从结构来分析,可以发现台海新形势的形成在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务实性,在于... 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形成了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它会不会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台海持续和平发展,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台海关系重大课题。从结构来分析,可以发现台海新形势的形成在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务实性,在于台湾多元社会的结构与两党竞争的体制,在于两岸分治下大陆的崛起,在于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及大国政治。它们是台湾马英九当局推行"台湾优先"、"九二共识"及"渐进主义"等优先政策的依据,也是建构选举政治、任期政治与岛链政治等政策干扰选项的来源。大陆需要采取民心政治、战略政治与主体政治等政策予以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政治走向 结构分析 马英九 政策优先序 政策干扰序 政策优化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政治小说片谈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重添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8年第5期72-75,共4页
一在台湾文学评论中,对于台湾政治小说概念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看法,有必要首先加以厘清。《台声》杂志1987年第4期曾刊登一篇题为《台湾八十年代政治小说的拓展》的文章,认为“半个多世纪的台湾新文学代表作品中,是以政治小说为主流的”,... 一在台湾文学评论中,对于台湾政治小说概念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看法,有必要首先加以厘清。《台声》杂志1987年第4期曾刊登一篇题为《台湾八十年代政治小说的拓展》的文章,认为“半个多世纪的台湾新文学代表作品中,是以政治小说为主流的”,并指出赖和的《一杆秤仔》、杨逵的《送报伕》、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陈映真的《将军族》和宋泽莱的《麋城之丧》等,是典型或优秀的政治小说。这也许是从广义上讲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显然将政治小说的定义扩大了。照此观点,台湾的现实主义小说全可归入政治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小说 台湾政治 八十年代 台湾新文学 吴浊流 陈映真 文学评论 当代文学 小说概念 代表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台湾政治与宗教及方术之关系
20
作者 张荣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36-39,共4页
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大地,曾经出现过众多的宗教流派,但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首推佛教与道教。佛教自东汉明帝时代传入中土,道教于东汉末年创立巴蜀。自佛、道两教问世传播以来,历代统治者与之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统治者神道设... 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大地,曾经出现过众多的宗教流派,但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首推佛教与道教。佛教自东汉明帝时代传入中土,道教于东汉末年创立巴蜀。自佛、道两教问世传播以来,历代统治者与之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统治者神道设教,固然要利用宗教来巩固其政治统治,另一方面宗教家往往亦要借助统治者的力量为其传教鸣锣开道。历史上,唐太宗、高宗父子为玄奘所译佛经作序;武则天指使僧人伪造佛经,为其登基做皇帝散布宗教预言;成吉思汗万里之外召见声誉日隆的道士丘处机,给予极高礼遇,命其掌管天下道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台湾 国民党政权 佛教与道教 宗教家 台湾政治 方术 蒋介石 风水 中国佛教 统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