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性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结局
1
作者 陈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17-020,共4页
分析孤立性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孤立性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者,选取2012年4月~2023年5月期间内的25例,分析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选取的调查对象中,成人患者多因胸闷、胸痛就诊... 分析孤立性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孤立性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者,选取2012年4月~2023年5月期间内的25例,分析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选取的调查对象中,成人患者多因胸闷、胸痛就诊,儿童多因心脏杂音就诊。成人患者的肺动脉内径较儿童患者增宽(P<0.05),成人患者的室壁运动异常占比较儿童患者更多(P<0.05);冠状动脉瘘是误诊的原因。结论 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临床中还需要结合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少患者手术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超声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诊疗经验及术后随访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章旭 郭颖 +7 位作者 徐欣怡 吴怡蓓 高伟 刘建实 黄美容 李奋 付立军 刘廷亮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righ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RCAPA)的临床特点,了解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确诊为ARCAPA患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辅... 目的研究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righ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RCAPA)的临床特点,了解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确诊为ARCAPA患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方式及随访情况。结果共计8例患儿(儿童),1例患者(成人);男7例,女2例;患儿中位月龄67.5个月,成人患者年龄69岁。患儿中4例因活动后胸闷气促就诊,3例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就诊,1例因脑梗死就诊完善心脏检查诊断,成人患者因气促胸闷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诊断。心电图(ECG)检查示3例患儿无明显心肌缺血表现,1例部分下壁导联深Q波,4例(均>6岁)有不同程度右胸导联ST段抬高表现,成人患者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右胸导联T波双向;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显示成人患者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增大明显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房室瓣重度反流;有2例患儿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正常。所有患儿(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成人患者行右冠状动脉(RCA)异位开口修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患儿行右冠状动脉直接移植至主动脉(AO)根部手术,1例患儿右冠状动脉延长后移植至主动脉根部,2例患儿行右冠状动脉结扎术。成人患者术后使用多巴胺5 d,米力农3 d强心治疗,3 d后转出重症监护室,术后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示房室瓣反流好转,目前随访3年,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患儿术后撤机时间为0.5~1 d,使用强心药多巴胺1~2 d,1~2 d后转出重症监护室。目前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所有术后患者均心功能正常,无需要再次手术患者,无死亡患者。结论ARCAPA患者早期无明显心功能不全症状,临床表现不典型,超声心动图可能漏诊或误诊,及时手术治疗预后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冠状动脉瘘的孤立性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娇 孙妍 +3 位作者 马宁 张红菊 李静雅 刘国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71-273,共3页
患儿男性,4岁11个月,4余年前因脊柱侧弯于当地医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心脏病变,诊断为冠状动脉瘘。规律监测,患儿无明显不适,无心悸、晕厥、胸痛等症状,无活动后气促、多汗,未特殊处理。为行骨科手术就诊于我院门诊。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冠状动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成人1例
4
作者 乔荣威 颜磊 +3 位作者 陈国庆 陈庆伟 刘建桥 乔衍礼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325-1327,共3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头晕伴胸闷憋喘1年余,加重伴咳嗽咳痰7天”入院。15年前因“活动后胸闷气短”于当地医院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3年前行“右肺癌切除术”。患者1年来时有活动后头晕伴心悸、胸闷、憋喘不适,曾行心脏彩超...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头晕伴胸闷憋喘1年余,加重伴咳嗽咳痰7天”入院。15年前因“活动后胸闷气短”于当地医院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3年前行“右肺癌切除术”。患者1年来时有活动后头晕伴心悸、胸闷、憋喘不适,曾行心脏彩超检查为“二尖瓣叶置换术后改变,二尖瓣位机械瓣峰值流速增快,全心扩大,三尖瓣反流(少量),肺动脉高压”,7d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咳嗽咳痰来诊,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异常起源 肺动脉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伴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例
5
作者 颜磊 乔衍礼 +2 位作者 陈庆伟 陈国庆 高阳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33-234,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4个月3 d,因“自幼查体发现心脏杂音伴咳嗽咳痰1周”入院。第1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3.5 kg。既往有慢性咳嗽咳痰、反复感冒史。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12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98/40 mm Hg,身高60 cm,体... 临床资料患者,女,4个月3 d,因“自幼查体发现心脏杂音伴咳嗽咳痰1周”入院。第1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3.5 kg。既往有慢性咳嗽咳痰、反复感冒史。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12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98/40 mm Hg,身高60 cm,体重5.8 kg;生长发育较同龄人差,口唇及躯干四肢无紫绀,无杵状指;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性啰音;听诊心律齐,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P2亢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 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原文传递
体外膜氧合成功救治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儿1例
6
作者 王波 陶文鸿 +3 位作者 张黔 宋扬 刘达兴 田仁斌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left coronary artery origin from pulmonary artery,ALCAPA)是一种发病率低、预后较差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常在婴儿期需要外科手术矫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排出量降低的一种病...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left coronary artery origin from pulmonary artery,ALCAPA)是一种发病率低、预后较差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常在婴儿期需要外科手术矫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排出量降低的一种病理异常表现,是心脏术后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可以临时替代心肺功能的装置,在重症及急救领域应用广泛,但在ALCAPA术中及术后应用相关经验报道较少,本文分享一例ECMO成功救治ALCAPA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心肌损伤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2例
7
作者 张玉奇 吴兰平 +3 位作者 孙锟 张志芳 沈蓉 鲁亚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病例1,男,11岁。因乏力、胸部不适、发热39℃就诊。体检:生长发育正常,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V5导联QRS波电压增高,avF导联T波低平。胸片显示肺动脉段突出。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腔无明显... 病例1,男,11岁。因乏力、胸部不适、发热39℃就诊。体检:生长发育正常,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V5导联QRS波电压增高,avF导联T波低平。胸片显示肺动脉段突出。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腔无明显增大,心功能正常,左、右冠状动脉扩张,均发自主动脉根部,超声诊断为冠状动脉瘘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 超声心动图诊断 肺动脉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冠状动脉扩张 窦性心动过速 QRS波电压 AVF导联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合并微血管性心绞痛1例
8
作者 杨晓丽 王全政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0期49-50,共2页
冠状动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临床中较少见,左右冠状动脉共同开口于右冠状窦更为罕见。我院发现左右冠状动脉共同开口于右冠状窦合并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心绞痛发作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50岁,因“发作性胸骨后至下颌部不... 冠状动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临床中较少见,左右冠状动脉共同开口于右冠状窦更为罕见。我院发现左右冠状动脉共同开口于右冠状窦合并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心绞痛发作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50岁,因“发作性胸骨后至下颌部不适1年”于2023年2月收住我院。入院前1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不适,疼痛向下颌部及牙根放射,持续约数分钟可缓解,多与劳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冠状动脉畸形 冠状窦 微血管性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培培 徐秋琴 +5 位作者 王辉 丁粤粤 侯翠 陈龙 孙耀文 司雪滢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1-1125,共5页
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在一般人群中十分罕见,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righ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RCAPA)较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在一般人群中十分罕见,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righ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RCAPA)较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则更为罕见,发病率约为0.002%[1]。但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先天性心脏缺陷之一,与心肌梗死、危险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及猝死的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 ARTERY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新生儿 PULMONARY
原文传递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主干1例报道
10
作者 李俊杰 马晶茹 苏勐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3,共3页
本文报道1例我科收治的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系统回顾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冠状动脉造影 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琳 刘崎 +4 位作者 田建明 王莉 陆建平 萧毅 王永春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85-787,共3页
目的评价影像学对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至2004年的3例经手术治疗患者,全部行心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2例行MRA检查。结果心血管造影(逆行主动脉造影2例,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1例)... 目的评价影像学对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至2004年的3例经手术治疗患者,全部行心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2例行MRA检查。结果心血管造影(逆行主动脉造影2例,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1例)均显示良好,并明确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1例明确诊断,2例误诊为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MRA1例显示良好,另1例未能清晰显示。结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罕见,心血管造影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但MR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有用的非创伤性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 心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影像学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超声心动图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例单纯右肺动脉起源异常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涛 孟保英 +3 位作者 张青 马超 彭乐 赵春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16-316,共1页
关键词 肺动脉起源异常 外科治疗 肺动脉异常起源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治疗 升主动脉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udkins Left指引导管在起源异常的右冠状动脉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玉英 汝磊生 +3 位作者 彭育红 孙家安 丁超 王冬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第6期370-373,共4页
目的评价Judkins Left系列指引导管在起源于左冠状窦的右冠状动脉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1例患者起源于左冠状窦的右冠状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病变,均采用右侧桡动脉穿刺,选择JL 3.5或JL 4.... 目的评价Judkins Left系列指引导管在起源于左冠状窦的右冠状动脉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1例患者起源于左冠状窦的右冠状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病变,均采用右侧桡动脉穿刺,选择JL 3.5或JL 4.0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PCI,根据病变情况必要时应用双导丝技术或5进6子母导管技术增加指引导管同轴性和支撑力。慢性闭塞病变常规应用微导管增加指引导丝支撑力,以便于更换导丝。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近期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中,3例为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8例为严重狭窄病变,同时合并左冠状动脉病变。所有患者均使用Judkins Left系列指引导管经桡动脉成功完成右冠状动脉PCI,7例应用JL 3.5指引导管,4例应用JL 4.0指引导管。2例在Judkins Left系列指引导管基础上应用5进6子母导管,其中包括1例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4例应用双导丝技术增加支撑力。3例慢性闭塞病变在微导管支持下均成功行PCI,其中1例先应用双导丝技术、后5进6子母导管增强支撑力。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共置入支架19枚,每例右冠状动脉置入支架1~3(1.7±0.7)枚,置入支架长度为18~99(44.1±23.8)mm。术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冠状动脉穿孔、栓塞或夹层等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00%。住院期间无心脏压塞及支架血栓等并发症。术后临床随访6~12个月,无死亡及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病变,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可以选择Judkins Left系列指引导管行PCI,支撑力不够时,可辅以其他增加支撑力的技术,如微导管技术、双导丝技术、子母导管技术等完成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指引导管 起源异常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型与婴儿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文秀 耿斌 +2 位作者 吴江 陈敏 张桂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总结不同类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血管病中心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24例ALCAP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结果,根据侧支循... 目的总结不同类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童心血管病中心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24例ALCAP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结果,根据侧支循环的发育情况分为婴儿型和成人型,并总结婴儿型和成人型ALCAPA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婴儿型和成人型ALCAPA相同的超声心动图特征:①左冠状动脉窦内无左冠状动脉主干开口,其主干直接与肺动脉连接;②左心室高度扩张,室间隔和左室前壁节段性运动障碍,左室收缩功能减低;③左心室广泛纤维化,以心内膜下区域最为显著;④二尖瓣腱索、乳头肌纤维化,回声显著增强;⑤右冠状动脉起源位置正常,内径增宽;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血流为逆向灌注(向心性);⑦收缩期二尖瓣口可见少至大量反流信号。婴儿型和成人型ALCAPA不同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彩色多普勒显示成人型侧支循环血流丰富,婴儿型侧支循环少。结论婴儿型和成人型ALCAPA具有其特异性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结合其临床及心电图等表现,可以对本病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超声心动图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锁骨下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小兵 张儒舫 +5 位作者 龚瑾 沈立 李佳 谢业伟 万全超 单兴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475-476,F0003,共3页
1病例资料 患儿男性,1岁10个月,因发现“心脏及血管发育异常1年”入院。查体:T36.4℃,体重10kg;神清,呼吸平稳,反应可;全身无皮疹,腹部可及陈旧性手术瘢痕;双侧球结膜无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表浅淋巴结... 1病例资料 患儿男性,1岁10个月,因发现“心脏及血管发育异常1年”入院。查体:T36.4℃,体重10kg;神清,呼吸平稳,反应可;全身无皮疹,腹部可及陈旧性手术瘢痕;双侧球结膜无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肺动脉 起源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10例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梅玲 李晓红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55-56,共2页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是指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而右冠状动脉仍正常起源于主动脉的先天性畸形,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中最常见和最具临床意义的一种,其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1/30万,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0.24%~0.5...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是指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而右冠状动脉仍正常起源于主动脉的先天性畸形,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中最常见和最具临床意义的一种,其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1/30万,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0.24%~0.50%。因其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且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所以极易误诊。如不经手术治疗,约90%的患儿1年内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及时予以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其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误诊原因分析 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先天性心脏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治疗 先天性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章旭 黄美容 +5 位作者 刘廷亮 高伟 李奋 郭颖 付立军 徐欣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8-442,共5页
目的研究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ALCAPA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婴儿组(<12个月)和儿童组(≥12个月)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目的研究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ALCAPA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婴儿组(<12个月)和儿童组(≥12个月)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肺转流术转流时间等。结果 62例ALCAPA患儿中婴儿组38例、儿童组24例;婴儿组中位ΔLVDD(实际测得LVDD-该年龄段LVDD正常上限)为13.6 mm(8.4~17.5 mm),儿童组中位ΔLVDD为8.5 mm(3.3~13.7 mm);婴儿组LVEF为(40.6±2.4)%,低于儿童组(59.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例患儿完成手术治疗,婴儿组平均心肺转流术转流时间为(137.1±8.4)min,高于儿童组的(105.9±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婴儿组术后呼吸机支持中位时间6 d(3~7 d),长于儿童组2 d(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例手术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术后1个月内死亡6例(婴儿组5例、儿童组1例),以后无死亡病例;22例术后1周内出现肺动脉瓣上流速增快(>1.8 m/s)。结论 ALCAPA易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婴儿型临床表现较儿童型重,术后1个月内死亡率高,远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心功能不全 冠脉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疾病的超声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文秀 耿斌 +2 位作者 吴江 肖燕燕 张桂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评价成人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8例成人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疾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其他具有相同临床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8例... 目的探讨超声在评价成人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8例成人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疾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其他具有相同临床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8例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为:①左冠状动脉主干起自肺动脉;②左室均明显扩大,室间隔和左室前壁节段性运动障碍;③二尖瓣腱索回声显著增强;④左室收缩功能正常;⑤右冠状动脉内径均明显增宽,右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环直径比值≥0.14;⑥左、右冠状动脉间可见丰富的侧支循环形成;⑦收缩期二尖瓣口可见少-大量反流信号;⑧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血流为逆向灌注(向心性)。结论成人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疾病有特异性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对心脏扩大,左、右冠状动脉间存在侧支循环的病例应加强对冠状动脉的超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扩张性心肌病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一君 邓勇志 +4 位作者 陈志强 刘鹏 杨鹏杰 张顺业 奚吉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571-571,共1页
患者男,33岁.活动后胸闷8年余,加重4个月.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余,血压最高155/88 mmHg(20.6/11.7kPa),未规律口服降压药物.X线胸片示心影不大,心胸比例0.45.心电图示右冠状动脉缺血,V3~ V6 ST段无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冠状动脉起自... 患者男,33岁.活动后胸闷8年余,加重4个月.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余,血压最高155/88 mmHg(20.6/11.7kPa),未规律口服降压药物.X线胸片示心影不大,心胸比例0.45.心电图示右冠状动脉缺血,V3~ V6 ST段无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冠窦,左主干宽约7.5mm,未见右冠状动脉起自右冠窦,在主动脉前方可探及一血管回声,宽约7.0 mm,与肺动脉连接处距肺动脉瓣上约8.0 mm,血流流向肺动脉.冠状动脉CT示右冠状动脉开口异常,起自肺动脉干右侧;左冠状动脉开口正常(图1).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右冠状动脉远段相交通,右冠状动脉开口异常,与肺动脉相交通,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右冠状动脉显影,造影剂回流入肺动脉;主动脉根部未见右冠状动脉开口(图2).术前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 肺动脉 冠状动脉开口异常 冠状动脉开口 冠状动脉造影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 冠状动脉 动脉根部
原文传递
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的16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爱敏 朱铭 +1 位作者 钟玉敏 王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评价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MSCT应用于8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患儿检查中,平均年龄4.12岁(5个月~10岁),其中4例采用无心电门控CT血管成像,MSCT参数:准直0.625~1.25mm... 目的评价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MSCT应用于8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患儿检查中,平均年龄4.12岁(5个月~10岁),其中4例采用无心电门控CT血管成像,MSCT参数:准直0.625~1.25mm,层厚0.625~1.25mm,螺距为0.562,旋转速度0.5s/r,床进5.62mm/r,0.31~0.625mm重建间隔,4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结果8例冠状动脉起始、右冠状动脉近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近端显示率100%。7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瓣窦上的肺动脉总干,1例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总干右后壁,1例伴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入上腔静脉,1例伴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结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MSCT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有潜力的无创伤性诊断方法应用于其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先天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