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心电图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兴利 吴尉 +3 位作者 庞文跃 孙兆青 杨川 张新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3-685,共3页
目的分析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1例患者的右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闭塞,心电图表现为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与前降支闭塞所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对比。结果与对... 目的分析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1例患者的右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闭塞,心电图表现为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与前降支闭塞所致心前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前导联ST段抬高局限在V1至V3导联(或者V4),抬高最明显的位置在V1或V2,演变过程中没有病理性Q波出现。结论右冠状动脉闭塞可以导致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心电图特征有助于判断梗死相关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闭塞 心电图 ST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救治急性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闭塞致大面积心肌梗死一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根来 赵林凤 +1 位作者 吉丽娜 郝韵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2年第6期356-358,共3页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21岁,发作性胸骨后闷痛6天,持续加重3小时入院。既往健康,无心血管病家族史,有长期大量吸烟史(每日平均40支),无吸毒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分钟,呼吸22次/分钟,血压110/90mm Hg。体型偏瘦小,双肺...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21岁,发作性胸骨后闷痛6天,持续加重3小时入院。既往健康,无心血管病家族史,有长期大量吸烟史(每日平均40支),无吸毒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分钟,呼吸22次/分钟,血压110/90mm Hg。体型偏瘦小,双肺野未闻及罗音,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心率90次/分钟,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闭塞 心肌梗死 前降支 心血管病家族史 面积 急性 救治 入院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治疗急性右冠状动脉闭塞15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罗先润 孟庆恒 +4 位作者 刘安丰 魏娜 张辉 李艳萍 张松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右冠状动脉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房室传导阻滞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致右冠状动脉闭塞1例
4
作者 徐桂萍 邓重信 李占全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6期398-398,共1页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 右冠状动脉闭塞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致右冠状动脉闭塞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佳 刘丽 +3 位作者 孙慧源 托丽斯 刘培培 孙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3期509-510,共2页
川崎病(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该病病因至今未明,婴幼儿高发,成人发病罕见,属于急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主要影响中小型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炎在川崎病急性期后可持续存在,形成冠状动脉瘤(CAA)、血管腔狭窄,发生率可... 川崎病(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该病病因至今未明,婴幼儿高发,成人发病罕见,属于急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主要影响中小型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炎在川崎病急性期后可持续存在,形成冠状动脉瘤(CAA)、血管腔狭窄,发生率可达25%。CAA常不能自行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闭塞 川崎病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 血管腔狭窄 血管炎性 自行消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急性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临床特点与发病机制研究
6
作者 刘小荣 廖火城 +3 位作者 肖纯 钟思干 刘建平 刘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第16期65-66,共2页
目的目的观察并发有肺水肿的右冠状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以文献研究法总结现有文献对该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选取该疾病患者病例。针对其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果所选... 目的目的观察并发有肺水肿的右冠状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以文献研究法总结现有文献对该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选取该疾病患者病例。针对其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果所选患者病情进展速度较快,以抗心衰疗法治疗无明显改善。无心室间隔运动异常以及心室扩张现象,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轻,而右侧几近闭塞,有严重的肺水肿症状;其发病机制与交感神经兴奋过度以及炎性反应有关。结论导致并发肺水肿的原因与肺泡上皮细胞被炎性因子损伤,以及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右冠状动脉闭塞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心电图判断急性下壁心梗时右冠状动脉闭塞部位的新标准
7
作者 Fiol M +1 位作者 张小雷(摘) 崔炜(校)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3期192-192,共1页
该研究评估了新的ECG诊断标准的价值,即在Ⅰ导联及aVL导联ST段压低的总和以及ST段在V1导联的变化,来判断急性下后壁心梗的病人右冠状动脉闭塞的部位。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闭塞 急性下壁心梗 闭塞部位 标准 导联ST段压低 心电图 V1导联 后壁心梗 E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的复杂左主干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初步探讨
8
作者 胡遵 胡湖 +7 位作者 龙宇博 李军山 荣晶晶 何晋 王长录 张宇 彭建强 潘宏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2-567,共6页
目的:初步分析合并右冠状动脉(右冠)慢性完全闭塞(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所有复杂左主干病变患者90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情况... 目的:初步分析合并右冠状动脉(右冠)慢性完全闭塞(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所有复杂左主干病变患者90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情况分为合并右冠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观察组,n=30)及右冠未发生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对照组,n=60),对患者的临床基线数据、术中情况、造影结果、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男性58例(64.4%)。两组间临床基线资料(P均>0.05)、左主干病变情况(P=1.000)、左主干钙化情况(P=0.249)、术前TIMI血流分级(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无复流发生率(3.3%vs.5.0%,P=1.000)、低血压发生率(10.0%vs.8.3%,P=1.000)、心包积液发生率(3.3%vs.0%,P=0.333)、血管内超声(IVUS)使用率(86.7%vs.90.0%,P=0.635)、术中使用循环辅助装置(P=0.699)、术中冠状动脉旋磨率(26.7%vs.21.7%,P=0.5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为14.50(11.83,15.85)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入院、心原性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31.0%vs.32.1%,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基础疾病多,无法耐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右冠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的患者行PCI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左主干病变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右冠状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勇 范剑峰 +6 位作者 高招波 张雪梅 万明勇 张春花 熊旭华 刘建清 郑春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右冠状动脉(右冠)闭塞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ETMI)并在12h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79例右冠闭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缺血后处理组(4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再灌...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右冠状动脉(右冠)闭塞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ETMI)并在12h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79例右冠闭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缺血后处理组(4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再灌注治疗;缺血后处理组采用在开通血管前1min内开始再灌注30s再缺血30s,交替4次后再持续灌注的方法。比较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酶峰值、冠状动脉血流速度(CTFC)。结果: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再灌注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分别为34.2%和9.8%(P=0.01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分别为47.4%和19.5%(P=0.016),窦性停博发生率分别为18.4%和2.4%(P=0.025),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36.8%和12.2%(P=0.017);心肌酶峰值:CK分别为(2 143±834)μ/L和(1 879±683)μ/L(P<0.05),CK-MB分别为(289±89)μ/L和(176±93)μ/L(P<0.05)。CTFC分别为(34±8)帧和(25±6)帧(P<0.05)。结论:心肌缺血后处理短期内能显著减轻急性右冠闭塞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右冠状动脉闭塞 心肌再灌组损伤 后处理
原文传递
支架治疗双肾动脉开口狭窄、右冠状动脉及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报告
10
作者 赵新闻 林宪如 +1 位作者 于忠祥 郭新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3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支架 治疗 双肾动脉开口狭窄 右冠状动脉闭塞 锁骨下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典型房扑致右冠状动脉分支闭塞1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柳弘 吕树铮 +1 位作者 张金荣 任学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03-203,共1页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典型房扑 冠状动脉分支闭塞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急诊PCI中再灌注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3
12
作者 尚健 张尉华 吕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893-1893,共1页
右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可导致急性下壁、后壁和右心室的梗塞。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总结了在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过程中预防再灌注导致的心律失常和血液动力学障碍的方法。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急诊PCI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合并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右心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琪 陈振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9-614,共6页
目的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合并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右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 目的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合并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右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8例RCA-CTO合并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侧支循环不良组,术前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2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心肌综合指数(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MPI),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A峰值),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测量三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e’及a’值),比较2组临床特点、介入手术情况、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2组比较,侧支循环不良组术前RVFAC、TAPSE较低,MPI、E/A比值及E/e’比值较高,提示侧支循环不良组较侧支循环良好组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下降(P<0.05);2组介入手术情况比较,侧支循环良好组术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0例,侧支循环不良组术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8例,占4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在侧支循环良好组中有0例,侧支循环不良组有7例占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住院天数比较,侧支循环不良组住院时间较长(P<0.05)。结论 RCA-CTO合并陈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侧支循环形成不良较侧支循环形成良好者右心功能下降明显,术前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此类病人右心功能的评估可以评价此类病人侧支循环形成良好与不良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 陈旧下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琪 张纯 +2 位作者 李嵘娟 杨娅 陈振文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冠状动脉(RCA)慢性完全性闭塞(CTO)病变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RCACTO患者2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侧枝循环良好组和侧枝循环不...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冠状动脉(RCA)慢性完全性闭塞(CTO)病变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RCACTO患者2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侧枝循环良好组和侧枝循环不良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右心室收缩末面积(RVEDA)、右心室舒张末面积(RVESA)、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心肌综合指数(MPI)、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A峰值)、组织多普勒(TDI)测量三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e‘及a’值),结果:MPI与TAPSE及RVFAC呈负相关,与E/A比值及E/e’比值呈正相关。与侧枝循环良好组比较,侧枝循环不良组RVFAC、TAPSE较低,MPI、E/A比值及E/e’比值较高。结论:RCA-CTO患者右心功能会发生变化,侧枝循环形成不良较侧枝循环形成良好者右心功能下降明显,术前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此类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开口闭塞致下壁、右室心肌梗死一例报告
15
作者 崔继福 郑兴 +1 位作者 徐荣良 秦永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71-871,885,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头晕、恶心、呕吐、无力18h入我院急诊,给予多巴胺静滴后收入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3年.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开口闭塞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右冠状动脉闭塞一例
16
作者 暴清波 安健 魏首栋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135-1139,共5页
该文讨论了1例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女性患者,术前评估其左冠状动脉闭塞风险较高,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过程中反而出现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紧急体外循环下的外科手术治疗在抢救该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右冠状动脉闭塞
原文传递
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运动平板试验阳性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建峰 杨延民 +2 位作者 吴茂源 辛本强 崔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6期560-560,567,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冠状动脉缺如 运动平板试验 右冠状动脉闭塞 阳性 冠状动脉 2009年 未发育 心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源于左冠窦的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行介入治疗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名星 胡信群 黄河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93-293,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介入治疗 左冠窦 入院查体 持续胸痛 静脉溶栓 糖尿病史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术对右冠状动脉单支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晨然 史慧婷 +2 位作者 杨露露 房怡菲 张彦周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1547-1552,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对右冠状动脉单支慢性完全闭塞(RCA-CTO)患者的预后评估。方法单中心回顾性连续收集2018年1—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251例RCA-CTO患者,行PCI术开通RCA-CTO的为RCA-PCI组(142例),未...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对右冠状动脉单支慢性完全闭塞(RCA-CTO)患者的预后评估。方法单中心回顾性连续收集2018年1—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251例RCA-CTO患者,行PCI术开通RCA-CTO的为RCA-PCI组(142例),未行PCI术开通RCA-CTO的为RCA未处理组(109例)。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PCI术前、术后1 a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心脏彩超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等资料。随访1 a,对所有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CI术后1 a,RCA-PCI组与RCA未处理组患者的NT-pro BNP、LVEDD、LVEDV、LVESV均较PCI术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LVEF、FS均高于PCI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RCA-PCI组患者的NT-pro BNP、LVEDD、LVEDV、LVESV均高于RCA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PCI组LVEF、FS均低于RCA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 a,RCA-PCI组患者的NT-pro BNP、LVEDD、LVEDV、LVESV均低于RCA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PCI组LVEF、FS均高于RCA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a后随访,RCA-PCI组患者MACCE事件发生率低于RCA未处理组,其中RCA-PCI组患者的再发非致命性心梗、再次心绞痛行PCI、靶血管重建(TVR)发生率均低于RCA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PCI组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于RCA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开通RCA-CTO能够改善此类患者心功能状况,减少MACCE事件发生,PCI血运重建能够为RCA-CTO患者提供临床益处,改善患者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单支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并发前降支心肌桥受压迫致心电图类似双支急性闭塞病变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静 关春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126-1126,共1页
1病历介绍 患者,男,72岁,因突发胸痛2 h入院。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有吸烟史,40支/d。患者因胸痛30 min就诊当地医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3R—V5R ST段弓背向上抬高,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下壁、右室)。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心肌桥 心肌梗死 硝酸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