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司法鉴定结论及其证据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唐旭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司法鉴定结论是法定的七种证据之一 ,因其具有侦查指向价值、确实化价值、证明价值而在司法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司法鉴定的范围更大、对象更多 ,鉴定结论证据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了鉴定结论的特殊性及其鉴... 司法鉴定结论是法定的七种证据之一 ,因其具有侦查指向价值、确实化价值、证明价值而在司法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司法鉴定的范围更大、对象更多 ,鉴定结论证据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了鉴定结论的特殊性及其鉴定结论的价值构成 ,并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提出鉴定结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价值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证据价值 司法鉴定范围 证明价值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及其制度之完善 被引量:8
2
作者 包建明 《中国司法鉴定》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司法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目前,对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和证据效力尚存认识上的分歧,诸多原因导致对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流于形式,应正确认识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和证据效力,完善... 司法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目前,对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和证据效力尚存认识上的分歧,诸多原因导致对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流于形式,应正确认识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和证据效力,完善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质证制度 证据制度 司法鉴定制度 法律性质 证据效力 证据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风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4期68-69,共2页
司法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证据材料 ,其正确性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为此 ,我们应充分认识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据作用 ,明确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方式及审查内容。
关键词 司法鉴定 证据作用 司法鉴定结论 审查方式 审查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6-89,共4页
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促进司法鉴定活动与司法鉴定管理活动的有效衔接。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应从科学性、客观性、相关性、法律性和公正性五个维度入手,其制度体系的构建包括鉴定结论由谁评价、... 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促进司法鉴定活动与司法鉴定管理活动的有效衔接。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应从科学性、客观性、相关性、法律性和公正性五个维度入手,其制度体系的构建包括鉴定结论由谁评价、评价内容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结果的使用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评价制度 司法鉴定活动 司法鉴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鉴定结论在审判中的审核认定
5
作者 拜荣静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司法鉴定结论作为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随着庭审制度的改革,其证据地位凸显。在审判中对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核及认定应从其证据特性出发,重点考察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和证据能力。证据能力是认定证据证明力的基础,证明力的... 司法鉴定结论作为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随着庭审制度的改革,其证据地位凸显。在审判中对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核及认定应从其证据特性出发,重点考察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和证据能力。证据能力是认定证据证明力的基础,证明力的高低则受其科学性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审判 审核 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鉴定结论质证主体探析
6
作者 潘星容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0-112,共3页
在司法鉴定结论质证主体方面,以质证主体质证力度抗衡为切入点,在明确不能实行纯粹的当事人主义质证模式,而应把审判主体作质证主体即采取由审判主体参加的质证模式下,大胆提出让专家成为人民陪审员,进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同时引进专... 在司法鉴定结论质证主体方面,以质证主体质证力度抗衡为切入点,在明确不能实行纯粹的当事人主义质证模式,而应把审判主体作质证主体即采取由审判主体参加的质证模式下,大胆提出让专家成为人民陪审员,进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同时引进专家辅助人制度。以期完善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维护司法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质证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鉴定结论的认证
7
作者 王素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7-40,共4页
认证是司法证明的核心环节,司法鉴定结论的认证决定了鉴定结论是否能够被采纳,直至是否被采信。我国司法鉴定结论的认证规定相当原则、模糊,以至于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司法鉴定结论的认证通过鉴定结论的庭前开示程序和庭审质证... 认证是司法证明的核心环节,司法鉴定结论的认证决定了鉴定结论是否能够被采纳,直至是否被采信。我国司法鉴定结论的认证规定相当原则、模糊,以至于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司法鉴定结论的认证通过鉴定结论的庭前开示程序和庭审质证程序来进行;在对司法鉴定结论的认证时采用合法性和科学性审查标准来相应进行;对鉴定结论的证明力认证采用采信说明制度基础上的法官自由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认证 标准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的构建
8
作者 郑毅 《管理工程师》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促进司法鉴定活动与司法鉴定管理活动的有效衔接。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应从科学性、客观性、相关性、法律性和公正性五个维度入手,其制度体系的构建包括鉴定结论由谁评价、... 司法鉴定结论评价制度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促进司法鉴定活动与司法鉴定管理活动的有效衔接。司法鉴定结论的评价应从科学性、客观性、相关性、法律性和公正性五个维度入手,其制度体系的构建包括鉴定结论由谁评价、评价内容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结果的使用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评价制度 司法鉴定活动 司法鉴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鉴定结论的庭审质证程序
9
作者 潘星容 《行政与法》 2009年第6期115-117,共3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三大诉讼法均将鉴定结论规定为证据之一,同时规定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目前,诸多原因致使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流于形式。笔者通过对两大法系的比较研究,提出构建... 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三大诉讼法均将鉴定结论规定为证据之一,同时规定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目前,诸多原因致使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流于形式。笔者通过对两大法系的比较研究,提出构建我国司法鉴定结论质证程序的设想,并对其庭审质证的每个环节进行推敲,提出构建申请、传唤、宣誓、交叉询问和补充询问等程序,以期完善司法鉴定质证程序,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庭审质证程序 询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鉴定结论质证初探
10
作者 潘星容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年第7期118-119,共2页
通过对两大法系的比较研究,进而提出构建我国司法鉴定结论质证程序的设想,以期进一步完善司法鉴定的立法与实践,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质证程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鉴定结论证明力的审查判断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世凡 《中国司法鉴定》 2007年第3期14-18,共5页
在诉讼活动中,当事人和事实裁判者除了要审查证据的合法性即证据能力之外,还需要确认证据本身是否具有客观性以及与待证事实是否具有关联性即证据证明力。本文通过综合证据法学、诉讼法学和司法鉴定理论,从诉讼应用的角度,对证据能力与... 在诉讼活动中,当事人和事实裁判者除了要审查证据的合法性即证据能力之外,还需要确认证据本身是否具有客观性以及与待证事实是否具有关联性即证据证明力。本文通过综合证据法学、诉讼法学和司法鉴定理论,从诉讼应用的角度,对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关系、司法鉴定结论证明为审查判断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进而提出初步的审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证据证明力 审查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树立司法鉴定结论公信力的法律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澜 《长白学刊》 CSSCI 2003年第6期24-26,共3页
鉴定结论是我国三大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 ,在司法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目前鉴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使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导致鉴定结论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所以 ,通过剖析与... 鉴定结论是我国三大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 ,在司法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目前鉴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使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导致鉴定结论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所以 ,通过剖析与阐述影响鉴定结论公信力之原因 ,提出树立司法鉴定结论公信力之基本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结论 司法鉴定制度 公信力 法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证明书≠司法鉴定结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华礼 《农家之友》 1995年第7期37-37,共1页
在人民法院审理和司法机关调解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常常遇到当事人出示的诊断证明书,其中一部分还是个体医师出具的。对此,笔者认为诊断证明书只能作书证参考资料,而不能作为损伤程度及赔偿的证据,其理由是:一。
关键词 诊断证明书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司法机关 法院审理 证据 司法鉴定结论 法律依据 鉴定部门 损伤程度 询问当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鉴定结论科学性的采信标准 被引量:18
14
作者 方道茂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96,共3页
为保证司法活动的公正性,提高司法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本文通过对司法鉴定结论科学性采信标准建立的必要性的分析,以及对美国专家证据科学性标准发展的考察,提出了构建我国司法鉴定结论科学性的采信标准。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科学性 采信 标准
原文传递
司法鉴定结论使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兼论我国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建构和完善 被引量:35
15
作者 卢建军 《证据科学》 2010年第6期704-711,共8页
鉴定结论是司法工作中经常使用的重要证据形式,但在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当事人及其司法人员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专门知识不能对鉴定结论进行科学评判。通过建构和完善我国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 鉴定结论是司法工作中经常使用的重要证据形式,但在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当事人及其司法人员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专门知识不能对鉴定结论进行科学评判。通过建构和完善我国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鉴定结论运用中存在的那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专家辅助人制度 建构 完善
原文传递
论刑事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及认定 被引量:8
16
作者 苏云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86,共7页
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除具有其他证据共有的功能,即司法办案人员借以查明案件事实,认定案件性质之外,还以其专门的、特殊的判断和认定方式,使初步具有证明作用的案件材料呈现出特有的证明力。司法实践中,由于办案人员认知方法、法律素... 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除具有其他证据共有的功能,即司法办案人员借以查明案件事实,认定案件性质之外,还以其专门的、特殊的判断和认定方式,使初步具有证明作用的案件材料呈现出特有的证明力。司法实践中,由于办案人员认知方法、法律素质和对案件的理性思考等方面存在差异,对鉴定结论的认识、理解和最终评判、认定都是不同的。由于对鉴定结论所持的态度不同,案件的最终处断结果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司法实践所追求的判定结果的同一性、必然性由此会受到挑战。因此,对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与认定,确定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掌握在一定尺度范围内,实为提高办案质量、提升办案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优化诉讼环境、稳定诉讼秩序所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司法处断决定 审查 判断 认定
原文传递
论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素芳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1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司法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之一,必须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或认定事实的根据。对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是由其作为证据的自身特性和不具有预定的证明力所决定的,司法鉴定结论审查的形式以书面审查和司法鉴定人出庭质证相结合,从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之一,必须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或认定事实的根据。对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是由其作为证据的自身特性和不具有预定的证明力所决定的,司法鉴定结论审查的形式以书面审查和司法鉴定人出庭质证相结合,从司法鉴定的必要性、鉴定主体、鉴定材料、鉴定过程、鉴定结论的论证等几个方面进行审查,并加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审查 证明力
原文传递
被害人不满司法鉴定结论该怎么办?
18
《公诉人》 2018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编辑同志: 去年底,我母亲在超市购物被一名年轻男子无端打伤,花去医疗费3万多元,该张姓男子后来被警方带走,近日叉传出消息说该男子患有间歇性狂躁综合症,属于精神病的一种,可能会减轻甚至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我们对这个鉴定结... 编辑同志: 去年底,我母亲在超市购物被一名年轻男子无端打伤,花去医疗费3万多元,该张姓男子后来被警方带走,近日叉传出消息说该男子患有间歇性狂躁综合症,属于精神病的一种,可能会减轻甚至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我们对这个鉴定结果有些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结论 被害人 超市购物 刑事责任 鉴定结果 男子 医疗费 综合症
原文传递
论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卫东 韩红兴 《中国司法鉴定》 2004年第4期5-9,共5页
司法鉴定结论作为证据形式之一在现代司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司法鉴定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还十分欠缺。由于对司法鉴定在理论上认识的不足,以及深受我国职权主义传统诉讼模式的影响,致使我国司法鉴定在理论上存在着许多误区、在... 司法鉴定结论作为证据形式之一在现代司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司法鉴定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还十分欠缺。由于对司法鉴定在理论上认识的不足,以及深受我国职权主义传统诉讼模式的影响,致使我国司法鉴定在理论上存在着许多误区、在体制上存在着诸多弊端。从理论上深刻揭示司法鉴定的内涵、性质,给司法鉴定以准确的定位,同时借鉴国外司法鉴定体制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司法鉴定存在的缺陷,从理论上和体制上重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以期实现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科学化、合理化,充分发挥司法鉴定在实现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体制 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证据形式 司法鉴定结论 诉讼模式 司法鉴定制度 中国 理论 改革 合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鉴定人的出庭作证 被引量:46
20
作者 陈瑞华 《中国司法鉴定》 2005年第4期10-11,共2页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人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司法行政机关是主管鉴定人和鉴定机关登记管理的惟一国家机构,负责确定鉴定人和鉴定机机构的从业条件,并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人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司法行政机关是主管鉴定人和鉴定机关登记管理的惟一国家机构,负责确定鉴定人和鉴定机机构的从业条件,并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进行登记、名册编制和定期公告.同时,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不再设立司法鉴定机构,公安和检察机关尽管可以保留现有的司法鉴定机构,但不得在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营利性司法鉴定业务,而只能将其鉴定活动服务于侦查工作的需要.很显然,包括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所属的鉴定机构在内,所有从事法医、物证、声像及其他法定鉴定事务的敬鉴定机构,都要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在资格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方面的统一管理;司法鉴定人无论是来自侦查机关内设的鉴定机构,还是来自依法设立的社会鉴定机构,也都要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统一管理.这就意味着我国在司法鉴定制度的社会化、统一化和专业化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发展,过去长期存在的那种由公检法三机关各自对其司法鉴定事业进行垄断"经营"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在这一方面,<决定>作为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无疑对中国司法鉴定制度作出了令人瞩目的积极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出庭作证制度 中国 司法鉴定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