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粘弹塑性边界面粘土模型的损伤函数引入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祥勇
郝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3-787,共5页
针对各向同性粘弹塑性边界面模型不能模拟粘土不排水蠕变三轴试验中的土样开裂后变形的问题,通过试算研究,提出了一个损伤函数.通过将该函数与Kaliakin和Dafalias所提出的各向同性粘弹塑性边界面模型中过载函数相乘的方式,将该损伤函数...
针对各向同性粘弹塑性边界面模型不能模拟粘土不排水蠕变三轴试验中的土样开裂后变形的问题,通过试算研究,提出了一个损伤函数.通过将该函数与Kaliakin和Dafalias所提出的各向同性粘弹塑性边界面模型中过载函数相乘的方式,将该损伤函数引入到了模型之中,由此形成了一个各向同性的粘弹塑性损伤边界面新模型.根据该模型和对应的损伤参数,对加拿大温哥华市附近的Haney粘土试验进行了模拟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粘土土样的高偏应力加载等级,采用合适参数值的损伤函数对于模拟三轴不排水蠕变试验中的蠕变开裂及破坏变形令人满意,表明该损伤函数的引入有效可行,具有良好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损伤函数
时间关联分析
蠕变开裂模拟
各向同性粘弹塑性边界面粘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构性软土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
1
2
作者
温欣
徐东强
+1 位作者
闫文赏
张媛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共6页
在软土流变性的滞后流变理论基础上,引入考虑损伤和各向异性影响的边界面理论,建立结构性软土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本构模型,并将软土的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模型计算结果与常规室内三轴蠕变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应不同偏应力...
在软土流变性的滞后流变理论基础上,引入考虑损伤和各向异性影响的边界面理论,建立结构性软土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本构模型,并将软土的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模型计算结果与常规室内三轴蠕变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应不同偏应力比,围压较高时的轴应力-时间曲线和孔隙水压力-时间曲线蠕变特征明显,围压较低条件计算曲线略低于对应试验数据,表明初始作用阶段模型参数设定、土样的试验误差等因素误差导致土样初始变化具有复杂性,但总体计算模型同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表明模型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边界面
模型
损伤
粘
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粘弹塑性界面的断裂特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肖万伸
周建平
刘又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研究张开型粘弹塑性界面断裂。用傅立叶正、余弦变换及逐段定积分变换方法将边值问题的控制方程化为奇异积分方程组。解方程后计算了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及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OD:crack tipopeningdisplacement),并给出了能量释放率算式...
研究张开型粘弹塑性界面断裂。用傅立叶正、余弦变换及逐段定积分变换方法将边值问题的控制方程化为奇异积分方程组。解方程后计算了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及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OD:crack tipopeningdisplacement),并给出了能量释放率算式。结果表明,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和COD均随两种材料的最小屈服极限的增加而减小;随时间的增大,COD先增长后衰减,最后渐近地逼近于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裂纹
裂纹尖端
粘
弹塑性
双材料
断裂力学
D-B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粘土卸载特性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健
王浩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5,共7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软粘土的卸载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太沙基—维固结理论,编制了内嵌固结计算的修正剑桥模型程序,对软粘土卸载强度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孔压表达式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对软粘土的卸载孔压特性进行了...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软粘土的卸载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太沙基—维固结理论,编制了内嵌固结计算的修正剑桥模型程序,对软粘土卸载强度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孔压表达式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对软粘土的卸载孔压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伸长条件下,孔压先由零逐渐发展到负的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小至零,突破零位后,发展成为正孔压并最后达到正的最大值。围压越大,产生的负孔压的极值越大,最终的正孔压越小。将传统边界面模型的线弹性卸载过程改进为弹塑性,建立了软粘土的边界面广义弹塑性模型,从而使边界面模型可用于分析软粘土卸载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问题。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进行了比较验证,证明理论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
粘土
卸载特性
强度
孔压
边界面
广义
弹塑性
模型
塑性
变形
计算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粘土蠕变模型有限元参数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荣安
《港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48,共4页
根据土的蠕变问题的外观表现和内在机理 ,结合有限元计算方法 ,建立了确定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处理方法并对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使得该蠕变有限元模型的应用范围拓宽。经实际运用 ,证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
软
粘土
蠕变
模型
有限元参数
粘
弹塑性
土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变性粘土变形特性的弹/粘塑性研究
6
作者
张矿生
钟辉虹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2-95,共4页
通过对已有边界面模型的改进,得到一个能够反映土的弹/粘塑性性质且依赖于时间的流变性粘土边界面模型。为了准确模拟包括蠕变破坏在内的粘性土的整个蠕变反应过程,还将一个反映微观结构损伤的内变量引入到依赖于时间的边界面模型之中;...
通过对已有边界面模型的改进,得到一个能够反映土的弹/粘塑性性质且依赖于时间的流变性粘土边界面模型。为了准确模拟包括蠕变破坏在内的粘性土的整个蠕变反应过程,还将一个反映微观结构损伤的内变量引入到依赖于时间的边界面模型之中;运用该模型对流变性粘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蠕变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模型在模拟不排水条件下土的蠕变反应全过程时起到很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性
粘土
变形特性
粘
塑性
结构性损伤
边界面
模型
数值模拟
弹塑性
本构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载预压加固软基的边界面弹塑—粘塑性模型研究
7
作者
孙吉主
《勘察科学技术》
2005年第5期6-8,共3页
在BIOT固结理论中使用简化的边界面弹塑—粘塑性模型,对超载预压法处理公路软基全过程的变形和孔压进行数值计算。与理想弹塑性模型计算的结果相比,使用边界面模型计算的沉降量较大,也更接近实际观测值,并分析了具体原因。
关键词
超载预压
边界面
粘
塑性
耦合
粘
塑性
模型
超载预压法
边界面
加固软基
BIOT固结理论
模型
计算
理想
弹塑性
数值计算
公路软基
原文传递
寒区桩基础的多场耦合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
10
8
作者
吴亚平
朱元林
+2 位作者
郭春香
苏强
马巍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8-385,共8页
引入桩土相互作用的界面单元将冻土地基与混凝土桩联系起来,考虑应力场、温度场、水份场三场耦合条件,建立了冻土区桩土共同作用的粘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式.结合工程实例用本文方法对单桩冻胀过程中的应力场及位移场进行了计算...
引入桩土相互作用的界面单元将冻土地基与混凝土桩联系起来,考虑应力场、温度场、水份场三场耦合条件,建立了冻土区桩土共同作用的粘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式.结合工程实例用本文方法对单桩冻胀过程中的应力场及位移场进行了计算,着重揭示和研究了冻结过程中桩土间切向冻胀应力场、冻结应力场及位移场的随时间变化过程,进而研究了单桩承载力冻结过程中的发生与发展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模型
多场耦合
桩基础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应用
寒区
桩土相互作用
桩土共同作用
冻结过程
变化过程
单桩承载力
应力场
混凝土桩
冻土地基
界面
单元
耦合条件
计算模式
粘
弹塑性
工程实例
位移场
温度场
冻土区
冻胀
原文传递
题名
一种粘弹塑性边界面粘土模型的损伤函数引入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祥勇
郝泳
机构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房地产建设工程系
出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3-78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468008)
文摘
针对各向同性粘弹塑性边界面模型不能模拟粘土不排水蠕变三轴试验中的土样开裂后变形的问题,通过试算研究,提出了一个损伤函数.通过将该函数与Kaliakin和Dafalias所提出的各向同性粘弹塑性边界面模型中过载函数相乘的方式,将该损伤函数引入到了模型之中,由此形成了一个各向同性的粘弹塑性损伤边界面新模型.根据该模型和对应的损伤参数,对加拿大温哥华市附近的Haney粘土试验进行了模拟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粘土土样的高偏应力加载等级,采用合适参数值的损伤函数对于模拟三轴不排水蠕变试验中的蠕变开裂及破坏变形令人满意,表明该损伤函数的引入有效可行,具有良好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岩土力学
损伤函数
时间关联分析
蠕变开裂模拟
各向同性粘弹塑性边界面粘土模型
Keywords
soil and rock mechanics
damage function
time-dependent analysis
creep rupture simulation
isotropic elastoplastic-viscoplastic bounding surface cohesive soil model
分类号
TU94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G115.28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构性软土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
1
2
作者
温欣
徐东强
闫文赏
张媛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化工系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共6页
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QN2014335)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4209221)
文摘
在软土流变性的滞后流变理论基础上,引入考虑损伤和各向异性影响的边界面理论,建立结构性软土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本构模型,并将软土的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模型计算结果与常规室内三轴蠕变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应不同偏应力比,围压较高时的轴应力-时间曲线和孔隙水压力-时间曲线蠕变特征明显,围压较低条件计算曲线略低于对应试验数据,表明初始作用阶段模型参数设定、土样的试验误差等因素误差导致土样初始变化具有复杂性,但总体计算模型同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表明模型分析的有效性。
关键词
各向异性
边界面
模型
损伤
粘
弹塑性
Keywords
anisotropy
boundary surface model
damage
visco-elasticity plasticity
分类号
TU43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粘弹塑性界面的断裂特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肖万伸
周建平
刘又文
机构
湖南大学工程力学系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2JJY2014)
湖南大学重点科学基金资助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文摘
研究张开型粘弹塑性界面断裂。用傅立叶正、余弦变换及逐段定积分变换方法将边值问题的控制方程化为奇异积分方程组。解方程后计算了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及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OD:crack tipopeningdisplacement),并给出了能量释放率算式。结果表明,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和COD均随两种材料的最小屈服极限的增加而减小;随时间的增大,COD先增长后衰减,最后渐近地逼近于定值。
关键词
界面
裂纹
裂纹尖端
粘
弹塑性
双材料
断裂力学
D-B
模型
Keywords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Cracks
Fourier transforms
Interfaces (materials)
Plasticity
Viscoelasticity
分类号
TB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O345 [理学—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粘土卸载特性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健
王浩
机构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出处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9738160)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文摘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软粘土的卸载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太沙基—维固结理论,编制了内嵌固结计算的修正剑桥模型程序,对软粘土卸载强度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孔压表达式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对软粘土的卸载孔压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伸长条件下,孔压先由零逐渐发展到负的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小至零,突破零位后,发展成为正孔压并最后达到正的最大值。围压越大,产生的负孔压的极值越大,最终的正孔压越小。将传统边界面模型的线弹性卸载过程改进为弹塑性,建立了软粘土的边界面广义弹塑性模型,从而使边界面模型可用于分析软粘土卸载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问题。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进行了比较验证,证明理论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软
粘土
卸载特性
强度
孔压
边界面
广义
弹塑性
模型
塑性
变形
计算
模型
Keywords
soft clay
unloading characteristics
elasto-plastic model
strength
water pressure
boundary surface model
分类号
TU4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粘土蠕变模型有限元参数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荣安
机构
天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出处
《港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48,共4页
文摘
根据土的蠕变问题的外观表现和内在机理 ,结合有限元计算方法 ,建立了确定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处理方法并对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使得该蠕变有限元模型的应用范围拓宽。经实际运用 ,证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
软
粘土
蠕变
模型
有限元参数
粘
弹塑性
土力学
Keywords
creep
soft clay
finite element
visco-elasticity plasticity
分类号
TU4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变性粘土变形特性的弹/粘塑性研究
6
作者
张矿生
钟辉虹
机构
株洲工学院土木系
出处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2-95,共4页
文摘
通过对已有边界面模型的改进,得到一个能够反映土的弹/粘塑性性质且依赖于时间的流变性粘土边界面模型。为了准确模拟包括蠕变破坏在内的粘性土的整个蠕变反应过程,还将一个反映微观结构损伤的内变量引入到依赖于时间的边界面模型之中;运用该模型对流变性粘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蠕变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模型在模拟不排水条件下土的蠕变反应全过程时起到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
流变性
粘土
变形特性
粘
塑性
结构性损伤
边界面
模型
数值模拟
弹塑性
本构
模型
Keywords
bounding surface
creeping clay
elastic/viscoplasticity
damage to structure
分类号
TU44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载预压加固软基的边界面弹塑—粘塑性模型研究
7
作者
孙吉主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武汉市
出处
《勘察科学技术》
2005年第5期6-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研究(59738160)
文摘
在BIOT固结理论中使用简化的边界面弹塑—粘塑性模型,对超载预压法处理公路软基全过程的变形和孔压进行数值计算。与理想弹塑性模型计算的结果相比,使用边界面模型计算的沉降量较大,也更接近实际观测值,并分析了具体原因。
关键词
超载预压
边界面
粘
塑性
耦合
粘
塑性
模型
超载预压法
边界面
加固软基
BIOT固结理论
模型
计算
理想
弹塑性
数值计算
公路软基
Keywords
overload and preeompress
boundary, surface
plasticity
coupling
分类号
U416.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寒区桩基础的多场耦合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
10
8
作者
吴亚平
朱元林
郭春香
苏强
马巍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8-38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37804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教育部"春辉计划"和兰州交通大学"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引入桩土相互作用的界面单元将冻土地基与混凝土桩联系起来,考虑应力场、温度场、水份场三场耦合条件,建立了冻土区桩土共同作用的粘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式.结合工程实例用本文方法对单桩冻胀过程中的应力场及位移场进行了计算,着重揭示和研究了冻结过程中桩土间切向冻胀应力场、冻结应力场及位移场的随时间变化过程,进而研究了单桩承载力冻结过程中的发生与发展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
分析
模型
多场耦合
桩基础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应用
寒区
桩土相互作用
桩土共同作用
冻结过程
变化过程
单桩承载力
应力场
混凝土桩
冻土地基
界面
单元
耦合条件
计算模式
粘
弹塑性
工程实例
位移场
温度场
冻土区
冻胀
分类号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粘弹塑性边界面粘土模型的损伤函数引入研究
曾祥勇
郝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结构性软土粘弹塑性边界面损伤本构模型
温欣
徐东强
闫文赏
张媛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粘弹塑性界面的断裂特性
肖万伸
周建平
刘又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软粘土卸载特性计算模型研究
周健
王浩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软粘土蠕变模型有限元参数的评价方法
张荣安
《港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流变性粘土变形特性的弹/粘塑性研究
张矿生
钟辉虹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超载预压加固软基的边界面弹塑—粘塑性模型研究
孙吉主
《勘察科学技术》
2005
0
原文传递
8
寒区桩基础的多场耦合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吴亚平
朱元林
郭春香
苏强
马巍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