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8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咀嚼槟榔的乙型肝炎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七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高妍 崔芳 +1 位作者 何子龙 张倩 《北京医学》 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咀嚼槟榔的乙型肝炎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神经内科长期咀嚼槟榔的乙型肝炎合并GBS患者7例,... 目的探讨长期咀嚼槟榔的乙型肝炎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神经内科长期咀嚼槟榔的乙型肝炎合并GBS患者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肝功能和HBV核酸定量,治疗及转归等,结合文献复习,总结GB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结果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4~33岁,平均28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发病2周时达高峰,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恢复。肌电图提示上下肢周围神经源性受损,下肢重于上肢7例,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均受损7例,其中感觉神经受损重于运动神经1例、轴索损伤为主7例;F波异常6例;AST和(或)ALT异常5例,HBV核酸定量升高5例。7例患者均给予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nfusion,IVIG)联合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治疗5 d,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发病半年后随访,7例患者病情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结合病例及文献复习,考虑GBS发病机制为槟榔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诱发或加重HBV感染肝脏,导致肝功能受损,并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导致GBS。结论长期咀嚼槟榔的乙型肝炎患者更容易发生GBS,临床表现以神经轴索损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HBV 吉兰-巴雷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指标诊断价值分析
2
作者 郑雪雯 徐士兰 +1 位作者 刘国烨 周万青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CSF-IgG)、脑脊液白蛋白(CSF-ALB)、血清免疫球蛋白G(S-IgG)单项及联合检测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GBS患者(GBS组)和65例非GBS的其他神经系统... 目的探讨脑脊液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CSF-IgG)、脑脊液白蛋白(CSF-ALB)、血清免疫球蛋白G(S-IgG)单项及联合检测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GBS患者(GBS组)和65例非GBS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非GBS组)的临床资料。收集2组患者脑脊液和血清标本,统计分析脑脊液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CSF-IgG、CSF-ALB、S-IgG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GBS的效能。结果60.00%(39/65)GBS患者存在脑脊液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67.69%(44/65)GBS患者发病前有前驱事件,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43.08%(28/65)、消化道感染9.23%(6/65)、疱疹病毒感染7.69%(5/65)。GBS组CSF-IgG、CSF-ALB、S-IgG水平均高于非G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IgG、CSF-ALB、S-IgG和脑脊液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单项以及四者联合检测诊断GBS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754、0.705、0.682、0.708和0.840,诊断特异性分别为87.7%、75.4%、87.7%、81.5%和96.9%。结论大部分GBS患者存在脑脊液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与前驱感染史。CSF-IgG、CSF-ALB、S-IgG和脑脊液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具有一定的独立诊断效能,将四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对CBS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脑脊液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 脑脊液白蛋白 血清免疫球蛋白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现可逆性传导阻滞现象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分析
3
作者 徐瑞琪 刘煜东 +3 位作者 赵远净 李思淼 公艳梅 刘莹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研究发生可逆性传导阻滞(reversiable conduction failure,RCF)现象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特点,并探讨RCF与GBS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东省千佛山医... 目的研究发生可逆性传导阻滞(reversiable conduction failure,RCF)现象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特点,并探讨RCF与GBS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例出现RCF现象GBS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资料,采用治疗前后Hughes评分差异变化及电生理恢复情况分析发生RCF GBS患者的预后。结果9例患者中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2例,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sensory axonal neuropathy,AMSAN)2例,咽-颈-臂型(pharyngeal-cervical-brachial,PCB)GBS 2例,Miller-Fisher综合征(Miller-Fisher syndrome,MFS)1例,AMAN合并PCB 1例,PCB合并不完全MFS 1例。其中男4例,女5例,发病年龄34~74(52.8±12.0)岁。患者住院天数为(13.0±5.2)d,患者治疗前Hughe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为2(1,3.5)分,治疗后为1(1,1)分,经治疗患者Hughes评分明显下降(P<0.05)。患者最早于病程第11天出现RCF,6周内行连续电生理检测显示,9例患者经治疗,降低的运动神经动作电位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快速恢复,轻度延长的远端潜伏期恢复至正常,传导阻滞消除,且并未出现波形离散。结论GBS多种亚型可出现RCF,其临床症状和电生理检查指标在6周内快速恢复,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可逆性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多系统损害的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例
4
作者 菲罗拉·卡萨尔 高洁 +3 位作者 肖露露 李俊毅 董威辰 朱武生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64-165,共2页
患者,男,23岁,因“咳嗽、咳痰10天,四肢麻木无力5天”于2024年2月15日至我院就诊。患者于2月5日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脓痰,随后出现双下肢麻木,逐渐进展至双上肢、面部、舌部,2月11日出现四肢无力,次日入外院后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 患者,男,23岁,因“咳嗽、咳痰10天,四肢麻木无力5天”于2024年2月15日至我院就诊。患者于2月5日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脓痰,随后出现双下肢麻木,逐渐进展至双上肢、面部、舌部,2月11日出现四肢无力,次日入外院后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感呼吸力量差、痰液增多、咳痰费力。外院脑脊液检查结果示WBC计数1个/mm^(3),脑脊液蛋白486.9 mg/L,葡萄糖3.75 mmo1/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多系统损害 呼吸衰竭 诊治
原文传递
抗CD20单克隆抗体联合FcRn拮抗剂治疗多种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的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
5
作者 崔凯丽 黄培君 苏庆杰 《河北医学》 2025年第1期174-176,共3页
1病历报告患者,男性,43岁,因“四肢无力5d”于2023年12月16日入院。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无力,表现为双上肢握物和抬举困难,随后出现双下肢无力,表现为活动后步态不稳,蹲起和站立困难。病情逐渐加重,四肢肌力进一步下降,出现饮... 1病历报告患者,男性,43岁,因“四肢无力5d”于2023年12月16日入院。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无力,表现为双上肢握物和抬举困难,随后出现双下肢无力,表现为活动后步态不稳,蹲起和站立困难。病情逐渐加重,四肢肌力进一步下降,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喉咙异物感。查体:神志清醒,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张力减弱,双侧肢体肌力4级,双上肢腱反射减退,双下肢腱反射消失,感觉系统及浅反射均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节苷脂抗体 抗CD20单克隆抗体 FcRn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咽-颈-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不典型重症肌无力一例
6
作者 张璐 方登富 +3 位作者 谢愉快 罗琴 王俊 王永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21-322,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女,71岁。因“双上肢无力3 d”于2023-5-24入院。患者入院前10余天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入院前3 d出现双上肢无力、抬臂困难,症状持续无波动;无眼睑下垂及眼球活动障碍,无饮水呛咳,无吐词不清,无抬头及转颈困难,无呼吸困难... 1病例报告患者女,71岁。因“双上肢无力3 d”于2023-5-24入院。患者入院前10余天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入院前3 d出现双上肢无力、抬臂困难,症状持续无波动;无眼睑下垂及眼球活动障碍,无饮水呛咳,无吐词不清,无抬头及转颈困难,无呼吸困难,无下肢无力,无肢体感觉障碍等。既往体健,否认近期进食不洁及过期食物,否认近期疫苗接种史,否认相关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不典型重症肌无力 吉兰-巴雷综合征 --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神经丝蛋白轻链特点分析
7
作者 靳梅 刘静 +3 位作者 刘康 赵力搏 赵紫薇 孙素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神经丝蛋白轻链(NfL)对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GBS患儿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诊断为偏头痛、儿童情绪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NfL水... 目的探讨脑脊液神经丝蛋白轻链(NfL)对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GBS患儿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诊断为偏头痛、儿童情绪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NfL水平,分析脑脊液-NfL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GBS组患儿26例,男14例、女12例,中位年龄5.0(3.8~8.0)岁;对照组48例,男30例、女18例,中位年龄8.0(5.0~9.0)岁。入院时GBS组脑脊液-NfL和脑脊液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脑脊液-NfL和蛋白早期诊断GB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2.3%、95.8%、92.3%、95.8%和94.6%。入院时GBS患儿脑脊液蛋白水平及疾病高峰时Hughes评分均与脑脊液-Nf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脑脊液-NfL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NfL与脑脊液蛋白水平、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相关,对于早期辅助诊断GBS、评估短期预后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丝蛋白轻链 Hughes功能评分 短期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Sulfatide抗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高颖 王雪柠 +2 位作者 杨涛 付玉 刘晶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039-1041,共3页
抗Sulfatide抗体阳性的GBS临床病例报道少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例抗Sulfatide抗体阳性的患者,在临床表现和及辅助检查等方面符合GBS的诊断,免疫治疗有效。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抗Sulfatide抗体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分离性障碍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9
作者 周媛 李倩 +3 位作者 刘健玫 蔡畅 马海利 冯青青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5期86-89,共4页
本文总结1例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分离性障碍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基于护理评估和中医辨证,在病情观察、生活指导、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竹罐、艾灸、五音疗法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有效提高患者四肢肌力,改善了患者不适症状。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分离性障碍 艾灸 五音疗法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明经穴针刺法联合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岩 徐丽娟 +1 位作者 陈思歧 李艳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6-411,共6页
目的观察阳明经穴针刺法联合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2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阳明经穴针刺法及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以52例单独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为... 目的观察阳明经穴针刺法联合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2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阳明经穴针刺法及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以52例单独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四肢肌力评分、临床疗效、肢体感觉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上肢正中神经电生理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肢近端、下肢远端、上肢近端、上肢远端肌力评分、上肢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更明显(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6.54%)高于对照组(69.23%)(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感觉功能分级、肢体运动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以研究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正中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DML)降低(P<0.05),以研究组更明显(P<0.05)。结论阳明经穴针刺法联合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四肢肌力、肢体感觉与运动功能,且可调节神经电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经穴针刺法 治痿独取阳明 针推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型、非妊娠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首发临床症状及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谷亚伟 赵岚 +3 位作者 范宏光 梁雪梅 王洪新 王利军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72-75,共4页
目的比较妊娠型、非妊娠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的治疗效果。方法 51例GBS患者分为妊娠型、非妊娠型GBS,就诊时记录首发临床症状,抽取脑脊液进行GBS亚型分型。51例患者均采用IVIG 0. 4 g/(... 目的比较妊娠型、非妊娠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的治疗效果。方法 51例GBS患者分为妊娠型、非妊娠型GBS,就诊时记录首发临床症状,抽取脑脊液进行GBS亚型分型。51例患者均采用IVIG 0. 4 g/(kg·d)静脉注射,共治疗5 d。治疗后2周评估疗效。比较两组首发临床症状及IVIG治疗效果。结果妊娠型GBS患者首发临床症状为四肢无力者13例,其中进行性四肢无力8例、四肢乏力2例、双下肢无力3例;感觉异常7例,其中四肢无力伴麻木6例、四肢无力伴双下肢疼痛1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例;四肢无力伴心悸1例;四肢无力伴呕吐1例;双下肢无力伴四肢肿胀1例;出现颅神经损害3例,其中进行性呼吸困难2例、面肌无力1例。非妊娠型GBS患者首发临床症状为四肢无力者12例,其中进行性四肢无力7例、四肢乏力3例、双下肢无力2例;感觉异常9例,其中四肢无力伴麻木8例、四肢无力伴双下肢疼痛1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例;四肢无力伴心悸1例;出现颅神经损害3例,其中进行性呼吸困难1例、面肌无力1例、双下肢无力伴视物成双1例。妊娠型GBS患者临床症状轻、中、重型分别为9、14、3例,非妊娠型GBS患者轻、中、重型分别为3、20、2例。妊娠型GBS患者分型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15例、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10例,非妊娠型GBS患者分别为14、11例。IVIG治疗后妊娠型GBS患者基本治愈、治愈、无效分别为16、7、3例,非妊娠型GBS患者分别为19、4、2例。二者比较,P <0. 05。妊娠型GBS患者机械通气2例、病死2例,住院时间(14. 3±3. 8) d,非妊娠型GBS患者分别为2例、2例及(13. 7±2. 8) d,二者比较,P均> 0. 05。结论妊娠型、非妊娠型GBS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相似,妊娠型GBS患者更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妊娠型、非妊娠型GBS多为单一良性病程,IVIG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妊娠型吉兰-巴雷综合征 非妊娠型吉兰-巴雷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传导阻滞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凯华 杨硕 卜淑芳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阻滞(CB)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为AMAN组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阻滞(CB)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为AMAN组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为AIDP组的患者共3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及神经电生理特点,并比较两组伴或不伴神经CB及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最高的Hughes评分和4周后Hughes评分下降的差异。结果本研究34例患者中AMAN 20例、AIDP 14例。AMAN组患者中有6例出现可逆性神经CB,与无神经CB的AMAN患者及伴神经CB的AIDP患者相比,Hughe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中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13例,其中AMAN 8例,AIDP 5例。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Hughes评分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可逆性神经CB的AMAN患者临床恢复可能更快,优于不伴神经CB的AMAN患者及伴神经CB的AIDP患者。神经节苷脂抗体与GBS疾病短期预后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节苷脂抗体 神经传导阻滞 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 Hughe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前驱感染与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的关系
13
作者 王子豪 宋进 +6 位作者 胡铭 张国荣 单方振 邢春叶 宋艳 乔保俊 王玉忠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前驱感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以及蛋白水平差异,探讨前驱感染与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脊液分析结果,使用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14种感染性... 目的比较不同前驱感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以及蛋白水平差异,探讨前驱感染与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脊液分析结果,使用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14种感染性病原体血清学检测,分析不同前驱感染的GBS患者中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的比例及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55.1%(109/198)的GBS患者感染性病原体血清学阳性,主要为空肠弯曲菌23.7%(47/198)、甲型流感病毒20.7%(41/198)、乙型流感病毒15.2%(30/198),其中18.7%(37/198)的患者2种或以上病原体血清学阳性。73.7%(146/198)的患者存在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单一病原体血清学阳性患者中,空肠弯曲菌感染阳性患者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83.3%(25/30),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100%(18/18),乙型流感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6/7,甲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4/5,登革热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4/5,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为4/4;EB病毒感染阳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阳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阳性患者各1例,均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2种或以上病原体感染的患者中62.2%(23/37)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无前驱感染者中66.3%(59/89)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无前驱感染以及有不同类型前驱感染患者中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脑脊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S患者中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与前驱感染的类型有关,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发生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的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前驱感染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分析
14
作者 吴亚安 谢玉存 +4 位作者 田文静 蒋冬梅 马维艺 侯倩 赵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23年7月1日—2024年9月30日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16例GBS患者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16例GBS患者中,出现四肢瘫痪13例(81%),下肢瘫痪3例(19%),感觉减... 目的探讨高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23年7月1日—2024年9月30日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16例GBS患者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16例GBS患者中,出现四肢瘫痪13例(81%),下肢瘫痪3例(19%),感觉减退7例(46%),感觉异常9例(56%),感觉过敏3例(19%),腱反射减弱或消失16例(100%),共济失调7例(37%),动眼神经受累2例(11%),球部受累2例(11%),舌下神经受累1例(6%);上肢和下肢皮肤交感反应(SSR)异常分别为9例(56%)和10例(63%)。GBS临床分型,15例患者(94%)为经典型,1例为(6%)为咽-颈-臂型。GBS电生理分型,9例(56%)患者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7例(44%)为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MAN/AMSAN)。结论高原高寒缺氧环境可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理机能变化,导致GBS患者病情危重,临床表现为四肢瘫痪,脑神经受累,呼吸肌受累,明显的低氧血症,其电生理损害可表现为脱髓鞘和轴索受损,容易累及小纤维感觉神经、自主神经,考虑可能与高原缺氧环境下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神经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临床特征 电生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椎管内囊肿一例
15
作者 赵海丰 吴艳 +1 位作者 吕冰聪 李超雄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330-1332,共3页
婴儿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迅速,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该病及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合并椎管内囊肿的吉兰巴雷综合征非常罕见,临床上遇到对称性迟缓性瘫痪的病例,应适时完善腰穿脑脊液检查减少漏诊误诊。
关键词 婴儿 吉兰-巴雷综合征 椎管内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脑脊液检测比较分析
16
作者 朱晓雯 王玉飞 +2 位作者 马瑞敏 刘竞争 刘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826-1831,共6页
目的比较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脑脊液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征,为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4年4月于北京天坛医院确诊的66例NMOSD和74例GB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一般... 目的比较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脑脊液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征,为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4年4月于北京天坛医院确诊的66例NMOSD和74例GB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脑脊液细胞因子(TNF-α、IL-6、IL-8)、脑脊液寡克隆区带电泳、脑脊液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弓形虫抗体、EB病毒抗体、柯萨奇病毒抗体)以及脑脊液IgG指数、白蛋白商(QAlb)之间差异。结果两组间性别构成之间差异显著,NMOSD患者以女性为主,GBS患者以男性为主(P<0.001)。GBS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显著低于NMOSD组,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MOSD组(P=0.041,P<0.001)。GBS患者脑脊液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NMOSD组(P=0.001,P=0.009,P<0.001)。GBS患者脑脊液CMV IgG、TOX IgG、EBVCA-IgG阳性率分别为84.48%(49/58)、32.76%(19/58)、18.97%(11/58)显著高于NMOSD组61.67%(37/60)、1.67%(1/60)、5.00%(3/60),(P=0.015,P<0.001,P=0.019)。GBS患者OCB阳性率2.99%(2/67)显著低于NMOSD组16.39%(10/61)(P=0.009),QAlb异常率80.60%(54/67)显著高于NMOSD组45.90%(28/61)(P<0.001)。结论NMOSD患者脑脊液OCB阳性率高于GBS患者,GBS患者表现为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且血脑屏障损伤率较高,脑脊液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抗体阳性率及炎性因子水平较NMOSD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脱髓鞘疾病 脑脊液 寡克隆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行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17
作者 刘羽 徐博 季翠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196-198,共3页
总结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密切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规范化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的用药护理、开展个体化的呼吸支持、早期多学科团队康复治疗、护士主导的家属参与式心理干预,其中,密切观察和识... 总结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密切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规范化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的用药护理、开展个体化的呼吸支持、早期多学科团队康复治疗、护士主导的家属参与式心理干预,其中,密切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是关键。患者经过个体化、精细化的治疗与护理后,于入院31 d后转至康复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出血 吉兰-巴雷综合征 护理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超促排卵患者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
18
作者 吴泉清 贺钰 +2 位作者 王紫莲 林娜 韦群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5期78-79,82,共3页
总结1例控制性超促排卵患者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护理要点:落实个性化治疗方案,警惕呼吸肌麻痹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注重躯体活动管理。患者经多学科会诊后完成局部麻醉监护下经阴道超声穿刺取卵术,并获得可冻存胚胎,行对症治疗... 总结1例控制性超促排卵患者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护理要点:落实个性化治疗方案,警惕呼吸肌麻痹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注重躯体活动管理。患者经多学科会诊后完成局部麻醉监护下经阴道超声穿刺取卵术,并获得可冻存胚胎,行对症治疗及护理,病情好转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超促排卵 吉兰-巴雷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周围性面瘫为首发症状快速进展的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报告
19
作者 许宁海 岳志鹏 唐斌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0-146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未婚,因“四肢力弱伴口角左歪2 d”于2021年12月27日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2021年12月2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角向左侧歪斜,进食时食物存留于峡部,漱口时漱口水从右侧嘴角流出... 1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未婚,因“四肢力弱伴口角左歪2 d”于2021年12月27日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2021年12月2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角向左侧歪斜,进食时食物存留于峡部,漱口时漱口水从右侧嘴角流出,无耳后乳突区疼痛,自觉伴有四肢力弱、乏力感,居家休息后症状无好转,翌日上述症状仍存在,新发言语含糊、行走困难等症状,需家属搀扶行走,遂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神经内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吉兰-巴雷综合征 周围神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功能指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短期预后的关联性
20
作者 王亚婷 郭俊爽 +2 位作者 杨凡 董蕊蕊 苗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短期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9例GBS患者,以出院时Hughes功能分级量表(HFGS)评分判定,113例预后良好(HFGS评分≤3),96例预后不良(HFGS评...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短期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9例GBS患者,以出院时Hughes功能分级量表(HFGS)评分判定,113例预后良好(HFGS评分≤3),96例预后不良(HFGS评分>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功能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利用ROC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评估肝功能指标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的预后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指标AGR与GBS短期预后存在关联,OR(95%CI)为0.414(0.179~0.958)。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入院HFGS评分、AGR及两者联合预测GBS短期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808(0.748~0.867)、0.671(0.597~0.744)、0.847(0.793~0.900),两者联合大于入院HFGS评分和AGR(P<0.05)。两者联合相较于入院HFGS评分、AGR,NRI(95%CI)分别为0.009(-0.008~0.026)、0.636(0.475~0.797),IDI(95%CI)分别为0.025(0.006~0.045)、0.328(0.269~0.387)。结论:入院AGR对GBS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联合入院HFGS评分,可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短期预后 肝功能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