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辅导员工作中的隐性教育研究——基于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小虎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
隐性教育就是在区域化、例行化的实践中,自觉地通过活动的具体情境传递学习、生活中的共识。隐性教育具有实践性、非话语性、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同一性、开放性和自觉性。现代高校隐性教育是普遍现象,并且现代性强化了... 隐性教育就是在区域化、例行化的实践中,自觉地通过活动的具体情境传递学习、生活中的共识。隐性教育具有实践性、非话语性、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同一性、开放性和自觉性。现代高校隐性教育是普遍现象,并且现代性强化了隐性教育的不确定性,辅导员必须反思性地运用隐性教育的理论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隐性教育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自我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启示
2
作者 王华婷 王登峰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18期97-99,共3页
课程实施直接关乎课程质量,其实质是协调处理课程结构与课程行动的关系。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以处理结构与行动关系闻名,其对幼儿园课程实施具有启示,即要思想上确立课程结构与课程行动之间的二重性关系,努力挖掘、梳理课程实施中的结构性... 课程实施直接关乎课程质量,其实质是协调处理课程结构与课程行动的关系。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以处理结构与行动关系闻名,其对幼儿园课程实施具有启示,即要思想上确立课程结构与课程行动之间的二重性关系,努力挖掘、梳理课程实施中的结构性特征以指导课程实践,充分发挥课程实施中课程行动的主观能动性以建构更加适宜的课程结构,以此形成课程结构与课程行动的良性互动来保证课程质量和立德树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课程实施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流动老年人能动适应的运作机制与发展型城乡结构的形塑
3
作者 班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102,共13页
运用“结构—行动”二重性的分析框架,从主位角度分析了乡城流动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结果显示:乡城流动老年人对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的应对会通过对经济结构中的机会获取、关系结构中的规则调适与意义结构中的空间进退来予以能动调适,其能... 运用“结构—行动”二重性的分析框架,从主位角度分析了乡城流动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结果显示:乡城流动老年人对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的应对会通过对经济结构中的机会获取、关系结构中的规则调适与意义结构中的空间进退来予以能动调适,其能动适应的实现离不开多重结构的支撑;发展型城乡结构与城乡融合的实现也离不开个体家庭的能动实践,后者主要包含家庭经济的合作主义、家庭结构的弹性与家庭伦理的韧性调适几个层面。在结构与行动的能动互塑下,乡城流动老年人的社会适应与发展型城乡结构之间实现了有机的嵌合,因而为保障城乡融合发展的渐进式韧性实现,应在政策上尊重乡城流动老年人的自主意愿与为他们在城乡间有主体性的两栖穿梭提供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年人口 社会融入 社会适应 发展型城乡结构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