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类人型机器人提升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基于教育实验的研究
1
作者 刘友棚 洪秀敏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3,94,共8页
从小掌握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个体未来工作与生活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发展的当下,关于类人型机器人辅助教育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成效有待探索。研究从幼儿园中选择70名4~5岁的幼儿作为干预对... 从小掌握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个体未来工作与生活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发展的当下,关于类人型机器人辅助教育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成效有待探索。研究从幼儿园中选择70名4~5岁的幼儿作为干预对象,组成实验组1(n=27)、实验组2(n=20)和控制组(n=23),采用教育实验法探究了类人型机器人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类人型机器人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整体影响成效显著,对同伴问题归因、多元方法生成、行为策略决策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未能提升幼儿的行为结果预测技能。研究对类人型机器人有效提升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构建了由“具身性互动”“教学性互动”“社交性互动”组成的类人型机器人辅助教育教学的三维保障,分析了类人型机器人在干预提升诸如行为结果预测这类复杂性社会技能上的自限性。研究结论有助于为开展基于类人型机器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人型机器人 人工智能教育 同伴交往的问题解决能力 幼儿社会性 教育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岁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解决方式案例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春丽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07年第5期20-23,共4页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程度如何,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和谐发展。5~6岁幼儿处于过渡期。将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德国的哈克教授指出.儿童入小学后出现的社会适应不足.多是由儿...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程度如何,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和谐发展。5~6岁幼儿处于过渡期。将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德国的哈克教授指出.儿童入小学后出现的社会适应不足.多是由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不良引起的。因此。在幼小衔接中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方面的准备,而是对幼儿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期 问题解决方式 案例解析 同伴交往 儿童社会性发展 非智力因素 和谐发展 社会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岁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解决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春丽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08年第7期15-19,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期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程度如何,不仅关系到幼儿当下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和谐发展。幼儿的社会技能是交往的产物。在实际的交往中,幼儿逐渐认识到他人的特征以及自己...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期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程度如何,不仅关系到幼儿当下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和谐发展。幼儿的社会技能是交往的产物。在实际的交往中,幼儿逐渐认识到他人的特征以及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及处理与他人的矛盾。这是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同伴关系的统一性的重要条件,也是今后儿童参加成人社会所必须具有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交往 幼儿期 问题解决方式 儿童社会性发展 和谐发展 社会技能 同伴关系 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彩倩 安燕 李永久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41-46,共6页
研究对沈阳市五所普通幼儿园344名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张元修订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中多动因子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存在... 研究对沈阳市五所普通幼儿园344名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张元修订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中多动因子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是男孩得分高于女孩;独生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幼儿问题行为无显著差异;(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差异不显著;(3)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四个因子均与其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社交障碍及总分呈显著性负相关,其中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问题行为 同伴交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自主游戏对提升大班幼儿社会交往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5
作者 赵雪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5期78-81,共4页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性动物,日常的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幼儿来说,如何通过游戏或其他内容来获得这种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越小,心理发展就不成熟,在很多方面不能像成年人那样体贴。因此,如何利用儿童的自主游...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性动物,日常的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幼儿来说,如何通过游戏或其他内容来获得这种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越小,心理发展就不成熟,在很多方面不能像成年人那样体贴。因此,如何利用儿童的自主游戏来提高儿童的社交技能,是教师应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解决问题的社会交往能力对儿童思维的发展和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这些内容进行了一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交往社会交往能力 解决问题社会交往能力 自主游戏 社会交往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大班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6
作者 缪雪娟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24期72-73,共2页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幼儿与同龄人沟通互动,并在游戏中合作,从而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关系,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而就目前来说,如何有效在大班区域游戏建构中做好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已成为亟待解...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幼儿与同龄人沟通互动,并在游戏中合作,从而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关系,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而就目前来说,如何有效在大班区域游戏建构中做好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大班区域游戏建构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一方面,教师所开展的大班区域游戏可以让幼儿在不同的游戏区域与同伴一起玩耍、互动,在整个过程中,幼儿能够体验到竞争、独立、合作等多元化的方式。同时,也能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等社交技能,逐步培养出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游戏 社会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关系 社交技能 学会表达 亟待解决的问题 沟通互动 实际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多动行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个案研究
7
作者 王红静 《新课程研究》 2023年第14期108-110,共3页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幼儿的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还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和人格的发展。因此,研究组通过对个案进行跟踪观察...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幼儿的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还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和人格的发展。因此,研究组通过对个案进行跟踪观察、分析研究、辅助干预,探寻提升多动行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行为 问题行为 幼儿 同伴交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探讨
8
作者 李丹 《小学科学》 2013年第7期209-209,共1页
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问解决题”的要求是: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针对课程标准的... 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问解决题”的要求是: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针对课程标准的这一目标,结合平日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人手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学生 解决问题能力 新课程标准 教师指导 数学问题 日常生活 同伴合作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社交地位幼儿的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技能特点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美芳 张栋玲 隋莉晖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27,共5页
以253名中班和大班幼儿为被试,本研究分别采用个别访谈法和同伴提名法测查幼儿的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技能和社交地位,探讨不同社交地位幼儿的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技能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社交地位幼儿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技能存在显著差异。受... 以253名中班和大班幼儿为被试,本研究分别采用个别访谈法和同伴提名法测查幼儿的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技能和社交地位,探讨不同社交地位幼儿的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技能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社交地位幼儿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技能存在显著差异。受欢迎幼儿和矛盾型幼儿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技能的各个方面(人际问题解决策略数量、策略有效性、理解人际问题起因的能力和预测后果的能力)都高于其他幼儿;被拒绝幼儿问题解决策略数量多,但是策略有效性、理解人际问题起因的能力和预测后果的能力都较低;被忽视幼儿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技能的各个方面都较低;一般幼儿的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技能处于中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技能 社交地位 幼儿同伴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心理分析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宗林 吴亚红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2-13,共2页
根据目前进行的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环境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职业能力适应性、自然状况等四个方面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大多属于发展性心理问题,其原因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必须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 根据目前进行的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环境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职业能力适应性、自然状况等四个方面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大多属于发展性心理问题,其原因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必须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解决途径 心理分析 适应能力 心理问题 环境适应性 调查结果 人际交往 职业能力 发展性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幼儿交往问题行为教育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安 《幼儿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30-33,共4页
我园自2014年申报并立项了福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学习与发展的行动研究”起,一直致力于幼儿交往良好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各个班级都存在各种交往问题行为的幼儿个案,继而在小中... 我园自2014年申报并立项了福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学习与发展的行动研究”起,一直致力于幼儿交往良好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各个班级都存在各种交往问题行为的幼儿个案,继而在小中大各个班级开展了有关交往问题的个案研究,试图找到纠正幼儿交往问题行为的策略。大二班的娄娄就是一个典型的有着交往问题行为的幼儿,本文以他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交往 交往问题 行动研究 行为教育 同伴交往能力 问题行为 “十二五” 能力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悦 《黑河教育》 2013年第7期83-83,共1页
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幼儿在自由游戏、集体生活、共同学习及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主动发展起来的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交往能积累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逐步了解和熟悉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 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幼儿在自由游戏、集体生活、共同学习及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主动发展起来的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交往能积累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逐步了解和熟悉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他们分析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通过组织活动,创造交往机会1.结合主题活动,班级墙面上布置"快乐花园"专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能力 幼儿 培养 解决问题能力 自由游戏 集体生活 主动发展 共同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13
作者 郭健珠 《教育导刊(下半月)》 1998年第6期1-1,共1页
幼儿园是孩子与同伴和成人交往的重要场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在与同伴交往时,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不懂得运用合适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对方,也不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想法。他们往往很想加入同伴的活动,却选择了错误的... 幼儿园是孩子与同伴和成人交往的重要场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在与同伴交往时,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不懂得运用合适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对方,也不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想法。他们往往很想加入同伴的活动,却选择了错误的方法。那么,教师应如何帮助幼儿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共同生活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交往活动 同伴交往 日常生活 重要场所 人与人 教师 成人 解决问题 交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班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4
作者 陈惠英 《福建教育》 2019年第37期44-45,62,共3页
为促进幼儿的人际交往,很多幼儿园开展了混龄活动、跨班活动等。这种方式确实能拓展幼儿的交往面,促进幼儿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的提高。但在具体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跨班活动只是表面热闹,未达到促进幼儿人际交往、提升幼儿交往能力的... 为促进幼儿的人际交往,很多幼儿园开展了混龄活动、跨班活动等。这种方式确实能拓展幼儿的交往面,促进幼儿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的提高。但在具体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跨班活动只是表面热闹,未达到促进幼儿人际交往、提升幼儿交往能力的效果。下面笔者对跨班活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一、存在问题1.未激发幼儿交往的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交往能力 幼儿学习 合作交往 游戏设计 幼儿园 问题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问题成为开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金钥匙
15
作者 王小清 《福建教育研究》 2020年第5期34-35,共2页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索的动力,是幼儿主动学习获得能力发展的金钥匙。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策略有很多,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给幼儿设置问题情境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情境引发问题,把问题贯穿语言教育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索的动力,是幼儿主动学习获得能力发展的金钥匙。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策略有很多,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给幼儿设置问题情境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情境引发问题,把问题贯穿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问题的纽带桥梁作用,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把幼儿当做活动的主体,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积极互动的环境中,想说、敢说、乐说、争着说,体验与同伴交往及交流的乐趣,从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教育活动 实践探究 同伴交往 乐说 创设问题情境 积极互动 金钥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同伴互助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16
作者 黄建华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39期46-47,共2页
同伴互助模式是提高小学生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在该模式中,学生能客观地听到其他同学对自己优点和不足的评价,更加了解自己,更加明确发展方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同伴互助模式是提高小学生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在该模式中,学生能客观地听到其他同学对自己优点和不足的评价,更加了解自己,更加明确发展方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伴互助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学生以组或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情感共鸣和支持,这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情感安全感,使其更加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另一方面,在沟通交流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将得到有效培养,为学生实现自我超越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本文主要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同伴互助模式应用要点与策略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培养 教育工作者 心理健康教育 情感共鸣 自我认知 同伴互助模式 自我超越 问题解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分析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 被引量:10
17
作者 喻小琴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共2页
关键词 幼儿 同伴关系 问题分析 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 心理发展水平 建立和发展 儿童社会化 相互协作 同龄人 组成 年龄 活动 个体 成人
原文传递
《校园天桥创新设计挑战》教学设计
18
作者 刘涛 赵鑫玺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5期32-34,共3页
创新整合点①本项目以核心素养为引领进行目标设计,在目标设计中明确体现学生发展的学科素养和学习素养,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思辨能力、合作与交往能力、设计思维等核心素养。②本项目立足真实情境,以“如何建造天桥... 创新整合点①本项目以核心素养为引领进行目标设计,在目标设计中明确体现学生发展的学科素养和学习素养,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思辨能力、合作与交往能力、设计思维等核心素养。②本项目立足真实情境,以“如何建造天桥”为核心驱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与持续学习,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案,在做中学,在研中学,在行中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科素养 学习素养 真实情境 解决问题能力 创新设计 交往能力 思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同伴冲突及对家长教育行为的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玲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07年第3期52-54,共3页
幼儿同伴冲突是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表现之一,它提供给幼儿社会性问题解决技巧的练习机会。然而在与同伴的冲突中,家长常常不放心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习惯于包办解决冲突。实际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已有了初步思考问题的能力。... 幼儿同伴冲突是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表现之一,它提供给幼儿社会性问题解决技巧的练习机会。然而在与同伴的冲突中,家长常常不放心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习惯于包办解决冲突。实际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已有了初步思考问题的能力。幼儿学习自己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相信孩子的能力,并提供交往协作的机会,让他们从中充分体验成功或失败,在感悟中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社会性 同伴冲突 教育行为 家长 交往行为 问题解决 幼儿学习 体验成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区分学生的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
20
作者 刘华杰 檀传宝 《福建教育》 2016年第26期32-33,共2页
有一天,某幼儿园里有个6岁的小男孩亲了班上小女孩的手,不是亲一个人,而是亲了"一圈人",四五个人。晚上回家后,一个小女孩高兴地告诉妈妈,今天班上谁亲了她的手。"他还亲谁了?"妈妈一听,马上警觉地问。小女孩说完,妈妈立刻挨个给... 有一天,某幼儿园里有个6岁的小男孩亲了班上小女孩的手,不是亲一个人,而是亲了"一圈人",四五个人。晚上回家后,一个小女孩高兴地告诉妈妈,今天班上谁亲了她的手。"他还亲谁了?"妈妈一听,马上警觉地问。小女孩说完,妈妈立刻挨个给其他家长打电话。第二天,几个家长找到学校,问教师:"你们班出了个小流氓,你怎么不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行为问题 问题解决 道德人格 交往对象 道德认知 教育措施 后天习得 家庭暴力 盗窃癖 情绪控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