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颈椎骨折脱位外科治疗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浩宁 陈军 +1 位作者 戈朝晖 朱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771-773,共3页
为探讨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的选择,2002年1月-2009年1月采取同期前后联合入路、单纯前路和单纯后路手术治疗了5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其中40例行同期前后路手术,9例单纯前路手术,8例单纯后路手术;随访时间6个月-... 为探讨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的选择,2002年1月-2009年1月采取同期前后联合入路、单纯前路和单纯后路手术治疗了5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其中40例行同期前后路手术,9例单纯前路手术,8例单纯后路手术;随访时间6个月-7年。结果57例患者中,8例已死亡,为截瘫并发症引起,实际随访到37例,脱位及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前凸均完全恢复,复位节段的椎体间已骨性融合。随访到的大部分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根据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类型、椎体间滑移程度、关节突关节绞索、脊髓压迫的方向及损伤程度决定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以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解除脊髓的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早期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折脱位 同期颈椎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术式探讨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鑫营 陈子华 +3 位作者 李志忠 刘丹 钟鑫 方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451-145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方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5年6月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9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2例,C级14例,D级8例。根据骨折类型、脱位程度、脊髓受压评估情...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方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5年6月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9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2例,C级14例,D级8例。根据骨折类型、脱位程度、脊髓受压评估情况、是否存在关节突骨折及交锁或者前后复合体损伤等因素选择手术方案。其中24例椎体骨折、椎间盘损伤、术前经颅骨牵引可复位者采用前路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7例颈椎脱位伴小关节骨折或脱位但不伴明显前中柱损伤者采用后路复位侧块螺钉内固定术;8例颈椎椎体骨折、椎间盘损伤、椎小关节脱位交锁、术前经大重量颅骨牵引不能复位者采用前后路联合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固定节段数;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测量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和Frankel评分表,评估脊髓功能恢复与脊柱损伤重建稳定性等情况。[结果]患者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4~6个月均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联合入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平均固定节段数均较单纯前路或后路组长,而后路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平均固定节段数明显多于前路手术组(P<0.05);除2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2级。所有患者的术前JOA评分和颈椎复位参数较术后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路手术、后路手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均能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但应根据颈椎损伤部位及类型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根据病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折脱位 脊髓损伤 路减压椎间内固定 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 后路联合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