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闿运获“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矛盾评价探微
1
作者 王向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3,共7页
王闿运以其独立特行的狂狷个性招致"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矛盾评价。王闿运获"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矛盾评价的载体:史学研究领域亦毁亦誉的《湘军志》,褒贬相杂的经学研究,扬抑相随的文学创作,毁誉相参的幕宾生涯... 王闿运以其独立特行的狂狷个性招致"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矛盾评价。王闿运获"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矛盾评价的载体:史学研究领域亦毁亦誉的《湘军志》,褒贬相杂的经学研究,扬抑相随的文学创作,毁誉相参的幕宾生涯,誉不及毁的国史馆长任职参。王闿运获"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矛盾评价的主要原因为:评价者立场、观点的矛盾,体制外批判者的遗害,桀骜不驯个性的危祸。"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的矛盾评价给王闿运造成的负面影响:葬送了他的仕途,熏陶了少数"另类"弟子,妨碍时人、后学对他的学术思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闿运 名满天下 满天下 《湘军志》 《春秋公羊传笺》 “帝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名满天下”问题考辨
2
作者 刘大伟 《中国书画》 2023年第11期19-22,共4页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系朱明王朝宗室,生于公元1626年而卒于公元1705年。《清史稿》载:“朱耷,字雪个,江西人,亦明宗室。崇祯甲申后,号八大山人,尝为僧。其书画题款‘八大’二字每联缀,‘山人’二字亦然,类‘哭’类‘笑’,意盖有在。画简...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系朱明王朝宗室,生于公元1626年而卒于公元1705年。《清史稿》载:“朱耷,字雪个,江西人,亦明宗室。崇祯甲申后,号八大山人,尝为僧。其书画题款‘八大’二字每联缀,‘山人’二字亦然,类‘哭’类‘笑’,意盖有在。画简略苍劲,生动尽致,山水精密者尤妙绝,不概见。慷慨啸歌,世以狂目之。”^([1])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教俗皆经的艺术家,他以秃笔篆意创造了独树一格的“八大体”而享誉书坛,并将中国写意花鸟推向新的高峰,对后世书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写意花鸟 朱耷 《清史稿》 篆意 江西人 题款 名满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辈声名满天下 后学兴起望吾曹——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暨第二届两岸四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
3
作者 夏雷 项耀汉 +4 位作者 龚雪 刘璐雅 周飞 折然君 王芳 《中国高新区》 2016年第1期22-22,共3页
在管理宗师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将创新的来源归纳为七个方面:意外、不协调、程序需要、产业和机构变化、人口变化、认知的变化、知识的变化,虽然距离这本书的问世已有些时日,但社会的创新行为,仍在大师的视野当中。在... 在管理宗师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将创新的来源归纳为七个方面:意外、不协调、程序需要、产业和机构变化、人口变化、认知的变化、知识的变化,虽然距离这本书的问世已有些时日,但社会的创新行为,仍在大师的视野当中。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双创"号召的提出无疑顺应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满天下 创业大赛 人口变化 企业家精神 创业团队 鲁克 社会进步 中央工作会议 战略驱动 夏季达沃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向“新”逐“绿” “福”字号品牌名满天下
4
《中国信用》 2024年第5期74-74,共1页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成立福建省品牌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持续完善品牌建设工作机制。目前,全省共设立135个商标品牌指导站,面向企业、产业和基层加强商标品牌建设指导和服务;共有441家企业和组织列入争创国家、省、市三级...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成立福建省品牌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持续完善品牌建设工作机制。目前,全省共设立135个商标品牌指导站,面向企业、产业和基层加强商标品牌建设指导和服务;共有441家企业和组织列入争创国家、省、市三级政府质量奖3年滚动培育与发展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品牌 品牌战略 名满天下 政府质量奖 培育与发展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持续完善 深入实施
原文传递
名满天下的一代声乐艺术宗师──纪念沈湘教授逝世一周年
5
作者 徐冬 《人民音乐》 1995年第1期7-8,共2页
名满天下的一代声乐艺术宗师──纪念沈湘教授逝世一周年文/本刊记者徐冬‘近人多以音声为小道,然古之华夏,以‘礼乐之邦’自诩。《乐记》云:‘唯乐不可以为伪’,人亦如是。沈湘教授,生于津门,殁于京都。青年时即以歌名世,享誉... 名满天下的一代声乐艺术宗师──纪念沈湘教授逝世一周年文/本刊记者徐冬‘近人多以音声为小道,然古之华夏,以‘礼乐之邦’自诩。《乐记》云:‘唯乐不可以为伪’,人亦如是。沈湘教授,生于津门,殁于京都。青年时即以歌名世,享誉津沪。1944年,因拒演为日寇募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艺术 名满天下 声乐教学 沈湘 声乐理论 声乐教育 声乐教师 音乐会 宗师 中央音乐学院
原文传递
名满天下的女孩
6
作者 莫小米 《风流一代》 2021年第19期48-48,共1页
女孩苏春熙出生在吉林延边,朝鲜族,高中毕业,正值豆蔻年华。苏春熙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汉语,她汉语和朝鲜语都说得非常好。要知道,当时朝鲜族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人不算多。"文革"动荡刚刚过去,一切秩序都在恢复中。庆祝新中国... 女孩苏春熙出生在吉林延边,朝鲜族,高中毕业,正值豆蔻年华。苏春熙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汉语,她汉语和朝鲜语都说得非常好。要知道,当时朝鲜族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人不算多。"文革"动荡刚刚过去,一切秩序都在恢复中。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前夕,国家拟举办一次全国民族工作展览会。展会上的解说员,需要抽调各地少数民族的优秀代表担任。朝鲜族只有两个名额,她被选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延边 朝鲜族 朝鲜语 名满天下 解说员 学习汉语 少数民族 小学三年级
原文传递
巧夺天工,名满天下——品中国国粹之陶瓷
7
作者 青柠 《少年时代(低年级)》 2020年第9期26-29,共4页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也是人类陶瓷文化的发源地。经过漫长的历史之路,陶瓷早已成为中国的名片,以独特的魅力,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料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东...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也是人类陶瓷文化的发源地。经过漫长的历史之路,陶瓷早已成为中国的名片,以独特的魅力,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料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东西,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文化 中国文化传播 名满天下 陶器 巧夺天工 发源地
原文传递
五常大米名满天下的奥秘
8
作者 韩波 《农产品市场》 2023年第4期44-46,共3页
黑龙江五常,生长着中国最好的稻米。“一餐五常米,浑忘酒肉香”,那是浓情家常里,令人向往的味道。一粒稻米,何以成为珍美味?近日,笔者走进五常,探寻五常大米名满天下的奥秘。奥秘1:好山好水绘生态底色于殿红是红扬有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 黑龙江五常,生长着中国最好的稻米。“一餐五常米,浑忘酒肉香”,那是浓情家常里,令人向往的味道。一粒稻米,何以成为珍美味?近日,笔者走进五常,探寻五常大米名满天下的奥秘。奥秘1:好山好水绘生态底色于殿红是红扬有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他告诉笔者,五常优质稻米主产区沉积着厚厚的草甸型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浩荡而来的拉林河,经过百余公里的流尚晾晒,水温渐高,特别适宜水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名满天下 优质稻米 拉林河 有机种植 五常大米 有机质含量 黑龙江
原文传递
胡适与鲁迅:名满天下 谤以随之
9
作者 汪兆骞 《纵横》 2020年第12期36-40,共5页
匆匆百年过去,胡适和鲁迅早已殂谢,但其流风余韵犹系纸墨之间,每每追念,感慨系之。关于他们的种种纷争,也意味深长。胡适与鲁迅皆是捍卫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7年伊始,陈独秀将胡适从美国寄来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编发在他主办的《新... 匆匆百年过去,胡适和鲁迅早已殂谢,但其流风余韵犹系纸墨之间,每每追念,感慨系之。关于他们的种种纷争,也意味深长。胡适与鲁迅皆是捍卫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7年伊始,陈独秀将胡适从美国寄来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编发在他主办的《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上。作为策应,陈独秀也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二人共同高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翻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新青年》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名满天下 流风余韵 胡适和鲁迅 陈独秀
原文传递
夷犹者的捣乱与辨难——李洱小说论兼及一种创作诗学的探索
10
作者 樊迎春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一、夷犹者在午后出发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李洱的成名作是发表于1993年的《导师死了》,彼时李洱27岁,已经在郑州一高校任教六年。而仅比他大两岁、同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友的格非已经以先锋小说家的身份成名多时。略长几岁的余华、苏... 一、夷犹者在午后出发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李洱的成名作是发表于1993年的《导师死了》,彼时李洱27岁,已经在郑州一高校任教六年。而仅比他大两岁、同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友的格非已经以先锋小说家的身份成名多时。略长几岁的余华、苏童更是早已名满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洱 格非 苏童 余华 名满天下 华东师范大学 诗学 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耷晚期花鸟画中的“不语禅”
11
作者 董王昊天 《文学艺术周刊》 2025年第3期25-27,共3页
一、朱耷独特的笔墨语言。朱耷,原名朱统,明末遗民画家,少时为进士,广通儒学,明灭后隐迹空门深遁禅法,35岁弃僧还俗,晚年还乡,自号“八大山人”;其时狂时哑,行艺乖张,郑板桥赞其“名满天下”,世人称其“其醉可及也,其癫不可及也”。朱... 一、朱耷独特的笔墨语言。朱耷,原名朱统,明末遗民画家,少时为进士,广通儒学,明灭后隐迹空门深遁禅法,35岁弃僧还俗,晚年还乡,自号“八大山人”;其时狂时哑,行艺乖张,郑板桥赞其“名满天下”,世人称其“其醉可及也,其癫不可及也”。朱耷之作,其法难循,贵在立意。正如石涛作《画语录》设“一画”法,朱耷未著述论法,更多是受“不语禅”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八大山人 朱耷 名满天下 笔墨语言 明末遗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忘锦瑟美言 得锦瑟深意——略谈《锦瑟》四典四意
12
作者 汪渊之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8期22-25,共4页
李商隐的《锦瑟》名满天下,所用典故功不可没,因此有了对这首诗不计其数的解释,这些解释让人觉得古人所说的“诗无达诂”实在是公理。“一篇《锦瑟》解人难”,看的解释越多,理解诗义越难,最后甚至完全不知此诗何意。《锦瑟》有着无比深... 李商隐的《锦瑟》名满天下,所用典故功不可没,因此有了对这首诗不计其数的解释,这些解释让人觉得古人所说的“诗无达诂”实在是公理。“一篇《锦瑟》解人难”,看的解释越多,理解诗义越难,最后甚至完全不知此诗何意。《锦瑟》有着无比深阔的让人驰骋想象与情感的空间。元好问感叹李商隐之诗“独恨无人作郑笺”,世人大多有探奇之心,由此解释诗句的过程就成了一个比拼文采的过程,诸生只恨非义山,只盼有个标准答案,否则实难让人放下执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瑟》 李商隐 锦瑟 郑笺 诗义 元好问 诗无达诂 名满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才情济世苏东坡
13
作者 张树民 《前线》 2024年第10期93-93,共1页
苏东坡乃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名满天下,素享清誉。东坡爱好广泛、多有涉猎,是闻名于世的书法家、画家及美食家。其书法作品《寒食帖》是公认的“天下第三行书”;名菜“东坡肉”传至今日,依然备受食客追捧。如果说,书... 苏东坡乃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名满天下,素享清誉。东坡爱好广泛、多有涉猎,是闻名于世的书法家、画家及美食家。其书法作品《寒食帖》是公认的“天下第三行书”;名菜“东坡肉”传至今日,依然备受食客追捧。如果说,书法、绘画和美食是东坡所追求的个人修养,那么,以才情济世于民,则体现了东坡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坛领袖 唐宋文学 苏东坡 北宋中期 书法作品 名满天下 东坡肉 才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人民服务》是如何成为传世名著的
14
《档案与社会》 2024年第1期9-11,共3页
这张照片是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档案文献展览中的一个内容“为人民服务”,介绍了1944年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进山赶挖新窑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延安各界为张思德举行追悼会,毛泽东... 这张照片是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档案文献展览中的一个内容“为人民服务”,介绍了1944年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进山赶挖新窑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延安各界为张思德举行追悼会,毛泽东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共688个字,是名满天下的名文。许多人可能没有想到《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最初也是默默无闻的。让我们回溯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由“无名”到“有名”,最终成为“名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档案文献 名满天下 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 档案馆 内蒙古自治区 追悼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口蘑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德纯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0-60,共1页
口蘑为河北张家口的名优土特产品之一,是畅销全国各地的名贵副食品,是昔日地方官吏进贡皇宫的首选。口蘑的主要产地在内蒙古锡盟的东乌旗、西乌旗和阿巴嘎旗、呼伦贝尔市、通辽等草原地区。由于内蒙古土特产以前都是通过河北张家口输往... 口蘑为河北张家口的名优土特产品之一,是畅销全国各地的名贵副食品,是昔日地方官吏进贡皇宫的首选。口蘑的主要产地在内蒙古锡盟的东乌旗、西乌旗和阿巴嘎旗、呼伦贝尔市、通辽等草原地区。由于内蒙古土特产以前都是通过河北张家口输往内地,张家口是内蒙古货物的集散地。这种蘑菇通常运到张家口市加工,再销往内地,所以被称为“口蘑”。1958年郭沫若视察张家口时,写过一首赞美口蘑的诗:“口蘑之名满天下,不知缘何叫‘口蘑’?原来产在张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诗人道出了口蘑这一名字的来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蘑 土特产品 河北张家口 地方官吏 内蒙古锡盟 呼伦贝尔市 名满天下 阿巴嘎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润清静 平中见奇——徐家珏山水观感
16
作者 陈玉圃 《歌海》 2015年第5期105-105,共1页
20多年前,一幅《桂林烟雨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家于烟雨中俯瞰桂林一条街,青瓦木楼,鳞次栉比。在薄雾中渐次迷远,而街上则是红伞点点,游人穿梭,生活气息极其感人。那应该是徐家珏先生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使我第一次记住了徐先生... 20多年前,一幅《桂林烟雨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家于烟雨中俯瞰桂林一条街,青瓦木楼,鳞次栉比。在薄雾中渐次迷远,而街上则是红伞点点,游人穿梭,生活气息极其感人。那应该是徐家珏先生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使我第一次记住了徐先生的名字。后来当我面对面与徐先生交流时,先生已是声名鹊起,名满天下的大画家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 徐先生 珏山 迷远 青瓦 名满天下 平中 烟云供养 木楼 艺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火既济 莹润如玉——试析赵世学专著《西南历史名陶工艺保护及开发研究》
17
作者 武星宽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2期62-63,共2页
西南是我国多民族聚合最密集的地区,有近30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孕育了独特而多彩的民族文化。西南地区是中国21世纪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西南地区有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四大名陶”中的三大名陶,即重庆荣昌... 西南是我国多民族聚合最密集的地区,有近30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孕育了独特而多彩的民族文化。西南地区是中国21世纪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西南地区有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四大名陶”中的三大名陶,即重庆荣昌安陶、广西钦州坭兴桂陶、云南建水五彩陶。1953年,在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桂陶、云南建水五彩陶、重庆荣昌安陶以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品相卓绝,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但今天,宜兴紫砂陶名满天下,其它三陶由于地处中国西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品 云南建水 宜兴紫砂陶 名满天下 西南地区 广西钦州 重庆荣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光的“三不主义”
18
作者 刘立祥 《唯实》 2015年第6期85-87,共3页
司马光,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为人温良谦恭,又刚正不阿,正义凛然,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特别是他的"三不主义"历来深为世人景仰。一、不怕丢官司马光出身官宦世家,优裕的家境和儒雅的家风,再加上聪颖的天... 司马光,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为人温良谦恭,又刚正不阿,正义凛然,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特别是他的"三不主义"历来深为世人景仰。一、不怕丢官司马光出身官宦世家,优裕的家境和儒雅的家风,再加上聪颖的天资和勤苦好学,使得司马光早在垂髫之年便名满天下。7岁,他已能熟练背诵《左氏春秋》,且能讲明书之要旨,更因为"砸缸救友"而名动京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氏春秋》 官宦世家 正义凛然 名满天下 赵祯 屈野河 庞籍 京洛 而名 追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密码 触摸本质——从三位名师的课例说起
19
作者 张国宝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16年第4期38-41,共4页
最近有幸连续观摩了三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分别是王崧舟老师的新概念作文、窦桂梅教师的《清平乐·村居》、潘文彬老师的《生命的林子》,名师们创新的执教理念、精当的课堂设计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名师语文课堂的密码在哪里?从中... 最近有幸连续观摩了三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分别是王崧舟老师的新概念作文、窦桂梅教师的《清平乐·村居》、潘文彬老师的《生命的林子》,名师们创新的执教理念、精当的课堂设计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名师语文课堂的密码在哪里?从中凸显出的语文的本质又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设计 新概念作文 王崧 清平乐 阅读教学 示范课 过渡语 课例 教学才能 名满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程及其理解
20
作者 荣维东 《小学语文》 2020年第9期1-1,共1页
语文教育工作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什么是语文?如何准确理解它的含义。有人认为,谁不知道语文?可就是这种自认为的“知道”,成了最严重的“遮蔽”。语文是语言文学吗?是,但不全是。文学,只是语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当许多人张口闭口就是... 语文教育工作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什么是语文?如何准确理解它的含义。有人认为,谁不知道语文?可就是这种自认为的“知道”,成了最严重的“遮蔽”。语文是语言文学吗?是,但不全是。文学,只是语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当许多人张口闭口就是“文采”“审美”“诗性”“人性”“人文性”的时候,我知道这些人把语文误读为文学或哲学了,尽管他们是学富五车、名满天下的大学教授、语文名师、社会名流,但我想说:“在这点上,您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学 语文课程 语文教育工作 名满天下 语文名师 人文性 学富五车 大学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