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国际研究趋势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葛昊 刘贤旺 +3 位作者 黄艺伟 叶鹏程 樊粤光 曾建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47-2952,共6页
背景:现如今由运动损伤或车辆创伤引起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比人们想象的更常见,后交叉韧带重建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而目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式和韧带选择尚存在大量争议。目的:全面分析全球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应用趋势,并基于文献计... 背景:现如今由运动损伤或车辆创伤引起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比人们想象的更常见,后交叉韧带重建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而目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式和韧带选择尚存在大量争议。目的:全面分析全球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应用趋势,并基于文献计量学和视觉分析确定有前景的后交叉韧带重建研究热点。方法: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中检索了2000-2022年与后交叉韧带重建相关的出版物(文章和评论),提取并详细分析了国家、机构、出版年份、作者、期刊、每篇文章的平均引用率、H指数、标题、出版物的关键词以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25篇文章。利用VOSviewer/citespace/Pajek软件分析关键词的共现结果,预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热点。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64篇文章。①在过去的22年里,后交叉韧带重建文章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前3个国家(美国、中国和韩国)占所有发表文章的65.51%,美国的文章数量最多。University of Pittsburgh是最大的贡献者。《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和《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是最有影响力的杂志。Laprade,Robert F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教授,Fanelli,GC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总链强度最高的教授。②研究方向可分为以下5个组别:“后交叉韧带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的预后、结果和并发症”“后交叉韧带重建方式与肌腱选择”“手术技术”和“后交叉韧带撕裂联合多韧带损伤”。③提示:从往年的趋势来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与后交叉韧带重建有关的文献发表。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和韩国则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后交叉韧带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方式与肌腱选择、后交叉韧带撕裂联合多韧带损伤可能是未来后交叉韧带重建研究领域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研究趋势 热点 后交叉韧带重建 可视化图谱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响膝骨关节炎进展的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芷麟 高竞宇 +1 位作者 严承远 赵其纯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6期350-356,共7页
目的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术(PCLR)后膝骨关节炎(KOA)进展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到2018年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骨科采用自体肌腱移植物行PCLR的52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功能评分量表,膝关节... 目的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术(PCLR)后膝骨关节炎(KOA)进展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到2018年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骨科采用自体肌腱移植物行PCLR的52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功能评分量表,膝关节胫骨相对后移最大差值。对术前患侧及末次随访时患侧与健侧正侧位片行影像学评估。评估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生活质量及功能评分差异及末次随访时KOA进展情况,并分析KOA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患者随访60~156(88.4±19.7)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根据Kellgren-Lawrence分级,末次随访时患侧KOA进展患者有18例(34.6%),仅2例(11.1%)KOA进展2级,16例(88.9%)KOA进展1级。膝关节后向松弛差值>3 mm[Exp(B)=9.907,P<0.05],受伤至手术时间>2个月[Exp(B)=5.446,P<0.05]为KOA进展的影响因素。结论PCLR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功能情况,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但少部分患者PCLR术后会发生KOA,主要发生于髌股关节和胫股关节内侧间室。PCLR术后KOA进展与患者的术后膝关节松弛情况以及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 膝骨关节炎 功能评分 影像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凤华 白伦浩 +1 位作者 张志强 张永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和重要性。方法:对31例应用关节镜下经膝关节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术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随访分析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和Lysholm评分。结果:...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和重要性。方法:对31例应用关节镜下经膝关节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术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随访分析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和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22个月,术前和术后6个月膝关节伸展受限角度分别是6.23°±3.25°和2.15°±2.18°(P<0.01);膝关节屈曲受限角度分别是34.16°±10.95°和15.03°±12.64°(P<0.01)。关节稳定性检查,术后6月患膝后抽屉和后Lanchman试验检查均阴性;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43.65±12.21)分和(89.27±8.96)分(P<0.01)。结论: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它与手术有机结合,效果良好,可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重建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被引量:16
4
作者 敖英芳 王健全 +4 位作者 胡跃林 崔国庆 于长隆 田得祥 曲绵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1-232,共2页
为使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定位准确、固定牢固、减小手术创伤 ,能够早期功能康复 ,于 1997年 11月开展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至 1999年 4月共治疗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 7例 ,近期观察效果良好。结果表明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 ... 为使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定位准确、固定牢固、减小手术创伤 ,能够早期功能康复 ,于 1997年 11月开展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至 1999年 4月共治疗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 7例 ,近期观察效果良好。结果表明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 ,骨道定位准确 ,能够做到等长重建。应用自体髌腱 (中 1/ 3)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 ,两端带有骨块 ,重建的韧带最终可达到牢固的生物学固定 ,是较为理想的自体重建材料。根据实践 ,结合具体病例 ,介绍了膝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梁杰 刘宪华 吴海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1208-1209,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重建 人工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谢志 朱娟丽 +1 位作者 韦映娟 董晓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777-778,共2页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8例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干预组患者...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8例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干预组患者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 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中等长点测定 被引量:6
7
作者 梁杰 吴海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 测定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中其股骨附丽部上的等长点。方法 取 7侧正常成人新鲜膝关节标本 ,切除后交叉韧带 ,在其股骨附丽部上选前、后、中、近、远五个测试点 ,用细软钢丝将各点与胫骨附丽部中点相连 ,将标本固定于 CPM功能锻... 目的 测定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中其股骨附丽部上的等长点。方法 取 7侧正常成人新鲜膝关节标本 ,切除后交叉韧带 ,在其股骨附丽部上选前、后、中、近、远五个测试点 ,用细软钢丝将各点与胫骨附丽部中点相连 ,将标本固定于 CPM功能锻炼器上 ,用百分表测量膝关节 0°~ 12 0°活动范围内各钢丝关节内长度的变化。结果 比较各点的钢丝在关节内长度变化的最大值 ,发现前测试点变化最大 ,远点次之 ;近测试点变化最小 ,而近、中两点无显著性差异 ,中、后两点亦无显著性差异 ,但近、后两点有显著性差异 ;近、中、后三点的钢丝关节内长度的最大值均不超过 2 m m。结论 在后交叉韧带重建中 ,应以其股骨附丽部上缘的中点 (即本实验中的近测试点 )为中心钻孔 ,建立股骨骨隧道。术中根据需要 ,可将钻孔中心向中点和后缘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重建 等长点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内膝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被引量:8
8
作者 何国础 杨庆铭 +1 位作者 冯建民 王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08-309,318,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内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的应用和疗效。 方法 11例膝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 ,在关节镜内行Gore-Tex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 ,手术前后采用Lyshlom膝关节评分法比较。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 18个月 ,平均得分由术前 43分提... 目的探讨关节镜内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的应用和疗效。 方法 11例膝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 ,在关节镜内行Gore-Tex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 ,手术前后采用Lyshlom膝关节评分法比较。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 18个月 ,平均得分由术前 43分提高到术后 91分。 结论膝后交叉韧带断裂并发关节不稳定应该进行重建手术。人工韧带更符合后交叉韧带的功能要求 ,便于在关节镜内操作 ,创伤小 ,恢复快 ,近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人工韧带 后交叉韧带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与异体材料后交叉韧带重建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的关联 被引量:3
9
作者 唐炬 娄方勇 +2 位作者 朱伟 姜海涛 张震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4880-4885,共6页
背景:损伤的后交叉韧带自我恢复能力差,韧带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常会伴随损伤的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新基质的合成进程,而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在这个降解与合成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效果与基质金... 背景:损伤的后交叉韧带自我恢复能力差,韧带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常会伴随损伤的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新基质的合成进程,而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在这个降解与合成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效果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的关联。方法:收集60例后交叉韧带撕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为自体重建;13例为异体重建;收集同期外伤截肢等无韧带损伤者的韧带和滑膜细胞备用。观察手术前后Lysholm和Tegner评分;分析术后抽屉实验结果;比较自体重建和异体重建后交叉韧带的胫骨移位;明胶酶谱法测定后交叉韧带细胞单培养及与滑膜细胞共培养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发热时间及性别差异等因素。结果与结论:①末次随访胫骨移位男性和女性中分别显示异体重建组的移位高于自体重建组,后抽屉试验分布在自体重建与异体重建之间和不同性别之间均未见显著差异;②韧带重建后患者Lysholm和Tegner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1);③随着时间推移,无论后交叉韧带细胞单培养还是与滑膜细胞共培养,韧带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均呈增高趋势;各个时点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共培养组表达增高;④男性和女性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均显示自体重建手术时间较长(P<0.05或0.01),自体重建切口显著长于异体重建(P<0.01);异体重建后全身发热时间更长(P<0.01);⑤末次随访结果显示,自体重建后交叉韧带稳定性好于异体重建,重建后全身发热时间较短,但有手术时间和切口较长,韧带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呈增高趋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后交叉韧带撕裂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升英 吴秀媛 邹树红 《齐鲁护理杂志》 2002年第11期843-844,共2页
关键词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重建 膝关节 功能锻炼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在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冉 秦小勇 +1 位作者 陈凯 胡晓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中的表达及其对韧带重建进程的影响。方法:将24只比格犬切断双后肢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以拇趾长屈肌肌腱为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其中一侧用跟腱腱周组织包绕移植物为实验组,对侧不做包...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中的表达及其对韧带重建进程的影响。方法:将24只比格犬切断双后肢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以拇趾长屈肌肌腱为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其中一侧用跟腱腱周组织包绕移植物为实验组,对侧不做包绕作为对照组,术后4周、8周、12周分别各取8只犬移植物,观察移植物组织、细胞免疫组化NGF的表达变化,并比较两组NGF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探讨免疫组化NGF的表达变化对移植物组织、细胞影响。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移植物表面有间皮细胞,间皮细胞内层是增生的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类似滑膜组织;术后8周大量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前增多,排列较前规律;术后12周,纤维细胞较前减少,排列更为规律;对照组术后4周、8周、12周移植物有少量纤维细胞增生,细胞排列不规律,移植物仅有少量血管长入。两组NGF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比较,在术后第4周、8周、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腱周组织包绕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NGF表达明显升高,移植物血管生成增多,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加快再血管化及移植物重建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 免疫组化 平均光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汽化技术对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后早期功能训练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晔 滕学仁 +3 位作者 赵永生 胡光亮 乔石 翟爱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0期3931-3931,共1页
应用射频汽化技术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术野清晰,定位准确,缩短手术时间,创伤小,关节内渗出少,可早期功能锻炼和有利于功能恢复。
关键词 射频汽化技术 关节镜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 早期功能训练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干预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桂华 周秀玲 刘兴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6期353-354,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行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3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行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3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6.9±1.6d)明显小于对照组(8.4±1.8d),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行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预后,及早进行康复性锻炼可加速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重建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膝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上增 孙永强 《中医正骨》 2005年第12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镜下 交叉韧带重建 临床应用前景 交叉韧带手术 生物学特征 关节镜技术 解剖结构 手术器械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黎霞 《全科护理》 2013年第21期1948-1949,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2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人施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的术前、术中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22例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准备充分,操作无菌,熟练...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2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人施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的术前、术中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22例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准备充分,操作无菌,熟练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快速、高效、安全、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镜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拉伸力学研究
16
作者 张冉 秦小勇 +1 位作者 陈凯 胡晓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检测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拉伸力学参数,为新型的后交叉韧带重建方法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将24只比格犬切断双后肢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以拇趾长屈肌肌腱为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其中一侧用跟腱腱周组织包绕移植物为实验组,对侧... 目的:检测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拉伸力学参数,为新型的后交叉韧带重建方法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将24只比格犬切断双后肢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以拇趾长屈肌肌腱为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其中一侧用跟腱腱周组织包绕移植物为实验组,对侧不做包绕作为对照组,术后第4、第8、第12周分别各取8只犬的膝关节,膝关节稳定结构只保留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移植物,在电子万能实验机行拉伸实验,直至拉断;然后取出重建的移植物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实验组移植物术后第4周大量血管增生,第4、第8、第12周纤维细胞增殖,Ⅰ型、Ⅲ型胶原分布于纤维细胞周围,术后第4、第8周Ⅲ型胶原分布多于Ⅰ型胶原,术后第12周Ⅰ型胶原多于Ⅲ型胶原;对照组移植物各时段有少量纤维细胞增生,细胞排列不规律,随时间推移纤维细胞依次增多,各个时段在增殖纤维细胞周围均有Ⅲ型胶原表达,术后第12周可见少量Ⅰ型胶原平行排列于增殖纤维细胞。力学拉伸实验中,术后实验组移植物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除第12周拉伸长度对比无差异(P>0.05)外,实验组移植物横截面积、最大拉伸载荷、最大应变、弹性模量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腱周组织包绕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可加快纤维细胞迁移、增殖,提高移植物横截面积、最大拉伸载荷、最大应变、弹性模量,可作为新型的后交叉韧带的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 胶原纤维 免疫组化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中需关注的问题与对策
17
作者 夏冰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309-312,共4页
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主要的稳定结构之一,对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对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相比前交叉韧带要少得多,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年来随着对后交叉韧带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特征和其重要作用... 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主要的稳定结构之一,对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对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相比前交叉韧带要少得多,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年来随着对后交叉韧带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特征和其重要作用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并不低,损伤后可造成膝关节后向不稳,产生临床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运动。由于关节不稳也可引起关节内组织的继发损伤和早期退变,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因此积极重建后交叉韧带,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已经渐成共识。由于目前国人中膝关节韧带损伤者交通事故所致的比例较高,故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更高,因此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日益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内 生物力学特征 解剖结构 运动功能 交叉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23例临床护理
18
作者 孙燕 陈秀丽 +1 位作者 徐小梅 孙晓辉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年第1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 临床护理 关节镜 移植重建 精心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及术后康复训练对PCL断裂患者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冠 刘亚 韩桂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9期86-87,共2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半腱肌和股薄肌双束重建术,术后行康复训练。测定术前及术后9个月膝关节被动位置重现偏差值、单足跳距离及Ly-sholm评分。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被动位... 目的进一步提高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半腱肌和股薄肌双束重建术,术后行康复训练。测定术前及术后9个月膝关节被动位置重现偏差值、单足跳距离及Ly-sholm评分。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被动位置重现偏差值明显降低,单足跳距离及Lysholm评分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束重建及术后康复训练对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恢复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 康复训练 本体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护理与康复
20
作者 向静 《全科护理》 2012年第26期2487-2488,共2页
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在足球运动这个项目中较少发生。有1名运动员在2011年4月12日比赛中与对方球员空中对脚时,被对方队员蹬中左膝胫骨前缘,造成胫骨后移,造成单纯性膝关节的后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与前交叉... 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在足球运动这个项目中较少发生。有1名运动员在2011年4月12日比赛中与对方球员空中对脚时,被对方队员蹬中左膝胫骨前缘,造成胫骨后移,造成单纯性膝关节的后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与前交叉韧带(ACL)及内外侧半月板的稳定结构如不及时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 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