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后体系时代”律师的立法参与问题 |
石东坡
余凡
|
《法治研究》
|
2013 |
6
|
|
2
|
后体系时代:马克思哲学的未来走向 |
白刚
卞绍斌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3
|
立法“后体系时代”命题的判断 |
葛天博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4
|
“后体系时代”中国教育法治建设论纲 |
谭晓玉
|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
2021 |
0 |
|
5
|
“后体系时代”民族自治立法创新研究——以四川省民族自治立法为实证 |
陈云霞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6
|
体系的终结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走向——对“教科书哲学”及“批判教科书哲学”的几点反思 |
白刚
卞绍斌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2002 |
2
|
|
7
|
立法进程社会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缺失为例 |
胡戎恩
石东坡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8
|
面向实践的中国立法学——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立法学的成长 |
封丽霞
|
《地方立法研究》
|
2018 |
16
|
|
9
|
判决—规范:地方性立法的司法输入——以京津冀区域性立法为视角 |
胡俊华
葛天博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