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现代主义文化对中国音乐审美观的影响 |
秦俊
|
《北方音乐》
|
2012 |
0 |
|
2
|
浅析后现代主义建筑审美观及设计手法 |
秦本忠
|
《建筑与环境》
|
2021 |
0 |
|
3
|
当代青少年审美观念的后现代主义反思 |
田晓婷
|
《商情》
|
2011 |
0 |
|
4
|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工作研究——基于三种另类研究方法的叙述分析 |
何芸
卫小将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10
|
|
5
|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
乐国安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5
|
|
6
|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 |
欧阳康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3
|
|
7
|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工作干预:理论和实务的再思考 |
熊跃根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8
|
著作权法之激励理论研究——以经济学、社会福利理论与后现代主义为视角 |
冯晓青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3
|
|
9
|
当代人类学社会学理论的比较分析:后现代主义,还是新制度主义 |
张继焦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0
|
后现代主义、经验论与社会建构主义 |
贾向桐
李建珊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1
|
从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到大数据时代 |
王英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12
|
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初探 |
邹吉忠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0 |
4
|
|
13
|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价值伦理:困境与重构 |
杨胜勇
贺云珊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4
|
谈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
王东辉
|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5
|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社会理论的构建 |
谢坚钢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6
|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黎庶乐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7
|
论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建构性特征 |
刘冉
张海燕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8
|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李少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5
|
|
19
|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社会性别 |
关涛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20
|
后现代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分析 |
杜以芬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