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反性与现代性:论《小城之春》的媒介意识
1
作者 康宁 王倩菲 《视听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2-38,共7页
《小城之春》被称为“中国现代电影的先驱”,这部影片承载了费穆将民族风格和现代电影语言相融合的艺术追求,堪称费穆导演的集大成之作。以媒介作为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充分发掘《小城之春》的影史价值,为新时代下我国民族电影的现代... 《小城之春》被称为“中国现代电影的先驱”,这部影片承载了费穆将民族风格和现代电影语言相融合的艺术追求,堪称费穆导演的集大成之作。以媒介作为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充分发掘《小城之春》的影史价值,为新时代下我国民族电影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美学范例。本文以《小城之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符号学分析、叙事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影片中存在的媒介意识,探寻其中蕴藏的现代性和影像自反性。《小城之春》中的非连续性叙事、声画关系、意象表达、“空气”营造、视点、跨媒介等方面都体现了其媒介意识的充分发挥,呈现出影像意识的觉醒,为中国电影语言和电影观念的推进完成了先锋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之春》 费穆 媒介意识 现代性 自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重申政治现代性的基调:极化年代的政治哲学
2
作者 谭安奎 许楠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9,215,216,共15页
西方社会日益严峻的政治极化冲击了政治现代性的一些基本价值,但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性的自反性特征。个人主义、领域分立和进步主义形成了政治现代性的三个不稳定的支点,其中,进步主义可以有强、弱不同的版本,前者对个人主义和领域分立具... 西方社会日益严峻的政治极化冲击了政治现代性的一些基本价值,但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性的自反性特征。个人主义、领域分立和进步主义形成了政治现代性的三个不稳定的支点,其中,进步主义可以有强、弱不同的版本,前者对个人主义和领域分立具有颠覆效应;个人主义虽然与传统社群主义分道扬镳,但承认与尊严的社会维度却为群体本位的差异政治留下了空间。极化年代的政治哲学要重申政治现代性的基调,就需要凸显个人尊严的社会基础,同时从社会科学理论上探索社会工程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对其展开道德批判。与此同时,积极介入关于善观念的公共讨论并主动参与技术批判,也是现代政治哲学推进现代性自我救赎的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极化 现代性自反 个人主义 领域分立 进步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学对五四启蒙现代性的自反性叙事 被引量:2
3
作者 逄增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共9页
五四启蒙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以进步、现代文明、个性主义(个性解放和妇女解放)为核心的思想价值观。但是,在五四时期及其以后,发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文学内部,却孳生出质疑乃至颠覆五四核心价值的文学主题与叙事。从鲁迅到... 五四启蒙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以进步、现代文明、个性主义(个性解放和妇女解放)为核心的思想价值观。但是,在五四时期及其以后,发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文学内部,却孳生出质疑乃至颠覆五四核心价值的文学主题与叙事。从鲁迅到左翼的丁玲、茅盾等人,他们通过各自不同的小说文本,从各自的价值立场,对个性主义等五四主流思想价值进行了"叙事的质疑",并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与价值重估。新文学内生的这种自反性叙事,实际构成了新文学的新传统,它为人们认识与理解五四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和自五四诞生的新文学,提供了有意义的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五四新文学 启蒙现代性 自反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反性、主体间性与现代性:民族志书写特征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银兵 李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129,共9页
当前民族志书写实践中出现的批判与反思,是自反性这个当代社会理论的重要问题在人类学中的最好表征。在兼具消解与建构特征的自反性书写下,民族志书写关注的焦点落在了主体问题上,并使主体从实在主体转到了关系主体,即从单一或多元化的... 当前民族志书写实践中出现的批判与反思,是自反性这个当代社会理论的重要问题在人类学中的最好表征。在兼具消解与建构特征的自反性书写下,民族志书写关注的焦点落在了主体问题上,并使主体从实在主体转到了关系主体,即从单一或多元化的主体认识转向不同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厘定,这极大地彰显了主体间性在民族志书写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自反性和主体间性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强化民族志书写的真实性和人文性,也昭示着全球化视域下的公共人类学成为了可能,这些都是民族志书写现代性的最高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 自反 主体间 现代性 公共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美现代性的双重自反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延永刚 《保定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面,从诞生起就扮演了一种"秩序中他者"的角色,这种角色定位使其具备鲜明的批判色彩,为了保持这种批判品格,审美现代性呈现出"双重自反性"特征:一是结构自反性,矛头指向现代...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面,从诞生起就扮演了一种"秩序中他者"的角色,这种角色定位使其具备鲜明的批判色彩,为了保持这种批判品格,审美现代性呈现出"双重自反性"特征:一是结构自反性,矛头指向现代性;一是自我自反性,矛头指向其自身。这两种自反性的辩证关系给人们留下许多思考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现代性 结构自反 自我自反 现代性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困惑与突围——评吉登斯、贝克的自反性现代化理论
6
作者 安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4-68,共5页
冷战的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西方福利国家原本稳定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引发了社会性的困惑与反思。自反性现代化理论认为,工业现代化正处于全面的自我颠覆之中,早期现代性将被高级现代性所取代。这一理论体现了从现代性的困境中突... 冷战的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西方福利国家原本稳定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引发了社会性的困惑与反思。自反性现代化理论认为,工业现代化正处于全面的自我颠覆之中,早期现代性将被高级现代性所取代。这一理论体现了从现代性的困境中突围而出的企图,但由于对现实的片面认识和深层制度分析的缺乏,这一目标最终在不精确的概念与混乱的逻辑推理中归于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反现代 早期现代性 高级现代性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克的自反性现代性与吉登斯的反思性现代性
7
作者 刘梦阳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24-28,共5页
反思性现代性与自反性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转型具有较强解释力的两个概念,但是在翻译和使用二者时存在着误解和混用的状况。这两个概念是吉登斯和贝克两位社会学家分别从反思性和自反性对现代性进行的考察,二者虽联系紧密,却有不同层次... 反思性现代性与自反性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转型具有较强解释力的两个概念,但是在翻译和使用二者时存在着误解和混用的状况。这两个概念是吉登斯和贝克两位社会学家分别从反思性和自反性对现代性进行的考察,二者虽联系紧密,却有不同层次上的内涵。具体来说,二者在是否具有反思意涵、背后的理论范式和对未来社会的认知态度方面的观点是相异的,而对现代性后果的看法是一致的。现代性的自反性和反思性是一个互补的过程,正是在自反性与反思性的碰撞中,现代社会步履蹒跚地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反现代性 反思现代性 吉登斯 贝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克、吉登斯自反性现代化理论之比较研究及其理论审视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先悦 陈学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3,共5页
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在推动工业化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西方学者贝克和吉登斯企图另辟蹊径,通过自反性现代化理论来诊断现代性之弊病。受鲍曼影响,贝克以中立的生态政治维度将理论聚焦于亚政治,认为工业社会的副作用是自... 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在推动工业化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西方学者贝克和吉登斯企图另辟蹊径,通过自反性现代化理论来诊断现代性之弊病。受鲍曼影响,贝克以中立的生态政治维度将理论聚焦于亚政治,认为工业社会的副作用是自反性的原动力,并推动了风险社会和个体化。在韦伯和哈贝马斯的熏陶下,吉登斯则站在伦理政治视角关注传统,他认为正是专业知识的增长导致了制度性自反,并破除了传统。尽管这"第三条道路"的出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加以审视,可发现两人在逻辑路径、分析维度和内容阐释方面存在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反现代 亚政治 第二现代性 制度自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理论:现代性反思批判的“第三条道路”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小勇 李建群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7,共5页
关于现代性的各种理论都是对现代性问题的理论自觉和反思批判,现代性的问题性既有事实层面的表现,也有学理层面的表征。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西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论争中,风险社会理论以其独特的致思路向力图开拓出现代性反思批判的“... 关于现代性的各种理论都是对现代性问题的理论自觉和反思批判,现代性的问题性既有事实层面的表现,也有学理层面的表征。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西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论争中,风险社会理论以其独特的致思路向力图开拓出现代性反思批判的“第三条道路”。风险社会理论绕开了理性与非理性的直接对立,把风险和风险社会作为反思批判现代性问题的基本范畴,从描述现代化进程的风险后果来揭示作为现代性基础的理性的“自反性”结构特质。它既反对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文学化和美学化颠覆,也不同于现代性对启蒙理性潜力的哲学挖掘和补救,而是把反思批判现代性的视角转向了对现代性问题的社会学清理和政治学建构,倡导以“亚政治”和“生活政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和模式,建构起了规范性的理论体系。风险社会理论对现代性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既有值得借鉴的合理因素也有其理论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 风险社会 自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逻辑的现代性悖论及其合理规制——论马克思对《资本论》语境下的资本逻辑批判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生平 张晶晶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3,共8页
资本逻辑是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本身所呈现的一种内部联系,它不仅是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更是资本本性在全球视域内的必然选择,是增值逻辑和扩张逻辑的内在统一。资本逻辑批判是... 资本逻辑是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本身所呈现的一种内部联系,它不仅是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更是资本本性在全球视域内的必然选择,是增值逻辑和扩张逻辑的内在统一。资本逻辑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核心,通过对其实体形态、关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深度批判,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逻辑的二律背反。这种悖论性的存在根源于资本逻辑本身,是资本二重性的必然结果,成为生产方式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内在弊病,必须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让资本创造的财富为全体劳动者平等地享有。资本逻辑本身就蕴含着超越资本逻辑的潜在力量,这不仅是资本自反性的必然结果,也是扬弃资本、超越资本逻辑的内在动力。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共同富裕为本质,培育资本的伦理精神和人文情怀,建构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现代性 悖论 自反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内涵问题辨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维雅 《商洛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2-46,共5页
现代性作为源于启蒙理性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强烈的怀疑、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以及永远面向未来、不停滞于当下的特征。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其内涵不断地更新。它自身所具有的反思和自反性,使现代性观念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我、超... 现代性作为源于启蒙理性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强烈的怀疑、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以及永远面向未来、不停滞于当下的特征。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其内涵不断地更新。它自身所具有的反思和自反性,使现代性观念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克服自身矛盾的存在状态而不断地获得新的血液,得以启迪现世,惠及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启蒙理 反思 自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逝》中现代性的三维
12
作者 金韬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4-87,共4页
在鲁迅的众多小说中,《伤逝》可能是最独特的一篇。这是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其文风与作者的大多数文章有很大的区别。《伤逝》并不是简单的爱情小说,它更是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向。在表面的爱情悲剧之下,《伤逝》更强调"... 在鲁迅的众多小说中,《伤逝》可能是最独特的一篇。这是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其文风与作者的大多数文章有很大的区别。《伤逝》并不是简单的爱情小说,它更是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向。在表面的爱情悲剧之下,《伤逝》更强调"未说"的重要性,也就是现代性价值的去向。鲁迅在建构这篇小说时,采用了复调的现代性理解,至少包括了个体自主性、自反性、社会性三个不同的现代性维度。这是这篇小说的伟大之处,也是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现代性 个体自主 自反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的记忆与踪迹——《解构与文学的现代性》自序
13
作者 陈晓明 《长江学术》 2006年第1期140-146,共7页
关键词 现代性问题 解构主义 德里达 现代性 解构理论 后结构主义理论 历史概念 文学批评 当代文学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看现代性的筹划及其未来 被引量:4
14
作者 郝志昌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52-58,共7页
人工智能在今天的广泛应用,不仅赋予了现代性新的问题域,也塑造了一条新的现代性自我筹划之路。人工智能引领的现代生产方式,以数字自动化的姿态运行自身,这种"自动性"的现代生产方式成为今天我们考量现代性的反射棱镜。现代... 人工智能在今天的广泛应用,不仅赋予了现代性新的问题域,也塑造了一条新的现代性自我筹划之路。人工智能引领的现代生产方式,以数字自动化的姿态运行自身,这种"自动性"的现代生产方式成为今天我们考量现代性的反射棱镜。现代性的一系列体系模态、组织原则、生存方式、价值原则等等,在人工智能时代都要通过这个反射棱镜去看世界,现代性因此也开始携带"自动性"的特质。然而,"自动性"的现代性同时也意味着"自反性"的现代性。现代生产方式倚仗人工智能毫无节制的发展,使得主体性原则呈现碎片化的风险,这种风险在根基上使现代性的合理筹划受到了戕害。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求我们考虑到对人工智能的驯服路径以及现代性的合理筹划方式,即自觉到"界限意识"的构筑。唯有如此,现代性才能以"自觉性"的方式达到成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现代性 自动 自反 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的本土转化与“非非主义”的诗学变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杰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60,共9页
"非非主义"诗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崛起及变构,深刻反映了"自反性现代性"对诗学变革的要求。"前非非"提出的"前文化""反价值"等主张,深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启悟,且与罗兰·... "非非主义"诗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崛起及变构,深刻反映了"自反性现代性"对诗学变革的要求。"前非非"提出的"前文化""反价值"等主张,深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启悟,且与罗兰·巴特、德里达等后结构主义者多有交合,表现出强烈的解构意愿;但内中仍然离不开民族传统,诸如道释学说的支持。及至"后非非",诗学任务由解构走向重建,其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开掘也愈加自觉深入。儒家的入世精神、"五四"的批判战斗传统、朦胧诗的英雄主义情结,化合成为重建东方诗学精神的"红色写作"。总体来看,"非非主义"以反传统、反文化的激进姿态而促成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复活,有力推进了后现代诗学的东方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非主义 现代主义 后结构主义自反性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的本土转化与“非非主义”的诗学变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杰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8,共9页
“非非主义”诗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崛起及变构,深刻反映了“自反性现代性”对诗学变革的要求.“前非非”提出的“前文化”‘反价值”等主张,深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启悟,且与罗兰?巴特、德里达等后结构主义者多有交合,表现出强... “非非主义”诗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崛起及变构,深刻反映了“自反性现代性”对诗学变革的要求.“前非非”提出的“前文化”‘反价值”等主张,深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启悟,且与罗兰?巴特、德里达等后结构主义者多有交合,表现出强烈的解构意愿;但内中仍然离不开民族传统,诸如道释学说的支持.及至“后非非”诗学任务由解构走向重建,其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开掘也愈加自觉深入.儒家的人世精神、“五四”的批判战斗传统、朦胧诗的英雄主义情结,化合成为重建东方诗学精神的“红色写作”总体来看,非非主义”以反传统、反文化的激进姿态而促成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复活,有力推进了后现代诗学的东方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非主义 现代主义 后结构主义:自反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反思技术自反性批判
17
作者 郭爱涛 庾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27,共2页
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成为当代学界的核心话题之一,自反性现代化理论对现代性批判可谓异军突起。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对现代性有过深刻、广泛地批判,其中通过对资本的批判来表达对现代性的批判最为强烈。自反性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是对技术... 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成为当代学界的核心话题之一,自反性现代化理论对现代性批判可谓异军突起。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对现代性有过深刻、广泛地批判,其中通过对资本的批判来表达对现代性的批判最为强烈。自反性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是对技术的后果进行分析,将现代性的突围定格在对技术的批判之上。但是,全球化仍是以资本为原则的世界,改造现代性必须以对资本的改造为根本,这样才能解决现代性的一切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反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时代国家安全学的总体性、现代性与自反性
18
作者 杨华锋 沈绎州 《国家安全研究》 2024年第3期41-59,147,148,共21页
随着风险传导与演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趋升,安全边界日益模糊,基于工业线性思维的分工型社会日益陷入治理困境。以跨门类交叉、科际融合为特征的国家安全学基于融合型社会非线性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回望来路,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经历... 随着风险传导与演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趋升,安全边界日益模糊,基于工业线性思维的分工型社会日益陷入治理困境。以跨门类交叉、科际融合为特征的国家安全学基于融合型社会非线性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回望来路,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经历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再到“交叉融合,协同并进”三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从个体化、碎片化向系统化、协同化不断发展的趋势,彰显总体性建构的特征。在总体性建构的指引下,国家安全学肩负推进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建设的现代性使命,从理念话语体系的中国化、国家安全体系的现代化和安全治理能力的协同化三个维度勾勒出学科发展的任务与内容。瞻望前路,国家安全学将以自反性思维检视自主知识体系所依凭的问题意识与方法体系,并以新型学术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为路径,在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的基础上,推出超学科化的理论产品以适应实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学复杂 总体 现代性 自反
原文传递
论资本批判视域中的“自反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苗爱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7,共5页
这是一个需要并呼唤"自反性"理论的时代。资本现代化取得种种历史性胜利,它的本质局限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种种问题。今天,西方现代性本身正面临着诸多根本危机,这些危机不仅是经济的,更是总体性社会的。马克思对资本批判的特... 这是一个需要并呼唤"自反性"理论的时代。资本现代化取得种种历史性胜利,它的本质局限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种种问题。今天,西方现代性本身正面临着诸多根本危机,这些危机不仅是经济的,更是总体性社会的。马克思对资本批判的特有视角给了我们以启示,中国要实现差异性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从自反性的角度审视资本在今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全球化 现代性 自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反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能东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8-102,共5页
关键词 自反 现代性 述评 现代 斯科特 吉登斯 安东尼 th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