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6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1
作者 孙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后路椎弓... 目的探讨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对照组行短节段融合,观察组行长节段融合.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参数、疼痛评分、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32.41±28.68)min,长于对照组的(164.85±14.83)min,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554.96±52.41)mL、(156.32±14.82)mL、(6.32±1.15)次,均多于对照组的(449.65±45.84)mL、(123.41±13.35)mL、(4.21±0.83)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侧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偏移量、冠状位平衡偏移量分别为(18.15±1.63)°、(17.79±1.45)mm、(13.51±1.23)mm,均低于对照组的(22.34±2.49)°、(23.53±2.57)mm、(16.78±1.45)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DI评分分别为(1.42±0.24)分、(12.58±1.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8±0.27)分、(15.39±1.4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分别为(87.25±5.24)分、(88.26±5.19)分、(88.93±5.25)分、(90.76±4.1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62±5.21)分、(81.11±5.09)分、(82.04±5.18)分、(83.63±4.5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各有价值,短节段融合手术创伤更小,长节段能更好恢复脊椎力线及功能,还需根据临床病情特点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 长节段融合 短节段融合
原文传递
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宏伟 马远征 +1 位作者 鲍达 刘海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645-1646,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并发感染的1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等进行回...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并发感染的1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1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98%,手术时间60min以内、60~120min、大于120min术后感染发生率依次为0.00%,3.04%,5.90%;术中失血量<400ml,400~800ml,>800ml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12%,3.15%,11.16%;术后使用抗生素,术中术后使用抗生素,术前术中术后均使用抗生素,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0%,4.32%,10.25%。15例取出内固定者及1例未取出者,切口均甲级愈合。16例患者二次手术后随访11~23个月,均无复发征象。[结论]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感染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有关,手术失血量越多,手术时间越长,术后越易发生感染,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可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确诊后病灶清除,内固定物取出,灌洗引流,静脉应用有效抗生素,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 内固定 感染 内固定后感染 弓根螺钉系统 脊柱后路 临床分析 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内固定物取出 感染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唐飞跃 孙宜保 怯卫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9期3539-3541,共3页
目的 研究长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D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汝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94例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研究组加用长节段融合,对照... 目的 研究长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D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汝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94例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研究组加用长节段融合,对照组加用短节段融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度、腰椎功能、影像学指标、脊柱平衡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下地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后凸、侧凸Cobb角及矢状面平衡、冠状面平衡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侧凸进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DS患者可减轻疼痛度,改善腰椎功能,维持脊柱稳定,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长节段 短节段 后路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融合和长节段融合分别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川 刘枫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19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选用短节段融合、长节段融合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2018年9月-2021年2月区间收治106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研究,均分为2组(随机信封法),对照组53例选用短节段融合+后路椎弓根... 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选用短节段融合、长节段融合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2018年9月-2021年2月区间收治106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研究,均分为2组(随机信封法),对照组53例选用短节段融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3例选用长节段融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统计对比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接近,数据对比P>0.05。结论:短、长节段融合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各具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节段融合 长节段融合 后路弓根螺钉系统 内固定 退变性脊柱侧弯
原文传递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
5
作者 邱平 邓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93-096,共4页
总结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对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依照随机分组方法将58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第一个小... 总结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对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依照随机分组方法将58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取名为对照组,第二个小组取名为研究组,每个小组均是29例患者,前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后一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这两组患者的结果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的相关手术指标、总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应激指标相比(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针对腰椎骨折进行治疗,其成效显著。结合手术室内的精心护理干预,能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理干预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手术室护理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探析
6
作者 黄燕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为帮助腰椎骨折患者的获取良好治疗效果,重点评价强化手术室护理应用其中的所得价值。方法 在研究中,筛选80份符合条件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案例,均确诊为腰椎骨折。样本时间范围: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样本分为两组,常规手术... 为帮助腰椎骨折患者的获取良好治疗效果,重点评价强化手术室护理应用其中的所得价值。方法 在研究中,筛选80份符合条件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案例,均确诊为腰椎骨折。样本时间范围: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样本分为两组,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患者选入参照组,其余应用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命名为试验组。记录、评估2组的数据差异化程度。结果 针对不同组别患者在疼痛、焦虑、应激反应、手术治疗指标、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等维度的相关数据,经由验证,试验组的优异程度更为理想(P<0.05)。结论 基于积极执行强化手术室护理操作,获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应用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中,可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强化手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
7
作者 周正杰 任东彪 朱小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58-061,共4页
对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23年2月2日-2024年10月31日收治的30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数字奇偶法分实验组、对照组,各15例,分别实施PKP、切开复位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对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23年2月2日-2024年10月31日收治的30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数字奇偶法分实验组、对照组,各15例,分别实施PKP、切开复位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整体疗效。结果 实验组手术基础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都比对照组更优(P均<0.05);且术后各时段的疼痛评分更低(P均<0.05);组间椎矢状位Cobb角与椎体前后缘高度在术前都没有明显差异(P均>0.05),但术后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更少(P<0.05)。结论 相较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而言,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给予PKP治疗的手术指标更优,术后愈合时间更快、疼痛程度更轻、椎体功能康复情况更好,并且不容易发生并发症,手术治疗的整体效果好,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弓根螺钉内固定 指标 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 付姜峰 邱学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究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2020年4月—2022年11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 目的:探究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2020年4月—2022年11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因子水平、神经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术后1周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1周神经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1年神经功能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促进炎症因子、神经因子和神经功能恢复,且具有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脊髓损伤 后路减压弓根内固定 炎症因子 神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疗效分析
9
作者 王云浩 李红星 戴云飞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35例)和单一组(35例),联合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组(35例)和单一组(3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单一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临床疗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一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单一组(t=9.719、51.746,P均<0.001),而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与单一组无明显差异(t=0.265、1.765,P=0.792、0.082);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Cobb角明显小于单一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单一组(t=3.345、7.710,P=0.001、P<0.001);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4.29%,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77.14%(χ^(2)=4.200,P=0.040);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为C~D级13例、E级22例,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为A~B级1例、C~D级21例、E级13例(Z=-2.209,P=0.027);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与单一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3%无明显差异(χ^(2)=0.159,P=0.690)。结论与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虽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却能明显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促进脊柱生理功能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减压植骨 脊髓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王彭 张德光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22-228,234,共8页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149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术后...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149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术后临床疗效分为发生组(n=25,临床疗效不佳)和未发生组(n=124,临床疗效良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针对差异指标进行共线性分析,未存在共线性问题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相关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两组患者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R语言将所有差异变量进行VIF共线性分析,各差异变量VIF≤10,容忍度≥0.1,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将上述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结果发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为术后临床疗效不佳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OSTA指数、骨密度为临床疗效不佳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8,表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度。结论: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均为影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上述指标能够为临床术前筛查高危群体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神经损伤 弓根螺钉内固定 机器人辅助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伟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患者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74例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第1天、3天、7天的疼痛程度。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3天、7天的VAS评分均低(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LSF均有确切效果,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韩刚 《系统医学》 2025年第5期135-137,1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指标、脊柱形态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相关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41),较对照组20.00%(8/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2,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中,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安全性高,术后脊柱形态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式弓根内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董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79-082,共4页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中,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效果较好,手术安全性更好,有助于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骨折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14
作者 梅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 d,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术后3 d、6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4周,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P<0.05)。结论: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传统后路开放弓根内固定 经皮弓根钉微创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
15
作者 李振肃 曹玮 +1 位作者 宫金涛 秦晓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情况、疼痛程度、胸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2.31±5.49)ml少于对照组的(66.89±7.21)ml,手术时间(82.43±6.21)min、住院时间(8.06±1.24)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75±8.97)min、(10.59±1.88)d(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63±2.38)°、(13.31±1.69)mm,术后分别为(10.36±1.39)°、(20.37±2.72)mm;观察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71±2.20)°、(13.65±1.31)mm,术后分别为(10.21±1.30)°、(20.45±2.76)mm。术前、术后,两组组间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别为(5.31±1.02)、(32.49±2.57)分,术后分别为(2.95±0.63)、(15.59±1.42)分;观察组患者术前VAS、ODI评分分别为(5.40±0.97)、(32.63±2.21)分,术后分别为(2.24±0.38)、(15.67±1.35)分。术前,两组VAS、OD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具有更小的创伤,可减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其术后迅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微创经皮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后凸Cobb角 体前缘高度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
16
作者 朱霞 刘俊 +3 位作者 黄彦 黄平 马灿华 赵波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7期426-428,共3页
文章总结了27例“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合理规划机器人设备摆位、做好患者评估及物品准备,术中做好体位护理、手术配合及皮肤护理,术后做好患者安全管理及手术机器人相关器... 文章总结了27例“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合理规划机器人设备摆位、做好患者评估及物品准备,术中做好体位护理、手术配合及皮肤护理,术后做好患者安全管理及手术机器人相关器械管理。除1例患者因椎动脉出血改为徒手置钉外,其余26例患者均在机器人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置钉效果满意,患者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玑”骨科机器人 骨折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伟 闫芳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围手术期的遵医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的责任管理、病情观察、交流沟通、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4 d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理干预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折 遵医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8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36例,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36例,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7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伤椎矢状面指数、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丝轻链及热休克蛋白7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减轻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损伤,促使脊柱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传统开放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脱位型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文华 曹盛生 +4 位作者 李俊宁 袁晓军 傅云根 李刚 傅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6期27-28,共2页
目的探究施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脱位型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因患有脱位型腰椎骨折施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术而收治于我院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通过X射线... 目的探究施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脱位型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因患有脱位型腰椎骨折施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术而收治于我院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通过X射线测量术前术后1周、8个月时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Cobb角情况及施用前后患者的等级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及8个月相比月前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Cobb角情况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脱位型腰椎骨折恢复性强,稳定性高,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 脱位型腰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Cobb角伤椎高度的影响
20
作者 胡滨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37-40,共4页
目的探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指征)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指征)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疼痛情况、恢复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1周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减压植骨 脊柱骨折 前缘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