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面前锋”启动模型的计量用钠热管启动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焦永刚 夏国栋 +1 位作者 周明正 王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1-787,共7页
通过平面前锋启动模型分析了计量用钠热管的启动特性。介绍了计量用钠热管的结构和特点,建立了计量用钠热管的平面前锋启动模型。以输入功率1000W为例,计算分析了热管启动过程中轴向的温度分布,通过与文献值的比较,说明平面前锋启动模... 通过平面前锋启动模型分析了计量用钠热管的启动特性。介绍了计量用钠热管的结构和特点,建立了计量用钠热管的平面前锋启动模型。以输入功率1000W为例,计算分析了热管启动过程中轴向的温度分布,通过与文献值的比较,说明平面前锋启动模型是适用于计量用高温热管的。并利用平面前锋启动模型分析了计量用钠热管的转折点温度以及不同输入功率情况下热管的启动时间;蒸气通道直径为100mm时,蒸气密度为0.31×10-4 kg·m-3,相应的转变温度为628.2K;在输入功率分别为800、1000、1200W时,计量用钠热管的热区移动300mm的时间分别是1200、919、681s。对于计量用钠热管,管径大且长度短,所以启动较容易,一般不考虑热管的工作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前锋启动模型 钠热管 转折点 启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用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启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洋洋 王夏霄 +2 位作者 周卫宁 黄宛 张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6-1081,共6页
为了实现光纤陀螺的快启动,从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发光机理出发,通过分析光源的驱动电流和管芯温度在上电后的变化规律,建立了SLD的启动模型,找出了影响SLD启动时间的因素。用高速数据采集卡测得SLD的常温启动时间约为3~4 s,由温控系... 为了实现光纤陀螺的快启动,从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发光机理出发,通过分析光源的驱动电流和管芯温度在上电后的变化规律,建立了SLD的启动模型,找出了影响SLD启动时间的因素。用高速数据采集卡测得SLD的常温启动时间约为3~4 s,由温控系统系统引起的功率波动误差为4.5%,波长的漂移量为0.92 nm。实验测试结果与建立的理论模型相符,从理论上提出了缩短SLD启动时间和实现陀螺快启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模型 SLD 温度 输出功率 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火电机组黑启动过程仿真分析中的大型辅机启动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桂钟 方朝雄 黄文英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16-118,共3页
在黑启动开始的初期阶段,由于黑启动系统容量较小,启动大容量火电机组时其厂用电大型辅机的启动将对黑启动系统形成很大冲击,造成黑启动系统电压大幅下降。而电压过低,很可能导致大电机无法正常启动,甚至损坏。为对黑启动过程中启动大... 在黑启动开始的初期阶段,由于黑启动系统容量较小,启动大容量火电机组时其厂用电大型辅机的启动将对黑启动系统形成很大冲击,造成黑启动系统电压大幅下降。而电压过低,很可能导致大电机无法正常启动,甚至损坏。为对黑启动过程中启动大型辅机设备对黑启动系统的影响进行初步评估,文章基于福建电网实际黑启动案例,通过对600MW火电机组黑启动过程中大型辅机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以现场实测为基础,通过相关的仿真计算,提出了方便实用的黑启动过程仿真分析用大型辅机的启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MW火电机组 启动 大型辅机 启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协同防御系统信任启动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洋 夏春和 +1 位作者 原志超 李忠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84-1694,共11页
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协同防御(CNCD)中的信任启动问题,研究信任启动过程,并给出基于信任类型的信任启动模型.基于防御代理(Agent)的行为模式划分信任类型,并使用博弈论分析防御任务的信任效用和防御成本之间的关系,据此给出执行防御测试... 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协同防御(CNCD)中的信任启动问题,研究信任启动过程,并给出基于信任类型的信任启动模型.基于防御代理(Agent)的行为模式划分信任类型,并使用博弈论分析防御任务的信任效用和防御成本之间的关系,据此给出执行防御测试任务的约束条件.通过执行防御测试任务,确认防御Agent的信任类型,并设计赋对应值和加权均值2种方法来计算新加入的防御Agent的初始信任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模型,基于信任类型的信任初始化模型具有更低的防御任务失败率,同时在防御任务的执行方面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防御 信任启动模型 信任类型 信任效用 防御代理(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特异亚硝胺NNK诱发人胎肺细胞癌变启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红琰 龚诒芬 +2 位作者 王全立 杜芝燕 杨陟华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8年第5期282-284,共3页
观察烟草特异亚硝胺NNK在诱发人胎肺组织(HFLT)癌变中的启动作用。结果显示:(1)在0~500μg/ml范围内,HLFT中8OHdG含量随NNK剂量的增加而增高;(2)500μg/mlNNK处理组HLFTDN... 观察烟草特异亚硝胺NNK在诱发人胎肺组织(HFLT)癌变中的启动作用。结果显示:(1)在0~500μg/ml范围内,HLFT中8OHdG含量随NNK剂量的增加而增高;(2)500μg/mlNNK处理组HLFTDNA与Neu基因共转染后所得G418抗性细胞可在裸鼠体内形成纤维肉瘤,且细胞形态呈多角形,提示NNK所致HLFTDNA损伤使其获得了转化Rat1细胞的潜能。说明NNK在诱导HLFT癌变中发挥启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特异亚硝胺 肺癌启动模型 人胎 肺细胞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慢启动模型的快速自适应聚类算法
6
作者 谷垒 王雷 《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第36期176-177,69,共3页
针对聚类中不能事先确定聚类数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快速确定最佳聚类数目的"慢启动"模型及其快速聚类算法。在该算法中,首先通过类密度与平均平均类心距离的线性组合生成一个能对聚类效果做出评估的判决函数;然后,选择一个... 针对聚类中不能事先确定聚类数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快速确定最佳聚类数目的"慢启动"模型及其快速聚类算法。在该算法中,首先通过类密度与平均平均类心距离的线性组合生成一个能对聚类效果做出评估的判决函数;然后,选择一个较大的初始类数目开始聚类,在每轮聚类过程中,利用新提出的判决函数基于类数目指数递减的方法来找到目标聚类数目的大致区间;最后,再进一步利用类数目线性递减方法准确找到最佳聚类数目。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良好的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启动模型 K-MEAN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注气条件下速度管柱启动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万书 袁剑 刘通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52-55,共4页
速度管柱工艺是水平井排水采气的重要举措,目前已在川西地区应用37口气井,排水、稳产和经济效果显著。然而,启动压力高、启动困难一直制约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综合考虑外部注气条件、举升方式、连续油管尺寸与沉没度等影响因素,新建了... 速度管柱工艺是水平井排水采气的重要举措,目前已在川西地区应用37口气井,排水、稳产和经济效果显著。然而,启动压力高、启动困难一直制约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综合考虑外部注气条件、举升方式、连续油管尺寸与沉没度等影响因素,新建了不同条件下的启动压力模型,形成了启动压力计算方法,结合影响因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技术对策,解决了启动困难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管 启动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启动模型以及启动范围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青 杨玉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启动效应一般分为两种——知觉启动和语义启动(概念启动)。语义启动的范式逐渐成为研究语义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主要研究手段。该文针对语义启动发生的3种机制:激活扩散模型,复合线索模型和分布式记忆模型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并且重... 启动效应一般分为两种——知觉启动和语义启动(概念启动)。语义启动的范式逐渐成为研究语义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主要研究手段。该文针对语义启动发生的3种机制:激活扩散模型,复合线索模型和分布式记忆模型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并且重点介绍了分布式记忆模型。同时对启动效应可以激活语义知识的范围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效应 激活扩散 合线索模型 分布记忆模型启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机系统的启动模型和实现框架
9
作者 金捷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8-30,63,共4页
提出一个PC系统的启动模型,并描述了如何搭建一个操作系统的框架。这个框架不仅包括一部分最终的原代码,还包括工具和环境。鉴于目前的PC机以及国内嵌入系统的处理器是以Intel处理器为主,本系统以i386+系列PC机为实现平台。
关键词 启动模型 操作系统 框架 i386+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冷启动模型优化研究
10
作者 田晓刚 《电力设备管理》 2023年第16期112-114,共3页
某火电厂300MW汽轮机组冷启动时间过长,建立冷启动数学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温升段的工作参数,利用融合拉普拉斯函数的支持向量机预测转子应力模型,有效地缩短了冷启动的总时长。
关键词 火电厂 汽轮机 启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M新设备启动步骤智能生成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陆圣芝 李国统 +2 位作者 周挺 徐春雷 朱金鑫 《东北电力技术》 2019年第4期16-20,共5页
为解决江苏电网运行人员手动编制新设备启动调度实施方案造成的工作效率低、压力大、易出错等问题,通过研究有限状态机(FSM)的基本原理和新设备启动的业务实体,在新设备启动调试项目已确定的前提下,搭建了基于FSM原理的新设备启动步骤... 为解决江苏电网运行人员手动编制新设备启动调度实施方案造成的工作效率低、压力大、易出错等问题,通过研究有限状态机(FSM)的基本原理和新设备启动的业务实体,在新设备启动调试项目已确定的前提下,搭建了基于FSM原理的新设备启动步骤智能生成模型,并详细描述了该模型的5大要素和实现原理,通过模拟江苏电网A变电站220kV新设备启动步骤智能生成的实例推理,验证了该模型的可用性,为启动方案智能编制系统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M 启动方案 新设备启动 启动步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电站作为系统辅助启动电源的建模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云 严正 +3 位作者 李乃湖 侯晟乾 邱文原 陈丽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9-183,共5页
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储能电站规模的不断增加,系统大停电后可考虑储能电站作为系统辅助启动电源以协助系统的恢复,考虑铅蓄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和钠硫电池为主要储能电站电池类型,根据蓄电池组放电功率和放电持续时间的... 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储能电站规模的不断增加,系统大停电后可考虑储能电站作为系统辅助启动电源以协助系统的恢复,考虑铅蓄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和钠硫电池为主要储能电站电池类型,根据蓄电池组放电功率和放电持续时间的幂次函数关系建立不同电池类型储能电站放电模型,储能电站放电模型和经济模型一起构成系统辅助启动电源模型,进而在系统辅助启动电源模型的基础上,以给定恢复时间内系统恢复的功率最大为目标函数,提出了考虑系统辅助启动电源的黑启动方案优化模型,并通过savnw23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储能电站作为系统辅助启动电源的可行性和黑启动方案优化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系统辅助启动电源 系统启动模型 启动方案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启动过程中的电压与频率校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星宇 张溪洋 刘建国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2-18,共7页
黑启动方案校验是研究黑启动的一个重要方向。首选通过接口程序读取河北电网的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通过结合后退欧拉计算法与隐式梯形积分法,构建电力系统黑启动模型,采用C++语言编写厂用负荷启动过程中的电压与频率校验程序,完成了对一... 黑启动方案校验是研究黑启动的一个重要方向。首选通过接口程序读取河北电网的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通过结合后退欧拉计算法与隐式梯形积分法,构建电力系统黑启动模型,采用C++语言编写厂用负荷启动过程中的电压与频率校验程序,完成了对一个已有黑启动方案的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 方案校验 电力系统黑启动模型 电压与频率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原油管道启动压力衰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宏伟 张国忠 陈雷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1-46,共6页
低温胶凝原油管道启动过程中启动压力沿管长传递存在衰减现象。对低温胶凝原油管道启动压力传递过程中衰减现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原油管道启动压力传递过程中衰减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发现,低温胶凝原油的压缩性对管线... 低温胶凝原油管道启动过程中启动压力沿管长传递存在衰减现象。对低温胶凝原油管道启动压力传递过程中衰减现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原油管道启动压力传递过程中衰减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发现,低温胶凝原油的压缩性对管线启动压力传递的衰减有重要影响。对现有考虑了原油可压缩性的启动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指出精确定量地描述低温胶凝原油的压缩性是管道再启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原油 压力衰减 压缩性 启动模型 空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原油管道再启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青 张国忠 兰浩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8,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胶凝原油管道再启动问题的认识,指出了现有启动模型的不足,认为通过试验的方式研究胶凝原油停输再启动的问题,可以为输油管道设计过程中管材的选择、管道允许停输时间的确定和最小启动压力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胶凝原油 管道 启动压力 启动模型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动角色的新设备投运操作步骤智能生成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建华 李国统 +2 位作者 关开 徐磊 高丽媛 《东北电力技术》 2020年第12期29-31,47,共4页
随着电网智慧化、数字化和高效化的深入建设,对调度编制业务规范化和结构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设备投运启动方案的编制是电网调度的重要编制业务之一,也是较为复杂的一类。为解决地级调度无法智能编制启动方案的问题,通过建立新设备启... 随着电网智慧化、数字化和高效化的深入建设,对调度编制业务规范化和结构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设备投运启动方案的编制是电网调度的重要编制业务之一,也是较为复杂的一类。为解决地级调度无法智能编制启动方案的问题,通过建立新设备启动模型,定义启动角色,构建人机交互机制,实现地级调度启动方案的智能编制。最后以冲击主变为例,验证基于启动角色的新设备启动模型智能生成启动步骤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设备投运 启动方案 启动模型 启动角色 人机交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压缩机启动特性的模拟与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宗珍 《压缩机技术》 2006年第4期17-18,23,共3页
针对压缩机启动工况的不稳定性,根据启动方程,运用simulink进行仿真模拟,直观的反映了启动过程中驱动力矩、启动时间随曲柄转角的变化规律,使以往只能通过图解或估算的问题得到了精确解,为压缩机电机的合理选型以及压缩机的经济运行提... 针对压缩机启动工况的不稳定性,根据启动方程,运用simulink进行仿真模拟,直观的反映了启动过程中驱动力矩、启动时间随曲柄转角的变化规律,使以往只能通过图解或估算的问题得到了精确解,为压缩机电机的合理选型以及压缩机的经济运行提供有效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INK仿真 启动工况模型 启动时间 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活化分层启动压力测试资料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庆 李晓蕾 +1 位作者 刘先芝 魏晓梅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6年第10期-,共2页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重点由Ⅰ类储层向Ⅱ、Ⅲ类储层转移,层间干扰、注水困难是油藏开发的一个难题,为了实现精细注水开发,有必要对小层分层启动压力进行研究,尤其是在非均质性严重油藏。本文介绍了氧活化测试资料在确定小层注水启...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重点由Ⅰ类储层向Ⅱ、Ⅲ类储层转移,层间干扰、注水困难是油藏开发的一个难题,为了实现精细注水开发,有必要对小层分层启动压力进行研究,尤其是在非均质性严重油藏。本文介绍了氧活化测试资料在确定小层注水启动压力具有快速、直观、准确的优势。总结了小层启动压力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启动压力 中原油田 非均质油藏 氧活化测井 启动压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线性渗流启动规律研究
19
作者 韩雪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5期6123-6126,6145,共5页
从实验和理论方面研究了多孔介质中乳状液渗流的规律及线性启动数学模型。在恒定压力下,通过不同乳滴的水包油型乳状液在不同渗透率的亲水性胶结岩芯中的渗流实验,得到了孔隙介质的渗透率随乳状液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规律... 从实验和理论方面研究了多孔介质中乳状液渗流的规律及线性启动数学模型。在恒定压力下,通过不同乳滴的水包油型乳状液在不同渗透率的亲水性胶结岩芯中的渗流实验,得到了孔隙介质的渗透率随乳状液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的恒定压力下,通过乳状液渗流实验,得出了孔隙介质渗透率的降低幅度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滞留乳滴的线性启动数学模型,采用方程积分与参数优化技术联合编程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渗流规律,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值非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梯度 乳状液 孔隙介质渗透率 线性启动数学模型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and synthetic biology elements of nonmodel bacteria,Acetobacteraceae
20
作者 Yanmei Gao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67,70,共14页
Acetobacteraceae has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unique properties and the broad applications of the bacterial cellulose it produces.However,unlike model strains,Acetobacteraceae have few synthetic b... Acetobacteraceae has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unique properties and the broad applications of the bacterial cellulose it produces.However,unlike model strains,Acetobacteraceae have few synthetic biology applications because they are difficult to manipulate genetically and have insufficient genetic regulatory elements,among other factors.To address this limitation,this study characterized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and synthetic biology elements of three commonly used bacterial cellulose-producing strains.First,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strains,including their cellulose film production ability,division time,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and plasmid features,were analyzed.Two inducible promoters(pTrc and pLux101)were subsequently characterized within the three strains.The inducibility of the pTrc promoter was relatively low across the three strains(induction ratio:1.98–6.39),whereas the pLux101 promoter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level of inducibility within the three strains(induction ratio:87.28–216.71).Finally,through gene knockout experiments,this study identified four genes essential for bacterial cellulose film production in the genome of the 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 ATCC 5358 strain.This study not only enriches the library of synthetic biology elements in nonmodel strains,but also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ynthetic biology applications of Acetobacterac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biology ACETOBACTERACEAE bacterial cellulose inducible promoter nonmodel bacte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