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叩诊“四动”启发式教法效果初探
1
作者 周晓春 《卫生职业教育》 2005年第1期50-51,共2页
盐城卫生学校 1999社区高职班采用"四动"启发式教法 (简称四动法:即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口研讨 )进行叩诊教学,效果优良,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叩诊 四动 启发式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发式教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2
作者 任淑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4年第8期88-,共1页
关键词 启发式教法 归纳概括 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阅读课文 林则徐 鸦片战争 英国殖民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发式教法对学生中长跑能力的培养
3
作者 耿建涛 《成才之路》 2013年第32期95-95,共1页
中长跑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耐心的好方法。我采用启发式教法对学生中长跑能力进行培养,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竞争意识、集体观念、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学生身心健康 能力的培养 启发式教法 中长跑 社会适应能力 意志品质 心理障碍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法的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爽 《中华少年》 2017年第10期146-147,共2页
随着新课改实施的逐渐深入,高中课堂生物教学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法的模式。更多教师越来越重视启发式教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法的核心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的... 随着新课改实施的逐渐深入,高中课堂生物教学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法的模式。更多教师越来越重视启发式教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法的核心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从而有效促进高中生物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 启发式教法
原文传递
灌输·启发·激发──简论三种教法的历史必然性演变
5
作者 宋加升 聂文海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教学方法 灌输教法 激发教法 启发式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发式教学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孔祥志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58-60,共3页
根据武术教学特点,集实践经验总结,在讲解、示范、领做和预防与纠正错误等各教学环节中,纳入启发式教法,对加快掌握动作,加深动作功能理解,培养武术意识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武术教学 启发式教法 套路教学 练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数学课教学模式初探
7
作者 王雪冬 《中学课程资源》 2011年第10期28-31,共4页
为突破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满堂灌"的单一模式,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根据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和模式。初探以下三种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为突破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满堂灌"的单一模式,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根据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和模式。初探以下三种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一、对于全新的内容,应采用启发式教法。二、对于巩固课,应采用自学答疑的教学方法。三、对于复习课,宜采用层次法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 启发式教法 层次法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院校数学启发式教学模式分析
8
作者 李敏 《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2X期192-,共1页
中专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激发中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入启发式教育势在必行。启发式教学的引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 中专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激发中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入启发式教育势在必行。启发式教学的引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提升中专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主要是从启发式教学方法入手,提出了中专院校实施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专院校 数学教学 启发式教法
原文传递
Reaching for the Gold Standard: Metaphors and Good University Teachers 被引量:1
9
作者 Lixian JlN Martin CORTAZZI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0年第2期131-149,249,共20页
This article considers "good"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reach a "gold standard" of considerably higher and more challenging levels of teaching and ... This article considers "good"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reach a "gold standard" of considerably higher and more challenging level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We outline this context and consider concepts of good teachers in classical Chinese traditions and more recent Western thinking as a possible dialogue within and between cultures of learning. Using cognitive and cultural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we analyze metaphorical concepts of "gold" in "the gold standard" as related to teachers. We report our applied metaphor research which analyzes Chinese students’ expectations, values and beliefs about good university language teachers;this presents a rich picture beyond developing knowledge, skills and understanding to include strong social and moral characteristics. Other aspects which recognize the complexity of "good" teachers show a student appreciation of teachers’ tireless effort, devotion and selfless sacrifice: these aspects are absent in many discussions of good teachers. The participant-centered picture from elicited metaphor analysis is part of students’ "cultures of learning," but this should be developed culturally for the gold standard through further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student engagement. In line with interaction in cultures of learning, we indicate some classroom ways to extend students’ thinking through scaffold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based on textbook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rsity Gold Standard elicited metaphor analysis "good"teachers expected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