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收放散法相对定量获取血浆IgG血型抗体的研究
1
作者 戚曦 高灵宝 陈盛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8-1283,共6页
目的:建立可相对定量获取O型RhD+孕妇血浆IgG抗A、抗B血型抗体的吸收放散法。方法:随机选取95例O型RhD+孕妇血浆,用37℃温吸收、56℃热放散的方法获取血浆抗A、抗B血型抗体,以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分别测定放散液和血浆IgG抗A、抗B抗... 目的:建立可相对定量获取O型RhD+孕妇血浆IgG抗A、抗B血型抗体的吸收放散法。方法:随机选取95例O型RhD+孕妇血浆,用37℃温吸收、56℃热放散的方法获取血浆抗A、抗B血型抗体,以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分别测定放散液和血浆IgG抗A、抗B抗体效价,对比分析放散液与血浆抗体效价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放散液与血浆IgG抗A、抗B抗体效价分别作对数转换(Log2)后,放散液与血浆IgG抗A抗体效价差值与抗B抗体效价差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散液IgG抗体效价与血浆IgG抗体效价呈正相关(r=0.914),经散点图拟合直线方程为Y=-3.55+0.96X。结论:本吸收放散法可相对定量获取IgG抗体效价为8以上的O型RhD+孕妇血浆IgG抗A、抗B血型抗体,同时获取IgG抗A与抗B抗体的效果无差异,且获取的IgG血型抗体浓度能够反映血浆中相应抗体浓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放散 IGG血型抗体 母婴ABO血型不合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中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李丹 杜娟 +6 位作者 杨世明 富文达 安宁 杨琳 焦琴 陈扬 杨龙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1-908,共8页
目的分析吸收放散试验在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中的应用价值,为建立适合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方法和临床输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患者抗凝或不抗凝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和红细胞,取红... 目的分析吸收放散试验在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中的应用价值,为建立适合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方法和临床输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患者抗凝或不抗凝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和红细胞,取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6次,在45~56℃进行热放散或酸试剂放散,用该红细胞在微柱凝胶法(MGT)或盐水试管法(NS)进行ABO、Rh血型鉴定和自身抗体吸收试验。采用MGT或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对吸收自身抗体后的患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吸取适量吸收后的患者红细胞进行酸试剂放散,放散液用于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结果在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9~83岁。A型5例、B型1例、O型2例、AB型2例,ccdEe表型2例;Ccdee表型2例;CCDee,Le^(a-)表型1例;CcDEe,P 2,Fy^(b-)表型1例;CcDEe,Jk^(b-),Fy^(b-)表型1例;ccDEE表型2例;CcDee表型1例。抗体特异性鉴定确认为抗D、抗C混合抗体2例,抗D、抗E混合抗体2例,抗Le^(a)、抗E及抗c混合抗体1例,抗P 1、抗Fy b混合抗体1例,抗Jk b、抗Fy b混合抗体1例,抗C、抗e混合抗体2例,抗E抗体伴高效价冷凝集素1例。IgG型抗体8例,IgM型+IgG型抗体2例。血清抗体凝集强度为弱于1+(1+w)~2+w,抗体效价为1∶2~1∶16,放散液抗体凝集强度强于1+(1+s)^(3+)。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阴性5例,DAT阳性5例。10例患者中6例有输血史,4例既有输血史又有妊娠史。结论在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凝集强度<2+、凝集强度存在强弱差异或出现全凝集现象时,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在验证血清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的同时,反应强度增强,也能够检测到常规方法中漏检的抗体,提高了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的准确性,为患者筛查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进行输注,以保证临床输血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不规则抗体 吸收放散试验 抗体特异性验证 交叉配血 抗球蛋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增强方法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3
作者 张勇萍 安宁 +4 位作者 杨世明 崔颖 陈洁 焦琴 穆士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8-1141,共4页
目的探讨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增强方法在ABO血型抗原减弱和血清抗体效价降低及高效价冷凝集素引起疑难血型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血标本,采用不规则抗体筛选、抗体增强方法、吸收放散试验及直接抗人球... 目的探讨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增强方法在ABO血型抗原减弱和血清抗体效价降低及高效价冷凝集素引起疑难血型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血标本,采用不规则抗体筛选、抗体增强方法、吸收放散试验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观察患者血型抗原及血清中抗体的检出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被患者红细胞吸收后的人源抗A或抗B血清效价有所降低;患者红细胞放散液与A型或B型试剂红细胞出现预期的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凝集强度由常规方法的混合外观凝集(MF)~1+增加到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增强方法的1+~3+,ABO血型正反定型相符。结论吸收放散试验能起到浓缩血清及初步纯化抗体的作用,抗体增强方法可增加低效价血清抗体的凝集强度,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联合应用ABO正反定型、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增强方法,可准确鉴定ABO疑难血型及解决部分交叉配血不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抗体减弱 冷凝集素 ABO疑难血型 吸收放散试验 抗体增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用于鉴别药物性抗体与同种抗体1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颖 张烨 +1 位作者 张磊 庄光艳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859-861,共3页
服用青霉素、磺胺、非那西丁等药物后,可以引起体内产生药物抗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引起DAT阳性,破坏红细胞,导致药物诱导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当药物性抗体与同种抗体共同存在时,常对同种抗体鉴定及配血产生影响。
关键词 同种抗体 药物性 吸收放散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鉴别 验用 非那西丁 药物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在疑难配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淑贤 杨冬梅 +2 位作者 韩明华 师靓 刘桂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3期106-107,共2页
目的通过采用吸收放散试验的方法来解决疑难配血中的问题,为安全输血提供质量保障。方法利用吸收放散试验的方法 ,做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鉴定,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鉴定,高效价的冷凝集素测定,再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在15例疑难配血中,... 目的通过采用吸收放散试验的方法来解决疑难配血中的问题,为安全输血提供质量保障。方法利用吸收放散试验的方法 ,做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鉴定,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鉴定,高效价的冷凝集素测定,再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在15例疑难配血中,ABO正反定型不一致7例,其中ABO血型抗原减弱3例,ABO亚型2例,自身抗体2例;不规则抗体4例,其中有抗-E 2例,抗-D1例,抗-C 1例;高效价冷凝集素1例;ABO血型变异2例,肝素影响1例。利用吸收放散试验排除以上干扰后,再进行交叉配血,结果显示有14例配血相合,准予输血,1例当日无法配血相合,但改日配血相合,并给予输血,并无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吸收放散试验即可以检测抗原,也可以检测抗体。灵活运用吸收放散试验,能准确地鉴定ABO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和高效价的冷凝集素的测定,能有效地解决疑难配血中的问题,保证安全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配血 吸收放散试验 ABO血型 不规则抗体 高效价的冷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吸收放散方法制备稀有血型抗体试剂
6
作者 向东 邹翠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87-188,共2页
膜吸收放散方法制备稀有血型抗体试剂200051上海市血液中心向东济南市血液中心邹翠红在血站和血库工作中,偶尔会发现一些患者的血清中含稀有红细胞抗体。但往往因效价较低或同时混有其它血型抗体(抗A、B),难以作为抗血... 膜吸收放散方法制备稀有血型抗体试剂200051上海市血液中心向东济南市血液中心邹翠红在血站和血库工作中,偶尔会发现一些患者的血清中含稀有红细胞抗体。但往往因效价较低或同时混有其它血型抗体(抗A、B),难以作为抗血清试剂加以应用。如果能用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放散方法 制备 稀有血型 抗-A 抗-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法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彭进 张建耕 +1 位作者 邢荷香 王宝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通过采用吸收放散法解决ABO疑难血型鉴定的问题,提出吸收放散法是免疫血清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方法4例ABO血型初筛结果为正反定型不符的样本,筛查ABO以外抗体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经吸收放散后,观察样本的放散液与A或B标... 目的通过采用吸收放散法解决ABO疑难血型鉴定的问题,提出吸收放散法是免疫血清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方法4例ABO血型初筛结果为正反定型不符的样本,筛查ABO以外抗体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经吸收放散后,观察样本的放散液与A或B标准细胞的凝集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比检测同等体积的待测血清和放散液中抗体的含量。结果ABO以外抗体和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4例样本的放散液与A或B标准细胞发生凝集,正反定型相符。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放散液中抗体的含量高于待测血清。结论吸收放散法能够起到浓缩抗体的作用,既可以用于检测抗原,也可以用于检测抗体。灵活运用吸收放散法,能够准确鉴定ABO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疑难血型 正反定型不符 吸收放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在ABO血型鉴定中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晓菲 苗天红 +1 位作者 孙崇云 刘婷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对吸收放散试验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应用于ABO血型鉴定的性能进行评估。方法筛选血清学格局表现为抗体减弱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以及基因测序分析。其中以基因测序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对吸收放散试... 目的对吸收放散试验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应用于ABO血型鉴定的性能进行评估。方法筛选血清学格局表现为抗体减弱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以及基因测序分析。其中以基因测序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对吸收放散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进行一致性评价以及灵敏度、特异性比较。结果与测序结果(金标准)相比,吸收放散试验仅具有中度一致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则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比较吸收放散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这2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针对血清学格局表现为抗体减弱现象的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与测序结果符合度很好,检出弱抗原的能力强,误判率低,相比吸收放散试验,更有利于血型的准确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吸收放散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法排除AIHA对患者Rh血型鉴定与抗体筛查的干扰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贾中华 陈素花 +1 位作者 吴芳 兰炯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消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对患者Rh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的干扰因素,确保AIHA患者安全、有效的输血。方法将本院血液科2019年1月—2019年8月12名确诊的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做氯喹放散试验前后的Rh血型鉴定,乙醚放散试验后... 目的消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对患者Rh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的干扰因素,确保AIHA患者安全、有效的输血。方法将本院血液科2019年1月—2019年8月12名确诊的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做氯喹放散试验前后的Rh血型鉴定,乙醚放散试验后的自身抗体血型特异性鉴定以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12例AIHA标本的Rh血型:氯喹放散处理前均为CcDEe,放散处理后CCDEE 2例、CcDEe 4例、ccDEE2例、ccDEe和CCDee各2例;抗体特异性:乙醚放散处理前无自身抗体,放散处理后血型特异性抗-E及抗-C各2例;选择无对应抗原的细胞,采用同型盐水法及抗球蛋白试验均血型相合。结论吸收放散能有效降低自身抗体对AIHA患者Rh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干扰,提高Rh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吸收放散试验 RH血型鉴定 抗体特异性鉴定 交叉配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抗-D试剂用于吸收放散法检测Del表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梦圆 严洁婷 王明元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202-1204,共3页
目的比较4种抗-D试剂(分别用D1、D2、D3和D4指代)通过吸收放散试验法检测Del的结果。方法选择2019年9-10月本血站RhD阴性献血者EDTA抗凝标本,通过Rh其他抗原鉴定、4种抗-D试剂吸收放散法检测Del表型;以PCR-SSP法检测RHD基因型结果为对照... 目的比较4种抗-D试剂(分别用D1、D2、D3和D4指代)通过吸收放散试验法检测Del的结果。方法选择2019年9-10月本血站RhD阴性献血者EDTA抗凝标本,通过Rh其他抗原鉴定、4种抗-D试剂吸收放散法检测Del表型;以PCR-SSP法检测RHD基因型结果为对照,比较4种抗-D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此4种抗-D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D1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25.00%;D2灵敏度为0.00%,特异度为100%,D3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79.17%,D4灵敏度为25.00%,特异度为91.67%。结论在吸收放散检测Del表型中,D3试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D试剂 吸收放散 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筛查联合吸收放散试验在疑难配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玉杏 高裕城 龙潺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7期881-882,共2页
目的探讨抗体筛查联合吸收放散试验在疑难配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进行疑难配血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抗体筛查,观察组采用抗体筛查联合吸收放散试验,比较两组的疑难配血情况、疑难配... 目的探讨抗体筛查联合吸收放散试验在疑难配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进行疑难配血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抗体筛查,观察组采用抗体筛查联合吸收放散试验,比较两组的疑难配血情况、疑难配血原因分布情况。结果疑难配血原因中,不规则抗体、自身抗体、 ABO血型抗原减弱及ABO亚型占比较高,分别为40.00%、 30.00%、 15.00%、 5.00%,其他合计占比为10.00%;观察组的正反定型符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P <0.05)。结论临床疑难配血原因有多种,根据原因采取对应措施,通过抗体筛查可排除干扰因素,灵活运用吸收放散实验可用于检测较弱的抗原及抗体,保证患者输血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配血 抗体筛查 吸收放散试验 不规则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解决疑难血型鉴定——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志忠 屈英晓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 探讨吸收放散试验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和临床紧急输血方案的实施。方法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于2022年11月24日收治1例腰椎骨折需要紧急备血的患者,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鉴定确定亚型,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和唾液血型物质凝集抑制... 目的 探讨吸收放散试验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和临床紧急输血方案的实施。方法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于2022年11月24日收治1例腰椎骨折需要紧急备血的患者,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鉴定确定亚型,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和唾液血型物质凝集抑制试验及抗-H凝集强度对比后进行确证。结果 该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反应格局为O型,反定型反应格局为B型,不规则抗体试验为阴性。后经试管法血型鉴定,正定型抗-A无凝集,抗-B有0~±凝集,自身对照阴性,反定型Ac为4+凝集强度,Bc无凝集,O细胞无凝集。考虑患者血型为B型的可能性大,为确定该患者是否有B型抗原,需要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吸收试验的末次洗涤液和标准Bc加微柱凝胶卡与放散液及标准Bc加微柱凝胶卡对比,末次洗涤液与标准Bc无凝集,而放散液与标准Bc呈4+凝集,从而确定患者细胞膜上含有B抗原。对患者进行唾液采样,进行唾液ABH血型物质凝集抑制试验,结果 H抗原呈阳性。将抗-H抗体分别加入患者的红细胞、O细胞、B细胞、A细胞中,进行试管法抗-H抗原检测,结果显示,H抗原的凝集强度依次为:Oc>患者>Bc>Ac,符合H抗原强弱次序:Oc>大部分亚型>Bc>A1c>A1B,由此得出患者血型为Bx亚型。结论 Bx亚型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少见,进行血清学检测时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合理分析原因,明确鉴定思路,吸收放散试验在解决疑难血型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放散试验 唾液血型物质凝集-抑制试验 抗-H凝集强度 疑难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在高效价冷凝集素致ABO血型鉴定不符及交叉配血不合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清 古丽扎尔 李志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2期118-120,共3页
目的通过采用吸收放散试验有效解决高效价冷凝集素导致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及交叉配血不合的问题,探讨疾病状态下患者血清中高效价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提出吸收放散试验是免疫血清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方法 ABO血... 目的通过采用吸收放散试验有效解决高效价冷凝集素导致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及交叉配血不合的问题,探讨疾病状态下患者血清中高效价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提出吸收放散试验是免疫血清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方法 ABO血型正反鉴定、自身对照试验、吸收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用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聚凝胺法配血。结果采用吸收放散的方法有效的解决冷凝集素对试验的干扰,ABO血型正反鉴定相符,自身凝集散开,凝聚胺或抗球蛋白交叉配血,主次侧均无凝集。结论重视高效价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影响,灵活运用吸收放散法,进行抗体筛查以证实与已知特异性抗体反应的抗原活性物质的存在。区分冷凝集素与特异性抗体在鉴定ABO血和交叉配血中的不同意义,通过应用不同介质:盐水介质、凝聚胺介质或经典抗球蛋白介质,在不同温度:室温、4℃、37℃分别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排除血清中是否有其他不规则抗体;亚型或由于疾病导致的抗原抗体减弱造成凝集使配血不合,通常经37℃水浴后冷凝集消失,如经37℃水浴后冷凝集仍然存在,考虑有特异性抗体存在,通常配血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放散试验 冷凝集素 ABO正反定型 交叉配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在高效价冷凝集素导致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时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孔秀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5期171-172,共2页
目的分析因高效价的冷凝集素导致的正反定型不符合和交叉配血困难时的解决方案。方法选择因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存在而导致的交叉配血和血型鉴定异常的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血浆采用吸收放散方法清除冷凝集素后再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 目的分析因高效价的冷凝集素导致的正反定型不符合和交叉配血困难时的解决方案。方法选择因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存在而导致的交叉配血和血型鉴定异常的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血浆采用吸收放散方法清除冷凝集素后再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结果运用吸收试验和放散试验可以有效的减少冷凝集素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干扰。结论吸收放散法可有效的减少甚至去除冷凝集素,使得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集素 吸收放散试验 ABO正反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在疑难配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礼全 林锐 余文潮 《实用医技杂志》 2016年第3期262-263,共2页
为有效确保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若因疾病因素致使高效价冷凝集素时,需进行吸收放散试验与抗体筛查等确定凝集真实性,同时需和其他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相区别,以保障实验结果的精确性[1]。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30例疑难配血患... 为有效确保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若因疾病因素致使高效价冷凝集素时,需进行吸收放散试验与抗体筛查等确定凝集真实性,同时需和其他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相区别,以保障实验结果的精确性[1]。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30例疑难配血患者予以吸收放散试验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放散试验 疑难配血 价值 应用 高效价冷凝集素 不规则抗体 输血治疗 疾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联合抗体增强方法对ABO疑难血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娜维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7期910-912,共3页
目的探讨吸收放散试验联合抗体增强方法对ABO疑难血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7例ABO疑难血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吸收放散试验、抗体增强方法,对血清抗体及血型抗原检出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 目的探讨吸收放散试验联合抗体增强方法对ABO疑难血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7例ABO疑难血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吸收放散试验、抗体增强方法,对血清抗体及血型抗原检出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7例ABO疑难血型,A抗原减弱、B抗原减弱、AB抗原减弱、A亚型、B亚型分别为8例、3例、1例、3例、2例。行吸收放散试验,凝集强度由混合外观凝集(MF)~1至++~+++,ABO血型抗原凝集强度MF~1;其中3例患者检出IgM型抗A,2例患者检出IgM型抗B。10例低效价血清患者,其中A型血血清抗B抗体3例,B型血血清抗A抗体3例,O型血血清抗AB抗体4例。低效价患者利用反定型凝集强度中,常规方法为MF~+~W,抗体增强后凝集强度增至+及以上(1+^(8))~++,使ABO定型相符。结论利用吸收放散试验联合抗体增强方法,有助于ABO疑难血型准确鉴别,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系统 吸收放散试验 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联合抗体增强方法对ABO疑难血型的诊断分析
17
作者 黄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56-159,共4页
对临床诊断ABO疑难血型使用吸收放散试验与抗体增强联合方法具体效果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2至2023.2,选入的病例都是ABO疑难血型患者,一共有36例,此项研究中,患者的诊断方法均采用吸收放散试验、抗体增强联合的方式,统... 对临床诊断ABO疑难血型使用吸收放散试验与抗体增强联合方法具体效果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2至2023.2,选入的病例都是ABO疑难血型患者,一共有36例,此项研究中,患者的诊断方法均采用吸收放散试验、抗体增强联合的方式,统计分析检出结果。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直抗结果都是“-”、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都是“-”,在红细胞吸收后的背景下,抗A效价、抗B效价都有降低;试剂A型和试剂B型红细胞都与红细胞弥散产生预期的血型抗原抗体反应,相比于一样方法下的凝集强度,吸收放散试验、抗体增强方法相结合的结果是由“MF”至“+”一直增加至“+”至“+++”,ABO血型正反定型一致。结论 在临床工作开展中,血清可借助吸收放散试验的方式产生浓缩效果,同时具备初步纯化抗体的效果;低效价血清抗体强度会通过抗体增强方法有效增加,借助吸收放散试验联合抗体增强方法,有助于提升ABO疑难血型诊断工作,同时可以有效解决部分交叉配血不合问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疑难血型 抗体增强 吸收放散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抗-C、e伴类同种抗-e、Jk b自身抗体的鉴定及输血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昕 马思飞 +1 位作者 杨红梅 范小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4-218,237,共6页
目的应用吸收放散和效价积分法对1例抗-C、e同种抗体合并抗-e、Jk b类同种自身抗体进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试管法对ABO、Rh和Kidd血型抗原进行鉴定;盐水、凝聚胺、微柱凝胶3种方法联用2套谱细胞进行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多重吸收... 目的应用吸收放散和效价积分法对1例抗-C、e同种抗体合并抗-e、Jk b类同种自身抗体进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试管法对ABO、Rh和Kidd血型抗原进行鉴定;盐水、凝聚胺、微柱凝胶3种方法联用2套谱细胞进行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多重吸收放散试验和效价积分原则对抗体进一步确认;多重PCR技术对RHCE基因、JK基因进行测序。结果通过血清学分析,该患者血型为A型、Rh分型ccDEE,直抗阳性。结合不同的Rh和Jk表型细胞吸收放散试验以及效价积分原则得出患者血清中含有抗-C、e同种抗体以及抗-e、Jk b类同种自身抗体,红细胞上有抗-e、Jk b类同种自身抗体。基因测序分析RHCE基因第5外显子676位出现G>C,其余外显子没有发生突变,推断Rh分型ccEE型;JK基因中第9外显子838 G/A杂合,Jk血型表型Jk(a+b+),选择交叉配血相合的A型ccDEE、Jk(a+b-)红细胞给患者输注,输血效果良好。结论应用吸收放散试验和效价积分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抗体鉴定,以及血清学结合分子生物学对患者红细胞表型鉴定,可综合分析及区分出抗体的类型,为患者精准输血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筛查 类同种抗体 吸收放散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Ael亚型的鉴定及探讨
19
作者 周帆 杨久扬 赵恒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 鉴定与分析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ABO血型,为临床疑难血型的鉴定提供参考案例。 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的方法进行ABO、Rh血型、吸收放散试验及基因测序,对1例疑难血型做出准确鉴定。 结果 该患者血液标本经吸收放散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 目的 鉴定与分析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ABO血型,为临床疑难血型的鉴定提供参考案例。 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的方法进行ABO、Rh血型、吸收放散试验及基因测序,对1例疑难血型做出准确鉴定。 结果 该患者血液标本经吸收放散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鉴定,确定患者血型为Ael亚型,ISBT命名为 ABO *AEL.05/ABO *O.01.01;经家系调查其次子与先证者拥有同一特征性突变位点,ISBT命名为 ABO *AEL.05/ABO *B.01.01 。 结论 联合应用多种血型血清学试验及分子生物学试验有助于对ABO亚型的鉴定,为临床输血的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疑难血型鉴定 Ael亚型 吸收放散试验 家系调查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献血人群RhD阴性个体遗传学背景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洪缨 陈强 +5 位作者 王乃红 杨群身 周英 吕文彬 陈雪 李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目的 RhD阴性存在多种变异体,通过研究成都地区RhD阴性献血者,了解其遗传背景。方法 2009年6—11月采集的74947人份全血中获得盐水法初筛阴性标本318例,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筛选部分D和弱D,对IAT阴性的标本采用吸收放散试验,筛查... 目的 RhD阴性存在多种变异体,通过研究成都地区RhD阴性献血者,了解其遗传背景。方法 2009年6—11月采集的74947人份全血中获得盐水法初筛阴性标本318例,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筛选部分D和弱D,对IAT阴性的标本采用吸收放散试验,筛查Del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检测各种变异D基因型。检测的Del等位基因包括RHD(M285)、RHD(IVS3+1)、RHD(IVS1+1)、RHD(1227A)、RHD(DelEX9)、RHD(M1I)、RHD(R10W)、RHD(L84P)。吸收放散试验阳性标本使用DelDNA分型试剂盒筛查,未分出型别的标本检测RHD基因1—7和9—10外显子,并对检测到的各种变异D以及疑难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318份盐水法初筛阴性标本中检出IAT阳性标本3例,弱D152例,部分D(RhDⅥⅢ)1例。成都地区献血人群中RhD阴性比例为0.42%,表型dccee(56.19%)和dCcee(32.06%)比例高。对可获得的303例IAT阴性标本进行微量吸收放散试验,发现阳性71例。通过DelDNA分型试剂盒检测,RHD(1227A)型57例、RHD(M1I)型1例、无法确定为已知的Del型13例。无法确定的13例标本通过检测RHD基因1—7和9—10外显子,发现11例部分或全部缺失上述外显子,2例含有完整的RHD基因。34例吸收放散阴性含有C或E抗原标本,经检测RHD基因1—7和9—10外显子及1227A,发现RHD(1227A)型9例、部分或全部缺失型25例。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试验确定的Del型共69例,占IAT筛查RhD阴性的22.77%(69/303)。结论成都地区常规血清学筛查RhD阴性献血人群中RHD基因存在多态性,RHD1227A等位基因是Del型的主要基因类型。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准确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IAT 吸收放散试验 Del型 RHD(1227A)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