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活性炭为吸附剂处理含Cr(Ⅵ)电镀废水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晓明 杨翠英 宋吉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07-109,117,共4页
论述了利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方法,通过试验找出了最佳吸附条件,确定了吸附剂的用量;吸附时间以及试液pH值对铬去除率的影响;得出了活性炭对铬的吸附等温方程式;对铬的回收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电镀废水 吸附等温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根离子在TiO_2薄膜电极上的吸附行为和光氧化动力学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江林 冷文华 +1 位作者 张鉴清 曹楚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35-739,共5页
在醇的水溶液中,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OH-在TiO2薄膜电极上的吸附行为和光氧化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OH-在TiO2表面的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其光氧化动力学行为能用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在光强足够大时... 在醇的水溶液中,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OH-在TiO2薄膜电极上的吸附行为和光氧化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OH-在TiO2表面的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其光氧化动力学行为能用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在光强足够大时,光电流和OH-在TiO2表面的吸附浓度成正比,这表明,光生空穴仅氧化吸附于TiO2表面的OH-,同时吸附的水分子则不能被氧化.在醇浓度足够高的溶液中,自由基OH和电子之间的复合反应几乎不发生,这时整个光氧化反应的速控步骤是光生自由基OH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H^-离子 TIO2薄膜 光氧化动力学 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粉基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雒和明 冯辉霞 +1 位作者 王毅 刘长林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07年第5期18-20,共3页
用焦粉基活性炭吸附处理含铬废水,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Cr(Ⅵ)浓度、焦粉基活性炭加入量等因素对含铬废水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焦粉活性炭吸附处理含铬废水,处理效果明显,成本低、可再生。
关键词 焦粉基活性炭 吸附 含铬废水 吸附等温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活性炭比表面积的理论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瑞英 汤丁亮 谢拥群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9-292,共4页
在分析比较各种吸附理论的基础上,介绍5种可用于计算活性炭比表面积的吸附等温方程式,并实际计算6种不同类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不同吸附等温式之间的差异在16%以内.
关键词 活性炭 比表面积 吸附理论 吸附等温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壳炭化吸附废水中Cr(Ⅵ)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信欣 何歆 +3 位作者 崔钶 陈红燕 孙美娜 姚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73-2277,共5页
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生物质废物硬壳活性炭,工艺条件为:核桃壳与氯化锌溶液质量比为1∶1.5、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50%、炭化温度300℃、炭化时间90 min、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60 min。对产品比表面积、孔径和表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 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生物质废物硬壳活性炭,工艺条件为:核桃壳与氯化锌溶液质量比为1∶1.5、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50%、炭化温度300℃、炭化时间90 min、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60 min。对产品比表面积、孔径和表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该核桃壳活性炭吸附废水中六价铬的pH值、废水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振动转速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 038.33 mg/g,比表面积为645.36 m2/g,平均孔半径为1.37 nm。当活性炭用量为0.1 g,废水pH=3,吸附接触时间为1 h,取100 mL浓度为50 mg/L的含Cr6+废水时,处理吸附量可达48.57 mg/g。活性炭最大饱和吸附值为80.24 mg/g。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式,吸附等温方程式为Ce/Qe=0.0083+0.0121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活性炭 CR(VI) 吸附等温方程式
原文传递
炭化紫茎泽兰吸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金发 宋大刚 +2 位作者 杨沙 周利 韩磊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97-2202,共6页
紫茎泽兰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排在第一位。为达到有效防控紫茎泽兰扩散的目的,对紫茎泽兰进行资源化利用是相对较佳的途径。通过对紫茎泽兰炭化处理后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实现以害制废。采用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 紫茎泽兰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排在第一位。为达到有效防控紫茎泽兰扩散的目的,对紫茎泽兰进行资源化利用是相对较佳的途径。通过对紫茎泽兰炭化处理后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实现以害制废。采用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炭化紫茎泽兰用作吸附剂吸附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并讨论了炭化紫茎泽兰吸附生活污水中COD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剂投加量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炭化紫茎泽兰的投加量为0.05 g,吸附接触时间为2 h,吸附温度为20℃,180 r/min,生活污水中进水COD浓度大于1 000 mg/L时,去除率可达62.9%。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吸附等温方程式 生活污水 FREUNDLICH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