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彭丽萍 左孟华 王春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 ( VEC)损伤和肿瘤坏死因子 ( TNF)在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PASO)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0例老年 PASO患者进行血浆内皮素 ( ET)、一氧化氮 ( NO)、TNF及外周循环内皮细胞 ( CEC)进行检查。结果 :5 0例 PAS...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 ( VEC)损伤和肿瘤坏死因子 ( TNF)在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PASO)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0例老年 PASO患者进行血浆内皮素 ( ET)、一氧化氮 ( NO)、TNF及外周循环内皮细胞 ( CEC)进行检查。结果 :5 0例 PASO患者均呈现高 ET、高 TNF、低 NO血症 ,外周循环血内皮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 P<0 .0 1 ) ,且同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血管内皮损伤及 TNF参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文元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2年第8期5-6,共2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ASO)的疗效 ,并探讨其对血浆内皮素 - 1(ET- 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5 6例 ASO患者随机分设治疗组 31例和对照组 2 5例 ,治疗组用川芎嗪治疗 ,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ASO)的疗效 ,并探讨其对血浆内皮素 - 1(ET- 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5 6例 ASO患者随机分设治疗组 31例和对照组 2 5例 ,治疗组用川芎嗪治疗 ,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两组 ET- 1、NO指标有明显恢复 (P <0 .0 1) ,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 (P<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治疗 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疗效观察 血浆内皮素-1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闫珊珊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6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西医对照组32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西医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点,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红花...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西医对照组32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西医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点,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血糖、血流变、血脂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显效率为71.87%,西医对照组为53.1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明显降低(p〈0.05),TC、TG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血脂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值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点是糖尿病并发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较为理想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载脂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春喜 吴咸中 +2 位作者 贾润英 臧广生 秦月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6期361-363,共3页
为探讨老龄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PASO)患者血清载脂蛋白的变化及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关系,作者利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酶法,检测40例老年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apoA1、apoB、HDL-C水平... 为探讨老龄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PASO)患者血清载脂蛋白的变化及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关系,作者利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酶法,检测40例老年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apoA1、apoB、HDL-C水平。结果表明本病患者存在低水平apoA1和HDL-C及高水平的apoB,HDL-C随Ⅰ、Ⅱ、Ⅲ期逐渐降低,apoA、apoB、HDL-C水平随病情好转渐趋于正常水平。提示本病患者存在载脂蛋白的代谢异常,apoA1、apoB、HDL-C联合测定可协助临床医师判断PASO进程、了解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 周围血管闭塞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毛林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7期393-394,共2页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加用爱维治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AtherosclerosisObliteransASO)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并发ASO病人 60例 ,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 3 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3 0例。西医对照组 ,给予爱...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加用爱维治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AtherosclerosisObliteransASO)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并发ASO病人 60例 ,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 3 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3 0例。西医对照组 ,给予爱维治注射液 80 0mg静脉输注 ,每日 1次 ,2 0d为一疗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红花注射液 2 0ml加用爱维治注射液 80 0mg静脉输注 ,每日 1次 ,2 0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过程中临床表现、血液流变学、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 73 .3 % ,对照组为5 3 .3 %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载脂蛋白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红花注射液加爱维治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 ,降低血脂 ,改善下肢肢体血液供应 ,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ASO较好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红花注射液 爱维治注射液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血浆ET、TXB_2、6-K-PGF_1α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春喜 贾润英 +1 位作者 杨淑娟 臧广生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7年第5期277-278,共2页
为探讨内皮素、前列腺素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PASO)的关系,我们对50例PASO患者进行血浆ET、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PGF_(1α))测定,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50例(男39,女11),PAS... 为探讨内皮素、前列腺素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PASO)的关系,我们对50例PASO患者进行血浆ET、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PGF_(1α))测定,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50例(男39,女11),PASO住院病人,年龄61~87岁,平均68岁。另选择30例本院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组。 二、治疗方法:静脉应用PGE_1,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路通,肌肉注射罂粟碱,配合活血化淤中医中药。对具有手术指征者,采用转流术或截肢手术。 三、临床分期及疗效标准:均采用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分期疗效标准。PASO采用三期三级分类法:Ⅰ~Ⅲ期分别为缺血期、营养障碍期及坏疽期,Ⅲ期病人据坏疽程度分为三级。疗效标准分为临床治愈(29例),显著有效(9例),进步(8例)和无效(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 ET 血栓素β2 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胰岛素抵抗、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臧广生 王春喜 姚迪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4-6,共3页
为探讨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胰岛素抵抗、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对32例本病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前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测定,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空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含量,并分别... 为探讨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胰岛素抵抗、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对32例本病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前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测定,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空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含量,并分别与胰岛素及其曲线下面积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且糖耐量试验前后胰岛素水平及其曲线下面积均与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呈正相关系。提示胰岛素抵抗、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参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 胰岛素抵抗 内皮素 周围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春喜 祁贡才 +2 位作者 丁洁 吴咸中 王嘉桔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88-190,共3页
内皮素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研究进展王春喜[1]祁贡才[1]丁洁[2]吴咸中[2]王嘉桔[1]1白求恩医科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130031)2天津市急腹症研究所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内皮... 内皮素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研究进展王春喜[1]祁贡才[1]丁洁[2]吴咸中[2]王嘉桔[1]1白求恩医科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130031)2天津市急腹症研究所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内皮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文献综述)
9
作者 王春喜 贾润英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7年第5期315-317,312,共4页
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内皮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内皮素在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阐明,现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内皮素(Endothe... 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内皮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内皮素在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阐明,现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内皮素(Endothelins,ET)是由21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目前发现的体内最强大的缩血管物质;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以自分泌、旁分泌的形式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使其发生收缩和细胞增殖,在许多血管疾病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最顽固的疾病之一。研究表明,高脂血症、内皮细胞损伤、高血压及高凝状态等均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这些均是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危险因子。组织学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均有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增生、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和增生、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内膜下迁移,脂代谢异常脂质内膜下浸润和泡沫细胞形成,细胞坏死和大量脂肪浸润。总之,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是以细胞浸润和脂质代谢异常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其中内皮细胞损伤和平滑肌细胞增殖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10
作者 陈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84-087,共4页
针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探析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2023年4月-2024年4月,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共有56例,组别划分用信封法进行,施以药物保守治疗共28例,该组作比照组;施以支架介入治疗共28例,该组作... 针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探析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2023年4月-2024年4月,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共有56例,组别划分用信封法进行,施以药物保守治疗共28例,该组作比照组;施以支架介入治疗共28例,该组作探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踝肱指数、血清学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与比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探究组更高,P<0.05。胫动脉、足背动脉的踝肱指数在探究组高于比照组,P<0.05。探究组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相比比照组更低,P<0.05。ADL分值在探究组较比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患者施以支架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踝肱指数、血清学指标,治疗效果较好,并且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 支架介入治疗 临床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阳通脉汤治疗寒湿阻络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王雨 徐旭英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414-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回阳通脉汤治疗寒湿阻络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LE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肾阳虚的LEASO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贝前列素钠口服(40μ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回阳通脉汤加减治疗,以3个... 目的:探讨回阳通脉汤治疗寒湿阻络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LE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肾阳虚的LEASO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贝前列素钠口服(40μ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回阳通脉汤加减治疗,以3个月为观察终点。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血液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_(2))及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ABI、TcPO_(2)、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阳通脉汤干预寒湿阻络型LEASO能够减轻患者缺血肢体症状,缓解间歇性跛行,提高ABI及TcPO_(2),改善足部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阳通脉汤 寒湿阻络证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sVCAM-1水平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12
作者 赵福乐 赵睿 +2 位作者 苏晓雪 杜刘念博 欧明辉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808-1820,共13页
目的:通过检测LEASO患者血清中sVCAM-1的表达水平探讨sVACM-1在LEASO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82例自2023年12月至2024年7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并确诊为LEASO的患者(将其定义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组(LEASO组),并根据病变部位及Font... 目的:通过检测LEASO患者血清中sVCAM-1的表达水平探讨sVACM-1在LEASO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82例自2023年12月至2024年7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并确诊为LEASO的患者(将其定义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组(LEASO组),并根据病变部位及Fontaine分期将其分组。随机纳入同期40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定义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sVCAM-1的表达量,计算各组间sVCAM-1表达水平差异;将sVCAM-1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LEASO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用sVCAM-1联合实验室检查指标对LEASO进行诊断预测。结果:LEASO患者组sVCAM-1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而在根据病变涉及的下肢血管部位的分组中,膝上动脉病变组sVCAM-1的表达量最高,且膝上膝下动脉病变合并组sVCAM-1的表达量高于膝下动脉病变组(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sVACM-1 in LEASO by detecting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sVCAM-1 in serum of LEASO patients. Methods: Eighty-two patients who visited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23 to July 2024 and were diagnosed with LEASO (defined as the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group (LEASO group)) were included and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lesion site and Fontaine staging. Forty healthy individual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randomly included and defined as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serum sVCAM-1 was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each group of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 of sVCAM-1 expression level between the groups was calculated;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EASO was carried out by combining sVCAM-1 with the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and diagnostic prediction of LEASO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sVCAM-1 in combination with laboratory examination indexe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sVCAM-1 in the LEASO pati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P 0.05). In contrast, in the grouping according to the vascular site of the lower limb involved in the lesion, the expression of sVCAM-1 was highest in the supra-knee artery lesion group, and the expression of sVCAM-1 in the combined supra-knee infra-knee artery les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nfra-knee artery lesion group (P < 0.05). sVCAM-1 expression was also progressively higher with the elevation of Fontaine’s stage in the LEASO group, but the expression of Fontaine stage IV sVCAM-1 expression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stage III. The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howed that TC (OR = 2.222, 95%CI: 1.323~3.730), LDL-C (OR = 1.802, 95%CI: 1.232~2.637), and sVCAM-1 (OR = 1.003, 95%CI: 1.001~1.005)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inally, sVCAM-1 was combined with meaningful laboratory indicators for the diagnostic prediction of LEASO using the subject’s working curve, and the ROC curve was sensitive. Conclusion: sVCAM-1 may be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EASO, and by detecting the expression of serum sVCAM-1, it may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EA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CAM-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洪娟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3期2019-2020,共2页
糖尿病并发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是常见的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病变多累及双膝以下中小血管,特别是足背动脉。笔者运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ASO3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前列地尔注射液 疗效观察 治疗 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 中小血管 足背动脉 总结报告
原文传递
冠脉介入器材在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腔内成形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正 陈永吉 +2 位作者 饶洋东 谢绍峰 朱恒青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6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医师使用冠脉介入治疗的器械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方法来行闭塞性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腔内治疗,分析其近、远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进行冠脉介入手术的15例患者,均病在下肢,共28条肢体,107支血管段,心内科医师执行手... 目的探讨心内科医师使用冠脉介入治疗的器械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方法来行闭塞性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腔内治疗,分析其近、远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进行冠脉介入手术的15例患者,均病在下肢,共28条肢体,107支血管段,心内科医师执行手术,局麻,据DSA显示的病变血管的解剖特征,血管钙化、扭曲及狭窄的程度,闭塞血管的形态来选用不同的冠脉介入器械,先用冠脉球囊扩张严重狭窄或闭塞的病变,再用合适的外周球囊扩张,14例患者72支血管段进行二次球囊扩张,10例患者在缺血区域注入0.1~0.2硝酸甘油改善血流灌注,57例联合支架植入术,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给予抗凝治疗,积极调脂、降压、控制血糖,术后为本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本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前AB(I0.31±0.12),2周后(0.67±0.10),1个月后(0.62±0.05),3个月后(0.60±0.07),6个月后(0.56±0.05),12个月后(0.48±0.03),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穿刺点出血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皮下淤血1例,发生率20.0%,治疗后下肢无力、肿胀等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步行能力增强。结论冠脉介入器械帮助完成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腔内成形术,其临床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腔内成形术 冠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治疗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17例临床观察
15
作者 芦璐 宗俊学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80-81,共2页
近年来,我们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17例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 前列腺素E1 例临床观察 疗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英信 时德 +2 位作者 张依仁 白麟祥 刘象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7-469,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肢粥样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 对 198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 176例下肢粥样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般资料、药物治疗、手术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Ⅱ期病人经药物治疗症状得到改善 ,41例Ⅲ期病人症状... 目的 探讨下肢粥样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 对 198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 176例下肢粥样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般资料、药物治疗、手术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Ⅱ期病人经药物治疗症状得到改善 ,41例Ⅲ期病人症状有一定改善 ,73例Ⅳ期患者无明显效果。 3 8例大隐静脉动脉化术后未发生截肢者 ;3 6例腰交感神经节切除后 8例 1~ 3年再次截肢。 1例人造血管移植 1年后发生栓塞 ;1例经患肢穿刺造影术后整个肢体发生急速严重缺血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Ⅱ期病人以药物治疗为主 ,Ⅲ、Ⅳ期病人术后应坚持药物治疗 ,截肢平面应根据残端供血情况适当提高 ,以免残端缺血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家兔ET、NO、SOD、MDA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林成仁 王敏 +2 位作者 庄百溪 马雪瑛 刘建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家兔ET、NO、SOD、MDA水平的动态变化,并用通心络胶囊(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等)进行干预,探讨其对ASO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胶囊0.8、0.4、0.2 g/kg剂量组,通塞脉...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家兔ET、NO、SOD、MDA水平的动态变化,并用通心络胶囊(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等)进行干预,探讨其对ASO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胶囊0.8、0.4、0.2 g/kg剂量组,通塞脉片0.8 g/kg剂量组及来适可0.002 g/kg剂量组;采用机械损伤、免疫损伤及高脂饲料喂养等方法复制家兔髂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造模8周开始灌胃给药,实验前、给药前、给药4周、给药8周、给药12周测定血液中ET、NO、SOD、MDA水平,实验结束时造影,并取术侧髂股动脉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通心络胶囊明显减轻术侧后肢髂股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SOD活性和NO含量。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提示其防治ASO的机制可能与上述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 通心络胶囊 髂股动脉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与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缺血下肢血管及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晓峰 所剑 +6 位作者 王琦 刘婷 崔阳 王中英 杨学明 方艳秋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7-340,397,398,共6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及分布规律,为应用HIF-1α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例ASO截肢患者肢体的血管、肌组织及...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及分布规律,为应用HIF-1α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例ASO截肢患者肢体的血管、肌组织及3例正常人肌组织中的HIF-1α、VEGF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应用CD34标记血管,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及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灰度值较正常人均明显增加,MVD计数增加。增加最高的是胫后动脉(HIF-1α为932.5±545.2,VEGF为354.5±75.8,MVD为38.4±8.4),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小腿缺血肌肌间动脉、小腿缺血肌以及足坏死肌中HIF-1α和VEGF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胫后动脉;在缺血血管壁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均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而在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增加均与缺血程度无关联;HIF-1α、VEGF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结论:HIF-1α、VEGF在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和缺血肌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但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缺血肢体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家兔髂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成仁 马雪瑛 +2 位作者 王敏 庄百溪 刘建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1-515,共5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家兔髂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胶囊0.8,0.4,0.2g.kg-1剂量组,通塞脉片0.8g.kg-1剂量组及来适可0.002g.kg-1剂量组;采用机械损伤、免疫损伤及高脂饲料喂养等...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家兔髂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胶囊0.8,0.4,0.2g.kg-1剂量组,通塞脉片0.8g.kg-1剂量组及来适可0.002g.kg-1剂量组;采用机械损伤、免疫损伤及高脂饲料喂养等方法复制家兔髂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造模8周开始给药,实验前(0周)、给药前(术后8周)、给药4周(术后12周)、给药8周(术后16周)、给药12周(术后20周)测定血液中血脂(TC,TG,HDL-C,LDL-C)水平,进行行为学观察,并测定术侧后肢远端皮肤温度;实验结束时造影,并取术侧髂股动脉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通心络胶囊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家兔血清TC,TG,LDL-C,VLDL-C水平及TC/HDL-C;明显改善术侧后肢跛行程度,增加术侧后肢远端皮温;减少术侧后肢髂股动脉内膜厚度和内膜面积比率,减轻术侧后肢髂股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调节血脂、防治ASO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 通心络胶囊 髂股动脉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血浆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梁越 聂皓 +4 位作者 任华亮 李方达 田翠 李汇华 郑月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8-195,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浆中的水平,以及其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析75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病例组)及6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Angptl2水平。...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浆中的水平,以及其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析75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病例组)及6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Angptl2水平。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Angptl2、脂联素水平。结果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浆Angptl2水平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13.55±9.17)μg/L比(9.04±4.79)μg/L,P=0.010]。糖尿病人群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浆Angptl2水平(18.67±9.84)μg/L较对照组(13.01±3.47)μg/L升高(P=0.021)。在重症下肢缺血组Angptl2水平较间歇性跛行组更高[(17.01±10.20)μg/L比(10.53±6.97)μg/L,P=0.003]。Angptl2>13.67μg/L诊断效果最好,敏感性为60.34%,特异性为81.25%。在病例组中,血浆Angptl2水平与踝-肱指数呈负相关(斯皮尔曼相关系数=-0.244,P=0.035)。结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浆Angptl2水平升高。当疾病进展为重症下肢缺血时,Angptl2水平的升高更为明显,可以作为判断疾病进展程度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间歇性跛行 下肢缺血 诊断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