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耀彩 张其梅 +4 位作者 张永萍 张兰 王启翠 黄秀丰 覃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的发病早期(1周内)采用药物、物理、康复综合性治疗。结果完全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有效率为86%。不完全性周围性麻痹的有效率为97%,总有效率为94%。两...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的发病早期(1周内)采用药物、物理、康复综合性治疗。结果完全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有效率为86%。不完全性周围性麻痹的有效率为97%,总有效率为94%。两个疗程的有效率为88%,三个疗程的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显效率明显提高,一般以三个疗程为宜,老年人有伴发病者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治疗在周围面神经麻痹康复中的作用
2
作者 孙晓莉 范剑非 +1 位作者 夏军 赵新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5期64-,共1页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指导 低频电 面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治疗在周围面神经麻痹康复中的作用
3
作者 孙晓莉 张衍平 +1 位作者 范剑非 夏军 《沈阳部队医药》 2000年第2期187-188,共2页
为了探讨周围面神经麻痹的有效简便的康复方法,我科自1996~1999年对55例在物理治疗(理疗)的同时,应用了指导治疗,并与单纯理疗的55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和分组周围面神经麻痹110例,均经专科确诊,首次均作I/t曲... 为了探讨周围面神经麻痹的有效简便的康复方法,我科自1996~1999年对55例在物理治疗(理疗)的同时,应用了指导治疗,并与单纯理疗的55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和分组周围面神经麻痹110例,均经专科确诊,首次均作I/t曲线,按时值,病程≤7天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患者 面肌功能 指导 低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相继周围面神经麻痹1例报告
4
作者 蒋玲 刘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8期135-135,共1页
1病例摘要 患者,男,28岁,因双眼相继闭合不全,口角流涎7d就诊。患者于7d前晨起后出现右眼闭合不全,饮水时右侧口角漏水,右侧面颊滞食,未治疗。3d前患者开始出规左眼闭合不全,左侧口角流涎,无面部感觉异常、视物成双、饮水呛... 1病例摘要 患者,男,28岁,因双眼相继闭合不全,口角流涎7d就诊。患者于7d前晨起后出现右眼闭合不全,饮水时右侧口角漏水,右侧面颊滞食,未治疗。3d前患者开始出规左眼闭合不全,左侧口角流涎,无面部感觉异常、视物成双、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无发热、头痛,肢体活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Bell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理疗法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方丽 王敏 《中国疗养医学》 2006年第4期245-245,共1页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综合物理疗法 疗效观察 治疗 眼睑闭合不全 双侧面瘫 临床表现 不同病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治疗急性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于洪涛 成述昌 +3 位作者 王秀媛 闫秀林 王秀华 方学良 《中国疗养医学》 1998年第2期19-20,共2页
超短波治疗急性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于洪涛1成述昌1王秀媛1闫秀林2王秀华3方学良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病之一。不同病期用不同方法治疗[1]。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常用电疗、红外线、TDP及超声波等。本文应用超短波治... 超短波治疗急性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于洪涛1成述昌1王秀媛1闫秀林2王秀华3方学良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病之一。不同病期用不同方法治疗[1]。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常用电疗、红外线、TDP及超声波等。本文应用超短波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周围面神经麻痹 超短波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56例
7
作者 陈玲珍 曾启龙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27,共1页
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牵正散 补阳还五汤 针刺疗法 维生素B1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面神经麻痹138例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郑枭剑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27期3737-3738,共2页
目的:观察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13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和9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其中138例患者中,针灸1周痊愈的98例,针灸2周痊愈的25例,针灸... 目的:观察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13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和9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其中138例患者中,针灸1周痊愈的98例,针灸2周痊愈的25例,针灸1个月没痊愈的15例。结果:面神经麻痹组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全血粘度的值与预后有着相关性。结论:对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有助于面神经麻痹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血液流变学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焕标 李丽蓉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6期68-68,共1页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1].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摩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32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云玲 郭延东 《按摩与导引》 2003年第5期25-25,共1页
周围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药物治疗不甚理想.自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按摩法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32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按摩治疗 周围面神经麻痹 疗效标准 捏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粉针治疗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张智靖 赵建安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5-45,47,共2页
关键词 灯盏花素粉针 周围面神经麻痹 单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配合牵正散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98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海涛 贾俊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合谷、迎香等穴,同时配合6805-Ⅱ型治疗仪疏密波治疗;同时结合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结果]总有效率为97.96%。[结论...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合谷、迎香等穴,同时配合6805-Ⅱ型治疗仪疏密波治疗;同时结合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结果]总有效率为97.96%。[结论]电针结合中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电针 中药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按摩综合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80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玉霞 李敏然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6期39-39,共1页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口眼歪斜”)是常见病,多发病,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部肌肉迟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急性起病,发展快,1-2天可达到高峰。我科采用针灸、按摩和葱白煮水熏蒸,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针灸 按摩 熏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一体”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80例
14
作者 宋玉霞 李敏然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9期125-125,共1页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口眼歪斜”)是常见病,多发病,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部肌肉迟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急性起病,发展快,1-2天可达到高峰。我科采用针灸、按摩和葱白煮水熏蒸,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针灸 按摩 熏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王东 田军 郭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28-031,共4页
探究为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的同时为患者实施中药辨证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出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到本院就诊的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选出的患者都接受针灸治疗,其中40例增加中药辨... 探究为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的同时为患者实施中药辨证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出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到本院就诊的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选出的患者都接受针灸治疗,其中40例增加中药辨证治疗,此40例患者被归入观察组,其余患者则被归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组间对比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积分发生的变化更大(P<0.05);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和占比相近(P>0.05)。 结论 为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结果实施中药治疗可以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有效促进不良症状缓解和神经功能提升,同时在联合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与单独针灸治疗无明显区别,所以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药辨证治疗 周围面神经麻痹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罐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王丽萍 熊琳梅 黄佳佳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7期122-125,130,共5页
目的探讨火龙罐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5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火龙罐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5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火龙罐联合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以及面肌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面肌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肌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火龙罐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面肌功能,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罐 中药封包治疗 周围面神经麻痹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方结合益气针刺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马伯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14-017,共4页
观察补中益气联合益气针刺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06月-2024年06月到本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复发率低,P<0.05;治疗后,观察... 观察补中益气联合益气针刺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06月-2024年06月到本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复发率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指标低,汤姆森面部分级系统(TFGS)评分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潜伏期指标低,波幅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P<0.05。结论 采用补中益气联合益气针刺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方法 能够显著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面神经肌电指标,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提升疗效,降低复发率,建议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益气针刺 周围面神经麻痹 神经肌电图 面神经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联合维生素B12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研究
18
作者 孙小利 刘俊然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维生素B12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FP)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80例PFP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治疗,观察组加用七叶皂苷钠治疗,两组均...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维生素B12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FP)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80例PFP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治疗,观察组加用七叶皂苷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分级、肌电图指标、神经因子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R1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联合维生素B12治疗PFP的效果较为理想,利于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调节肌肉动作电位和神经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临床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七叶皂苷钠 维生素B12 面神经功能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面肌功能改善训练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王飘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面肌功能改善训练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抚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9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面肌功能改善训练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抚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9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9例;联合组接受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面肌功能改善训练,常规组接受常规面肌功能改善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面部对称性、面神经功能、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面神经功能良好患者占比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unnybrook面神经分级系统(SFGS)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静态对称性评分、动态对称性评分、社会生活功能指数(FD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静态对称性评分、动态对称性评分、FDI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FDIP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面肌功能改善训练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面肌功能改善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对称性、增强面神经功能、提升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面肌功能改善训练 周围面神经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述蒙医拔罐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特点
20
作者 娜日苏 阿拉腾其木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9-0072,共4页
面部周围性神经瘫痪,通常称为面瘫,主要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其他可能引起面神经主干或分支受压的原因包括肿瘤、颅脑外伤等,导致面神经水肿和神经髓鞘肿胀。此外,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导致面神经瘫痪。许多... 面部周围性神经瘫痪,通常称为面瘫,主要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其他可能引起面神经主干或分支受压的原因包括肿瘤、颅脑外伤等,导致面神经水肿和神经髓鞘肿胀。此外,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导致面神经瘫痪。许多患者在发病前曾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而疾病通常是单侧发作。其主要症状包括口角歪斜、流口水、言语不清、呼哨声或大笑。在发作前,可能会出现同侧耳后、耳内及面部轻微疼痛等症状。本病属蒙医“面萨”范畴, 是蒙医常见的神经内科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的平均患者率为百分之四点二六,占据所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百分之十,国外报道发病率在11.5/10万人~3.3/10万人,任何年龄都可发病。此疾病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冲击,不仅会影响外观,还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目前有许多治疗外周面瘫的方法,但由于不良反应和个体差异,导致其临床疗效受到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蒙医拔罐放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