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油藏周期注气微观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学武 杨正明 +2 位作者 李文举 汪艳勇 时凤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1,共5页
针对致密油藏注水难度大,气水交替难以有效实施的问题,周期注气改善注CO_2驱油效果的方法逐渐得到重视。利用大庆外围致密岩心,将致密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和低磁场核磁共振仪相结合,建立了一种研究周期注气微观驱油机理的新方法,分析... 针对致密油藏注水难度大,气水交替难以有效实施的问题,周期注气改善注CO_2驱油效果的方法逐渐得到重视。利用大庆外围致密岩心,将致密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和低磁场核磁共振仪相结合,建立了一种研究周期注气微观驱油机理的新方法,分析了不同驱油阶段岩心静置前后原油在孔隙中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周期注气指数参数,并对周期注气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气驱至不同阶段,静置前后T_2谱图均发生变化,且不同驱替阶段T_2谱图的变化规律不同,说明不同驱替阶段停注后原油的流动规律不同,其周期注气的微观驱油机理也存在差异。驱替至一定的PV数后,周期注气指数显著增加,周期注气效果显著提高。随着驱替倍数的增加,较小孔隙中的原油逐渐得到动用。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周期注气相比于连续注气采收率提高9.92%。上述研究丰富了核磁共振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核磁共振 周期注气 孔喉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高、特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周期注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亮 张晓东 +4 位作者 汪娟 王娟 钟金银 李柱正 黄婷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4,共8页
为提高凝析气藏凝析油采收率,以塔中I号气田Ⅱ区高、特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为例,建立了最大反凝析速度判别方法,结合生产动态特征,开展不同储层类型的高、特高含凝析油型凝析气藏单井周期注气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1根据反凝析液量与... 为提高凝析气藏凝析油采收率,以塔中I号气田Ⅱ区高、特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为例,建立了最大反凝析速度判别方法,结合生产动态特征,开展不同储层类型的高、特高含凝析油型凝析气藏单井周期注气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1根据反凝析液量与压力变化关系得到的单位压降凝析液析出速度拟合特征曲线会出现多个极值点,第1个极大值点是单位压降凝析油析出速度最快压力点,第1个极小值点是保压开采最低压力点;2衰竭开采反凝析程度越大,则凝析气中组分含量比值(C2—C6)/C1越大,则周期注气提高凝析油采收率越高;3水侵体积系数越大,裂缝发育程度越小,基质(洞穴、孔洞储层)与裂缝耦合程度越高,则周期注气提高凝析油采收率越高;4相对衰竭开采,注入C1、C2均能一定程度提高凝析油产量,C2抽提、驱替凝析油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 周期注气 数值模拟 凝析油采收率 塔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龙页岩油注CO_(2)/烃类气相态特征及多周期作用机制
3
作者 宋兆杰 邓森 +5 位作者 韩啸 张翊航 张利超 李斌会 陈旻宸 李培宇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于PVT实验和多周期注CO_(2)/烃类气采油物理模拟实验,结合相态模拟计算揭示古龙页岩油注气前后的高压物性和流体类型演化规律,评价多周期注气作用下的原油采出效果,分析多组分间的抽提传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属于轻质弱挥... 基于PVT实验和多周期注CO_(2)/烃类气采油物理模拟实验,结合相态模拟计算揭示古龙页岩油注气前后的高压物性和流体类型演化规律,评价多周期注气作用下的原油采出效果,分析多组分间的抽提传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属于轻质弱挥发性油藏,当压力降低至泡点压力以下时,原油的黏度和密度快速增大,原油物性急剧变差。因此,对于成熟度较高的页岩油,利用注气补充地层能量并维持良好的原油物性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且注CO_(2)对原油的膨胀、降黏效果均优于注烃类气。此外,注CO_(2)/烃类气可使古龙页岩油由弱挥发性油藏向挥发性油藏转变,先注烃类气再注CO_(2)使得古龙页岩油呈现出由挥发性油藏进一步向凝析气藏过渡的趋势。古龙页岩油脱气后的溶解气驱效果更优,产出油相呈现连续的泡沫油状态。注CO_(2)/烃类气可为地层原油补充溶解气和弹性能量,注CO_(2)对原油中间烃组分(C_(5)—C_(10))和重烃组分(C_(11)+)的抽提效果均较好,注烃类气对原油中间烃组分的抽提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相态特征 CO_(2)/烃类 周期注气采油 溶解 组分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周期注CO_2驱油室内实验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维波 陈龙龙 +2 位作者 汤瑞佳 王贺谊 杨红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6-209,共4页
针对靖边油田乔家洼区块203井区的特点,开展室内CO2驱油实验研究,对周期注气的驱油潜力进行评价,并对注气段塞尺寸和注气速度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周期注CO2在目标井区具有较大的驱油潜力,可在连续气驱的基础上将采收率提高15.29百分... 针对靖边油田乔家洼区块203井区的特点,开展室内CO2驱油实验研究,对周期注气的驱油潜力进行评价,并对注气段塞尺寸和注气速度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周期注CO2在目标井区具有较大的驱油潜力,可在连续气驱的基础上将采收率提高15.29百分点,并且比连续注气多注入0.8 PV时才发生气窜,延缓气窜效果明显;经优化的最佳注气段塞尺寸和最佳注气速度分别为0.05 PV和1.2 m L/min。研究成果为目标区块开展CO2注气试验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周期注气 CO2驱 段塞尺寸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国寺地下储气库2016年累计注气量突破10亿立方米
5
作者 天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78,共1页
截至2016年8月16日,我国西南地区首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相国寺储气库2016年累计注入天然气量达10.23亿立方米,库存气量达36.95亿立方米,达库容量的87%,再创新高,为今冬明春调峰保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国寺储气库地处重庆市北碚区... 截至2016年8月16日,我国西南地区首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相国寺储气库2016年累计注入天然气量达10.23亿立方米,库存气量达36.95亿立方米,达库容量的87%,再创新高,为今冬明春调峰保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国寺储气库地处重庆市北碚区和渝北区境内,其功能定位为中卫—贵阳联络线和川渝地区进行季节调峰、事故应急及战略储备。2013年6月29日开始注气,2014年12月1日开始参与调峰采气,目前处于第4个注气周期,历年累计注气43.77亿立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 周期 重庆市北碚区 天然 联络线 库容量 川渝地区 功能定位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注CO_2驱油注入方式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何应付 周锡生 +1 位作者 李敏 高慧梅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134,共4页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水相难以有效注入、水气交替难以有效实施的问题,提出采用周期注气来改善特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油效果。首先通过与其他注入方式的对比,分析周期注气的优缺点,指出其比较适合特低渗透油藏。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水相难以有效注入、水气交替难以有效实施的问题,提出采用周期注气来改善特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油效果。首先通过与其他注入方式的对比,分析周期注气的优缺点,指出其比较适合特低渗透油藏。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周期注气改善驱油效果的机理,分析认为周期注气能够有效改善流度比,扩大CO2的波及体积,降低粘性指进的影响。最后将周期注气应用到特低渗透油藏芳48和树101区块的方案编制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连续注气相比,周期注气可以有效提高CO2的换油率,减缓油井气窜,最终提高采收率;并且在现场生产过程中,周期注气可以明显降低油井油气比上升速度,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二氧化碳驱 入方式 周期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特低渗透油藏注二氧化碳驱油效果的方法 被引量:37
7
作者 何应付 高慧梅 周锡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2-515,共4页
大庆外围扶杨油层为特低渗透、低流度和低产量的油层,在注水开发条件下无法有效动用。以芳48断块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利用Eclipse软件研究改善注CO2驱油效果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超前注气能够提高油藏压力和初期产能,降低特低渗... 大庆外围扶杨油层为特低渗透、低流度和低产量的油层,在注水开发条件下无法有效动用。以芳48断块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利用Eclipse软件研究改善注CO2驱油效果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超前注气能够提高油藏压力和初期产能,降低特低渗透油藏早期的产量递减;周期注气能够有效改善流度比,扩大CO2的波及体积,降低黏性指进的影响;注轻烃段塞可以提高油藏的混相程度,增大驱油效率;水平井注气可以有效延缓气窜,增大波及面积。4种措施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善注CO2驱油的开发效果,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二氧化碳驱 数值模拟 周期注气 轻烃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文星 刘月田 +2 位作者 田树宝 刘彦锋 刘波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6-120,134,共6页
以大庆油田外围某特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油藏的地质特征及注水开发难以实现的情况,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CO2驱开发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周期注气为CO2驱的合理注入方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累计产油量和换油率为评价指... 以大庆油田外围某特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油藏的地质特征及注水开发难以实现的情况,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CO2驱开发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周期注气为CO2驱的合理注入方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累计产油量和换油率为评价指标,得到了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注采参数依次为注气速度、注气周期、生产压力和采油方式等;确定了最优注采参数组合方案:注气速度为500m3/d、注气周期为注2个月关1个月、生产压力为4 MPa、采油方式为连续采油.这为现场CO2驱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CO2驱 周期注气 正交设计 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CO_2驱注入参数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丽丽 李治平 +3 位作者 窦宏恩 郝希宁 张运军 姜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6-70,共5页
CO_2驱是提高超低渗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目前对CO_2在超低渗油藏中的驱油机理认识还不完善。针对西部某超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注水矛盾问题,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CO_2驱对该超低渗透油藏的适应性,并通过对比不同的CO_2... CO_2驱是提高超低渗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目前对CO_2在超低渗油藏中的驱油机理认识还不完善。针对西部某超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注水矛盾问题,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CO_2驱对该超低渗透油藏的适应性,并通过对比不同的CO_2注入方式和注入参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优选出超低渗透油藏CO_2驱最佳注入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该超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周期注气方式下驱油效果最佳,且当注入段塞为0.06 PV,注气与焖井时间比为1∶2时延缓气窜的效果最好,驱油效率达到60%以上。研究结果为该类型超低渗油藏现场注气开发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 超低渗油藏 入参数 驱油效率 周期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驱油注入方式优选实验 被引量:38
10
作者 王维波 师庆三 +2 位作者 余华贵 黄春霞 陈龙龙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7-500,504,共5页
针对二氧化碳(CO2)驱油注入方式优选问题,选择连续注气、水气交替注入、周期注气3种方式对低渗透岩心进行室内对比实验,同时对3种注气方式的主要参数(注气压力、速度、比例、段塞大小)以采出程度、水/气突破时间为评价标准进行优化研究... 针对二氧化碳(CO2)驱油注入方式优选问题,选择连续注气、水气交替注入、周期注气3种方式对低渗透岩心进行室内对比实验,同时对3种注气方式的主要参数(注气压力、速度、比例、段塞大小)以采出程度、水/气突破时间为评价标准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驱替压力及注入速度增加,见气采出程度和最终采出程度逐步增大后趋于稳定,最佳注入压力为26 MPa,最佳注入速度为2.4 cm3/min;水气交替水气比为1∶1时,最终采出程度最高,水、气突破时间较为接近;从最终采出程度看,水气交替最佳段塞为0.20 PV;周期注气最终采出程度随着注气段塞的增加而增大,小周期注入量有利于推迟见气。从见气采出程度和最终采出程度综合考虑,周期注入段塞0.03 PV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 入方式 连续 交替 周期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氮气吞吐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铨峥 杨胜来 +2 位作者 韩伟 孙丽婷 宋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通过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室内岩心氮气吞吐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吞吐周期、生产压力和渗透率对致密油储层吞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吞吐周期增加,周期采收率降低,吞吐效果变差;经过5个吞吐周期,累积采收率提高6.81%~13.88%,约... 通过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室内岩心氮气吞吐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吞吐周期、生产压力和渗透率对致密油储层吞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吞吐周期增加,周期采收率降低,吞吐效果变差;经过5个吞吐周期,累积采收率提高6.81%~13.88%,约为弹性衰竭采收率的2.5~3倍,但采收率提高主要在前3个吞吐周期;生产压力越低或渗透率越高,周期采收率和注气利用率越高,吞吐效果越好。根据实验结果认为,研究区氮气吞吐具有可行性,当储层渗透率较低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压裂、酸化等措施改善储层渗透率,提高吞吐效果,但吞吐周期应控制在3个周期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储层 吞吐 周期 生产压力 油比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图壁地下储气库地表形变模式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泽根 窦可璞 杨莹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为探究地下储气库区域地表形变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Sentinel-1A升轨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基于小基线集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提取了2017年3月—2019年5月呼图壁地下储气库的时序地表形变信息。结果表明,在时间上,每年4月至1... 为探究地下储气库区域地表形变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Sentinel-1A升轨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基于小基线集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提取了2017年3月—2019年5月呼图壁地下储气库的时序地表形变信息。结果表明,在时间上,每年4月至10月注气阶段储气库地表靠近卫星约10~30 mm;同时,在夏季降水量不能满足农田灌溉需抽取地下水时,注气阶段储气库区域特别是接近农田灌溉井的区域由于抽取地下水会存在明显的抬升量减小现象;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采气阶段,地表远离卫星约5~10 mm。空间上,储气库西侧卫星视线向抬升大于东侧,注气时地表抬升响应也较为迅速;而离灌溉井近区域地表抬升量明显减小。分析发现储气库注气阶段地表抬升,采气阶段地表沉降;区域存在地下水抽取时导致地表抬升量有减小趋势,储气库区域地表形变是注采气与地下水抽取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图壁储 小基线集雷达干涉测量 地表变形 周期 降水量 地下水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小益 曹堂路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10期2339-2342,共4页
针对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低,注水困难的特征,通过分析具体油藏的地质、储层及原油物性和最小混相压力等条件,确定了该油藏满足进行CO_2混相驱的要求。使用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对该油藏进行模拟,对比连续注水、连续注气和周期注气三种... 针对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低,注水困难的特征,通过分析具体油藏的地质、储层及原油物性和最小混相压力等条件,确定了该油藏满足进行CO_2混相驱的要求。使用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对该油藏进行模拟,对比连续注水、连续注气和周期注气三种开发方式,发现周期注气开发效果最好。当注停时间比为2:1时采出程度最高,分析其原因为注停时间比为2:1时,低渗透油藏能量的传播使地层压力重新均匀分布。对比不同CO_2驱替压力,发现当驱替压力在CO_2最小混相压力附近时采出程度最高,驱替压力大于最小混相压力,随着压力增大,采出程度越低,分析原因为储层发生堵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最小混相压力 CO2混相驱 周期注气 储层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资讯
14
作者 陈瑜(整理) 《中国石油企业》 2024年第9期55-59,共5页
我国最大储气库日注天然气量创历史新高我国最大天然气储气库新疆油田公司呼图壁储气库,自3月28日开始本周期注气以来,已累计注气突破20亿立方米,日注气量最高达到26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为今冬明春西气东输沿线城市天然气供应加足底... 我国最大储气库日注天然气量创历史新高我国最大天然气储气库新疆油田公司呼图壁储气库,自3月28日开始本周期注气以来,已累计注气突破20亿立方米,日注气量最高达到26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为今冬明春西气东输沿线城市天然气供应加足底气。呼图壁储气库是国内首座库容超100亿立方米的大型储气库,目前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也是中亚进口气进入国内后的首座储气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图壁储 西东输 周期注气 天然 天然供应 新疆油田公司 行业资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