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管理专职教育师培训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1
作者 田家利 张素 +4 位作者 韩春燕 齐晓玖 乔红梅 杨晶 赵玉焕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2期68-73,共6页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下简称“呼吸慢病”)管理专职教育师的培训模式及效果,探讨后期呼吸慢病管理专职教育师培训方案、规范化培训方法,提高呼吸慢病管理教育师的培训质量。方法由全国范围内呼吸系统医疗、护理专家组成专家组,...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下简称“呼吸慢病”)管理专职教育师的培训模式及效果,探讨后期呼吸慢病管理专职教育师培训方案、规范化培训方法,提高呼吸慢病管理教育师的培训质量。方法由全国范围内呼吸系统医疗、护理专家组成专家组,经过两轮专家讨论,确定培训大纲、培训模式及培训内容,采取全封闭专科理论学习一周、专科临床实践6个月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培训前后呼吸慢病知识测评、培训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学员呼吸慢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前总分(59.83±12.50)分,培训后为(74.60±6.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员理论考核合格率为98.75%(79/80),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98.75%(79/80)。结论呼吸慢病管理专职教育师的培训体系设计合理,能够提高呼吸慢病管理教育师的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专职教育师 慢性疾病管理 教育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2
作者 武玉华 高敏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8期2505-2506,共2页
关键词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心理反应 临终病人 护理 否认期 愤怒期 磋商期 接受期 博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者652例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等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凤芹 衣红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2期2214-2214,共1页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病因素,探讨预防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收集652例60岁以上患者的资料,按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居住环境等,做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病因素,探讨预防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收集652例60岁以上患者的资料,按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居住环境等,做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病率比女性高,66~7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肺心病、肺炎也因吸烟等因素患病率高于女性,老年肺心病有随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趋势,老年肺癌有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结论老年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密切相关,也与患者文化程度及居住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年龄 性别 文化程度 居住环境 相关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方在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胡晓燕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3期86-87,共2页
冬令进补韵涵着深厚的中医文化,进补是我国几千年来防病强身的传统方法。冬令进补包含着养生和治未病之意,其适用人群广泛,除可对慢性病患者予以调治外,对少者可助长发育、提高智力,对中青年可增强体质、保持青春常驻,对老者可延... 冬令进补韵涵着深厚的中医文化,进补是我国几千年来防病强身的传统方法。冬令进补包含着养生和治未病之意,其适用人群广泛,除可对慢性病患者予以调治外,对少者可助长发育、提高智力,对中青年可增强体质、保持青春常驻,对老者可延缓衰老、保持健康。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其临床过程表现出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逐渐加重的特点,故而治疗强调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而膏方的干预在整个治疗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膏方: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汤洪艳 姜杰 王颖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13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心理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 系统疾病 住院人数 慢性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30岁以下 年龄组 精神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家庭护理
6
作者 曹珊珊 《泰山卫生》 2004年第2期31-32,共2页
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且会随年龄增加而逐年加重,患者承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为了减缓病情的发展,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给患者做以下相应的护... 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且会随年龄增加而逐年加重,患者承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为了减缓病情的发展,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给患者做以下相应的护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家庭护理 咳嗽 咳痰 喘息 护理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达宁 闫郑伟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5期147-149,共3页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临终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2—12月该医院接待患者32例,预调查,对照组。2017年2—12月间,建立临终护理路径,处理患者35例,观察组。对照组被调查家属32名,观察组家属35名,患者死亡...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临终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2—12月该医院接待患者32例,预调查,对照组。2017年2—12月间,建立临终护理路径,处理患者35例,观察组。对照组被调查家属32名,观察组家属35名,患者死亡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家属医护人员对患者照护、患者症状管理与症状控制、医护人员对家属支持、总体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4±1.1)分、(8.3±1.2)分、(8.4±1.0)分、(8.1±1.1)分高于对照组(6.2±1.5)分、(6.4±1.0)分、(6.3±1.1)分、(6.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3.92、5.01、3.89,P=0.000、0.000、0.000、0.001<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7%低于对照组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P=0.006<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 心理护理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被引量:1
8
作者 符雯 胡雅梦 +1 位作者 陈鑫 刘金保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2,共9页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整合了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炎症的非凋亡形式的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积累。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铁死亡参与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的发病机制。此外,铁死亡相...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整合了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炎症的非凋亡形式的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积累。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铁死亡参与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的发病机制。此外,铁死亡相关基因和分子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些基因和分子具有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本文主要对铁死亡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进一步讨论了现有的靶向铁死亡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进展,以及将实验研究转化为临床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炎症 线粒体 脂质代谢 铁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9
作者 李湘 栗萱 田应选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3期217-222,共6页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老年人带来的疾病负担沉重,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本文对一些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气道炎症、肺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以及肺结核等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防治老年慢性呼吸系统...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老年人带来的疾病负担沉重,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本文对一些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气道炎症、肺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以及肺结核等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防治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探讨应用脏腑气化理论诊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10
作者 王玺 郭思佳 《河南中医》 2025年第4期496-500,共5页
现代医学之线粒体与中医之气均参与精微物质的转化并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线粒体功能与中医阳气功能相似,线粒体调控人体代谢与脏腑气化功能类似,线粒体动力学与肾精的作用类似。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病机为脏腑气机失调,气化失司,... 现代医学之线粒体与中医之气均参与精微物质的转化并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线粒体功能与中医阳气功能相似,线粒体调控人体代谢与脏腑气化功能类似,线粒体动力学与肾精的作用类似。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病机为脏腑气机失调,气化失司,西医病理机制为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氧化应激、炎症因子激活、线粒体过度融合和分裂缺陷及线粒体生物合成障碍等。宣白承气汤、益气温阳护卫汤以及黄芪甲苷、连翘脂素、延龄草皂苷和南五味子等在调节脏腑气化功能的同时,也可改善机体线粒体功能,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间的异病同治提供依据,也为中医气化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脏腑气化 线粒体 阳气 气机 气化 肾精 异病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常健痰圈模式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罗苗苗 李巧娟 杜美芳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6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肺常健痰圈模式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23年6—11月同科收治的慢性呼... 目的:探讨肺常健痰圈模式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23年6—11月同科收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肺常健痰圈模式。比较两组吸入剂使用正确率、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吸入剂使用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前,两组FEV_(1)、FV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FEV_(1)、FVC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印象、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常健痰圈模式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和满意度,改善其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肺常健痰圈 吸入用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护理方法研究探讨
12
作者 崔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90-193,共4页
探讨对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总计选取72例研究对象,均是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在研究开始前,根据72例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例,在... 探讨对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总计选取72例研究对象,均是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在研究开始前,根据72例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例,在临床护理期间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选择焦虑评估量表(SAS)、抑郁评估量表(SDS)作为评估工具,结果显示在护理后观察组以上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更高(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极高价值,有利于减轻负性情绪、防范并发症,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心功能不全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分级药学监护服务模式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的多维价值探析
13
作者 李亚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112-115,共4页
探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运用标准化分级药学监护服务的作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段:2022年5月-2024年5月,以12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软件采用随机的方式予以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60例/组。将常规药学... 探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运用标准化分级药学监护服务的作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段:2022年5月-2024年5月,以12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软件采用随机的方式予以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60例/组。将常规药学服务、标准化分级药学监护服务分别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整理并分析患者药学监护服务质量、药物治疗认知度与依从性、药学服务满意率、使用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抗菌药品使用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呼吸系统功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依从性评分、药物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学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使用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指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使用品种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采取标准化分级药学监护服务,能明显提高药学监护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药物治疗认知与依从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住院患者 标准化分级药学监护服务 认知情况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衰老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作者 李湘 栗萱 田应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761-765,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肺衰老及其导致的疾病如COPD、特发性肺纤维化、哮喘和肺癌受到关注。衰老机制涉及端粒缩短、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衰老细胞的累积和功能下降与多种呼吸疾病相关。目前,抗衰老治疗包括SIRT1激动剂、烟酰胺膘嘌呤... 随着人口老龄化,肺衰老及其导致的疾病如COPD、特发性肺纤维化、哮喘和肺癌受到关注。衰老机制涉及端粒缩短、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衰老细胞的累积和功能下降与多种呼吸疾病相关。目前,抗衰老治疗包括SIRT1激动剂、烟酰胺膘嘌呤二核苷酸补充剂、mTOR抑制剂和Senolytics药物等,但仍处于早期临床阶段,深入理解肺衰老机制对于开发有效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肺衰老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关联及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衰老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彩虹模型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整合型药学服务模式构建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丹 李春明 +3 位作者 杨雪 何霜霜 李冬 幸海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构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整合型药学服务模式,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综合运用实地走访、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重庆市医共体用药衔接改革成效及药学服务情况展开调研;利用彩虹模型从宏观、中观、微观、支持要素4个层面对存在... 目的构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整合型药学服务模式,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综合运用实地走访、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重庆市医共体用药衔接改革成效及药学服务情况展开调研;利用彩虹模型从宏观、中观、微观、支持要素4个层面对存在的难点进行剖析,并据此构建整合型药学服务模型。结果医共体内仍存在“三医”联动需进一步加强、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信息化支撑作用不明显、用药清单不够科学、专科协作不足、药学服务标准化有待提升等问题;建议宏观层面加强“三医”联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人力资源统筹机制;中观层面继续深化医共体内药学服务改革、横向增加专科协作;微观层面建立医共体药事委员会、制定分级诊疗药学技术规范、创新“人才+技术”培养模式;支持要素层面强化区域内信息化支撑、完善激励及考核机制。结论该文创新性地构建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整合型药学服务模式,可为慢病的分级诊疗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型药学服务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分级诊疗 彩虹模型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T、PIC联合Padua评分在早期筛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VTE患者中的价值
16
作者 郑振羽 陈方榕 +1 位作者 刘岩 佘晖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联合Padua评分在早期筛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9月时间段内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 目的:探究基于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联合Padua评分在早期筛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9月时间段内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住院诊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0例,按照是否发生VTE分组,分为VTE组(n=43)与非VTE组(n=57)。接受血清TAT、PIC检测分析以及Padua评分评估。比较两组血清TAT、PIC水平以及Padua评分。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AT、PIC与Padua评分单一或联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VTE的诊断效能。结果:VTE组患者的血清TAT、PIC水平以及Padua评分均较非VTE组患者高(P<0.05),且VTE组患者VTE高风险(Padua评分≥4分)占比高于非VTE组(P<0.05)。经分析,当血清TAT≥16.18ng/m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77.59%;当血清PIC≥3.10μg/m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76.60%、特异度为86.79%;当Padua评分≥4分时,其诊断灵敏度为80.85%、特异度为90.57%。经血清TAT、PIC与Padua评分联合诊断的AUC为0.959,其诊断灵敏度为93.48%、特异度为100.00%。结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VTE患者血清TAT、PIC水平及Padua评分明显较高,通过TAT、PIC联合Padua评分可早期筛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VTE,且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 Padua评分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锋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3期12-14,共3页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尤其是极早产儿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增加了早产儿的住院率、住院时长及死亡率,并会对整个儿童期甚至青春期以后的呼吸健康产生不良影响。BPD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尤其是极早产儿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增加了早产儿的住院率、住院时长及死亡率,并会对整个儿童期甚至青春期以后的呼吸健康产生不良影响。BPD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学者开展了多项有关BPD危险因素、早期预测和营养支持等方面的研究,为BPD防治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循证医学证据 住院率 早期预测 危险因素 住院时长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肺康复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璨 何静春 +3 位作者 高晓 刘学焕 廉馨莹(综述) 刘筠(审校)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肺康复旨在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担任重要角色。对肺康复的发展史及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利用CT和MRI技术从肌肉和... 肺康复旨在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担任重要角色。对肺康复的发展史及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利用CT和MRI技术从肌肉和脑功能方面客观评估其疗效进行综述,发现通过综合性的康复计划可以减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康复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频率与锌缺乏关系的研究分析
19
作者 梁捷恒 邓蕴琦 +2 位作者 傅志钢 冼小玲 邓军丽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3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锌缺乏与成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单位时间内急性加重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9例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案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锌缺乏与成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单位时间内急性加重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9例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案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3)。试验组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为非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两组进行血清锌含量检测,根据结果在两组中各自分成锌缺乏亚组与锌正常亚组,并统计所有患者在研究期间罹患呼吸道感染且需要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干预的次数(以下简称急性感染次数)与锌缺乏的关系。结果:在49例患者中,总缺锌39例(79.59%)。试验组中缺锌4例(15.38%),边缘性缺锌17例(65.38%);对照组缺锌8例(34.78%),边缘性缺锌10例(43.48%),两组锌缺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感染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锌缺乏亚组感染次数多于锌正常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锌缺乏亚组与锌正常亚组感染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锌缺乏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其在有慢性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中尤为明显,在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日常管理中,需要更加注重维持微量元素锌的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锌缺乏 边缘性缺锌
原文传递
社区呼吸康复治疗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干预管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51-254,共4页
分析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简称呼吸慢病)使用社区呼吸康复方式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62例社区门诊收治的呼吸慢病病人进行分组,每一组是31例,研究组使用常规方式以及社区呼吸康复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 分析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简称呼吸慢病)使用社区呼吸康复方式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62例社区门诊收治的呼吸慢病病人进行分组,每一组是31例,研究组使用常规方式以及社区呼吸康复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比较肺功能各项指标、pH、PaO2为研究组均显著提升,比较各项症状的评估分值、呼吸困难指数、心理状况的评估分值、心率、呼吸频率、PaCO2为研究组均显著降低,比较运动耐力的评估情况为研究组显著延长,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数据以及治疗后体重指数为P>0.05。结论 呼吸慢病使用社区呼吸康复方式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呼吸康复治疗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干预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