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在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陶建萍 蔡永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4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在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00例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这些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深部痰标本,并对标本进行传统的病原菌培...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在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00例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这些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深部痰标本,并对标本进行传统的病原菌培养及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这300例患儿进行传统的病原菌培养相比,对其进行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其肺炎链球菌的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诊断这300例患儿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特异度、灵敏度、总符合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9.40%、92.37%、83.20%、93.38%、78.67%。本研究中,进行传统的病原菌培养与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一致性较好。与对这300例患儿进行传统的病原菌培养相比,对其进行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的用时更短,P<0.05。结论: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灵敏度、总符合率、阴性预测值等较高,与进行传统病原菌培养的结果一致性较好,且检测用时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 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 病原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在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王爱香 《系统医学》 202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中采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疑似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传统病原学培养和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以传...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中采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疑似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传统病原学培养和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以传统病原学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传统病原学培养结果显示,153例患儿中有100例阳性、53例阴性。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的敏感度为96.00%(96/100),特异度为96.23%(51/53),准确度为96.08%(147/153),Kappa值为0.914。且ROC曲线显示,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61,95%CI(0.796~0.921)。结论在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诊断过程中,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的诊断效能较高,与传统病原学培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 传统病原学培养 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钱婧 朱春梅 曹玲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9期1512-1514,1525,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对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初诊细菌性肺炎患儿224例,每位病例采集深部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按传统病原菌培养...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对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初诊细菌性肺炎患儿224例,每位病例采集深部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按传统病原菌培养是否分离到肺炎链球菌分为非肺炎链球菌组136例和肺炎链球菌组88例。用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2组病例中的病原菌,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及Kappa检验来对比2种检测方法的检出效能。结果非肺炎链球菌组应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检出肺炎链球菌40例,其中深部痰标本检出3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8例;肺炎链球菌组应用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法检出肺炎链球菌80例,其中深部痰标本检出5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28例。与传统病原学培养对比,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肺炎链球菌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74.4%、80.3%、66.7%、92.3%。2种检测方法对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4)。结论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的优势,与传统的病原学分离培养检验有较高的一致性及总符合率,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呼吸道病原菌基因检测 儿童
原文传递
LAMP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快速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雷星 龙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2期60-63,共4页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即呼吸道病原菌核酸联合检测法(13联)分析痰标本病原菌的检出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42例下呼...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即呼吸道病原菌核酸联合检测法(13联)分析痰标本病原菌的检出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4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痰标本/肺泡灌洗液进行LAMP(13联)检测,分析呼吸道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结果13种呼吸道病原菌的总体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在不同年龄组中,3~6岁患者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6~18岁患者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60岁患者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在不同季节组中,肺炎链球菌和肺炎衣原体好发于春季,肺炎支原体在秋节感染率最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MP可快速检测出病原菌,为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常见病原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培养结果及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价值研究
5
作者 李钊 《大医生》 2024年第15期123-125,共3页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检测结果,探讨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呼吸道感染病原...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检测结果,探讨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与痰培养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诊断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感染的价值。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检测标本,检测结果显示,98例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株112株,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结果与痰培养结果一致性高(Kappa值=0.788)。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诊断革兰氏阴性菌的灵敏度为90.54%,特异度为86.84%,准确率为89.29%;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诊断革兰氏阳性菌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89.02%,准确率为89.29%;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诊断真菌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90.38%,准确率为89.29%。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用于病原菌检测准确率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中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艳兵 胡海英 +5 位作者 吴茱萸 张丽娜 周敬奎 李从荣 童永清 李耀军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3025-3029,共5页
目的调查了解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评价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学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留取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成人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别进行常规培养及29种病原体基因芯片法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 目的调查了解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评价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学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留取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成人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别进行常规培养及29种病原体基因芯片法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入组451例患者,A组(18~45岁)63例,B组(45~60岁)95例,C组(>60岁)293例;基因芯片法病毒的总检出率为77.61%,C组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7,P>0.05)。基因芯片法细菌的总检出率为59.20%,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A组患者检出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P>0.05);阴性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流感嗜血杆菌在B组患者检出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3,P>0.05),非发酵菌在C组患者检出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肠杆菌科细菌在C组患者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P<0.05)。基因芯片法白色念珠菌的总检出率为28.60%, C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P<0.05)。基因芯片检测与流感病毒感染临床诊断对比,总符合率为80.93%,敏感度18.75%,特异度94.34%,阳性预测值41.67%,阴性预测值84.34%;与传统细菌培养结果对比,总符合率为83.59%,敏感度50.45%,特异度94.41%,阳性预测值74.67%。结论病毒检出率较高,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阴性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不典型病原体较少见;病毒、阴性菌及真菌在>60岁患者检出率较高;与传统培养法及流感临床拟诊相比,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有较高的符合率、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基因芯片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多重不对称PCR联合基因芯片实现下呼吸道病原菌及耐药基因快速检测
7
作者 刘俊杰 谢海宇 +3 位作者 张艳妮 陈桂柳 何小维 王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4期1994-2000,共7页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通用多重不对称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基因芯片的下呼吸道病原菌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同步实现6种下呼吸道常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和两种碳青霉...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通用多重不对称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基因芯片的下呼吸道病原菌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同步实现6种下呼吸道常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和两种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VIM)快速检测。方法 针对待检病原菌及耐药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并制备相应的基因芯片。优化多重PCR的反应体系和杂交参数,分析其特异度、灵敏度,并通过临床标本进行方法应用评价。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能在4 h内特异性地鉴别单一或多重靶标。检测大肠埃希菌纯培养物的灵敏度为104copy/mL,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VIM)的灵敏度均为103copy/mL,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的灵敏度均为102copy/mL。与产酸克雷伯菌、黏质沙雷菌、奇异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唾液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6种病原菌无交叉反应。结论 基于通用多重不对称PCR结合基因芯片的下呼吸道病原菌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快速、灵敏地鉴定下呼吸道病原菌及耐药基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多重不对称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芯片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群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鸿 王宝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检测 临床用药 感染患者 耐药变迁 感染菌群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产ESBLs菌株检测
9
作者 陈世勇 孙继梅 陈慧红 《世界感染杂志》 2002年第4期231-232,共2页
目的:了解婴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构成比例。方法:对104名婴儿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ESBLs。结果:104名婴儿阳性标本共培养致病菌125株。其中76.8... 目的:了解婴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构成比例。方法:对104名婴儿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ESBLs。结果:104名婴儿阳性标本共培养致病菌125株。其中76.8%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6.0%为革兰氏阳性球菌,7.2%为真菌。其中产ESBLs13株,占肠杆菌科细菌20.0%。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婴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来产ESBLs菌株构成有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细菌分布 ESBLS 检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检测、药敏结果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晓 谢志斌 +4 位作者 刘钧 彭梅君 杨青 叶艳珍 张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4期52-54,共3页
收集孝感市中心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标本306例,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细胞学计数,同时观察白细胞和病原菌关系的现象,并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综合三方面对所生长的潜在病原菌进行判断。以患者依据药物敏感实验结果、用药后的疗效以... 收集孝感市中心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标本306例,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细胞学计数,同时观察白细胞和病原菌关系的现象,并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综合三方面对所生长的潜在病原菌进行判断。以患者依据药物敏感实验结果、用药后的疗效以及有无感染症状体征为判断依据。白细胞吞噬细菌或与细菌并存现象的标本有135份培养的细菌均确定为感染病原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未观察到白细胞吞噬病原菌或与病原菌并存现象的标本(100%vs 23.2%,P<0.005)。下呼吸道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位列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第二位的是肺炎链球菌;分离出的真菌仍主要以念珠菌属为主(占真菌62%)本研究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除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于30%,其他抗生素均高于3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10%,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超过7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低于30%,革兰阴性菌整体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达85.8%、82.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下呼吸道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确定病原菌必须综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直接涂片的表现,细胞学及白细胞与病原菌的关系和培养生长情况三个方面来确定感染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检测 药敏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然 刘雨 +3 位作者 于津伟 王冬梅 赵鹃 孙续国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MRT-PCR)检测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菌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BeaconDesigner7.9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MRT-PCR法,通过构建质粒标准品分析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对176例临床标本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MRT-PCR)检测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菌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BeaconDesigner7.9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MRT-PCR法,通过构建质粒标准品分析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对176例临床标本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检测,并用一代基因测序验证。结果:MRT-PCR法检测病原菌的最低检出限达103 copies/mL,大肠埃希菌1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0例,铜绿假单胞菌37例,肺炎克雷伯菌53例,阴沟肠杆菌15例,鲍曼不动杆菌22例,与传统鉴定方法报告病原菌一致,特异性达100%。通过一代基因测序结果完全符合。结论:使用多荧光通道PCR仪,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痰液标本中6种常见病原菌的基因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提高了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呼吸道病原菌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在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敏 宋超然 +1 位作者 刘霞 孙思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中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肺部感染患者共计149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立即留取痰标本同时送检痰培养和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结果痰...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中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肺部感染患者共计149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立即留取痰标本同时送检痰培养和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结果痰培养阳性率(82/149,55.0%),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阳性率(99/149,66.4%)。结论针对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可为临床肺部感染诊断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肺部感染 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肺结核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几种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13
作者 梁志诚 王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肺结核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检测 耐药性 免疫功能 细菌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陶文学 陈来秀 +5 位作者 李正国 席彩霞 曾多 刘雪梅 李博 魏婷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患者痰液,进行常规痰培养检测与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样本检出阳性率,并分析两种... 目的探讨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患者痰液,进行常规痰培养检测与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样本检出阳性率,并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8种传统可培养细菌的检出一致性。结果两种检测方式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痰培养鉴定为金标准,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的灵敏度为96.01%(65/67),特异性为76.47%(13/17);8种传统可培养细菌在84例样本检测中有64例(76.19%),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结论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方法,较常规痰培养检测法,操作简单,可快速一次性检出全部下呼吸道病源菌,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度与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芯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 临床应用价值 痰培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菌耐药性检测结果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1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病原菌耐药性检测结果对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163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历,对其痰液样本进行检验,了解痰液中病原菌的组成,并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抗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检查出356... 目的探讨利用病原菌耐药性检测结果对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163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历,对其痰液样本进行检验,了解痰液中病原菌的组成,并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抗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检查出356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共有2942株,占82.43%;革兰阳性菌共有508株,占14.23%;真菌共119株,占3.33%。其中革兰阴性菌对常规抗生素的抗药性均在30%以上,而大部分革兰阳性菌对常规抗生素的抗药性在55%以上。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的各类病原菌对常规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高,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采用的是经验用药方法 ,对于治疗过程中药物的选择指征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检测 临床治疗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小芳 郦建娣 《浙江预防医学》 2008年第5期27-27,31,共2页
关键词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分析 病原菌检测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疾病 细菌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呼吸道病原学基因检测在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余世庆 殷杰 +2 位作者 刘朝朝 于淑娴 程改存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14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呼吸道病原学基因检测在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南京市浦口医院收治的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58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收集肺泡灌洗液标本,行常规细菌性培养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呼吸道病原学基因检测在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南京市浦口医院收治的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58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收集肺泡灌洗液标本,行常规细菌性培养作为对照组,并同时行呼吸道病原学基因检测(包括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组及宏基因二代测序组),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检测肺泡灌洗液标本58份,检出菌株4株,检出率6.9%;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组应用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肺泡灌洗液标本51例,检出病原体14株,检出率27.4%;宏基因二代测序组检测肺泡灌洗液标本7例,检出病原体9株,其中2例为混合感染,检出率100.0%。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组及宏基因二代测序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宏基因二代测序组检出率高于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呼吸道病原基因检测技术,尤其是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在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相对于常规细菌培养具有快速、敏感性高的优势,具备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 基因二代测序技术 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产病原菌简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晨 黄倢 +2 位作者 谢国驷 赵培 王秀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2,共6页
根据水产养殖中常见的3种病原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及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研究资料,筛选3个毒力相关基因toxR、aerA、evpA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简型基因芯片,并使用对虾... 根据水产养殖中常见的3种病原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及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研究资料,筛选3个毒力相关基因toxR、aerA、evpA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简型基因芯片,并使用对虾白斑病综合征病毒(WSSV)variable region的PCR荧光标记产物作为表面化学质控。通过已构建和优化的多重PCR反应条件,获得了3个目的基因的PCR产物;经过芯片制作过程的优化,将探针以终浓度20μmol/L溶于50%DMSO,在室温、相对湿度45%的条件下点印于醛基基片表面。扩增的PCR产物与杂交液混合后,在42℃杂交2 h就可检测到理想的杂交信号。芯片的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可以检测到的3种水产病原菌的最低模板DNA为:鳗弧菌3×102拷贝、嗜水气单胞菌5×103拷贝、迟缓爱德华氏菌6×101拷贝。该芯片可成功应用于患病大菱鲆内脏的细菌分离物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水产病原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内科采用呼吸机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检测
19
作者 王芳 《临床研究》 2017年第8期68-69,共2页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采用呼吸机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检测.方法 在医院2015 年1 月到2016 年1 月期间诊治的急诊内科使用呼吸机治疗患者中抽取105 例作研究对象,采集其痰液标本并予以病原菌检测、药敏试验,统计本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采用呼吸机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检测.方法 在医院2015 年1 月到2016 年1 月期间诊治的急诊内科使用呼吸机治疗患者中抽取105 例作研究对象,采集其痰液标本并予以病原菌检测、药敏试验,统计本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其致病菌种分布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本组急诊内科采用呼吸机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是37.14%;致病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P 〈 0.01),所占比率是90.80%,革兰阴性菌中以非发酵菌最为多见(P 〈 0. 01);抗菌药物以氟喹诺酮类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主要采取-联用药、二联用药、三联用药方案.结论 急诊内科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应予以早期抗菌治疗,积极治疗其原发性疾病,从而降低其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急诊 内科 病原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甘蔗锈病病原菌及甘蔗品系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傅华英 肖胜华 +4 位作者 刘营航 孙生仁 吴小斌 陈如凯 高三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8-963,共6页
为了解我国甘蔗锈病病原菌发生以及优良甘蔗新品种(系)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布频率情况,以来自我国5省(区)81份疑似甘蔗锈病叶片样品为材料,分别用Pm1-F/Pm1-R和Pk1-F/Pk1-R引物对进行褐锈病菌(Puccinia melanocephala)与黄锈病菌(Pucci... 为了解我国甘蔗锈病病原菌发生以及优良甘蔗新品种(系)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布频率情况,以来自我国5省(区)81份疑似甘蔗锈病叶片样品为材料,分别用Pm1-F/Pm1-R和Pk1-F/Pk1-R引物对进行褐锈病菌(Puccinia melanocephala)与黄锈病菌(Puccinia kuehnii)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锈病病原菌检出率为40.7%,除了福建省福州市叶片样品仅检测到P.melanocephala外,其他省(区)的叶片样品均检测到2种锈病病原菌,且存在混合侵染现象。对24份黄锈病菌阳性PCR产物(527 bp)克隆并测序,结果发现P.kuehnii间隔区1(ITS1)第183个核苷酸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其中,A碱基(183A)、G碱基(183G)位点的病菌分离物分别占29.2%和25.0%,2种碱基(183A/G)位点的混合病菌分离物有45.8%。通过R12H16与9020-F4/Rsa I两种分子标记对40份甘蔗新品种(系)抗褐锈病基因Bru1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42.5%参试新品种(系)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这些材料可作为甘蔗抗褐锈病新品种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锈病 病原菌 新品种(系) 抗褐锈病基因Bru1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