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后患者咀嚼效率及咬合力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王佩露 魏煦 +2 位作者 杨晓静 聂蓉蓉 孟翔峰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851-855,共5页
目的评价解剖式[牙合]与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咬合功能指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21年4月—12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无牙颌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两组患者制作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与舌向集中[牙合... 目的评价解剖式[牙合]与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咬合功能指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21年4月—12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无牙颌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两组患者制作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与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在义齿使用1个月时通过吸光度法对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咀嚼效率进行测定,使用TeeTester咬合分析系统测定两组患者相关咬合功能指标同期进行全口义齿满意度调查表。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舌向集中[牙合]组咀嚼效率、咬合功能指标低于解剖式[牙合]组,患者满意度中大部分项目亦低于解剖式[牙合]组,在语音恢复方面上高于解剖式[牙合]组,其中COF⁃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向集中[牙合]型式全口义齿与解剖式[牙合]型式全口义齿在咀嚼效率、咬合功能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舌向集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在患者的掌握、适应及日常使用上具有较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解剖式[牙合] 舌向集中[牙合] 咀嚼效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简易口内哥特式弓对全口义齿修复老年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
2
作者 吴伟华 田力 《大医生》 2024年第2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数字化简易口内哥特式弓对全口义齿修复老年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10月苏州市华夏口腔医院收治的82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试验1组(28例... 目的探究数字化简易口内哥特式弓对全口义齿修复老年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10月苏州市华夏口腔医院收治的82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试验1组(28例)、试验2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接咬合法确定正中关系位,试验1组患者采用哥特式弓描记法确定正中关系位,试验2组患者采用数字化简易口内哥特式弓确定正中关系位。比较3组患者修复后即刻、4周、12周、6个月的咀嚼效率,及修复后6个月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咀嚼效率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82.825,P_(时间)<0.001;F_(组间)=51.354,P_(组间)<0.001;F_(交互)=30.046,P_(交互)=0.003)。3组患者修复后6个月咀嚼效率均高于修复后即刻及修复后4、12周,修复后12周咀嚼效率均高于修复后即刻及修复后4周,修复后4周咀嚼效率均高于修复后即刻,且试验2组均高于试验1组及对照组(均P<0.05)。修复后6个月,3组患者面容美观、发音功能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2组患者佩戴稳固、舒适性、咀嚼功能的满意度均高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患者佩戴稳固、咀嚼功能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修复后6个月,试验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简易口内哥特式弓可有效改善全口义齿修复老年患者咀嚼功能,佩戴稳固性和舒适性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简易口内哥特式弓 全口义齿修复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附着体在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中对咀嚼效率与固位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纪茗权 韩军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4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中对咀嚼效率与固位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130例下颌牙列缺失患者,依据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的65例患者作为磁性组,采用...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中对咀嚼效率与固位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130例下颌牙列缺失患者,依据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的65例患者作为磁性组,采用球帽附着体修复的65例患者作为球帽组。对比2组患者覆盖义齿修复后咀嚼效率、自觉满意情况、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种植体骨吸收量及美学修复效果。结果覆盖义齿修复后6个月及12个月,2组咀嚼效率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覆盖义齿修复后12个月,磁性组患者舒适度和固位功能评分较球帽组患者高(P<0.05)。覆盖义齿修复后12个月,磁性组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和牙龈指数评分较球帽组患者低(P<0.05)。覆盖义齿修复后6个月及12个月,2组患者种植体骨吸收量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覆盖义齿修复后12个月,磁性组患者面部形态满意率、无染色率和边缘适宜率均较球帽组患者高(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中应用效果佳,咀嚼效率及固位功能良好,同时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较好,且不会引起患者骨吸收,安全性及美学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覆盖义齿 下颌 种植体 磁性附着体 球帽附着体 咀嚼效率 固位功能 美学效果 骨吸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窝沟封闭术在儿童龋齿中的预防效果及对咀嚼效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亚楠 邢海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6期34-38,共5页
目的分析窝沟封闭术在儿童龋齿中的预防效果及对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94例接受牙齿检查的儿童,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窝沟封闭术治疗。比较两组龋齿及邻面龋... 目的分析窝沟封闭术在儿童龋齿中的预防效果及对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94例接受牙齿检查的儿童,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窝沟封闭术治疗。比较两组龋齿及邻面龋发生率、龋均值、咀嚼效率、咀嚼功能、营养状况。结果干预后6个月、1年、2年,观察组龋齿发生率分别为0、2.13%、4.26%,邻面龋发生率分别为0、0、2.13%;对照组龋齿发生率分别为12.77%、17.02%、21.28%,邻面龋发生率分别为12.77%、14.89%、19.15%。观察组龋齿发生率、邻面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龋均值(1.02±0.21)个相对对照组的(1.48±0.25)个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咀嚼效率(1.84±0.33)相对对照组的(1.67±0.34)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软食、豆干、植物纤维类、炖熟肉类、脆性水果、脆性蔬菜、坚果类咀嚼功能评分分别为(9.44±0.86)、(8.97±0.55)、(8.63±0.71)、(8.66±0.68)、(8.97±0.94)、(8.74±0.66)、(9.04±0.66)分,高于对照组的(9.06±0.74)、(7.12±0.66)、(7.22±0.35)、(7.89±0.74)、(8.10±0.88)、(8.10±0.71)、(8.43±0.77)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39.97±4.30)g/L、甘油三酯(TG)(1.62±0.33)mmol/L、总胆固醇(TC)(4.94±0.64)mmol/L、三头肌皮褶厚度(TSF)(17.45±1.61)mm较对照组的(36.88±4.22)g/L、(1.45±0.26)mmol/L、(4.42±0.71)mmol/L、(15.77±1.20)mm高(P<0.05)。结论窝沟封闭术在儿童龋齿预防中效果显著,能降低龋齿的发生风险,改善咀嚼效率与营养状况,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沟封闭术 儿童 龋齿 预防 咀嚼效率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咀嚼肌肌电活动及咀嚼效率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翠玲 杨丽媛 +1 位作者 郑政 高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通过肌电图及吸光光度法比较3种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以及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对10例口颌系统基本正常的无牙颌患者在适宜的垂直距离条件下,同时制作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前1... 目的通过肌电图及吸光光度法比较3种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以及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对10例口颌系统基本正常的无牙颌患者在适宜的垂直距离条件下,同时制作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前1 mm以及直接咬合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3副全口义齿,分别记作义齿A、B和C。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记录患者戴用3副义齿在正中大力咬合及咀嚼过程中的咬肌和颞肌前束肌电图,记录肌电幅值,计算左右两侧咬肌和颞肌前束的不对称指数;用吸光光度法评价3副义齿的咀嚼效率;通过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正中大力咬合及咀嚼运动过程中,义齿B和义齿C的肌电幅值明显高于义齿A(P<0.05),义齿C的不对称指数最高,明显高于义齿A和B(P<0.05)。义齿B和C咀嚼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义齿A(P<0.05)。结论在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前1 mm处建立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肌电活动更强且更加平衡,有利于咀嚼肌功能的发挥,咀嚼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上下颌水平颌位关系记录 肌电图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口义齿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苏勤 金松 +1 位作者 徐萍 韩前超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006-5008,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全口义齿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的各项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该院制作安装全口义齿的患者412例,进行咀嚼效率测定和全口义齿满意度调查,分析影响全口义齿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的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年... 目的分析影响全口义齿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的各项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该院制作安装全口义齿的患者412例,进行咀嚼效率测定和全口义齿满意度调查,分析影响全口义齿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的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年龄、经济状况、基托材料、人工牙材料、软衬材料、是否患颞颌关节疾病、无牙颌时间、是否佩戴过义齿、排牙法和全口义齿颌型都是影响患者全口义齿满意度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制作和佩戴全口义齿过程中应进行个性化选材,确保义齿实用性和美观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全口 咀嚼效率 满意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咀嚼效率的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钟爱喜 潘小波 +3 位作者 彭利辉 刘光雪 黄燕飞 李荣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88-690,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不同时期的咀嚼效率。方法:选择60例肯氏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进行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30例)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30例)修复,于修复前,修复后半年、1年、2年、4年测定其咀嚼效率,并... 目的:比较研究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不同时期的咀嚼效率。方法:选择60例肯氏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进行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30例)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30例)修复,于修复前,修复后半年、1年、2年、4年测定其咀嚼效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修复的各个时期,两种义齿的咀嚼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肯氏Ⅰ类牙列缺损修复的各个时期,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效率 SD球帽 附着体义齿 传统可摘局部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记录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咀嚼效率对比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婷婷 高旭 +1 位作者 韩晓兰 凤渝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4-1256,共3页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每位患者制作3种水平颌位关系记录的全口义齿,利用吸光度法检测3种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哥特式弓轨迹顶点(正中关系位)建牙合的全口义齿与直接咬合法确定颌位的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由哥特...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每位患者制作3种水平颌位关系记录的全口义齿,利用吸光度法检测3种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哥特式弓轨迹顶点(正中关系位)建牙合的全口义齿与直接咬合法确定颌位的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往前1 mm建牙合的全口义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记录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调牙合后比调牙合前皆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颌位关系记录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上颌骨缺失修复后咀嚼效率的测定 被引量:6
9
作者 邢国芳 焦婷 +1 位作者 孙健 蒋永林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22-423,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上颌骨缺失赝复体修复的咀嚼效率。方法采用吸光度法,分别测定单侧上颌骨缺失赝复体修复前后的咀嚼效能。结果初戴赝复体1周、1个月、3个月后,与初戴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0.635,P=0.002),初戴1个月后咀嚼效率提高了59.98... 目的探讨单侧上颌骨缺失赝复体修复的咀嚼效率。方法采用吸光度法,分别测定单侧上颌骨缺失赝复体修复前后的咀嚼效能。结果初戴赝复体1周、1个月、3个月后,与初戴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0.635,P=0.002),初戴1个月后咀嚼效率提高了59.98%。结论对单侧上颌骨缺失,赝复体修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并在1个月后达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赝复体修复 咀嚼效率 吸光度法 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ewGum色彩分析软件的固定矫治过程中咀嚼效率变化规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勇 周焱 +1 位作者 王冰 李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本身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拥挤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12例,采用全口MBT直丝弓对其进行非拔牙矫治;并分别于治疗前、中、后,利用View Gum色彩分析软件测定其咀嚼效率,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固...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本身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拥挤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12例,采用全口MBT直丝弓对其进行非拔牙矫治;并分别于治疗前、中、后,利用View Gum色彩分析软件测定其咀嚼效率,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固定矫治开始后1、3、6个月各时间点,患者的咀嚼效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随着治疗的进行,其咀嚼效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至治疗结束后基本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P>0.05)。结论:固定矫治本身在治疗过程中可造成咀嚼效率的降低,但随着矫治的进行,其咀嚼效率可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效率 固定矫治 ViewG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血管化髂骨移植早期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咀嚼效率测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黎升 刘宝林 周树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69-271,共3页
对5例血管化髂骨移植一期植入种植体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义齿修复后分别采用吸光度法和过筛称重法进行咀嚼效率测定,结果显示其咀嚼效率可恢复至正常人的60.7%~96.6%,表明种植体应用于血管化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可早期恢复患者的咀... 对5例血管化髂骨移植一期植入种植体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义齿修复后分别采用吸光度法和过筛称重法进行咀嚼效率测定,结果显示其咀嚼效率可恢复至正常人的60.7%~96.6%,表明种植体应用于血管化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可早期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移植 种植体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固位结构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咀嚼效率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袁琳 刘聪 +2 位作者 桑雪 王伟 刘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1期83-85,共3页
游离端缺失是较常见的牙列缺损,因基牙均位于一侧,临床修复难度较大,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咀嚼功能。咀嚼效率是反映咀嚼功能的重要客观指标。影响咀嚼功能的因素主要有咬合关系、性别年龄、咀嚼习惯、全身健康等。本研究比... 游离端缺失是较常见的牙列缺损,因基牙均位于一侧,临床修复难度较大,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咀嚼功能。咀嚼效率是反映咀嚼功能的重要客观指标。影响咀嚼功能的因素主要有咬合关系、性别年龄、咀嚼习惯、全身健康等。本研究比较了种植义齿、附着体义齿、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单侧游离端缺失咀嚼效率。旨在为临床游离端缺失修复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游离端缺失 咀嚼效率 结构 固位 咀嚼功能 临床修复 附着体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角截骨术后咀嚼效率的评估 被引量:9
13
作者 卞洁 郭军 +3 位作者 孟志兵 常财旺 杨乐 黄锦华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271-272,278,共3页
目的评估下颌角截骨术对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拟行下颌角截骨术(下颌角下颌缘切除合并下颌体部外侧骨皮质劈除术)患者,排除牙周疾病、颞下颌关节疼痛及偏颌等疾病,采用杏仁、小枣过筛称重法,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 目的评估下颌角截骨术对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拟行下颌角截骨术(下颌角下颌缘切除合并下颌体部外侧骨皮质劈除术)患者,排除牙周疾病、颞下颌关节疼痛及偏颌等疾病,采用杏仁、小枣过筛称重法,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咀嚼效率。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咀嚼效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咀嚼效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角截骨术对患者的咀嚼效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截骨术 咀嚼效率 过筛称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二类一分类错青年患者正畸过程中咀嚼效率的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龙飞 栗震亚 +1 位作者 任卫萍 韩保迪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比较男女安氏二类一分类错青年患者在正畸治疗末期及保持期咀嚼效率的变化;比较保持结束时正畸患者与同年龄段个别正常者咀嚼效率的差异。方法称重法测量30例采用MBT矫治系统拔牙矫治的安氏二类一分类错青年患者在正畸矫治精... 目的比较男女安氏二类一分类错青年患者在正畸治疗末期及保持期咀嚼效率的变化;比较保持结束时正畸患者与同年龄段个别正常者咀嚼效率的差异。方法称重法测量30例采用MBT矫治系统拔牙矫治的安氏二类一分类错青年患者在正畸矫治精细调整前(T1)、精细调整后(T2)、保持半年(T3)、保持一年(T4)时的咀嚼效率,并测量同年龄组24例未经正畸治疗的个别正常者咀嚼效率作为对照。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方差分析和多样本均数两两比较法对患者在四个时间段的咀嚼效率进行比较,同时将患者T4期的咀嚼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男女患者的咀嚼效率在四个时期均不断上升,其中T2与T1、T3与T2间差异有显著性。T4与T3、T4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男女组均有相似的表现。结论固定矫治末期到保持前半年,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提升。常规减数拔牙患者矫治后的咀嚼效率接近个别正常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称重法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侧集中全口义齿咀嚼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田彬 温颖 刘鸿翯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舌侧集中全口义齿与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48例无牙颌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其制作舌侧集中型全口义齿与解剖式双侧平衡型全口义齿。3个月后采用吸光度法检测其咀嚼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问... 目的比较舌侧集中全口义齿与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48例无牙颌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其制作舌侧集中型全口义齿与解剖式双侧平衡型全口义齿。3个月后采用吸光度法检测其咀嚼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与解剖式双侧平衡型全口义齿比较,舌侧集中型全口义齿在修复牙槽嵴吸收为Ⅰ、Ⅱ度的无牙颌患者咀嚼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修复牙槽嵴吸收为Ⅲ、Ⅳ度的无牙颌患者咀嚼效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舌侧集中全口义齿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舌侧集中全口义齿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根术治疗磨牙根分叉病变对咀嚼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茂冲 胡胜 +1 位作者 黄瑞涛 孙节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根术后单冠或联冠修复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对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将21颗Ⅲ、Ⅳ度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磨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把近、远中根分离,然后行单冠或固定桥修复。并在分根术前后进行咀嚼效率测定。结果... 目的探讨分根术后单冠或联冠修复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对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将21颗Ⅲ、Ⅳ度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磨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把近、远中根分离,然后行单冠或固定桥修复。并在分根术前后进行咀嚼效率测定。结果经1~2年随访,21颗修复牙咬合、咀嚼功能良好。结论分根术后固定修复是治疗下颌磨牙Ⅲ、Ⅳ度根分又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利于提高咀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术 根分叉病变 固定修复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着体义齿与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咀嚼效率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牟雁东 杨小民 樊瑜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年第2期38-39,共2页
目的比较附着体义齿和卡环可摘局部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选择20例下颌牙列末端游离缺损患者,每例分别在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附着体义齿修复后1个月,采用吸光度法测试其咀嚼效率,佩带两种义齿后的咀嚼效率进行自身前后比较,作配对t检验。... 目的比较附着体义齿和卡环可摘局部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选择20例下颌牙列末端游离缺损患者,每例分别在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附着体义齿修复后1个月,采用吸光度法测试其咀嚼效率,佩带两种义齿后的咀嚼效率进行自身前后比较,作配对t检验。结果卡环活动义齿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813,附着体义齿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894,两种义齿的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下颌游离缺损修复中,冠外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卡环可摘局部义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效率 附着体义齿 卡环可摘局部义齿 游离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支架义齿与钴铬合金支架义齿咀嚼效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锋 苏亚丽 韩建国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 比较纯钛支架义齿与钴铬合金支架义齿的咀嚼效率,以评估其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15例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光密度法分别于纯钛支架义齿和钴铬合金支架义齿修复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测试其咀嚼效率.结果 纯钛支架... 目的 比较纯钛支架义齿与钴铬合金支架义齿的咀嚼效率,以评估其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15例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光密度法分别于纯钛支架义齿和钴铬合金支架义齿修复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测试其咀嚼效率.结果 纯钛支架义齿的咀嚼效率在修复后2周、1个月时较钴铬合金支架义齿为高(P〈0.05),3个月、6个月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在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修复的早期阶段(1个月内),纯钛支架义齿咀嚼效率的恢复优于钴铬合金支架义齿.②对老年患者优先行纯钛支架义齿修复利于获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支架 钴铬合金 咀嚼效率 KENNEDY I类牙列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侧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前后咀嚼效率的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董海涛 任卫红 张振庭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一侧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后的咀嚼效率。方法以15名因一侧上颌骨缺损制作上颌中空式永久性赝复体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赝复体戴入前后的咀嚼效率。结果赝复体戴入前咀嚼效率平均值为0.340 abs,戴入后... 目的探讨一侧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后的咀嚼效率。方法以15名因一侧上颌骨缺损制作上颌中空式永久性赝复体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赝复体戴入前后的咀嚼效率。结果赝复体戴入前咀嚼效率平均值为0.340 abs,戴入后咀嚼效率(0.492 abs)明显提高,同戴入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赝复体修复一侧上颌骨缺损显著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赝复体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齿经验对全口义齿戴用者咀嚼效率影响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伟平 陆晓丽 苏虹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了解义齿经验对咀嚼效率的纵向影响情况 ,探讨长期戴用全口义齿者修复特点。方法 :本文采用吸光度法分别对有旧义齿组 (实验组 )和无旧义齿组 (对照组 )初戴全口义齿后 2周 ,1 ,3 ,4,5 ,6个月的咀嚼效率分别进行测试 ,并将结果进... 目的 :了解义齿经验对咀嚼效率的纵向影响情况 ,探讨长期戴用全口义齿者修复特点。方法 :本文采用吸光度法分别对有旧义齿组 (实验组 )和无旧义齿组 (对照组 )初戴全口义齿后 2周 ,1 ,3 ,4,5 ,6个月的咀嚼效率分别进行测试 ,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二组不同时期咀嚼效率各不相同 ,总的趋势是逐步提高的。实验组早期提高很快 ,1个月后减缓。而对照组 3个月后提高较快 ,因此 ,二组差距逐渐减小 ,至 6个月无显著差异。结论 :①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率结果稳定 ,可靠、重复性好 ,测试方法科学 ,简易迅速。②初戴全口义齿后 6个月内咀嚼效率呈递增趋势。③义齿经验对咀嚼效率恢复的速度有较大的影响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早期 (1个月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咀嚼效率 纵向影响 义齿经验 吸光度法 咀嚼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