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唐初缔建和合社会的精神架构与文化约束
1
作者 史向军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7-29,共3页
唐初统治者通过“王权”思想的广泛物化导致社会各阶层的精神敬畏;一元政治文化模式主导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法律约束的深入细分规范社会行为;民本关怀引导社会道德精神走向。完善了一整套社会精神控制和文化约束的体制,为当时社会统治... 唐初统治者通过“王权”思想的广泛物化导致社会各阶层的精神敬畏;一元政治文化模式主导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法律约束的深入细分规范社会行为;民本关怀引导社会道德精神走向。完善了一整套社会精神控制和文化约束的体制,为当时社会统治和和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初 和合社会 精神架构 文化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运大同”与“富民安人”———传统社会管理思想中的和合目标观 被引量:1
2
作者 纪光欣 毛彬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2-26,共5页
和合管理是传统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和合目标观是传统和合社会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中,"礼运大同"是和合管理的社会性目标,"富民安人"是和合管理的人文性目标,二者的和合构成了传统中国社会管理思想中的和合... 和合管理是传统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和合目标观是传统和合社会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中,"礼运大同"是和合管理的社会性目标,"富民安人"是和合管理的人文性目标,二者的和合构成了传统中国社会管理思想中的和合目标的完整图景,对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 和合管理 社会管理 社会和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园林匾额楹联传统和合思想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殷虹刚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6-63,共8页
和合文化对中国园林有着重要影响。传统和合思想是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三和”:天人和合、社会和合、自我和合。苏州园林匾额楹联对传统和合思想的“三和”有直接、普遍和充分的表现。“三和”之间存在着世俗与超越、内在... 和合文化对中国园林有着重要影响。传统和合思想是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三和”:天人和合、社会和合、自我和合。苏州园林匾额楹联对传统和合思想的“三和”有直接、普遍和充分的表现。“三和”之间存在着世俗与超越、内在与外在的双重关系,其中自我和合是核心。研究苏州园林匾额楹联的传统和合思想,不仅能深入理解中国古典园林,更对当代园林建造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和合思想 和合文化 苏州园林 匾额 楹联 三和 天人和合 社会和合 自我和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智学校学生“和合”社会构建的理性思索
4
作者 常鑫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113-118,共6页
人的行为尽管可以满足他人的需要,但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自身的需要。满足培智学校学生需要的同时,也是满足社会总体利益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满足即为利益。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兼备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双重特性的社会伦理概念... 人的行为尽管可以满足他人的需要,但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自身的需要。满足培智学校学生需要的同时,也是满足社会总体利益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满足即为利益。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兼备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双重特性的社会伦理概念,它所表达的不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和制度的期待,而且还有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社会和谐在本质上具有道德内蕴,真正的和谐是通过道德和人的德性调节的和谐,只有在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发展、自我创造才能得以保障,并使其在社会融合中进一步延伸其自身的利益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培智学校 智力障碍 和合社会 道德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ilding a harmonious community:public services,social integ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residents' views- a study of cases from Ningbo,Dalian and Beijing
5
作者 葛道顺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Through case studies in Ningbo, Dalian and Beij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public services, social integ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residents' view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mmunities. The Ning... Through case studies in Ningbo, Dalian and Beij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public services, social integ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residents' view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mmunities. The Ningbo case shows the origin, scale and effect of a government-led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network; the Dalian case describes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s of community-l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 as a means of promoting socially disadvantaged groups' integration into society; and the Beijing case reveals the value orientation, methods and constructive experience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expression of residents' vie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monious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social integration residents' expres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