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胃消痞合剂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黄颖思 刘敏 +1 位作者 林屹 林慧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胶囊联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和胃消痞合剂;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者均加服三联杀菌药(奥咪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胶囊联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和胃消痞合剂;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者均加服三联杀菌药(奥咪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片和替硝唑胶囊)1周。结果: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0.0%;胃镜及病理检查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5.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0.0%.以上3项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和胃消痞合剂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和胃消痞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消痞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曾聪彦 梅全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241-2243,共3页
目的:建立和胃消痞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和胃消痞合剂中的白芍、三七、蒲公英、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白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和胃消痞合剂的白芍、三七、蒲公英、延胡索薄层色谱中... 目的:建立和胃消痞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和胃消痞合剂中的白芍、三七、蒲公英、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白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和胃消痞合剂的白芍、三七、蒲公英、延胡索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芍药苷进样量在0.12~1.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9%(RSD=1.23%)。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消痞合剂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消痞合剂对大鼠慢性胃炎pH值和胃黏膜病理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叶秋明 梅全喜 +1 位作者 黄颖思 王书芹 《今日药学》 CAS 2011年第9期556-558,共3页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胃液pH值和胃黏膜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法对大鼠进行造模,造模后给予和胃消痞合剂进行治疗。观察病理学改变,并测定胃液的pH值。结果给予和胃消痞合剂治疗后,大鼠胃黏膜炎症分级明显降低,胃液pH...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胃液pH值和胃黏膜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法对大鼠进行造模,造模后给予和胃消痞合剂进行治疗。观察病理学改变,并测定胃液的pH值。结果给予和胃消痞合剂治疗后,大鼠胃黏膜炎症分级明显降低,胃液pH值明显升高。结论和胃消痞合剂能明显升高胃液pH值,并且改善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炎症,保护和修复损伤胃黏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消痞合剂 慢性 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血液SOD与MDA含量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叶秋明 梅全喜 黄颖思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胃炎pH值以及血液超氧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74只,12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参与综合法造模,处死2只大鼠确认造模成功,然后参与造模的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胃炎pH值以及血液超氧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74只,12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参与综合法造模,处死2只大鼠确认造模成功,然后参与造模的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B组12只)、阳性对照组(C组12只)、和胃消痞合剂低剂量组(D组12只)、和胃消痞合剂(E组12只)、和胃消痞合剂高剂量组(F组12只)。造模完成后,B组给予蒸馏水灌胃,C组给予三九胃泰冲剂灌胃,D、E、F组分别给予和胃消痞合剂低、中、高剂量药液灌胃,1月后处死动物。然后测定大鼠血液的SOD和MDA值和胃液的pH值。结果:A、B、C、D、E、F组的SOD值分别为173 310U/L、158 670U/L、173 050U/L、174 190U/L、172 390U/L、170 550U/L,与B组比较,A、C、D、E、F组SOD活力升高非常明显(P<0.01);A、B、C、D、E、F组的MDA值分别为8.03nmol/mL、9.79nmol/mL、7.93nmol/mL、8.32nmol/mL、7.50nmol/mL,与B组相比,A、C、E、F组MDA明显降低(P<0.05);D、E、F组间的pH值、SOD值、MDA值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和胃消痞合剂对慢性胃炎大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提高大鼠血液SOD的活力,减少MDA含量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和胃消痞合剂 超氧岐化酶 SOD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消痞合剂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杨艳娜 黄颖思 刘敏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胶囊联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和胃消痞合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的差... 目的:观察和胃消痞合剂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胶囊联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和胃消痞合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各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消痞合剂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胃脘胀痛、胸胁疼痛、纳差、嗳气症状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肝郁气滞 和胃消痞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消痞合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梅全喜 曾聪彦 +2 位作者 黄颖思 钟希文 吴惠妃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5-606,共2页
目的:研究和胃消痞合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原方大部分药材水提醇沉、部分醇提,然后混匀配制成合剂。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三七、白芍、蒲公英、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所得制剂性质稳定,在TLC中能检出三七... 目的:研究和胃消痞合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原方大部分药材水提醇沉、部分醇提,然后混匀配制成合剂。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三七、白芍、蒲公英、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所得制剂性质稳定,在TLC中能检出三七、白芍、蒲公英、延胡索。结论:该制剂处方配伍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简便,为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实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消痞合剂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原文传递
正交法优选和胃消痞合剂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2
7
作者 曾聪彦 黄颖思 +1 位作者 梅全喜 梁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542-1545,共4页
目的:优选和胃消痞合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以芍药苷的含量和醇浸膏量为量化指标,优选水提醇沉和乙醇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A1B3C2D2,即药材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醇沉浓度为70%;... 目的:优选和胃消痞合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以芍药苷的含量和醇浸膏量为量化指标,优选水提醇沉和乙醇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A1B3C2D2,即药材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醇沉浓度为70%;醇提工艺最优方案为A1B3C2D1,即药材加6倍量70%的乙醇,浸泡0.5h,回流提取3次,时间分别为1.5,1,1h。结论:经正交设计优化的和胃消痞合剂的制备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消痞合剂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