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4篇文章
< 1 2 1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对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赵艳艳 高宇恒 曹世鸣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对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在湖州市南浔区练市人民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20例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咪达唑仑复... 目的探讨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对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在湖州市南浔区练市人民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20例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n=60)和丙泊酚组(n=60)。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采用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前(T_(0))、麻醉后5 min(T_(1))、唤醒时(T_(2))时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T_(0)、术后1 h(T_(3))时的苏醒质量[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估];T_(0)、T_(3)、术后2 h(T_(4))、术后3 h(T_(5))时的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T_(0)、T_(3)时脑缺血情况[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丙泊酚用量为(93.70±20.42)mg,低于丙泊酚组的(128.36±31.98)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6,P<0.05)。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是(9.12±1.68)min、(15.65±3.16)min],短于丙泊酚组[分别是(11.03±2.09)min、(18.33±3.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7、4.494,均P<0.05);T_(1)、T_(2)时,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HR、MAP为[(76.53±4.26)次·min^(-1)、(80.07±4.90)次·min^(-1)和(72.78±4.25)mm Hg(1 mm Hg≈0.133 kPa)、(78.95±5.13)mm Hg],低于丙泊酚组[(78.81±3.72)次·min^(-1)、(82.44±4.88)次·min^(-1)和(76.67±4.56)mm Hg、(82.02±5.7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3、2.665、4.834、3.080,均P<0.05);T_(3)时,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身体舒适度、疼痛、情绪状态评分及总分[(50.78±3.56)分、(28.87±3.06)分、(37.82±3.69)分、(167.59±13.65)分],高于丙泊酚组[(48.32±3.80)分、(26.76±3.13)分、(36.17±3.33)分、(160.53±15.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9、3.734、2.571、2.669,均P<0.05);T_(3)、T_(4)、T_(5)时,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MMSE评分[(23.25±1.89)分、(24.71±1.77)分、(25.27±1.36)分]均高于丙泊酚组[(21.79±1.76)分、(23.63±1.65)分、(24.52±1.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79、3.457、3.099,均P<0.05);T_(3)时,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CBF、CBV[(47.63±7.61)mL·(100 g·min)^(-1)、(39.05±5.12)mL·100 g^(-1)],高于丙泊酚组[(44.19±7.08)mL·(100 g·min)^(-1)、(36.37±4.86)mL·100 g^(-1)],TTP、MTT[(110.43±19.22)s、(114.96±11.56)s],低于丙泊酚组[(118.7±20.86)s、(122.32±13.2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64、2.941、2.258、3.238,均P<0.05);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组(10.00%,6/60)和丙泊酚组(6.67%,4/60)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6,P>0.05)。结论对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采用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和苏醒质量,对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法 胃镜检查 丙泊酚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小剂量咪达唑仑应用于纤支镜检查中的优势评价
2
作者 贺永鹏 边玉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47-050,共4页
讨论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小剂量咪达唑仑应用于纤支镜检查中的优势。方法 2023年2月-2024年11月,纳入120例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配原则下,60例加入研究组实施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小剂量咪达唑仑方案、60例加入对照组实施雾化吸入表面麻醉... 讨论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小剂量咪达唑仑应用于纤支镜检查中的优势。方法 2023年2月-2024年11月,纳入120例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配原则下,60例加入研究组实施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小剂量咪达唑仑方案、60例加入对照组实施雾化吸入表面麻醉方案。观察各组麻醉优良性、检查前及检查中体征情况、检查痛苦率与再次愿意检查率。结果 研究组麻醉优良性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无论在检查前还是在检查中,各组血氧饱和度差异性不大,P>0.05;检查前各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差异性不大,P>0.05;检查后研究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稳定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检查痛苦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再次愿意检查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小剂量咪达唑仑应用于纤支镜检查中可保障较高麻醉优良性,维护检查体征平稳,减少患者检查痛苦度,提高二次检查意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支镜检查 雾化吸入表面麻醉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注射液管理调整对静脉镇静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3
作者 彭龙希 袁恒杰 李正翔 《天津药学》 2025年第2期233-235,241,共4页
目的 分析咪达唑仑注射液从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静脉镇静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使用静脉镇静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23年7至12月、2024年1至6月(调整前)... 目的 分析咪达唑仑注射液从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静脉镇静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使用静脉镇静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23年7至12月、2024年1至6月(调整前)和2024年7至12月(调整后)住院患者静脉镇静药物的使用数据,对各类静脉镇静药物的消耗量、用药频度(DDDs)、咪达唑仑注射液科室使用变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执行管理新规后,咪达唑仑注射液的消耗量同比下降18.38%,环比下降34.10%,其余静脉用镇静药物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尤其是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管理调整对于静脉用镇静药物DDDs排名没有影响,但是执行管理新规后,咪达唑仑注射液DDDs及占比呈下降趋势。管理调整前后咪达唑仑注射液DDDs排名前三名科室没有变化。结论 药物管理政策的调整会对临床用药产生一定影响,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药品 药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调节Notch/Snail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4
作者 文竹 李军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Mid)对结直肠癌(CRC)细胞HT29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对Notch/锌指蛋白转录因子(Snail)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T29细胞并使用0~20μmol/L的Mid处理细胞,筛选最佳浓度,将HT29细胞分为对...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Mid)对结直肠癌(CRC)细胞HT29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对Notch/锌指蛋白转录因子(Snail)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T29细胞并使用0~20μmol/L的Mid处理细胞,筛选最佳浓度,将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CT组)、Mid L组(5μmol/L)、Mid M组(10μmol/L)、Mid H组(20μmol/L)和Mid H+Notch激活剂组(midH+VPA-d4组,50μmol/L);平板克隆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迁移;Transwell实验测定侵袭;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钙黏附蛋白(N-cadherin)、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1、Snail蛋白表达。结果 与CT组比较,Mid L、M、H组细胞克隆形成数、迁移率、侵袭细胞数及Notch1、Snail、N-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Mid H组比较,Mid H+VPA-d4组克隆形成数、迁移率、侵袭细胞数及Notch1、Snail、N-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Mid可能通过抑制Notch/Snail信号通路抑制CR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细胞 Notch/锌指蛋白转录因子(Snail)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关键中间体的新合成工艺
5
作者 陆一菱 赖海燕 +2 位作者 陆宏龙 李茜 安然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 咪达唑仑关键中间体F的合成工艺研究。方法 以7-氯-5-(2-氟苯基)-1,3-二氢-2H-1,4-苯并二氮杂[艹卓]-2-酮(化合物A)为原料,经缩合、取代、还原、环合等多步反应制备咪达唑仑关键中间体F。结果 新合成工艺制备中间体F的总收率为37%... 目的 咪达唑仑关键中间体F的合成工艺研究。方法 以7-氯-5-(2-氟苯基)-1,3-二氢-2H-1,4-苯并二氮杂[艹卓]-2-酮(化合物A)为原料,经缩合、取代、还原、环合等多步反应制备咪达唑仑关键中间体F。结果 新合成工艺制备中间体F的总收率为37%。结论 新工艺具有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操作简便等特点,不仅避免超低温反应、高危险性催化氢化反应,而且避免亚硝胺杂质的引入,具有工业化放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体 合成工艺研究 亚硝胺杂质 工业化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预防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诱发肌阵挛的比较
6
作者 邸立超 张贺 +1 位作者 张馥镇 黄立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和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对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致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50例,男61例,女89例,年龄18~6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舒芬太尼组(F组)、咪... 目的比较小剂量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和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对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致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50例,男61例,女89例,年龄18~6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舒芬太尼组(F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艾司氯胺酮组(S组),每组50例。F组麻醉诱导前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M组静注咪达唑仑30μg/kg,S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2 mg/kg。90 s后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注射时间30 s。记录静注依托咪酯后1 min内肌阵挛发生情况,评价其程度和肌阵挛发生时间。记录给药前至静注依托咪酯后1 min内,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呼吸抑制、烦躁、幻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F组发生肌阵挛4例(8%),发生轻度和中度肌阵挛分别为3例(6%)和1例(2%)。M组肌阵挛发生率14例(28%),发生轻度、中度和重度肌阵挛分别为3例(6%)、10例(20%)和1例(2%)。S组肌阵挛发生率为18例(36%),发生中度和重度肌阵挛分别为4例(8%)和14例(28%)。与S组比较,F组和M组重度程度肌阵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M组比较,F组中度程度肌阵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F组肌阵挛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M组比较,F组肌阵挛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F组和M组肌阵挛发生时间明显延长(P<0.05)。M组和F组肌阵挛发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心动过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无一例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呼吸抑制、烦躁、幻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舒芬太尼可有效预防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诱发的肌阵挛,优于咪达唑仑和艾司氯胺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艾司氯胺酮 依托 肌阵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影响
7
作者 覃向全 黄志远 +3 位作者 陈霜 覃学进 罗春雷 蓝英年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CNL)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PCN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CNL)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PCN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麻醉,每组4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肾功能指标和安全性差异。结果入室后(T0),两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0 min(T1)至术毕(T3),两组MAP、HR、SpO_(2)水平均低于入室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0 min(T1)至术毕(T3)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能有效稳定PCNL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肾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右美托定联合 血流动学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间输注咪达唑仑致癫痫患儿戒断综合征1例
8
作者 詹亚萍 薛明雷 +3 位作者 姚纯纯 廖思思 潘文合 鲍仕慧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2-64,共3页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以出现持续性的癫痫活动且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为特征的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1])。儿童SE年发病率为3/100 000~42/100 000,总病死率约3%^([2])。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SE的延长显著相关,但...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以出现持续性的癫痫活动且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为特征的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1])。儿童SE年发病率为3/100 000~42/100 000,总病死率约3%^([2])。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SE的延长显著相关,但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病死率 戒断综合征 癫痫患儿 癫痫持续状态 神经元损伤 药物治疗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住院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李旭泽 王静 +4 位作者 冯蕊 张春霞 尹洪宁 刘海涛 康荣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住院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共纳入2017年2月至9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TEE检查的260例住院患者,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C组)54例,咪达唑仑...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住院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共纳入2017年2月至9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TEE检查的260例住院患者,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C组)54例,咪达唑仑组(M组)27例和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组(MS组)179例。三组患者均给予丁卡因胶浆行口咽部表面麻醉,C组不作其他处理,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MS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M组和MS组术中根据患者反应决定是否追加药物。记录三组患者入室后(T_(0))、探头置入成功时(T_(1))、探头置入成功后5 min(T_(2))的无创血压收缩压(NS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探头置入难易程度、TEE检查时间、术中不良事件、检查者满意度。检查结束后用改良Aldrete量表评分判断患者恢复程度。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探头置入难易程度、检查者满意度评分和患者术后对麻醉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同时间点比较,M组和MS组T_(1)和T_(2)时间点NSBP和SpO_(2)降低,MS组T_(1)和T_(2)时间点HR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同时间点比较,MS组T_(2)时间点SpO_(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间点相比,C组T_(1)和T_(2)时间点HR升高,MS组的HR在T_(2)时间点降低,M组和MS组T_(1)和T_(2)时间点NSBP降低,MS组T_(1)和T_(2)时间点SpO_(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需要处理的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C组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率显著高于M组和MS组,术后咽部不适发生率显著高于MS组(P<0.05)。术中不良事件和术后不良反应经及时处理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无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在表面麻醉的基础上,小剂量咪达唑仑、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住院患者TEE检查中,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的效果更佳,但需注意可能发生的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在儿童程序性镇静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王应青 唐文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529-535,共7页
咪达唑仑作为一种短效苯二氮卓类镇静剂,起效迅速且恢复快,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儿童程序性镇静领域。咪达唑仑存在剂量依赖性的呼吸抑制,这使得临床医生在选择镇静方案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此外,咪达唑仑单独使用... 咪达唑仑作为一种短效苯二氮卓类镇静剂,起效迅速且恢复快,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儿童程序性镇静领域。咪达唑仑存在剂量依赖性的呼吸抑制,这使得临床医生在选择镇静方案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此外,咪达唑仑单独使用时效果不佳,临床上常与其他镇静药物联合使用,如与丙泊酚、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等联合使用,能够在保证镇静深度的同时,减少较大剂量的单一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本文将系统综述咪达唑仑在儿童程序性镇静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Midazolam, a short-acting benzodiazepine sedative, acts rapidly and has a quick recovery time, making it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particularly in pediatric procedural sedation. Midazolam has a dose-dependent respiratory depressant effect, which requires clinicians to carefully assess the patient’s specific condition when selecting a sedation regimen. Additionally, midazolam is less effective when used alone, and is often combined with other sedative drugs in clinical practice, such as propofol, dexmedetomidine, and ketamine. This combination can ensure adequate sedation depth while minimizing the advers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doses of a single drug.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idazolam in pediatric procedural sedation, discussing its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providing guida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程序性镇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对七氟烷诱导的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保护作用
11
作者 宋盼盼 于丽丽 《河北医学》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MDZL)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对七氟烷诱导的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七氟烷组、低(MDZL-L)、中(MDZL-M)和高浓度MDZ(MDZL-H)组及MDZL-H+PI3K抑制剂BKM120(MDZL-H+BKM120)组、对照组,每组12只。M...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MDZL)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对七氟烷诱导的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七氟烷组、低(MDZL-L)、中(MDZL-M)和高浓度MDZ(MDZL-H)组及MDZL-H+PI3K抑制剂BKM120(MDZL-H+BKM120)组、对照组,每组12只。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穿越平台数;HE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的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组织中PSD-95、BDNF阳性细胞数比例;TUNEL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的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Bcl-2、Bax、PI3K、p-PI3K、AKT、p-AKT蛋白。结果:七氟烷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出现核变大和核染色质凝聚现象,神经元数量减少,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及穿越平台数减少,海马组织中PSD-95、BDNF阳性细胞数比例、Bcl-2蛋白、p-PI3K/PI3K、p-AKT/AKT水平降低,海马组织中神经元凋亡率、Bax蛋白升高(P<0.05);经MDZL低、中、高浓度处理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及穿越平台数增加,海马组织中PSD-95、BDNF阳性细胞数比例、Bcl-2蛋白、p-PI3K/PI3K、p-AKT/AKT水平升高,海马神经元凋亡率、Bax蛋白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减轻;BKM120和高浓度MDZL处理后,七氟烷诱导的老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及穿越平台数减少,海马组织中PSD-95、BDNF阳性细胞数比例、Bcl-2蛋白、p-PI3K/PI3K、p-AKT/AKTs水平降低,海马组织中神经元凋亡率、Bax蛋白升高(P<0.05),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加重。结论:MDZL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七氟烷诱导的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七氟烷 凋亡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张志国 刘鹏 张少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拟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E+M组诱导前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静注,M组诱导前采用... 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拟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E+M组诱导前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静注,M组诱导前采用咪达唑仑静注。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评价术后第1天(T_(1))、第2天(T_(2))、第3天(T_(3))时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统计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MMSE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E+M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M组,MMSE评分高于M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艾司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静注,可减轻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认知功能,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VAS评分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肺癌患者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朱珊 张艳梅 +2 位作者 丁佳慧 康培培 王浩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82-0185,共4页
探讨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肺癌患者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癌者200例,随机分组各100例,均用咪达唑仑,对照组剂量0.05mg/kg,观察组则为0.1mg/kg,对比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 探讨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肺癌患者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癌者200例,随机分组各100例,均用咪达唑仑,对照组剂量0.05mg/kg,观察组则为0.1mg/kg,对比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诱导后10min、手术30min、术毕、苏醒拔管时,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30min、术毕、苏醒拔管时血氧饱和度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苏醒后疼痛评分、丙泊酚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躁动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手术麻醉中,咪达唑仑0.1mg/kg的使用,可改善麻醉效果,增强苏醒的质量,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麻醉效果 苏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麻醉诱导的效果及安全性
14
作者 胥丹 《当代临床医刊》 2025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麻醉诱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84例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麻醉诱导中观察组使用瑞马唑仑,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比较两组基线、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平均...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麻醉诱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84例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麻醉诱导中观察组使用瑞马唑仑,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比较两组基线、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SpO2,比较补救镇静率、麻醉诱导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后MAP、SpO2均较基线明显降低,对照组较观察组进一步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R无明显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两组MAP、HR有明显升高,对照组MAP较观察组进一步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继续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补救镇静率为0,对照组4例(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起效时间(72.06±11.07)s,对照组(84.39±13.53)s,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对照组9.5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麻醉诱导起效更快,更有利于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前列腺电切术 瑞马 麻醉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15
作者 胡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在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中应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痛的效果。方法对2023年1月-2024年6月我院80例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予以研究。遵循随机抽样法分组,A组(n=40)给予咪达唑仑单药镇静镇痛,B组(n=40)在A组基础上加用芬太尼,比... 目的分析在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中应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痛的效果。方法对2023年1月-2024年6月我院80例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予以研究。遵循随机抽样法分组,A组(n=40)给予咪达唑仑单药镇静镇痛,B组(n=40)在A组基础上加用芬太尼,比较患儿血压、心率、镇静镇痛效果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比较不同时间段HR、SBP、DBP,用药前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6h、24h,B组HR、SBP、DBP均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前比较,两组Ramsay、FLACC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6h、24h比较,B组Ramsay评分高于A组、FLACC评分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B组短于A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能稳定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的血流动力学,镇静镇痛效果好,值得借鉴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患儿 芬太尼
原文传递
口服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宣 徐四七 +2 位作者 陈永权 居霞 王胜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观察口服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用于缓解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120例,男93例,女27例,年龄2~6岁,身高78~120 cm,体重11~25 kg,ASAⅠ或Ⅱ级。采... 目的观察口服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用于缓解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120例,男93例,女27例,年龄2~6岁,身高78~120 cm,体重11~25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三组:麻醉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0.25 mg/kg组(M1组)、0.5 mg/kg(M2组)和0.75 mg/kg(M3组),每组40例。记录服药前、与父母分离时、麻醉诱导即刻简化版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mYPAS-SF)评分和麻醉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分。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30 min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评分和改良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LACC)评分。结果与服药前比较,M2组和M3组在与父母分离时、麻醉诱导即刻mYPAS-SF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M1组比较,M2组和M3组与父母分离时、麻醉诱导即刻mYPAS-SF明显降低(P<0.05),麻醉诱导即刻ICC评分明显降低(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30 min PAED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M2组比较,M3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麻醉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或0.75 mg/kg均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前焦虑,提高麻醉诱导合作度,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口服咪达唑仑0.75 mg/kg的患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延长,因此,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为患儿术前抗焦虑方案比较合适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术前焦虑 腹腔镜 腹股沟斜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对非插管静脉麻醉儿童术前焦虑、麻醉维持和苏醒的影响
17
作者 王立生 黎合 +2 位作者 蒋计伟 孙萍 廖少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非插管静脉麻醉患儿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对其术前焦虑、麻醉维持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9月期间90例拟在非插管静脉麻醉下择期行包皮环切术或隐匿性阴茎矫形术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 目的观察非插管静脉麻醉患儿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对其术前焦虑、麻醉维持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9月期间90例拟在非插管静脉麻醉下择期行包皮环切术或隐匿性阴茎矫形术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咪达唑仑小剂量组(0.3 mg/kg)、咪达唑仑高剂量组(0.5 mg/kg),每组30例。静脉麻醉深度维持在BIS值50-60。记录3组儿童给药前(T1)、与父母分开时(T2)和麻醉诱导时(T3)的焦虑量表评分(m-YPAS-SF);麻醉诱导期合作度评分(ICC);术中手术时间、术中SpO2、术中BIS值体动情况;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3组的年龄、身高、体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咪达唑仑小剂量组和咪达唑仑高剂量组T2和T3的m-YPAS-SF评分、ICC评分及咪达唑仑高剂量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都显著降低(P<0.05);但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咪达唑仑小剂量组比,咪达唑仑高剂量组T2和T3的m-YPAS-SF评分、ICC评分都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可有效缓解非插管静脉麻醉患儿的术前焦虑,并提高麻醉诱导期和苏醒期的合作度;0.5 mg/kg是较好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焦虑 短小手术 儿童 苏醒 麻醉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泮、苯巴比妥及咪达唑仑用药方案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效果影响
18
作者 陈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54-057,共4页
探讨地西泮、苯巴比妥及咪达唑仑在高热惊厥患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高热惊厥患儿的有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方法 通过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0月期间的68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探讨地西泮、苯巴比妥及咪达唑仑在高热惊厥患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高热惊厥患儿的有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方法 通过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0月期间的68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苯巴比妥组、地西泮组和咪达唑仑组,对比三组患儿在不同药物治疗下的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惊厥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咪达唑仑组的治疗有效率最高,达到100%,地西泮组在控制惊厥的快速反应上优于苯巴比妥组,而苯巴比妥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 地西泮、苯巴比妥及咪达唑仑在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中各具特点,其中咪达唑仑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表现最佳,为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惊厥 地西泮 苯巴比妥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曲库铵联合咪达唑仑对斜视患儿的眼位、安全性及眼心反射的影响
19
作者 明春平 吉伟 +2 位作者 张晓宇 李淑婷 尹娟 《临床眼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阿曲库铵联合咪达唑仑对斜视患儿的眼位、安全性及眼心反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本院收治的2~12岁拟行全身麻醉(静脉给药)手术的外斜视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3年9月。按照麻醉方式分... 目的 探讨阿曲库铵联合咪达唑仑对斜视患儿的眼位、安全性及眼心反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本院收治的2~12岁拟行全身麻醉(静脉给药)手术的外斜视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3年9月。按照麻醉方式分为A组40例,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0.02 mg/kg,丙泊酚注射液2.0~2.5 mg/kg、瑞芬太尼注射液1.5μg/kg,B组40例在A组基础上增加阿曲库铵0.5 mg/kg,肌松满意后气管插管。测定两组患儿眼位矫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眼心反射发生率。结果 两组眼位正位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中眼心反射、术后眼痛、恶心呕吐和躁动发生率均较A组低(均P <0.05)。结论 阿曲库铵联合咪达唑仑在不影响斜视患儿眼位正位率的情况下还能降低眼心反射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曲库铵 斜视 眼心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炎患儿呼吸机治疗及咪达唑仑联合应用对疗效的影响
20
作者 韦胜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094-097,共4页
研究咪达唑仑联合呼吸机对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益,通过对比常规呼吸机治疗和咪达唑仑联合呼吸机治疗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以挖掘咪达唑仑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挑选医院中100位新生儿肺炎病人,分别用常规呼吸机治疗... 研究咪达唑仑联合呼吸机对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益,通过对比常规呼吸机治疗和咪达唑仑联合呼吸机治疗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以挖掘咪达唑仑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挑选医院中100位新生儿肺炎病人,分别用常规呼吸机治疗的50位和咪达唑仑联合呼吸机治疗的50位,之后对比这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氧合指数、炎症指标PCT和CRP,以及白血球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咪达唑仑组比常规组缩小了显著差距,具有极高的统计学价值,p值不超过0.01,研究组患儿的痰液粘稠度中I度和II度痰液较高,痰液清除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值为0.0445。且研究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4.00%,p值为0.0481, 表明咪达唑仑联合呼吸机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呼吸机治疗在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炎症及痰液状况, 提高治疗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呼吸机治疗 疗效对比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