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D/CAM树脂高嵌体咬合重建对牙齿重度磨耗老年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邹雅琴 王敬雯 +2 位作者 李珍炫 凌瑞 栗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96-97,114,共3页
目的: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CAD/CAM)树脂高嵌体咬合重建对牙齿重度磨耗老年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牙齿重度磨耗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目的: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CAD/CAM)树脂高嵌体咬合重建对牙齿重度磨耗老年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牙齿重度磨耗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疗法进行咬合重建,观察组通过CAD/CAM树脂高嵌体进行咬合重建,对比两组咬合重建效果以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90d后,观察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CM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咬合重建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牙平均制备时间、平均调[牙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D/CAM树脂高嵌体咬合重建在牙齿重度磨耗老年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成功率较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缓解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同时患者对治疗各个方面的满意度较高,接受能力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 树脂高嵌体 咬合重建 牙齿重度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重度磨耗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重建序列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沈琳 彭国光 +1 位作者 黄杏香 童方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S0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牙列重度磨耗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咬合重建序列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32例牙列缺损并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行相关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后,进行咬合重建,分别在治疗完成后的第1及第12个月后,对治疗后的TMD的... 目的观察分析牙列重度磨耗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咬合重建序列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32例牙列缺损并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行相关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后,进行咬合重建,分别在治疗完成后的第1及第12个月后,对治疗后的TMD的关节症状、关节功能及关节间隙与治疗前关节数据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1年后CMI、DI、PI均低于治疗前,前间隙小于治疗前,上间隙、后间隙大于治疗前(P<0.05),关节疼痛及关节弹响等关节症状有着明显的改善。结论咬合重建后,患者满意度较高,舒适性好,能较好地恢复口腔功能,改变髁突位置,改善咀嚼肌的症状,获得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磨耗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病 咬合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辅助牙列缺损患者的种植修复与咬合重建——基本修复程序 被引量:1
3
作者 严宇巍 林潇 +2 位作者 马蕊 梁超 耿威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咬合重建是复杂的口腔治疗程序,对治疗的精准度要求较高,尤其是涉及种植支持固定修复体的咬合重建治疗。而数字化技术的辅助有利于提高治疗的精准性,为种植修复患者的咬合重建治疗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本文旨在探讨联合应用神经肌肉分... 咬合重建是复杂的口腔治疗程序,对治疗的精准度要求较高,尤其是涉及种植支持固定修复体的咬合重建治疗。而数字化技术的辅助有利于提高治疗的精准性,为种植修复患者的咬合重建治疗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本文旨在探讨联合应用神经肌肉分析系统和电子面弓的数字化技术,辅助牙列缺损患者的种植修复与咬合重建的基本修复程序,以期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重建 数字化技术 种植修复 治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咬合功能分析指导下的全口精准咬合重建1例
4
作者 郭艳玲 李嘉鑫 +4 位作者 刘欣然 岳源 魏娜 王敏 郝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02,共9页
随着牙齿磨损、牙列缺损等导致正中[牙合]关系丧失的患者增多,咬合重建的临床需求也在增加。咬合重建是一种通过重新建立均匀稳定的上下牙列咬合关系以恢复口颌系统功能的一种特殊修复方式。如何进行咬合功能分析以实现精准的修复设计... 随着牙齿磨损、牙列缺损等导致正中[牙合]关系丧失的患者增多,咬合重建的临床需求也在增加。咬合重建是一种通过重新建立均匀稳定的上下牙列咬合关系以恢复口颌系统功能的一种特殊修复方式。如何进行咬合功能分析以实现精准的修复设计与调整是咬合重建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本文报告了1例利用数字化咬合功能分析获取咬合及下颌运动相关参数用于咬合重建修复体设计的病例,达到术前设计、术中调整、术后验证的目的,使得咬合重建进行得更加高效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咬合功能分析 全口咬合重建 精准修复 前导 前伸髁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磊 杨路鹏 王策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3年2月淮安市口腔医院收治的70例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可摘... 目的分析对比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3年2月淮安市口腔医院收治的70例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3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术后观察3个月。对比两组修复效果、咀嚼功能、颞下颌功能、满意度、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满意度为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咀嚼效率、咬合力高于对照组,肌肉压痛指数、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相比,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治疗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提升修复效果,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与颞下颌功能,提高满意度,且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 满意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辅助全口磨耗牙咬合重建修复4年观察随访1例
6
作者 黄红蓝 金地 +6 位作者 朱建宇 张怡 骆碧珠 江武 吴千驹 肖云 张志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磨耗牙的修复一直是口腔修复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报告全口磨耗牙病例1例,通过引入数字化咬合重建技术,利用虚拟性咬合引导开展系统性修复重建并随访4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该病例为数字化技术在磨耗牙的诊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磨耗牙 咬合重建 数字化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咬合重建方式对牙齿重度磨耗合并牙列缺损患者咀嚼、Fricton和OHIP-14影响
7
作者 冯艳芬 王静 +3 位作者 路茜 庞淑婷 周建营 张绍清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咬合重建方式对成人牙齿重度磨耗合并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Fricton指数和14项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的影响。方法:纳入105例成人牙齿重度磨耗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咬合重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 目的:探讨不同咬合重建方式对成人牙齿重度磨耗合并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Fricton指数和14项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的影响。方法:纳入105例成人牙齿重度磨耗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咬合重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A组(固定义齿修复,n=35)、对照B组(活动义齿修复,n=35)、联合组(固定-活动联合义齿修复,n=35)。比较修复前后各组咀嚼功能、Fricton指数、OHIP-14评分及牙周指标。结果:修复3、6个月后,各组患者咀嚼效率均提高(P<0.05);Fricton指数中下颌运动分、关节压诊分、肌肉压诊分、关节杂音分、功能障碍指数均降低(P<0.05);OHIP-14中功能限制、疼痛与不适、身心缺陷、能力受限评分均降低(P<0.05);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以上指标均以联合组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及固定-活动义齿联合义齿修复方式均可提高成人牙齿重度磨耗合并牙列缺损患者的咀嚼功能,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及牙周状况,提升生活质量,但固定-活动联合义齿修复方式的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成人 咬合重建 咀嚼功能 颞下颌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丝弓矫治联合咬合重建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伴重度磨耗疗效分析
8
作者 王静 庞淑婷 +4 位作者 路茜 周建营 冯艳芬 卢文娟 张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修复咬合重建治疗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2例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 目的:探讨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修复咬合重建治疗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2例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实验组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修复咬合重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正畸治疗时间、颞下颌关节功能、关节间隙、下面高等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验组正畸治疗时间(12.6±1.8)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4±2.1)个月(P<0.05),颞下颌关节功能评分、关节间隙、下面高等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均P<0.05);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牙合类型、牙周健康状况等(P<0.05)。结论: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修复咬合重建治疗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能有效缩短正畸治疗时间,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咬合高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牙周健康状况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丝弓 咬合重建 内倾型深覆牙合 重度牙齿磨耗 颞下颌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辅助下的自然牙列磨耗咬合重建修复效果观察
9
作者 郦芳挺 李俊 王一峰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三维可视化下的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在自然牙列磨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1—11月收治的牙列重度磨耗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可摘式颌垫作为过渡性义齿进行咬合重建,观察组采用三维可... 目的观察三维可视化下的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在自然牙列磨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1—11月收治的牙列重度磨耗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可摘式颌垫作为过渡性义齿进行咬合重建,观察组采用三维可视化辅助下的咬合重建。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髁状突位移、颞下颌关节间隙、两侧关节间隙及咀嚼功能情况。结果修复后,观察组髁状突前移率(50.0%,16/32)高于对照组(18.8%,6/32),后移率(9.4%,3/32)低于对照组(31.3%,1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水平均修复前缩小、后间隙及上间隙水平扩大,且观察组改变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左侧关节前间隙水平均较修复前缩小,后间隙、上间隙水平较修复前扩大,且观察组改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咀嚼功能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咀嚼能力在修复后1、3、6个月时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三维可视化辅助下的咬合重建修复治疗牙列重度磨耗,能改善患者髁状突位置及关节间隙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牙列 磨耗 咬合重建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义齿联合活动义齿修复在女性低位咬合重建治疗中的效果
10
作者 蔡鲁兴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固定义齿联合活动义齿修复在女性低位咬合重建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接受低位咬合重建治疗的96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予以... 目的探讨固定义齿联合活动义齿修复在女性低位咬合重建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接受低位咬合重建治疗的96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予以活动义齿修复,观察组予以固定义齿联合活动义齿修复。比较两组咀嚼率、咬合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咀嚼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咬合功能均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固定义齿联合活动义齿修复在女性低位咬合重建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咀嚼率及咬合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低位咬合重建 咀嚼率 咬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治疗性义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咬合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皓 李斯文 +5 位作者 付佳欢 李施施 王艳红 史秀娣 白露 马红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治疗性义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咬合重建中的应用。方法使用改良型治疗性义齿对20例牙列缺损伴有颞下颌关节区器质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分别在使用治疗性义齿期间及更换最终修复体后调查患者的主观感觉,检查... 目的探讨改良型治疗性义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咬合重建中的应用。方法使用改良型治疗性义齿对20例牙列缺损伴有颞下颌关节区器质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分别在使用治疗性义齿期间及更换最终修复体后调查患者的主观感觉,检查临床症状,并采用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进行评估,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佩戴治疗性义齿1个月后,关节区症状缓解有效率达到100%;佩戴最终修复体后,关节区舒适性以及修复体使用方面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C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于牙列缺损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骨关节病)的患者,改良型治疗性义齿在咬合重建过程中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义齿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咬合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重建对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周崇阳 杨朝晖 冯海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咬合重建修复对不同类型的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牙齿重度磨耗进行咬合重建修复的患者,根据后牙咬合支持状态分成后牙支持完全组(试验Ⅰ组,15例)和后牙支持不全组(试验Ⅱ组,14例),分别测量修复前、... 目的探讨咬合重建修复对不同类型的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牙齿重度磨耗进行咬合重建修复的患者,根据后牙咬合支持状态分成后牙支持完全组(试验Ⅰ组,15例)和后牙支持不全组(试验Ⅱ组,14例),分别测量修复前、过渡修复1个月及永久修复1个月后咀嚼运动时嚼肌、颞肌前束和颞肌后束的表面肌电图,并选择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咀嚼周期、咀嚼运动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及肌电积分值的变化。结果修复前,试验Ⅰ组和Ⅱ组患者的咀嚼周期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Ⅱ组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颞肌前束的肌电积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过渡修复及永久修复后,试验Ⅰ组和Ⅱ组的咀嚼周期有逐步缩短的趋势。过渡修复时,Ⅰ组患者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和肌电积分值较修复前均有下降(P<0.05);Ⅱ组患者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较修复前下降(P<0.05),肌电积分值的变化则不明显(P>0.05)。永久修复后,Ⅰ组患者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和肌电积分值较过渡修复时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较过渡修复时进一步下降,肌电积分值则明显提高(P<0.01)。结论咬合重建修复能明显改善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循环模式,提高咀嚼肌活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磨耗 咀嚼运动 肌电图 咬合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 被引量:39
13
作者 郭宏 刘洪臣 +2 位作者 郭贵华 李红梅 宫琪玮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79-81,12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7例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疗特点,总结诊疗过程中注意事项。由一个典型病例介绍诊疗过程。结...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7例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疗特点,总结诊疗过程中注意事项。由一个典型病例介绍诊疗过程。结果: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临床表现、并发症多样,垫式活动义齿暂时性修复3个月后,单颌或双颌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12个整牙列,随访2-4年,患者满意度高,未出现再度磨耗,颞下颌关节稳定。结论: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可行,诊疗过程较长,中短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磨耗 老年人 咬合重建 固定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重度磨损咬合重建修复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芸 李振 +1 位作者 孟翔峰 钱冬冬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牙列重度磨耗患者行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结合1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咬合垫佩戴3个月后,制作过渡性修复体,口内观察1年,然后行上下颌固定义齿最终修复,经过这一序列诊疗过程完成咬合重建。结果患者使用最终修复体2... 目的探讨牙列重度磨耗患者行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结合1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咬合垫佩戴3个月后,制作过渡性修复体,口内观察1年,然后行上下颌固定义齿最终修复,经过这一序列诊疗过程完成咬合重建。结果患者使用最终修复体2年,美观满意,咀嚼效率良好,无咀嚼系统肌肉及颞下颌关节不适症状。结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是一个复杂的序列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是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重度磨损 咬合重建 固定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老年患者两种咬合重建治疗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亚男 刘洪臣 +3 位作者 石校伟 郭贵华 宫琦玮 李红梅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的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4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老年男性患者,分别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其中垫... 目的:观察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的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4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老年男性患者,分别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其中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咬合重建组15例,固定义齿咬合重建组9例,并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自我感觉(美观、舒适)、临床表现、咀嚼效率、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症状的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估及分析。结果: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治疗后,患者均主观感觉良好、临床症状改善、咀嚼效率增加,差异显著(P<0.01)。固定义齿咬合重建组患者较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咬合重建组患者主观感觉更好,咀嚼效率增加更多(P<0.05)。有颞下颌关节病症状的患者咬合重建后症状均有改善,两种咬合重建方法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治疗均能一定程度恢复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老年患者的口颌功能,改善颞下颌关节病症状。采用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更具有美观、舒适、提高咀嚼效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磨耗 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重建修复过程中咀嚼肌肌电图的变化 被引量:36
16
作者 周崇阳 冯海兰 +1 位作者 杨朝晖 胡晓阳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对垂直距离降低的患者咬合重建修复过程中,咀嚼肌肌电图的变化。方法:对15例垂直距离降低的患者先用塑料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过渡修复并恢复垂直距离,患者适应后再按此高度永久修复。对比分析修复前、过渡修复一个月后以及永久修... 目的:探讨对垂直距离降低的患者咬合重建修复过程中,咀嚼肌肌电图的变化。方法:对15例垂直距离降低的患者先用塑料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过渡修复并恢复垂直距离,患者适应后再按此高度永久修复。对比分析修复前、过渡修复一个月后以及永久修复一个月后嚼肌、颞肌前束和颞肌后束表面肌电图的变化。结果:① 息止位时过渡修复及永久修复后嚼肌、颞肌前束和颞肌后束肌电幅值较术前均有明显减少趋势;② 大力咬合位,过渡修复时颞肌后束肌电幅值较术前显著减少,嚼肌和颞肌前束肌电无显著改变。永久修复后嚼肌和颞肌前束肌电较过渡修复时和术前有显著提高,颞肌后束肌电值较过渡修复时也显著增加;③ 咀嚼时嚼肌和颞肌前束肌电值在过渡修复及永久修复后逐步增加,永久修复后增加显著。而颞肌后束肌电值无明显改变。结论:对垂直距离降低的病人升高垂直距离并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后,能显著减少息止位嚼肌、颞肌前束和颞肌后束的紧张度,增强咀嚼肌大力咬合及咀嚼运动时的收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肌 肌电图 垂直距离降低 咬合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咬合重建的固定修复 被引量:16
17
作者 赵跃峰 姜海英 +2 位作者 杨文香 张兆龙 王迪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6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老年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修复并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修复后的1年和2年分别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20例固定活动...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老年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修复并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修复后的1年和2年分别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20例固定活动联合修复病例1年复查,均良好。2年复查,1例不敢咬硬物,其余良好。结论对牙列缺损伴重度磨损的的老年患者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恢复了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口颌系统、咀嚼肌、颞下颌关节的生理平衡关系,患者咀嚼效率得到明显改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牙列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 固定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重度磨耗咬合重建修复 被引量:6
18
作者 滕伟 周雅彬 张新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固定修复在咬合重建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临床牙列重度磨耗10例病例,采用固定修复方法实施牙列重度磨耗咬合重建治疗。咬合重建前确定治疗计划;进行完善的牙髓、牙周治疗:采用过渡性垫确定颌位关系;3个月后固定义齿永... [目的]探讨固定修复在咬合重建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临床牙列重度磨耗10例病例,采用固定修复方法实施牙列重度磨耗咬合重建治疗。咬合重建前确定治疗计划;进行完善的牙髓、牙周治疗:采用过渡性垫确定颌位关系;3个月后固定义齿永久修复。通过系列治疗恢复正常的垂直距离、曲线、平面,重建良好稳定的咬合关系。[结果]固定义齿咬合重建后患者外形容貌、发音、咀嚼效能主观评价良好,咬合关系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关节前间隙、后间隙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固定修复治疗牙列重度磨耗,进行咬合重建的效果令人满意。详尽的治疗计划、过渡性垫、正确的颌位关系确定是固定修复咬合重建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耗 咬合重建 固定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磨耗伴牙列缺失的咬合重建与修复治疗 被引量:6
19
作者 洪礼琳 罗运 +3 位作者 俞长路 李森 刘扬 叶茂昌 《安徽医学》 2013年第8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烤瓷修复方法,对重度磨耗伴牙列缺失患者进行咬合重建方法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4例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缺损类型包括Kenney氏I类9例,I类四分类1例,单纯牙列重度磨耗4例。所有14... 目的探讨运用烤瓷修复方法,对重度磨耗伴牙列缺失患者进行咬合重建方法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4例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缺损类型包括Kenney氏I类9例,I类四分类1例,单纯牙列重度磨耗4例。所有14例均行咬合重建。结果采用临时冠桥过渡性修复1~2个月后,酌情采用烤瓷固定义齿修复。修复后随访均超过3年,所有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主观感觉良好,经咀嚼效率测定证实,咀嚼效率提高。结论烤瓷冠修复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修复后美观、舒适,咀嚼效率与正常牙列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重建 重度磨耗 牙列缺失 咀嚼效率 复合固定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重建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病例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胜 陈茂冲 +1 位作者 黄瑞涛 陈芳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1-592,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的上下牙列缺损病例有效实用并且价格较低廉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严重交错咬合的上下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进行单纯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修复咬合重建或固定与活动联合修复咬合重建,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咀嚼效率的检测...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的上下牙列缺损病例有效实用并且价格较低廉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严重交错咬合的上下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进行单纯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修复咬合重建或固定与活动联合修复咬合重建,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咀嚼效率的检测。结果固定与活动联合修复咬合重建对咀嚼效率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修复咬合重建。结论固定与活动联合修复咬合重建是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的上下牙列缺损病例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在基层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重建 牙列缺损 固定修复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