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联合品管圈管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陶露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联合品管圈管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化疗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联合品管圈管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化疗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多学科协作联合品管圈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指标、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75%高于观察组的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联合品管圈管理,对于改善患者免疫指标、缓解其负面情绪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 品管圈管理 免疫指标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杨晓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PIVAS的46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另选取2021年1—12月该院PIVAS的46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配药安全知识知晓率、药...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PIVAS的46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另选取2021年1—12月该院PIVAS的46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配药安全知识知晓率、药物配制差错率和药物配送时间延长率。结果:观察组药物配置流程、药物配伍禁忌、药物剂量换算、用药前正确评估患者、药物输注流程、输注时观察要点等配药安全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配置差错率为0.48%(12/2500),低于对照组的2.32%(58/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配送延长率为0.36%(9/2500),低于对照组的2.48%(62/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于PIVAS可提高配药安全知识知晓率,以及降低药物配制差错率和药物配送时间延长率的效果优于常规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物配制 配送时间 配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提高吞咽障碍患者饮食模式正确执行率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张艳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提高吞咽障碍患者饮食模式正确执行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小组、选题与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及实施。结果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后饮食模式正确执行率明显提高,由活动前66.5%...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提高吞咽障碍患者饮食模式正确执行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小组、选题与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及实施。结果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后饮食模式正确执行率明显提高,由活动前66.5%提高到93.2%,目标达成率140.39%。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吞咽障碍患者饮食模式的正确执行率,降低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吞咽障碍 饮食模式 正确执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联合品管圈管理对骨折术后重症感染患者护理质量影响
4
作者 李春卉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0期144-147,共4页
目的:分析在骨折术后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联合品管圈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 目的:分析在骨折术后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联合品管圈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联合品管圈管理积,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安全、护理水平、满意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日常活动功能、总体健康、日常精神活动、活力、社会活动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日常活动功能、总体健康、日常精神活动、活力、社会活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折术后患者通过予以循证护理联合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发生感染的风险,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品管圈管理 骨折 术后感染 生活质量 负面情绪
原文传递
品管圈管理对血液透析安全性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周清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6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采取品管圈管理的工作差错情况及护理质量情况。方法选取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5月—2021年12月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9月采取品管圈管理模式设为...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采取品管圈管理的工作差错情况及护理质量情况。方法选取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5月—2021年12月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9月采取品管圈管理模式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管理质量评分及工作差错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70.00%(14/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7,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人员管理中,采取品管圈管理可提升管理质量,降低差错发生概率,提升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血液透析 患者安全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多参数监护仪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高琳 郑权 +1 位作者 杜娜 孙雯琪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0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多参数监护仪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7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心电监护的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0—11月进行心电监护的10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多参数监护仪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7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心电监护的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0—11月进行心电监护的10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误报警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人员临床报警疲劳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品管圈管理可有效降低心脏重症监护室多参数监护仪误报率,减轻护士报警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重症监护室 多参数监护仪 误报率 品管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对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研究
7
作者 安雯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2期189-192,共4页
目的分析品管圈管理在预防术中低体温的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3)与对照组(n=43),试验组应用品管圈管理,... 目的分析品管圈管理在预防术中低体温的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3)与对照组(n=43),试验组应用品管圈管理,对照组未应用品管圈管理,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体温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体温为(36.32±0.49)℃、术毕时体温为(36.29±0.51)℃、手术后体温为(36.30±0.4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5.42±0.48)℃、(35.68±0.45)℃、(35.63±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过程中品管圈管理的运用可以将患者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恢复阶段的体温控制在更加理想的范围内,有效减少了术中低体温以及寒战的发生率,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促进了患者的更好恢复,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管理活动予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老年患者 术中低体温 寒战 预防效果 手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在助产士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8
作者 任俊 刘建春 +1 位作者 高敏 程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0期0162-0165,共4页
研究助产士实习教学时采取品管圈管理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对实习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2023年01月~2024年01月执行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实习助产士分为2组,对照组(传统带教模式)和观察组(品管圈管理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各20名,比较两组指标(出... 研究助产士实习教学时采取品管圈管理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对实习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2023年01月~2024年01月执行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实习助产士分为2组,对照组(传统带教模式)和观察组(品管圈管理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各20名,比较两组指标(出科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实习助产士对教学的满意情况、产科孕产妇对实习助产士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异。结果 观察组实习助产士的各项出科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教学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科孕产妇对实习助产士护理服务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实习助产士选择品管圈管理视域下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其出科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效果较满意,且实习助产士在临床工作中也获得孕产妇更多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教学模式 实习助产士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对LPD术后患者使用心电监护仪规范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桂春 孔晔宏 +2 位作者 李秀轻 乔秋阁 赵伟红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品管圈管理对护士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患者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效果影响。方法 2017年8~12月品管圈管理活动前行LPD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行LPD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 目的探讨采用品管圈管理对护士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患者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效果影响。方法 2017年8~12月品管圈管理活动前行LPD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行LPD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心电监护仪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观察组成立品管圈小组,对LPD术后患者常规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护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对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比较在品管圈管理活动前与活动后护士对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状况,以及患者对护士工作的评价状况。结果实行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心电监护仪规范使用状况及患者对工作评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LPD术后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使用心电监护仪规范率,使心电监护仪使用得当,及时提供患者的生命信息,指导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D 心电监护仪 品管圈管理 规范率 护理质量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对化疗期胃癌留置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静 郭妍 宁艳艳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8期1933-1936,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化疗期胃癌留置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3例胃癌化疗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3例胃癌化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化疗期胃癌留置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3例胃癌化疗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3例胃癌化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品管圈管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各项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GQOL-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43%(5/53),低于对照组的28.30%(1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理人员沟通协调能力、品管圈手法、团队凝聚力、责任心、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幸福感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45%(4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72%(2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管理干预能提高干预人员各项能力,进而提高胃癌留置PICC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胃癌 生活质量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荣兰 李昱 +3 位作者 付艳萍 徐秀玲 屈佳 陈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8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中医护理水平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11月中医治疗的慢性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7月中医治疗的慢性病患者45例为试验组应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护理。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中医护理水平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11月中医治疗的慢性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7月中医治疗的慢性病患者45例为试验组应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护理。比较两组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专科基础知识评分、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评分、健康教育落实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行中医治疗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专科基础知识评分、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评分、中医健康教育落实率和患者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可提高中医护理水平,提高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知识、中医专科基础知识、中医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健康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工具 中医护理水平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品管圈管理在提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瑛 戎花 董丽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1期1894-1895,共2页
医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场所,医院护理质量可反映医疗水平,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为优化医院护理质量,临床多通过系统化护理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服务,但其护理针对性欠佳[1]。品管圈是由护理人员基于临床现状自主发起的管理模式,其可分析护理... 医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场所,医院护理质量可反映医疗水平,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为优化医院护理质量,临床多通过系统化护理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服务,但其护理针对性欠佳[1]。品管圈是由护理人员基于临床现状自主发起的管理模式,其可分析护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有预见性特征。本研究选取844例住院患者,以分析品管圈管理的作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临床现状 系统化护理 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 医院护理质量 医疗服务 医疗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对皮下注射抗凝剂患者皮下出血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丽霞 王瑶 +1 位作者 蒋彩霞 刘君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4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皮下注射抗凝剂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管理的临床价值,探讨其对患者皮下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将医院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品管圈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每组30例。在对2组患者实施... 目的分析皮下注射抗凝剂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管理的临床价值,探讨其对患者皮下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将医院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品管圈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每组30例。在对2组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品管圈管理组实施品管圈管理,常规管理组实施常规管理措施。观察2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患者局部出血例次,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品管圈管理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为10.83%,低于常规管理组的48.54%(P<0.01);品管圈管理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常规管理组的76.67%(P<0.05)。结论将品管圈管理应用于皮下注射抗凝剂患者护理管理中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降低了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提升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皮下注射 抗凝剂 皮下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在降低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小群 古利平 刘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4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究品管圈管理在降低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时的应用情况。方法调查2012年本院护士在实践中发生针刺伤的具体情况,填入"护士针刺伤环节统计调查表";再与2013、2014年通过自愿建立品管圈组、确定活动主题、具体计划、最终目... 目的探究品管圈管理在降低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时的应用情况。方法调查2012年本院护士在实践中发生针刺伤的具体情况,填入"护士针刺伤环节统计调查表";再与2013、2014年通过自愿建立品管圈组、确定活动主题、具体计划、最终目标,搜集整理相关数据,解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及分析效果等品管圈活动后,与未采用品管圈管理前的护士针刺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品管圈管理后,本院的护士针刺伤人数由2013年的32例降到2014年的25例,发生率由2.9%降低到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能有效降低临床护士的针刺伤现象,有利于提高护士自身职业防护能力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护士 针刺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在高危压疮病人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春雨 李春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8期2745-2748,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品管圈管理在降低高危病人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品管圈管... [目的]系统评价品管圈管理在降低高危病人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品管圈管理在降低高危病人压疮发生率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追溯合格研究、主题相关研究和综述的参考文献。2名评价者独立检索、筛查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交叉核对后,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文献1 091篇,最终纳入8项研究,共1 563例病人。干预组病人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36,95%CI(0.27,0.49),P<0.000 01]。[结论]对高危压疮病人实施品管圈管理优于常规护理措施,但由于纳入文献研究总体质量不高,有待临床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高危病人 压疮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江幸钻 梁小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管理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对其注射规范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我区使用胰岛素笔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品管圈管理。比较QCC实施前后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知识掌握情况、胰岛素...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管理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对其注射规范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我区使用胰岛素笔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品管圈管理。比较QCC实施前后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知识掌握情况、胰岛素笔注射规范达标率。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知识掌握水平较实施前提高(P<0.05);患者胰岛素注射各项指标规范达标率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采取品管圈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胰岛素笔相关知识水平,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规范注射达标率,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糖尿病 胰岛素笔 效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婷婷 谢娜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988-98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联合舒适护理的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应用品管圈管理联合舒适护理,对照组依照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生存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联合舒适护理的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应用品管圈管理联合舒适护理,对照组依照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生存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肢体、饮食、角色等维度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肢体、饮食、角色等维度的评分均升高,并且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各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病患者应用品管圈管理联合舒适护理,患者认可程度较高,利于预后病情恢复,依从性相对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舒适护理 血液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对护士胰岛素使用掌握情况及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尚治新 严金霞 +1 位作者 吴伟英 王芳 《全科护理》 2016年第35期3738-3740,共3页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对护士胰岛素使用的掌握情况及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管理,对品管圈圈员(护士)进行临床科室胰岛素。...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对护士胰岛素使用的掌握情况及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管理,对品管圈圈员(护士)进行临床科室胰岛素。使用知识的考核,比较护士在品管圈管理前后对胰岛素使用的掌握情况,对比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及依从性。[结果]护士在品管圈管理后临床科室胰岛素使用知识考核得分明显优于品管圈管理前(P<0.05);观察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饮食、活动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病人采取品管圈管理,可有效改善病人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依从性,还能有效提高护士对胰岛素使用的掌握度情况,纠正医学失误,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胰岛素使用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对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及提高工作满意度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艳玲 胡天兰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6期85-86,共2页
目的分析品管圈管理方式对极大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提升满意度所具有的作用。方法结合本院的情况组建品管圈工作小组,并确定主题、找出问题以及分析原因,然后制定对应的解决策略,最后调查护士工作情况以及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开展品... 目的分析品管圈管理方式对极大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提升满意度所具有的作用。方法结合本院的情况组建品管圈工作小组,并确定主题、找出问题以及分析原因,然后制定对应的解决策略,最后调查护士工作情况以及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开展品管圈管理之前,护士的工作压力是(18.2±3.6)分,实施品管圈管理之后,工作压力是(8.9±4.7)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展品管圈管理之前,工作满意度是75.00%;开展品管圈管理之后工作满意度是9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方式可以极大地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而且在工作中还可以提升满意度,此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减轻 护士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满意度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蔡瑞卿 刘秋婵 +1 位作者 伍柳红 刘龙珍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23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过程中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应...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过程中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期间采用改善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PICC感染情况、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PICC感染情况小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品管圈管理在降低儿童口腔黏膜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大剂量甲氨蝶呤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口腔黏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