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唐宣宗吏治建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吕颖辉 《宜春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25-28,共4页
唐宣宗是唐朝后期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 ,他致力于吏治建设 ,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论文试图从三方面对大中朝的吏治建设进行一些研究。通过这些研究 ,有助于揭示大中朝的概貌。
关键词 唐宣宗 吏治建设 大中增官 加强皇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宣宗的社会发展思想探微
2
作者 裴恒涛 谢东莉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就唐宣宗时期的经济、政治、法治、吏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评述了唐宣宗的社会发展思想,指出了其作为唐后期一位杰出的君主,应给予充分的评价;唐宣宗的执政精神与经验,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关键词 唐宣宗 发展生产 节俭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宣宗“大中政治”述评
3
作者 张卫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95,共5页
历来史家对"大中政治"评价较高,或称之为"大中之治"。不过详细考察大中政局,实际上只是唐宣宗凭借超强的个人能力,勉强维持统治而已,对当时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则视而不见,或者是故意回避。因此,宣宗死后,被掩盖的... 历来史家对"大中政治"评价较高,或称之为"大中之治"。不过详细考察大中政局,实际上只是唐宣宗凭借超强的个人能力,勉强维持统治而已,对当时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则视而不见,或者是故意回避。因此,宣宗死后,被掩盖的矛盾立即爆发,迄于唐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政治 唐宣宗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唐宣宗
4
作者 吕颖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年第13期111-111,共1页
唐宣宗是唐朝后期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而大中朝也是唐朝政治较为清明的一个时代。宣宗为了挽救唐朝的衰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关键词 唐宣宗 大中朝 吏治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宣宗复兴佛教进程中的信仰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熙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33,191,共9页
关于唐宣宗复兴佛教的原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多被提及,至于是否存在宗教信仰因素则存在争议。从各方面材料来看,宣宗周围的一些官员会昌年间就有护法举动;宣宗登基得到崇佛宦官的拥护;宣宗崇佛从其诏令和反佛官员的上书中都明确道出;宣... 关于唐宣宗复兴佛教的原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多被提及,至于是否存在宗教信仰因素则存在争议。从各方面材料来看,宣宗周围的一些官员会昌年间就有护法举动;宣宗登基得到崇佛宦官的拥护;宣宗崇佛从其诏令和反佛官员的上书中都明确道出;宣宗采取的政治措施多有利于佛教复兴,朝野上下也多有迎合上意兴佛者;另外宣宗实录、杂史、小说、方志、碑记、佛书、敦煌文献等都记载宣宗登基前后与佛教存在关联。可以断定,宣宗复兴佛教背后的确不乏宗教信仰的因素,并与政治、人事等因素相纠缠。至于《新唐书》等官方史书不载相关情况,存在各种可供分析的原因,不必简单地以之为据,更不必将该书的史料取舍等同于史实有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宣宗 复兴佛教 宗教信仰 史实有无
全文增补中
论李德裕与唐宣宗——兼谈牛李党争与皇权之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黎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从李德裕的施政政策和唐宣宗的爱好、经历及加强皇权措施的对比分析看,李德裕与唐宣宗暗存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李德裕位高权重严重威胁着唐宣宗的统治。唐宣宗为加强皇权,将李德裕贬死崖州,李党亦随之倒台,这说明皇权掌控着宰相的命运... 从李德裕的施政政策和唐宣宗的爱好、经历及加强皇权措施的对比分析看,李德裕与唐宣宗暗存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李德裕位高权重严重威胁着唐宣宗的统治。唐宣宗为加强皇权,将李德裕贬死崖州,李党亦随之倒台,这说明皇权掌控着宰相的命运和牛李党争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德裕 唐宣宗 相权 皇权 牛李党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資治通鑑》唐宣宗時期的史源——兼論宋敏求及其《宣宗實録》 被引量:4
7
作者 靳亞娟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153,共35页
唐末戰亂使唐宣宗時期官方史料匱乏,雜史小説、文集等私人著述變得更重要,但北宋中期宋敏求所補《宣宗實録》及其引用的奏牘、詔敕等纔是《資治通鑑》編年紀日的基礎。宋敏求補晚唐六帝實録,本爲新修《唐書》,慶曆四年(1044)到五年間成... 唐末戰亂使唐宣宗時期官方史料匱乏,雜史小説、文集等私人著述變得更重要,但北宋中期宋敏求所補《宣宗實録》及其引用的奏牘、詔敕等纔是《資治通鑑》編年紀日的基礎。宋敏求補晚唐六帝實録,本爲新修《唐書》,慶曆四年(1044)到五年間成書百卷,約嘉祐五年(1060)前又增補到一百四十八卷。他較後晉賈緯《唐年補録》等大有增改,既得益於公私藏書,也可能利用了洛陽殘留的唐代官文書。本文認爲:一,《宣宗實録》是《新唐書》的重要依據,也很可能是《通鑑》紀日等特有史料的來源;二,《通鑑》正文中有很多未在《考異》標明的雜史小説内容,有些可能來自《考異》書目的轉引;三,《通鑑》注意通過史料取捨將唐宣宗塑造爲明君,以備宋代皇帝效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宣宗實録》 宋敏求 《新唐書》 《資治通鑑考異》 雜史小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唐宣宗
8
作者 张宏周 白贤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1期192-194,共3页
唐宣宗历来被认为是中晚唐少有的杰出帝王,素有"小太宗"之美誉。但考察宣宗本人及其统治时期的"大中之政",却不难发现:宣宗性格冷酷阴暗而虚骄好名;行事敏感多疑而刚愎自用。作为人主,只知固位而无有远图;虽勤政恭... 唐宣宗历来被认为是中晚唐少有的杰出帝王,素有"小太宗"之美誉。但考察宣宗本人及其统治时期的"大中之政",却不难发现:宣宗性格冷酷阴暗而虚骄好名;行事敏感多疑而刚愎自用。作为人主,只知固位而无有远图;虽勤政恭俭却乏治国之谋。被史家称道的所谓"大中之政"也不过虚有其表,看似平静的帝国实则孕育着更为严重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宣宗 “大中之政” “小太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宣宗“遁迹泉州”考索──洛阳桥“万安”得名辨证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茂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89-91,82,共4页
唐宣宗“遁迹泉州”考索──洛阳桥“万安”得名辨证陈茂同洛阳桥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东10公里,惠安县西南15公里的洛阳江上,是我国著名的梁架式古石桥。建于宋皇五年(公元1053年)到嘉四年(公元1059年)。桥之得... 唐宣宗“遁迹泉州”考索──洛阳桥“万安”得名辨证陈茂同洛阳桥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东10公里,惠安县西南15公里的洛阳江上,是我国著名的梁架式古石桥。建于宋皇五年(公元1053年)到嘉四年(公元1059年)。桥之得名,近年来,我查阅古籍文献,偶于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宣宗 洛阳桥 泉州 《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 欧阳修 开元二十三年 考索 历史事实 蔡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宣宗朝中枢政治考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祥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31-36,共6页
史学界对唐宣宗朝中枢政治的研究,目前仅有零星论述而无系统性,这一则是由于历代史家偏重唐前期历史的研究,另则由于保存下来的有关宣宗朝的史料极少,难于措手。《旧唐书》、《宣宗本纪》云:“惜乎简籍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十七史商... 史学界对唐宣宗朝中枢政治的研究,目前仅有零星论述而无系统性,这一则是由于历代史家偏重唐前期历史的研究,另则由于保存下来的有关宣宗朝的史料极少,难于措手。《旧唐书》、《宣宗本纪》云:“惜乎简籍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十七史商榷》《宣宗简籍遗落》条云:“唐人所撰实录,至武宗止,……宣宗既无实录,……故云简籍遗落”;本文拟广搜两《唐书》、《通鉴》、《东观奏记》中的有关史料,对宣宗朝的中枢政治作一考辨论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宗 李德裕 中枢政治 《东观奏记》 翰林学士 唐宣宗 《通鉴》 白敏中 考论 《新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宣宗复兴佛教再认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绍林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年第3期64-72,共9页
关键词 佛教史 唐代 唐宣宗 佛教复兴 儒学
全文增补中
唐宣宗李忱与佛教禅宗
12
作者 白光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6-38,共3页
本文为纪念佛教传入我国两千年而作。唐宣宗李忱,是“三武灭佛”后“中兴”佛教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扶持佛教,南禅在他当政期间有重大发展。这同他传奇式的经历有关。他微时广历四方,同佛门关系甚深,同南禅的重要人物有往来。
关键词 唐宣宗 中兴佛教 禅宗 南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唐宣宗
13
作者 陈雪虹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3-45,共3页
唐宣宗虽素有"小太宗"之美誉,但实则性格阴暗而虚骄好名,行事多疑且刚愎自用。作为人主,只知固位而无有远图,勤政恭俭却乏治国之谋。被史家称道的所谓"大中之政"也不过虚有其表,看似平静的帝国实则孕育着更为严重... 唐宣宗虽素有"小太宗"之美誉,但实则性格阴暗而虚骄好名,行事多疑且刚愎自用。作为人主,只知固位而无有远图,勤政恭俭却乏治国之谋。被史家称道的所谓"大中之政"也不过虚有其表,看似平静的帝国实则孕育着更为严重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宣宗 “大中之政” “小太宗” 晚唐之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崔瑨與唐宣宗中後期的夏綏軍(下)
14
作者 張照陽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3年第3期352-352,共1页
夏綏軍是中晚唐最重要的軍鎮之一,其節度使長期由武將尤其禁軍將軍擔任。大中四年朝廷討伐南山党項之亂後,接連選拔李福、崔瑨以及鄭助等文官擔任節帥。《東觀奏記》、《資治通鎰》等均稱自此“邊方帖息,烽燧不復告驚矣”。《新唐書》... 夏綏軍是中晚唐最重要的軍鎮之一,其節度使長期由武將尤其禁軍將軍擔任。大中四年朝廷討伐南山党項之亂後,接連選拔李福、崔瑨以及鄭助等文官擔任節帥。《東觀奏記》、《資治通鎰》等均稱自此“邊方帖息,烽燧不復告驚矣”。《新唐書》載李福在夏綏“以善政聞”,所以徙鎮義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軍 中晚唐 唐宣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宣宗选官
15
作者 刘吉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唐宣宗 县令 州刺史 社会最底层 唐朝后期 县监狱 炙手可热 封建时代 河南省 糖葫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宣宗出家考
16
作者 于辅仁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84-88,共5页
1 在唐代的帝王中,唐宣宗算得上是一个神秘人物。他即位前的经历一直是个谜,武宗是否加害于他,他是否出过家,史籍记载不一,史家各持己见。民为此,本文试做考述,以期澄清这一史实。《旧唐书·宣宗纪》载:“宣宗……讳忱,宪宗第十三... 1 在唐代的帝王中,唐宣宗算得上是一个神秘人物。他即位前的经历一直是个谜,武宗是否加害于他,他是否出过家,史籍记载不一,史家各持己见。民为此,本文试做考述,以期澄清这一史实。《旧唐书·宣宗纪》载:“宣宗……讳忱,宪宗第十三子……元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长庆元年三月,封光王。……会昌六年三月一日,武宗疾笃,遗诏立为皇太叔,权勾当军国政事,翌日,柩前即帝位,……时年三十七。帝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幼时宫中以为不慧。……历大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强诱其言,以为戏剧,谓之“光叔”。武宗气豪,尤为不礼。及监国之日,哀毁满容,接待群僚,决断庶务。人方见其隐德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宣宗 会昌 韦昭 高僧传 旧唐书 宦官 祖堂集 司马光 故事 宪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宣宗:一个有故事的皇帝
17
作者 陶易 《文史天地》 2018年第7期41-45,共5页
在李唐王朝的二十位皇帝中,故事最多的无疑是玄宗李隆基,其次要数晚唐的宣宗李忱。李忱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原名李怡,生于元和五年(810年)六月,属虎。穆宗长庆元年(821年),11岁的李怡被封为光王,37岁那年,他被宦官扶持登基... 在李唐王朝的二十位皇帝中,故事最多的无疑是玄宗李隆基,其次要数晚唐的宣宗李忱。李忱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原名李怡,生于元和五年(810年)六月,属虎。穆宗长庆元年(821年),11岁的李怡被封为光王,37岁那年,他被宦官扶持登基称帝,改名李忱,年号大中,在位凡14年,50岁时又被宦官毒害致死(参见杜文玉《唐代宫廷史》第五章第三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帝 故事 唐宣宗 李唐王朝 李隆基 唐宪宗 杜文玉 李怡
原文传递
唐宣宗拜官
18
作者 董大金 刘秀英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46,共1页
唐宣宗拜官董大金刘秀英在近三百年唐王朝的二十多位君主中,有两位值得称道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一位是开唐之清明盛世的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位是为晚唐革弊政、除陋习、振雄风的唐宣宗李忱,后者就被司马光称之为“小太宗... 唐宣宗拜官董大金刘秀英在近三百年唐王朝的二十多位君主中,有两位值得称道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一位是开唐之清明盛世的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位是为晚唐革弊政、除陋习、振雄风的唐宣宗李忱,后者就被司马光称之为“小太宗”。他们的治世方略、用人智慧、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宣宗 《资治通鉴》 领导艺术 用人实践 州刺史 领导决策 激励行为 下级官吏 访问方法 皇家园林
原文传递
唐宣宗的优点
19
作者 乙秦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唐宣宗 州刺史 《资治通鉴》 中唐政治 公主 考察干部 迎来送往 政治影响 前些日子 校书郎
原文传递
论《会昌一品集》的编订与宣宗朝初年政治格局之关系
20
作者 刘鑫源 文师华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李德裕在唐宣宗大中元年编成《会昌一品集》,除了深具史识的因素以外,最直接的编集动机,是他对唐宣宗君臣“务反会昌之政”的不满。李德裕之所以对《会昌一品集》十分重视,并非出于文学艺术层面的考量,其实质是对文集中所收大量制诰的... 李德裕在唐宣宗大中元年编成《会昌一品集》,除了深具史识的因素以外,最直接的编集动机,是他对唐宣宗君臣“务反会昌之政”的不满。李德裕之所以对《会昌一品集》十分重视,并非出于文学艺术层面的考量,其实质是对文集中所收大量制诰的看重。制诰文体最能满足李德裕“润色鸿业”的创作期待心理。加之会昌制诰是李德裕以宰相身份创作的,可视为他本人相业的直接记录。因此,李德裕通过编订文集的方式来保存会昌政绩,彰显自己的相业,从而在唐宣宗初年“务反会昌之政”的氛围下,委婉地达成对唐宣宗君臣的“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昌一品集》 李德裕 唐宣宗 大中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