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对象性关系”说的生态意蕴和美学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曾永成 《鄱阳湖学刊》 2021年第3期5-15,125,共12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感性事物都是“对象性关系”存在的论述所表达的“唯物主义的真理”,具有深刻的生态学意蕴,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思想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只有从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本体论的终极视...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感性事物都是“对象性关系”存在的论述所表达的“唯物主义的真理”,具有深刻的生态学意蕴,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思想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只有从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本体论的终极视域出发,才能深刻理解对象性关系的生态内涵。马克思对于审美活动对象性关系的特殊对应性的强调,开启了审美活动本体特性的思维进路。对象性关系的生产性内涵不仅是人类生产活动生成的基础和前提,而且直接决定了审美活动的生产性机能,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对于人的审美生成的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关系 唯物主义的真理 生态关系 生产性活动 审美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