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平衡关系的变化趋势
1
作者 赵炳申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8期2-4,共3页
社会购买力是全社会支付商品的能力,它是以商品流通为基础,以现金形态出现,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的适应程度,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和市场安排。购买力的规模和投向决定着市场容量和商品货源的构成。现就我省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谈点看法... 社会购买力是全社会支付商品的能力,它是以商品流通为基础,以现金形态出现,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的适应程度,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和市场安排。购买力的规模和投向决定着市场容量和商品货源的构成。现就我省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谈点看法。一、一九八二年我省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的逆差在缩小,市场供求接近平衡一九八二年我省社会购买力计划为147亿元,比去年计划数增长8.7%,其中城镇为40亿元,比去年增长4.67%;农村为107亿元,比去年增长11.73%。到六月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可供量 社会购买力 商品购买力 变化趋势 商品 社会集团 社会商品零售额 商品流通 货币流通 人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缩小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的差额
2
作者 江梅枝 吴俊文 《南方金融》 1985年第12期42-42,共1页
去年由于宏观上的失控,扩大了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之间差额,惠阳地区1984年社会商品购买力25亿元,比83年增长34.39%,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之间的差额近4亿元,比83年扩大两倍多。今年采取措施加强宏观控制,搞活微观经济后,一至八月与去年... 去年由于宏观上的失控,扩大了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之间差额,惠阳地区1984年社会商品购买力25亿元,比83年增长34.39%,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之间的差额近4亿元,比83年扩大两倍多。今年采取措施加强宏观控制,搞活微观经济后,一至八月与去年同期比较,商品零售额16.7亿元,增加32%;城镇储蓄和农村存款净增3.3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可供量 社会购买力 商品购买力 差额 商品零售额 微观经济 宏观控制 采取措施 缩小 年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社会购买力和商品可供量的基本平衡是当前经济工作中最迫切的任务
3
作者 何廷试 《商业经济研究》 1988年第2期8-11,共4页
1987年市场形势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在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商品购销两旺,市场繁荣活跃;二是由于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比较大,商品供应情况比较紧张,市场上存在... 1987年市场形势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在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商品购销两旺,市场繁荣活跃;二是由于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比较大,商品供应情况比较紧张,市场上存在不稳定因素。1988年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超过商品可供量增长的趋势,将会继续存在。社会购买力和商品可供量之间只能大体维持紧张的平衡。稳定市场和稳定物价的任务是比较艰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可供量 社会购买力 物价总水平 商品 生活必需品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总需求 市场繁荣 生活费用指数 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是一个“天平”——谈谈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张自强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1年第1期44-45,共2页
建国三十年来,我们在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持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之间的平衡。 (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货币流通规律时,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这就是:'商品价格总额... 建国三十年来,我们在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持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之间的平衡。 (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货币流通规律时,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这就是:'商品价格总额/同各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资本论》第一卷,第139页)。这个公式,按照我们现在通行的说法,可以把它简化为:商品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货币的流通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可供量 社会购买力 货币流通规律 价格水平 流通数 商品价格 保持市场 商品世界 冻结物价 十年
原文传递
试论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依据
5
作者 历以宁 《上海经济研究》 1986年第5期26-28,共3页
在分析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控制问题时,通常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同社会最终产值增长率或国民收入增长率联系在一起。同社会最终产值增长率或国民收入增长率相适应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被认为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依据。这种看法是可以成立的,... 在分析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控制问题时,通常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同社会最终产值增长率或国民收入增长率联系在一起。同社会最终产值增长率或国民收入增长率相适应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被认为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依据。这种看法是可以成立的,但应当看到它的局限性。这是因为,按社会最终产品计算的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从科学意义上说,是提供物质产品和生产性劳务的部门创造的价值。换言之,它们都与物质产品和生产性劳务生产有关。然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却是国民经济中一切部门的交易中所不可缺少的,并不仅限于提供物质产品和生产性劳务部门的交易才需要货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 增长率 国民收入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产品 商品可供量 社会总 社会最终产品 社会总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市场上商品为什么长期供不应求?
6
作者 马明儒 《财经研究》 1981年第1期39-42,共4页
长期以来,我国市场上社会购买力和商品可供量之间,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据有关方面统计表明,从1952年——1979年的二十八年中,只有十一年是基本平衡的,其余十七年在年初安排计划时都出现供少需多的不平衡,经过采取各种措施弥补,年末仍... 长期以来,我国市场上社会购买力和商品可供量之间,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据有关方面统计表明,从1952年——1979年的二十八年中,只有十一年是基本平衡的,其余十七年在年初安排计划时都出现供少需多的不平衡,经过采取各种措施弥补,年末仍有九年存在供少需多的差额。这九年分别是:1956年社会购买力大于商品可供量为25.6亿元;1958年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购买力 商品 市场 商品流通 商业部 增长速度 商品可供量 工业品 农村购买力 不平衡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搞好商品供求平衡
7
作者 苏学生 《财经问题研究》 1982年第2期40-45,32,共7页
保持商品供求平衡,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按劳分配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因而,商品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不论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都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不利影响。如果供过于求... 保持商品供求平衡,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按劳分配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因而,商品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不论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都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不利影响。如果供过于求,商业部门的库存就会增大,商品就会积压,不仅使商品资金周转缓慢,社会劳动浪费,而且正常的生产秩序还会遭到破坏。如果供不应求,就会使一部分商品的购买力得不到实现,影响群众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会削弱消费者对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督,不利于工业部门改进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平衡 商品购买力 国民经济 人民生活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社会购买力 商品可供量 市场调节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八四年市场商品供求趋势展望
8
《企业经济》 1984年第4期47-48,共2页
市场问题牵涉千家万户,今年我省市场商品供求有何变化?是人人关注的大事。为此,特作一些初步分析。一、今年市场商品供求趋势今年是“六五”计划关键的一年,省计划安排:农业总产值增长5%,工业总产值增长6%,其中轻工业增长5%。据分析... 市场问题牵涉千家万户,今年我省市场商品供求有何变化?是人人关注的大事。为此,特作一些初步分析。一、今年市场商品供求趋势今年是“六五”计划关键的一年,省计划安排:农业总产值增长5%,工业总产值增长6%,其中轻工业增长5%。据分析预测:今年全省社会商品购买力将达79亿元,增长8.12%,其中城镇购买力增长9.3%,农村购买力增长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可供量 市场问题 求趋势 分析预测 初步分析 计划安排 农村购买力 工业增长 商品购买力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消费品商品供求关系的若干问题——与吴慧、项裕太同志商榷
9
作者 胡逢吉 《江汉论坛》 1984年第3期7-11,共5页
本文分析的消费品商品供求关系,是以现实的消费品商品可供量与有购买力的现实需求为对象,是从计划安排角度的考察,不涉及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然巨大增长和生理上的绝对需求。
关键词 消费品市场 商品求关系 购买力 商品可供量 货币收入 现实需求 劳动者 商品周转 消费品零售额 增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供求一定要平衡
10
作者 苏学生 《浙江学刊》 1982年第1期15-17,共3页
商品可供量和社会购买力之间一定要平衡。这是商业部门安排好市场、解决好供求矛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搞好商品供求平衡,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按劳分配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如果商品供求之间... 商品可供量和社会购买力之间一定要平衡。这是商业部门安排好市场、解决好供求矛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搞好商品供求平衡,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按劳分配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如果商品供求之间不平衡,不论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是不利的。实践证明,凡是供大于求,商业部门的库存就会增大,商品就会积压,这样不仅会造成商品资金周转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平衡 社会购买力 商品购买力 商业部 市场 资金周转 大于求 合理库存 服务质 商品可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供求总量平衡初探
11
作者 朱家良 《浙江学刊》 1984年第3期57-62,共6页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以整个社会生产的计划性为特征的。计划经济要能够顺畅地运转,首先必须搞好国民经济供求总量平衡,保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我国三十多年来计划经济工作的实践证明,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在总量上互相适应,大...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以整个社会生产的计划性为特征的。计划经济要能够顺畅地运转,首先必须搞好国民经济供求总量平衡,保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我国三十多年来计划经济工作的实践证明,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在总量上互相适应,大体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整个国民经济就能够比较协调地按比例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如果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失控,或者消费失控,社会需求超过了生产、供给的实际可能,也就是国民经济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失去平衡,必然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不得不进行调整,以恢复社会生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从而使国民经济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经常保持供求总量的相对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计划工作水平的一个根本问题。本文拟就总量平衡的涵义、制约因素和保持这种平衡的办法,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国民收入 行调整 社会购买力 消费需求 平衡 社会经济活动 商品可供量 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企业加强商品质量管理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大作用
12
作者 陈德维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2期48-50,共3页
商品质量是指商品中包含的那些能够满足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自然属性或特性.这些属性或特性区别不同商品的不同用途,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商业企业要保存停留在流通过程中的商品的原有使用价值,必须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一... 商品质量是指商品中包含的那些能够满足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自然属性或特性.这些属性或特性区别不同商品的不同用途,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商业企业要保存停留在流通过程中的商品的原有使用价值,必须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一般包括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在储存过程中的养护、商品运输和运输中的装卸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工作 商业企业 商品可供量 社会经济效益 流通过程 使用价值 商品 生活消费 储存过程 社会主义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总供需及其平衡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孙伍琴 《统计研究》 1987年第3期6-11,共6页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集中表现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社会总供给是指向社会提供的全部使用价值的总量,由生产过程决定;社会总需求是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即社会总购买力,由分配过程决定。因此,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实质上是...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集中表现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社会总供给是指向社会提供的全部使用价值的总量,由生产过程决定;社会总需求是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即社会总购买力,由分配过程决定。因此,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实质上是使用价值的生产总额和价值的分配总额的关系。研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仅要向后看,即了解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规模、构成,更应向前看,即规划总供给,预测总需求,便买方和卖方的计划和意图按现行价格计算获得一致,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 社会总 社会总需求 劳务 中间产品 给与总需求 货币支付能力 购买力 商品可供量 派生存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导经济体制改革
14
作者 肖灼基 《兰州学刊》 1987年第5期3-15,共13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深化,这个问题学术界正在深入讨论。我认为关键的问题是要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导改革。现在就这个问题我讲几点意见。 一。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破产 价格体系 价格改革 单位商品 商品可供量 宏观失控 货币工资 经济管理 商品生产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缺经济中的暂时过剩——近年来我国社会总体供求态势浅析
15
作者 郑先炳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18-20,共3页
一要准确地判断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总体供求态势,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即如何测算社会总体供求失衡缺口。我所见到的测算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社会总体供求缺口=国民收入超分配额=国民收入使用额-国民收入生产额。(2)社会总体供求缺口=... 一要准确地判断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总体供求态势,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即如何测算社会总体供求失衡缺口。我所见到的测算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社会总体供求缺口=国民收入超分配额=国民收入使用额-国民收入生产额。(2)社会总体供求缺口=社会购买力总额-商品可供量。(3)社会总体供求缺口=银行信贷差额+政府财政收支差额+进出口差额+国内外资金流入流出差额。(4)社会总体供求缺口=(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城乡居民手持现金年末余额+社会集团消费总额+职工工资总额+农民纯收入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缺口 国民收入生产额 进出口差额 消费总额 社会总 职工工资总额 社会总需求 商品可供量 财政收支差额 城乡居民储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七·五期间社会商品购买力预测
16
作者 戴新宇 《预测》 1986年第4期62-48,共2页
社会商品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在市场上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代表一定时期内社会对商品的需求总量。准确地预测居民的货币收入和社会商品购买力。
关键词 商品购买力 非农业 湖南省 货币支付能力 商品可供量 货币收入 社会总需求 预测结果 购买商 需求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