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河南省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平衡关系的变化趋势 |
赵炳申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1982 |
0 |
|
2
|
要缩小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的差额 |
江梅枝
吴俊文
|
《南方金融》
|
1985 |
0 |
|
3
|
保持社会购买力和商品可供量的基本平衡是当前经济工作中最迫切的任务 |
何廷试
|
《商业经济研究》
|
1988 |
0 |
|
4
|
市场是一个“天平”——谈谈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
张自强
|
《价格理论与实践》
|
1981 |
0 |
|
5
|
试论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依据 |
历以宁
|
《上海经济研究》
|
1986 |
0 |
|
6
|
我国市场上商品为什么长期供不应求? |
马明儒
|
《财经研究》
|
1981 |
0 |
|
7
|
论搞好商品供求平衡 |
苏学生
|
《财经问题研究》
|
1982 |
0 |
|
8
|
一九八四年市场商品供求趋势展望 |
|
《企业经济》
|
1984 |
0 |
|
9
|
我国消费品商品供求关系的若干问题——与吴慧、项裕太同志商榷 |
胡逢吉
|
《江汉论坛》
|
1984 |
0 |
|
10
|
商品供求一定要平衡 |
苏学生
|
《浙江学刊》
|
1982 |
0 |
|
11
|
国民经济供求总量平衡初探 |
朱家良
|
《浙江学刊》
|
1984 |
0 |
|
12
|
商业企业加强商品质量管理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大作用 |
陈德维
|
《财经理论与实践》
|
1982 |
0 |
|
13
|
关于社会总供需及其平衡的几个问题 |
孙伍琴
|
《统计研究》
|
1987 |
0 |
|
14
|
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导经济体制改革 |
肖灼基
|
《兰州学刊》
|
1987 |
0 |
|
15
|
短缺经济中的暂时过剩——近年来我国社会总体供求态势浅析 |
郑先炳
|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6
|
湖南省七·五期间社会商品购买力预测 |
戴新宇
|
《预测》
|
198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