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喷雾干燥W-Cu前驱体粉末煅烧和还原中的物相变化特征
1
作者
刘涛
范景莲
+1 位作者
田家敏
成会朝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86,91,共5页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氢气还原技术制备W-Cu复合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对喷雾干燥前驱体粉末在煅烧和还原过程中的物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喷雾干燥W-Cu前驱体粉末煅烧后相组成转变为WO3和CuWO4;煅烧后氧化物粉末在还原...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氢气还原技术制备W-Cu复合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对喷雾干燥前驱体粉末在煅烧和还原过程中的物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喷雾干燥W-Cu前驱体粉末煅烧后相组成转变为WO3和CuWO4;煅烧后氧化物粉末在还原过程中的相演变为低温下CuO相被还原、中温下WO3相还原成一系列钨的氧化物(WO2.90和WO2)以及高温下WO2相还原成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
喷雾干燥
-
氢气
还原
W—Cu粉末
煅烧
还原
相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o-15Cu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
2
2
作者
林俊峰
曹顺华
+1 位作者
韩超
王博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11年第3期413-417,共5页
以MoO3为原料配置悬浮料浆,采用喷雾干燥-氢气还原工艺制备钼粉,并以Mo预烧坯为骨架,采用熔渗法制备Mo-15Cu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别分析Mo粉物相组成和颗粒形貌;通过分析粉末的压缩特性,确定预烧骨架密度变化、径向收缩...
以MoO3为原料配置悬浮料浆,采用喷雾干燥-氢气还原工艺制备钼粉,并以Mo预烧坯为骨架,采用熔渗法制备Mo-15Cu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别分析Mo粉物相组成和颗粒形貌;通过分析粉末的压缩特性,确定预烧骨架密度变化、径向收缩率以及熔渗样理论密度变化;借助金相显微镜观察熔渗样金相组织,借助热导仪和热膨胀分析仪测定合金的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钼粉纯度高、球形度高、压缩性好。在压制压力720 MPa、预烧温度1 250℃时,钼骨架中钼的体积分数为83.2%,Mo-15Cu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为99.6%,热导率153 W/(m-K),线膨胀系数为7.0×10-6/K。熔渗样中存在极少孔隙,钼颗粒细小,钼与铜两相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氢气还原法
钼粉压制性
骨架密度
Mo
-
15Cu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细/纳米W-10%Cu复合粉末制备与烧结工艺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涛
范景莲
+2 位作者
田家敏
成会朝
高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35-1239,共5页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共还原法制备超细/纳米W-10%Cu(质量分数)复合粉末,将该粉末压制成形后进行一步烧结,研究粉末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粉末晶粒尺寸、比表面积、粒度、氧含量、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以及烧结参数对烧结体密度的影响。研究...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共还原法制备超细/纳米W-10%Cu(质量分数)复合粉末,将该粉末压制成形后进行一步烧结,研究粉末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粉末晶粒尺寸、比表面积、粒度、氧含量、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以及烧结参数对烧结体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粉末可在较低温度下还原较完全,还原后的W-10Cu复合粉末粒度细小,团聚体粒度为100nm左右,单颗粒晶粒粒度约为22.6nm,W-10%Cu复合粉末在1350~1400℃烧结可达近全致密,其显微组织主要是细小的球形钨晶粒均匀弥散分布在铜相中,其中钨晶粒粒度约为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
-
Cu复合粉末
超细/纳米
溶胶
-
喷雾干燥
-
共
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氨基二苯胺合成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曹晶华
龚凯
+1 位作者
张卫星
程正载
《化工中间体》
2014年第9期4-10,共7页
综述了合成4、氨基二苯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氢气还原法、氢转移氢化法和硫化碱还原法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我国4-氨基二苯胺生产应重视采用新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三废"污染。
关键词
4
-
氨基二苯胺
氢气
还原法
氢转移氢化法
硫化碱
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车电极用W-C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特性表征
5
作者
吴宝伟
张晓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37-139,共3页
为了提高车电极的导电性,探索一种共沉淀-氢气还原法制备的车电极用W-Cu复合材料,并利用XRD、TEM等检测手段,对制备新型W包覆Cu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特性表征。结果表明:W-Cu复合粉体外形为球状颗粒,平均粒径约为2.5μm,主要由Cu WO...
为了提高车电极的导电性,探索一种共沉淀-氢气还原法制备的车电极用W-Cu复合材料,并利用XRD、TEM等检测手段,对制备新型W包覆Cu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特性表征。结果表明:W-Cu复合粉体外形为球状颗粒,平均粒径约为2.5μm,主要由Cu WO_4H_2O与Cu_2WO_4(OH)_2组成,共沉淀产物并未完全晶化;沉淀物粉体形态表现为椭圆形的团聚状态,粒径均匀,为8~15 nm,同时分散性较好。在750℃下经氢还原处理后,材料颗粒基本都以规则椭圆形存在,其粒径尺寸处于20~60 nm之间。WO3被还原为W原子并在Cu晶体表面形核,使Cu被全面包裹,形成各自单独的包覆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
-
CU复合材料
共沉淀
-
氢气
还原法
特性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碳源对多孔球形LiFePO4/C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
17
6
作者
于锋
张敬杰
+1 位作者
杨岩峰
宋广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6,共5页
采用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SDCTM),分别研究了无机和有机碳源对锂离子正极材料LiFePO4/C形貌、结构及其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无机碳源炭黑制备的LiFePO4/C呈不规则球形,一次颗粒粒径在800nm左右,比表面积为2m2·g-1,0.1C放...
采用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SDCTM),分别研究了无机和有机碳源对锂离子正极材料LiFePO4/C形貌、结构及其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无机碳源炭黑制备的LiFePO4/C呈不规则球形,一次颗粒粒径在800nm左右,比表面积为2m2·g-1,0.1C放电比容量为107.3mAh·g-1。而以有机碳源制备的LiFePO4/C,其形貌较为规则,呈多孔球形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放电比容量。其中,以柠檬酸为碳源制备的多孔球形LiFePO4/C复合材料,其孔径均在50nm左右,比表面积可达32m2·g-1;在室温下,0.1C和10C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8.8和87.2mAh·g-1,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C
正极材料
多孔球形
喷雾干燥
-
碳热
还原法
(SDC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抑制剂对W-15Cu合金性能与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陶剑青
史晓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8,49,共5页
以喷雾干燥-共还原法制备的W-15Cu超细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氢气活化烧结制备了W-15Cu高比重合金,研究了晶粒生长抑制剂Y2O3对合金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维氏硬度仪、密度测试仪、金相显微镜等,观察烧结体显微结构,测试其硬...
以喷雾干燥-共还原法制备的W-15Cu超细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氢气活化烧结制备了W-15Cu高比重合金,研究了晶粒生长抑制剂Y2O3对合金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维氏硬度仪、密度测试仪、金相显微镜等,观察烧结体显微结构,测试其硬度、密度与断裂强度。结果表明,在最佳烧结温度下,添加质量分数0.3%Y2O3的W-15Cu合金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1 128.6 MPa,添加质量分数0.5%Y2O3的W-15Cu维氏硬度达到最大值2.78 GPa,优于未添加抑制剂的W-15Cu合金。Y2O3可以细化W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铜合金
抑制剂
喷雾干燥
-
共
还原法
性能
结构
原文传递
题名
喷雾干燥W-Cu前驱体粉末煅烧和还原中的物相变化特征
1
作者
刘涛
范景莲
田家敏
成会朝
机构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86,9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4122)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925416)
文摘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氢气还原技术制备W-Cu复合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对喷雾干燥前驱体粉末在煅烧和还原过程中的物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喷雾干燥W-Cu前驱体粉末煅烧后相组成转变为WO3和CuWO4;煅烧后氧化物粉末在还原过程中的相演变为低温下CuO相被还原、中温下WO3相还原成一系列钨的氧化物(WO2.90和WO2)以及高温下WO2相还原成W。
关键词
溶胶
-
喷雾干燥
-
氢气
还原
W—Cu粉末
煅烧
还原
相演变
Keywords
sol
-
spray drying
-
hydrogen reducing
W
-
Cu composite powder
calcination
reduction
phase evolution
分类号
TF123.74 [冶金工程—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o-15Cu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
2
2
作者
林俊峰
曹顺华
韩超
王博
机构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11年第3期413-41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507210003)
文摘
以MoO3为原料配置悬浮料浆,采用喷雾干燥-氢气还原工艺制备钼粉,并以Mo预烧坯为骨架,采用熔渗法制备Mo-15Cu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别分析Mo粉物相组成和颗粒形貌;通过分析粉末的压缩特性,确定预烧骨架密度变化、径向收缩率以及熔渗样理论密度变化;借助金相显微镜观察熔渗样金相组织,借助热导仪和热膨胀分析仪测定合金的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钼粉纯度高、球形度高、压缩性好。在压制压力720 MPa、预烧温度1 250℃时,钼骨架中钼的体积分数为83.2%,Mo-15Cu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为99.6%,热导率153 W/(m-K),线膨胀系数为7.0×10-6/K。熔渗样中存在极少孔隙,钼颗粒细小,钼与铜两相分布均匀。
关键词
喷雾干燥-氢气还原法
钼粉压制性
骨架密度
Mo
-
15Cu
复合材料
Keywords
spray drying
-
hydrogen reduction method
compactibility of Mo powders
Mo
-
15Cu
composite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细/纳米W-10%Cu复合粉末制备与烧结工艺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涛
范景莲
田家敏
成会朝
高杨
机构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35-123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4122)
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03A2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项目(50721003)
文摘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共还原法制备超细/纳米W-10%Cu(质量分数)复合粉末,将该粉末压制成形后进行一步烧结,研究粉末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粉末晶粒尺寸、比表面积、粒度、氧含量、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以及烧结参数对烧结体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粉末可在较低温度下还原较完全,还原后的W-10Cu复合粉末粒度细小,团聚体粒度为100nm左右,单颗粒晶粒粒度约为22.6nm,W-10%Cu复合粉末在1350~1400℃烧结可达近全致密,其显微组织主要是细小的球形钨晶粒均匀弥散分布在铜相中,其中钨晶粒粒度约为1.0μm。
关键词
W
-
Cu复合粉末
超细/纳米
溶胶
-
喷雾干燥
-
共
还原法
Keywords
W
-
Cu composite powder
ultra
-
fine/nanometer
sol
-
spray drying
-
co
-
reducing method
分类号
TG14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氨基二苯胺合成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曹晶华
龚凯
张卫星
程正载
机构
湖北省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基础课部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中间体》
2014年第9期4-10,共7页
文摘
综述了合成4、氨基二苯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氢气还原法、氢转移氢化法和硫化碱还原法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我国4-氨基二苯胺生产应重视采用新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三废"污染。
关键词
4
-
氨基二苯胺
氢气
还原法
氢转移氢化法
硫化碱
还原法
Keywords
4
-
aminodiphenylamine
the hydrogen reduction method
hydrogen transfer hydrogenation method
sodium sulfide reduction method
分类号
TQ330.382 [化学工程—橡胶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车电极用W-C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特性表征
5
作者
吴宝伟
张晓旭
机构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技师分院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37-139,共3页
文摘
为了提高车电极的导电性,探索一种共沉淀-氢气还原法制备的车电极用W-Cu复合材料,并利用XRD、TEM等检测手段,对制备新型W包覆Cu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特性表征。结果表明:W-Cu复合粉体外形为球状颗粒,平均粒径约为2.5μm,主要由Cu WO_4H_2O与Cu_2WO_4(OH)_2组成,共沉淀产物并未完全晶化;沉淀物粉体形态表现为椭圆形的团聚状态,粒径均匀,为8~15 nm,同时分散性较好。在750℃下经氢还原处理后,材料颗粒基本都以规则椭圆形存在,其粒径尺寸处于20~60 nm之间。WO3被还原为W原子并在Cu晶体表面形核,使Cu被全面包裹,形成各自单独的包覆球结构。
关键词
W
-
CU复合材料
共沉淀
-
氢气
还原法
特性表征
Keywords
W
-
Cu composite powder
hydrothermal reduction method
feature representation
分类号
TB3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碳源对多孔球形LiFePO4/C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
17
6
作者
于锋
张敬杰
杨岩峰
宋广智
机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6,共5页
文摘
采用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SDCTM),分别研究了无机和有机碳源对锂离子正极材料LiFePO4/C形貌、结构及其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无机碳源炭黑制备的LiFePO4/C呈不规则球形,一次颗粒粒径在800nm左右,比表面积为2m2·g-1,0.1C放电比容量为107.3mAh·g-1。而以有机碳源制备的LiFePO4/C,其形貌较为规则,呈多孔球形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放电比容量。其中,以柠檬酸为碳源制备的多孔球形LiFePO4/C复合材料,其孔径均在50nm左右,比表面积可达32m2·g-1;在室温下,0.1C和10C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8.8和87.2mAh·g-1,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关键词
LIFEPO4/C
正极材料
多孔球形
喷雾干燥
-
碳热
还原法
(SDCTM)
Keywords
LiFePO4/C
cathode material
porous spherical
spray drying and carbothermal method (SDCTM)
分类号
O613.71 [理学—无机化学]
O614.11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抑制剂对W-15Cu合金性能与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陶剑青
史晓亮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8,49,共5页
基金
武汉市晨光计划(200750731270)
武汉市科技攻关(200910321092)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II-020)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1j0018)
文摘
以喷雾干燥-共还原法制备的W-15Cu超细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氢气活化烧结制备了W-15Cu高比重合金,研究了晶粒生长抑制剂Y2O3对合金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维氏硬度仪、密度测试仪、金相显微镜等,观察烧结体显微结构,测试其硬度、密度与断裂强度。结果表明,在最佳烧结温度下,添加质量分数0.3%Y2O3的W-15Cu合金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1 128.6 MPa,添加质量分数0.5%Y2O3的W-15Cu维氏硬度达到最大值2.78 GPa,优于未添加抑制剂的W-15Cu合金。Y2O3可以细化W晶粒。
关键词
钨铜合金
抑制剂
喷雾干燥
-
共
还原法
性能
结构
Keywords
W
-
Cu alloy
inhibitor
spray drying
-
coreduction process
property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G146.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喷雾干燥W-Cu前驱体粉末煅烧和还原中的物相变化特征
刘涛
范景莲
田家敏
成会朝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o-15Cu复合材料的制备
林俊峰
曹顺华
韩超
王博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细/纳米W-10%Cu复合粉末制备与烧结工艺
刘涛
范景莲
田家敏
成会朝
高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4-氨基二苯胺合成的研究进展
曹晶华
龚凯
张卫星
程正载
《化工中间体》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车电极用W-C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特性表征
吴宝伟
张晓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碳源对多孔球形LiFePO4/C复合材料的影响
于锋
张敬杰
杨岩峰
宋广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抑制剂对W-15Cu合金性能与结构影响研究
陶剑青
史晓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