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蛙源米尔伊丽莎白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及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蔺凌云 赵颖 +7 位作者 姚嘉赟 沈锦玉 袁雪梅 黄雷 陈静 彭先启 刘忆瀚 潘晓艺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5,共11页
研究旨在探讨蛙源米尔伊丽莎白菌(Elizabethingia miricola)的药敏特性,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对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通过16S rRNA和rpoB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肉汤稀释法、结晶紫微孔板法和... 研究旨在探讨蛙源米尔伊丽莎白菌(Elizabethingia miricola)的药敏特性,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对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通过16S rRNA和rpoB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肉汤稀释法、结晶紫微孔板法和卡尔加里生物膜装置分别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生物膜形成能力及最低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利用PCR方法分析β-内酰胺耐药基因及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并通过双纸片法检测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产生。结果显示,从患病蛙类样本中分离到的9株优势菌株均为E.miricola;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但对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敏感;所有菌株均可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菌的MBEC比对应浮游菌的MIC提高8—>256倍;所有菌株均携带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blaCME、blaGOB和blaB),并产生ESBL及MBL;gyrA基因的QRDR区均检测到了可介导喹诺酮类耐药的非同义突变S83R,gyrB、parC和parE未发现突变。结果表明,蛙源E.miricola呈现多重耐药性,普遍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β-内酰胺酶的产生及喹酮类药物作用靶点突变与其β-内酰胺及喹诺酮类耐药表型相符。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的体外敏感性较高,具有治疗该菌感染的潜力。研究可为E.miricola感染的治疗及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Β-内酰胺酶 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 生物膜 米尔伊丽莎白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的高度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阿力米热·艾买提 孙哲伟 +2 位作者 徐庆庆 徐晓刚 王明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1,共6页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包括可移动喹诺酮类耐药(TMQR)基因分布。方法对2019年我国7所医院临床分离的CRKP菌株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Illumina HiseqX测序...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包括可移动喹诺酮类耐药(TMQR)基因分布。方法对2019年我国7所医院临床分离的CRKP菌株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Illumina HiseqX测序平台进行基因组测序,并分析CRKP携带的毒力基因、MLST分型、染色体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的变异情况,以及TMQR基因分布。结果481株CRKP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不敏感率分别为98.4%和99.2%,ST11型和ST15型为优势克隆。303株携带毒力基因的CRKP(CV-CRKP)中,ST11型和ST15型菌株分别为92.1%和5.0%。178株不携带毒力基因的CRKP(non-CV-CRKP)中,ST11型和ST15型菌株分别为53.4%和34.3%。全部ST11和ST15型菌株对喹诺酮类耐药并伴有gyrA和parC基因变异,对喹诺酮类敏感菌株均为非ST11和非ST15型菌株。可移动元件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中,qnrS1(294株,61.1%)、qnrB4(48株,10.0%)及aac(6)-Ib-cr(90株,18.7%)的检出率高,其他基因的检出较低,包括有qnrB1(4株)、qnrB2(2株)、qnrD1(2株)、qnrB6(1株)。其中,qnrB4主要分布在左氧氟沙星高度耐药(MIC≥8 mg/L)菌株中。aac(6)-Ib-cr主要分布在环丙沙星耐药(MIC>8 mg/L)菌株中。结论临床分离的CRKP菌株对喹诺酮类耐药率高。喹诺酮类耐药的CRKP菌株中QRDR变异率高,TMQR基因携带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多位点序列分型 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 QNR aac(6)-Ib-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8年包头地区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征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翠翠 胡同平 张利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8-524,共7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包头地区临床分离的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征以及机制。方法收集2017-2018年内蒙古包头地区11所参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医院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技术方案进行药敏试验,采用... 目的了解内蒙古包头地区临床分离的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征以及机制。方法收集2017-2018年内蒙古包头地区11所参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医院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技术方案进行药敏试验,采用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析病原菌耐药性。并且随机从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耐药(环丙沙星或/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组中筛选60株作为试验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yrA、GyrB、ParC、ParE、qnrA、qnrB、qnrS、aac(6′)-Ib以及qepA基因,限制性酶切反应确定aac(6′)-Ib-cr基因型。结果共收集上述医院非重复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4 262株。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居前3位的医院分别为包头市肿瘤医院(79.37%)、内蒙古包钢医院(74.45%)和包头市第八医院(72.52%);前3位科室分别为泌尿科(90.74%)、呼吸内科(87.58%)和肿瘤科(77.87%);前3位标本分别为尿液(73.77%)、痰液等呼吸道标本(65.63%)和引流液(63.27%)。4 262株大肠埃希菌中喹诺酮类耐药组和喹诺酮类非耐药组占比分别为66.31%和33.69%,喹诺酮类耐药组对绝大部分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产ESBLs的检出率均高于喹诺酮类非耐药组(P<0.05)。60株试验菌株: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的阳性率均为100.00%;GyrA、ParC和ParE亚基突变发生率均为100.00%,GyrB亚基突变发生率为16.67%;发生最多的氨基酸取代种类是Ser83→Leu(100.00%),其次依次为Ser80→Ile(96.67%)和Asp87→Asn(91.67%);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阳性率为18.33%,其中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aac(6′)-Ib-cr基因(15.00%)、qnrS基因(6.67%)和qepA基因(3.33%)。在GyrA亚基双突变的基础上,发生ParC亚基单位点(Ser80或Glu84)突变的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多在32~64μg/ml范围内;发生ParC亚基双位点(Ser80和Glu84)突变的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多为128μg/ml。在所有发生ParE亚基Ser458→Ala突变的菌株中均检测到含有GyrA和ParC亚基突变,与无ParE亚基Ser458→Ala突变的菌株相比,含有ParE亚基Ser458→Ala突变的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更高。结论内蒙古包头地区为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高流行地区,且耐药水平高,常呈多药耐药。编码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这两种药物作用靶蛋白的基因上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s)存在多个位点突变是引起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高水平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抗菌 大肠埃希菌 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克雷伯菌gyrA和parC基因新变异型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宁 孙海平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 对多重耐药克雷伯菌属中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布和变异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的多重耐药克雷伯菌共2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 目的 对多重耐药克雷伯菌属中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布和变异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的多重耐药克雷伯菌共2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基因gyrA与parC,以及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epA、aac (6 ′)-Ⅰ b-cr).结果 本组20株克雷伯菌中,19株为肺炎克雷伯菌,1株为变栖克雷伯菌.20株克雷伯菌均检测到gyrA和parC基因,其中gyrA基因突变率为55.0% (11/20),parC基因突变率为55.0%(11/20);aac(6′)-Ⅰ b-cr基因阳性率为50.0%(10/20),qnrA基因阳性率为5.0%(1/20),qnrB基因阳性率为15.0%(3/20).其中6号株与10号株的gyrA与parC基因均为新的变异型(美国GenBank 登录号分别为:JX123016、JX123017与JX144393、JX144394).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中gyrA和parC基因同时为新的变异型属国内首次报道,该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主要与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突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菌 肺炎 变栖克雷伯菌 喹诺酮 GYRA PARC 突变 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