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韵母类型对听障儿童不同塞音嗓音起始时间的影响
1
作者 高雍象 吴迪 +4 位作者 冯岩 冯叶 王佳汝 余英 田成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究韵母类型对听障儿童不同塞音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的影响,为其塞音习得及矫正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6岁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各22例,录制6个塞音(/b/、/p/、/d/、/t/、/g/、/h/)与3个单韵母(/a/、/i/或/e/、/u/... 目的探究韵母类型对听障儿童不同塞音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的影响,为其塞音习得及矫正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6岁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各22例,录制6个塞音(/b/、/p/、/d/、/t/、/g/、/h/)与3个单韵母(/a/、/i/或/e/、/u/)所组成的18个辅-元(consonant-vowel,CV)音节,声调均为第一声。使用Praat 6.1.29软件提取VOT值,对每种塞音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因变量为VOT,自变量为听力状况、韵母类型。结果听障组儿童/t/、/g/、/k/发音存在构音错误。听力状况对塞音/g/、/p/、/t/、/k/主效应效果显著(P<0.05),健听组塞音/g/、/p/、/t/、/k/的VOT显著大于听障组(P<0.05)。韵母类型对塞音/b/、/p/、/t/VOT主效应效果显著(P<0.05)。听力状况与韵母类型在塞音/t/VOT上产生交互效应,简单主效应显示,听障组与健听组/ti/音VOT差异大于/ta/及/tu/。结论听障儿童塞音/g/、/p/、/t/、/k/音的VOT小于健听儿童,听障组与健听组/ti/音的VOT差异大于/ta/及/tu/。对听障儿童/t/音教学,可以先从差异较小的/ta/、/tu/开始,后期巩固/ti/音,并且注重呼吸及口部运动训练,为清晰发音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起始时间 塞音 韵母 听障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塞音的嗓音起始时间比较
2
作者 周静 高少华 +2 位作者 傅文秀 应志国 丁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听障儿童塞音的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特征及其与健听儿童的差异,为听障儿童塞音构音康复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重复测量两个因素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对16例听障儿童和31例健听儿童进行三种发音任务(单音节、... 目的探讨听障儿童塞音的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特征及其与健听儿童的差异,为听障儿童塞音构音康复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重复测量两个因素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对16例听障儿童和31例健听儿童进行三种发音任务(单音节、双音节和短句)中汉语普通话6个塞音(/b/、/p/、/d/、/t/、/g/、/k/)的VOT测量,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间除了/p/和/t/之外,其余塞音之间的VOT差异极其显著(P<0.001),VOT值从小到大依次为/b/、/d/、/g/、/t/、/p/、/k/;从发音任务角度来看,单音节的VOT值显著大于双音节和短句(均为P<0.001)。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当塞音为短句中的/d/、/g/和/k/时,听障儿童的VOT值显著低于健听儿童(P<0.001)。结论与健听儿童相比,听障儿童在发/d/、/g/、/k/时VOT值不足,在句长较长的发音任务中会出现VOT值减小;听障儿童塞音构音训练需加强言语呼吸方式和连续语流中的塞音构音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健听儿童 塞音 嗓音起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话辅音嗓音起始时间VOT的声学统计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亚丽 齐娜 +2 位作者 陈静 赵志军 王英侠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5-23,共9页
本文以汉语普通话辅音声学特征-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来自4个方言区共107名发音人(含对照组和普通话熟练无口音的大学生组)的普通话语音样本数据,在对比分析视角下,重点分析了VOT与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 本文以汉语普通话辅音声学特征-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来自4个方言区共107名发音人(含对照组和普通话熟练无口音的大学生组)的普通话语音样本数据,在对比分析视角下,重点分析了VOT与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的关系,并将发音人母语语音经验、性别因素对普通话辅音VOT的影响作用展开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塞音组内:舌尖部位的t、d分别在本组中最小,舌根部位的k、g最大,双唇部位的p、b居中,也即各组内三者的VOT关系为k>p>t、g>b>d;在塞擦音组内,同一发音方法内在发音部位上没有呈现太大差异。(2)在同一发音部位下,VOT差异表现为送气塞/塞擦音>不送气塞/塞擦音,也即p>b、t>d、k>g;c>z、q>j、ch>zh。其中,发音方法(特别是送气与否)是其关键的影响因素。(3)母语语音经验分别在塞音组内(p,t,k,b,d,g)VOT上、塞擦音组内(c,zh)VOT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4)性别在送气塞音组、送气/不送气塞擦音组VOT上均无显著的差异,而在不送气塞音组b的VOT上的显著性差异则与发音人母语背景呈现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起始时间VOT 塞音 塞擦音 母语语音经验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儿童塞音嗓音起始时间评估及与最长声时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高雍象 冯岩 +5 位作者 吴鹏琦 余英 贺花兰 罗云露 竺海璐 张青青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 探究听障儿童塞音嗓音起始时间特点及与呼吸能力的相关性,为其塞音的习得及矫正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5岁听障儿童及健听儿童各20例,录取6个塞音(/b/、/p/、/d/、/t/、/g/、/k/)与3个单元音(/a/、/i/或/e/、/u/)所组成的18个辅-元(... 目的 探究听障儿童塞音嗓音起始时间特点及与呼吸能力的相关性,为其塞音的习得及矫正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5岁听障儿童及健听儿童各20例,录取6个塞音(/b/、/p/、/d/、/t/、/g/、/k/)与3个单元音(/a/、/i/或/e/、/u/)所组成的18个辅-元(consonant vowel,CV)音节,声调均为一声,提取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对两组儿童进行最长声时(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测试并对VOT与MPT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不送气塞音中,听障儿童/da/的VOT值显著大于健听儿童(P<0.05),其余音节的VOT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送气塞音中,听障儿童所有音节VOT值均显著小于健听儿童(P<0.05);听障儿童的MPT显著小于健听儿童(P<0.05);送气塞音VOT值与MPT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r>0)。结论 听障儿童的呼吸能力显著弱于健听儿童,需要加强呼吸训练,有利于听障儿童送气塞音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音 嗓音起始时间 听障儿童 呼吸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嗓音启动时间对汉语与非汉语母语塞音范畴化知觉的影响
5
作者 陆灵犀 陈梁杰 晋杨平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11期641-649,共9页
采用心理物理的实验方法通过改变嗓音启动时间对汉语和非汉语母语者的塞音范畴化特点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汉语与非汉语母语者在塞音判别的50%感知阈限水平并不存在差异。但斜率分析发现,汉语母语者在阈限附近对嗓音启动时间变化更... 采用心理物理的实验方法通过改变嗓音启动时间对汉语和非汉语母语者的塞音范畴化特点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汉语与非汉语母语者在塞音判别的50%感知阈限水平并不存在差异。但斜率分析发现,汉语母语者在阈限附近对嗓音启动时间变化更为敏感,即符合塞音范畴化的特性;而非汉语母语者中并未发现这一现象,他们在嗓音启动时间变化导致塞音判断的改变模式上更为平缓。上述结果说明汉语母语者和非汉语母语者在塞音范畴化感知上存在差异,后者可能对辨别塞音的嗓音启动时间线索更不敏感。未来在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需要注重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起始时间 范畴化知觉 塞音感知 语言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外语学习者第三语言塞音习得实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佳琦 曾婷 郑咏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105,共7页
本研究对19名L1汉语普通话、L2英语、L3俄语初级学习者开展塞音生成实验。我们运用定量方法分析学习者的L2英语和L3俄语的词首塞音声学参数—嗓音起始时间,旨在调查L3语音生成习得特征以及先前语言的影响,讨论L3感知与生成习得的界面关... 本研究对19名L1汉语普通话、L2英语、L3俄语初级学习者开展塞音生成实验。我们运用定量方法分析学习者的L2英语和L3俄语的词首塞音声学参数—嗓音起始时间,旨在调查L3语音生成习得特征以及先前语言的影响,讨论L3感知与生成习得的界面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跨语言视域下的多外语语音教学方案。实证研究发现:(1)语言间存在的显著声学差异性会造成L3清浊塞音生成的混淆,L3俄语学习者很难运用发音器官完成浊塞音的调音过程;(2)L3清塞音的感知与生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L3浊塞音的感知与生成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在讨论多外语语音习得问题时,不仅要考察语言习得顺序及水平,更应比较语言组合的类型特征,才能更全面地描摹跨多语语音感知和生成习得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语言习得 跨语言影响 塞音体系 语音生成 嗓音起始时间
原文传递
骨性Angle III类错替牙期患者语音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杰 范存晖 王兰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2-434,共3页
目的 :探讨替牙期AngleⅢ类骨性反牙合对语音功能是否有影响及影响程度 ;对发音异常的语音进行声学分析。方法 :3 8名替牙期AngleⅢ类骨性反 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选择 40名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做对照组。由语音专家对 2组儿童的... 目的 :探讨替牙期AngleⅢ类骨性反牙合对语音功能是否有影响及影响程度 ;对发音异常的语音进行声学分析。方法 :3 8名替牙期AngleⅢ类骨性反 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选择 40名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做对照组。由语音专家对 2组儿童的语音进行判听 ,记录错误音素及错误类型 ,并应用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对错误音素进行语音声学分析。结果 :①骨性AngleIII类错牙合替牙期患者大多数存在发音异常 ,主要集中于 /z ,c ,s/等咝音上 ;②正常清咝音VOT >0 ,而错牙合组错误音素的VOT =0。结论 :替牙期AngleⅢ类骨性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AngleⅢ类错He 替牙期 语音功能 发音障碍 牙列 嗓音起始时间 V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高斯混合模型和VOT特征的音素发音错误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明辉 黄中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89-1793,共5页
结合高斯混合模型(GMM)和嗓音起始时间(VOT)特征的普通话音素发音错误检测,提出了一种结合语音声道特征信息和音源特征信息的发音错误检测方法。其中GMM用于反映声道特征信息的MFCC参数的建模与评测,并直接对大部分音素的发音质量直接... 结合高斯混合模型(GMM)和嗓音起始时间(VOT)特征的普通话音素发音错误检测,提出了一种结合语音声道特征信息和音源特征信息的发音错误检测方法。其中GMM用于反映声道特征信息的MFCC参数的建模与评测,并直接对大部分音素的发音质量直接进行错误检测。对于少数通过MFCC参数和GMM难于检测区分的辅音音素,则通过反映VOT信息的音源特征参数进行区分。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训练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性能,非常适合用于聋人语言康复的计算机辅助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发音错误检测 高斯混合模型 嗓音起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语言塞音的感知同化研究——兼论发声类型、VOT、音高在塞音感知同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邓丹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6-509,共14页
文章在汉语、日语和韩语三种语言的塞音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声学分析和感知同化实验主要探讨了影响跨语言塞音感知同化的因素。研究发现,发声类型、VOT、后接元音起点音高是影响塞音感知同化的三个因素。首先通过对比汉语母语者对韩语和... 文章在汉语、日语和韩语三种语言的塞音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声学分析和感知同化实验主要探讨了影响跨语言塞音感知同化的因素。研究发现,发声类型、VOT、后接元音起点音高是影响塞音感知同化的三个因素。首先通过对比汉语母语者对韩语和日语塞音的感知同化,发现在跨语言塞音的感知同化中发声类型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其次又通过考察韩语母语者对汉语塞音的感知同化,进一步比较了VOT和元音起点音高的作用,结果发现,VOT对塞音感知的影响大于元音起点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音 感知 发声类型 嗓音起始时间 音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法语塞音VOT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廉晓洁 张锦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
依据实证研究,对6名汉语母语者的汉语塞音和5名法语母语者的法语塞音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汉语、法语塞音的VOT(Voice Onset Time,嗓音起始时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二者相异之处正是造成中国学生法语塞音学习中偏误的原因... 依据实证研究,对6名汉语母语者的汉语塞音和5名法语母语者的法语塞音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汉语、法语塞音的VOT(Voice Onset Time,嗓音起始时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二者相异之处正是造成中国学生法语塞音学习中偏误的原因,这对于法语塞音的教学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法语 塞音 VOT(嗓音起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塞擦音的产出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新璐 石媛媛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7-48,共2页
本文从声学角度探讨了江淮方音对英语塞擦音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江淮方言区的大学生能够从嗓音起始时间上区分英语中的塞擦音,但是他们所产出的英语塞擦音的嗓音起始时间与美国人有显著差异,造成他们不能正确产出英语塞擦音的原因... 本文从声学角度探讨了江淮方音对英语塞擦音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江淮方言区的大学生能够从嗓音起始时间上区分英语中的塞擦音,但是他们所产出的英语塞擦音的嗓音起始时间与美国人有显著差异,造成他们不能正确产出英语塞擦音的原因是江淮方音中存在着与英语塞擦音相似的音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方言 英语 塞擦音 嗓音起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音的声学特征在声纹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畅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2-64,70,共4页
针对汉语普通话辅音的声学特征进行个体特性的声学研究,提取能量集中区、过渡音征、送气辅音的嗓音起始时间值等三种特征参数,以最终确定它们能否作为稳定的个体特征参数在声纹鉴定中应用。
关键词 声纹鉴定 辅音 能量集中区 过渡音征 嗓音起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病人序列治疗中辅音的频谱分析
13
作者 杨学财 李宁毅 +2 位作者 蔡圳 卜令学 童庆春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14-216,共3页
①目的 研究腭裂病人序列治疗中辅音的频谱特点 ,为腭裂病人的语音评价及语音矫治提供理论及临床上的支持。②方法 应用语图仪对健康儿童、腭裂手术前后及语音矫治后病人进行“他去无锡市”语句检查 ,分析其辅音的嗓音起始时间 (VOT)... ①目的 研究腭裂病人序列治疗中辅音的频谱特点 ,为腭裂病人的语音评价及语音矫治提供理论及临床上的支持。②方法 应用语图仪对健康儿童、腭裂手术前后及语音矫治后病人进行“他去无锡市”语句检查 ,分析其辅音的嗓音起始时间 (VOT)及辅元音节的频谱特点。③结果 腭裂手术前、后仅 2 3.3% (7/30 )和 39.4%(13/33)的病人有VOT出现 ,而对照组和语音矫治后组分别为 10 0 % (10 /10 )和 93.8% (1/16 ) ;腭裂病人手术前后比较及语音矫治后与对照组比较 ,辅元音节的语音频谱无明显区别 (χ2 =1.87,P >0 .0 5及P =0 .6 15 ) ,但腭裂术后组与语音矫治后组比较 ,差异则有显著性 (χ2 =13.0 0 ,P <0 .0 5 )。④结论 腭裂病人的辅音频谱分析对腭裂序列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语图仪 辅音 嗓音起始时间 频谱分析 序列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语清塞音的声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玛依努尔.阿吾力提甫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 地理木拉提.吐尔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4-156,159,共4页
根据语音合成与识别等语音应用研究的需求,从文本分析模块入手,选择"维吾尔语语音声学参数库"中包含清塞音p、t、k、q的单音节及多音节词,对它们的声学参数采取统计分析方法,归纳其嗓音起始时间、共振峰、音强和时长分布模式... 根据语音合成与识别等语音应用研究的需求,从文本分析模块入手,选择"维吾尔语语音声学参数库"中包含清塞音p、t、k、q的单音节及多音节词,对它们的声学参数采取统计分析方法,归纳其嗓音起始时间、共振峰、音强和时长分布模式。同时,为提高语音合成的自然度,探讨嗓音起始时间对清塞音声学特征的决定性作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塞音 嗓音起始时间 共振峰 时长 音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声调对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塞音偏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易爱文 李素萍 +2 位作者 黄双苗 李贤英 蒙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汉语声调对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塞音偏误的影响,为其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6岁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28例(患儿组)及年龄相仿的正常儿童25例(正常组),以跟读复述的方式录取6个塞音(/b/、/d/、/g/、/p/、/t/、/k/)与... 目的探讨汉语声调对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塞音偏误的影响,为其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6岁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28例(患儿组)及年龄相仿的正常儿童25例(正常组),以跟读复述的方式录取6个塞音(/b/、/d/、/g/、/p/、/t/、/k/)与单韵母/a/组成的包括汉语普通话四个声调的24个单音节词,通过praat语音分析软件提取各单音节词语的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值,采用混合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两组在四种不同声调上同一塞音的VOT值差异。结果两组组别主效应显著,患儿组与正常组之间各音节VOT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正常组声调类型与声母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患儿组声调类型与声母类型交互作用显著(P<0.001),声母/b/的VOT:/ba/1</ba/4(即/b/的第1声</ba/的第4声,下同)(P<0.05);声母/d/的VOT:/da/1</da/2、/da/3、/da/4(P<0.05);声母/g/的VOT:/ga/4</ga/1、/ga/2、/ga/3(P<0.001);声母/p/的VOT:/pa/4</pa/1、/pa/2、/pa/3(P<0.05);声母/t/的VOT:/ta/4</ta/1、/ta/2、/ta/3(P<0.05);声母/k/的VOT:/ka/4</ka/1、/ka/2、/ka/3(P<0.05)。四声对于塞音偏误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二声、三声,最后是一声。结论汉语声调对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的塞音发音有影响,康复训练时需结合声调对偏误语音进行训练,在词汇的选择上需优先考虑一声调词汇,其次为二声、三声,最后再训练四声调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 发育性语音障碍 塞音 嗓音起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普通话塞音送气/不送气的听辨范畴 被引量:5
16
作者 冉启斌 刘晨宁 石锋 《南开语言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32-39,共8页
本文使用辨认和区分两部分听感实验,选取有意义的双字组词语作为实验材料,考察汉语普通话塞音/p/-/p^b/、/t/-/t^h/、/k/-/k^h/在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特征上的听感分界。实验结果看到听感边界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同时表现... 本文使用辨认和区分两部分听感实验,选取有意义的双字组词语作为实验材料,考察汉语普通话塞音/p/-/p^b/、/t/-/t^h/、/k/-/k^h/在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特征上的听感分界。实验结果看到听感边界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同时表现出很强的模糊性。在得到的听辨范畴上,三个部位的送气听感范围都远大于不送气(均为70%:30%)。论文还对普通话塞音送气/不送气特征的听感表现与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普通话 塞音 听感分界 嗓音起始时间
原文传递
日语学习者塞音习得状况的追踪调查——以「パ/バ」的感知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伟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61-70,共10页
中国日语学习者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清浊塞音的语音习得上感到困难。本文以国内某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针对日语塞音习得状况,以「パ/バ」的感知为例,通过听辨实验进行了追踪调查。从实验成绩来看「,パ/バ」的感知正确率仅为七... 中国日语学习者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清浊塞音的语音习得上感到困难。本文以国内某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针对日语塞音习得状况,以「パ/バ」的感知为例,通过听辨实验进行了追踪调查。从实验成绩来看「,パ/バ」的感知正确率仅为七成左右。词中「パ」的感知难度较大,初级学习者的正确率不超过四成,中级学习者不超过五成。"前元音+「パ」"的难度大于"后元音+「パ」",而后者难度又大于"鼻音+「パ」"。相关分析结果显示「,パ」的正确率与声学特征——嗓音起始时间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音 清浊 感知 听辩实验 嗓音起始时间
原文传递
维吾尔语浊塞音、清塞音的声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赛尔达尔.雅力坤 祖丽皮亚.阿曼 +1 位作者 地里木拉提.吐尔逊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 《通信技术》 2012年第6期121-123,共3页
维吾尔语的塞音同英语有清浊之分,对维吾尔语中的浊塞音和清塞音进行声学研究,从"维吾尔语语音声学参数库"中选取466个包含浊塞音及981个清塞音的词,采集了它们时长,无声段(GAP)和嗓音起始时间(VOT)这3种最基本的声学特征参数... 维吾尔语的塞音同英语有清浊之分,对维吾尔语中的浊塞音和清塞音进行声学研究,从"维吾尔语语音声学参数库"中选取466个包含浊塞音及981个清塞音的词,采集了它们时长,无声段(GAP)和嗓音起始时间(VOT)这3种最基本的声学特征参数,给予了详细地实验分析并通过对比研究验证了VOT和GAP是区分浊塞音和清塞音的重要参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自然语言处理服务,对同属语族的语言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语 浊塞音 清塞音 嗓音起始时间 时长
原文传递
双言双语背景下的西班牙语塞音感知习得研究——方言差异性与习得普遍性
19
作者 鹿秀川 刘佳琦 郑咏滟 《语言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45-157,共13页
本研究针对以汉语普通话和吴方言为母语、英语为二语的中国学习者开展了三语西班牙语词首塞音感知习得实验,并分析了双言双语背景对三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结果显示,三语清塞音的感知与语音刺激的VOT值区间相关,语言间的塞音音位对立的声... 本研究针对以汉语普通话和吴方言为母语、英语为二语的中国学习者开展了三语西班牙语词首塞音感知习得实验,并分析了双言双语背景对三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结果显示,三语清塞音的感知与语音刺激的VOT值区间相关,语言间的塞音音位对立的声学特征相似性会造成学习者在认知层面假定跨语言的相似性,从而引起三语清塞音感知混淆;由于吴方言的浊塞音与西班牙语的浊塞音在声学特征上存在实际相似性,因此吴方言背景学习者更易于感知三语浊塞音。本研究揭示了双言双语背景下第三语言习得的复杂性,学习者和教学者应当厘清各语言及方言间存在的差异性与习得普遍性,充分整合并最大化利用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语言影响 整体语言资源 第三语言 语音感知 嗓音起始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