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建方 曹志翔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85-187,I003,共4页
分析了9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ALHE)的临床病理改变,其中男3例,女6例,平均发病年龄47岁,平均病程5年。所有皮损均发生于头皮,为暗红或紫红色多发性圆顶状丘疹及结节,所有标本的组织病理检查均显示真皮内大量血管增... 分析了9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ALHE)的临床病理改变,其中男3例,女6例,平均发病年龄47岁,平均病程5年。所有皮损均发生于头皮,为暗红或紫红色多发性圆顶状丘疹及结节,所有标本的组织病理检查均显示真皮内大量血管增生、内皮细胞增生肥大,增生的内皮细胞胞浆内可见小空泡,血管周围有程度不同的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对ALHE与木村氏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了讨论,认为他们可能是同一种疾病的两种不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临床表现 病理改变 分类 AL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国兴 刘齐 陆春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14-316,共3页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血管性损害。其发病可能与外伤、动静脉畸形、内分泌、肿瘤等有关。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依赖于活检和/或血管造影术。Mohs显微外科手术和宽波段可调染料激光治疗是新近发展的治疗方...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血管性损害。其发病可能与外伤、动静脉畸形、内分泌、肿瘤等有关。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依赖于活检和/或血管造影术。Mohs显微外科手术和宽波段可调染料激光治疗是新近发展的治疗方法,显示出一定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淋巴增生 粒细胞增多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染料激光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损害 动静脉畸形 血管造影术 原因不明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治疗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3
作者 王广进 张迪展 +2 位作者 于咏梅 殷宗保 周桂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8期690-691,共2页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冷冻治疗 临床病理诊断 组织细胞 鉴别诊断 增生 血管 上皮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4
作者 陈军 曾梅华 +4 位作者 孔庆涛 刘芳 胡文星 颜文良 桑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第9期566-567,共2页
患者,女,38岁。右耳廓暗红色丘疹2年。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上部血管增生,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根据患者临床及镜下特点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消退,未见复发。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并发甲亢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钱冠宇 李筱芳 +1 位作者 姜祎群 刘维达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82-383,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女,44岁。主因左耳背侧散发丘疹、结节半年,于2014年12月就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耳背侧出现数个绿豆大小的淡红色结节,无自觉症状,搔抓后易出血。半年来结节渐增大、增多。局部无外伤、感染史。既往史:患者在皮... 临床资料 患者,女,44岁。主因左耳背侧散发丘疹、结节半年,于2014年12月就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耳背侧出现数个绿豆大小的淡红色结节,无自觉症状,搔抓后易出血。半年来结节渐增大、增多。局部无外伤、感染史。既往史:患者在皮损出现前曾出现心悸、大便次数增多、月经不调等症状,1个月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给予普萘洛尔、甲巯咪唑治疗3周后甲亢症状部分缓解,T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6
作者 薛梅 肖尹 +2 位作者 纪华安 顾安康 陈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697-699,共3页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血管性损害,。病变常累及真皮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多样。近期笔者接诊1例患者,报道如下。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血管损害 原因不明 皮下组织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7
作者 田衍荣 孙红 尉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5-406,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浩 郭在培 王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4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 血管淋巴增生 少见疾病 症状 诊断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9
作者 崔利锋 李俊峰 +1 位作者 冯会敏 张志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8-978,980,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9岁。左耳周围暗红色丘疹伴瘙痒1年。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耳孔前方、耳廓及外耳道等部位出现3~5个小米粒大暗红色丘疹伴瘙痒,搔抓后流血水,曾在当地医院诊为“湿疹”,具体用药不详,用药后瘙痒略减轻,但仍不...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9岁。左耳周围暗红色丘疹伴瘙痒1年。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耳孔前方、耳廓及外耳道等部位出现3~5个小米粒大暗红色丘疹伴瘙痒,搔抓后流血水,曾在当地医院诊为“湿疹”,具体用药不详,用药后瘙痒略减轻,但仍不断有新发类似皮损出现并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 淋巴 血管 红色丘疹 临床资料 用药后 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一例
10
作者 胡婷婷 余茜 +1 位作者 严敏 鞠强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36-237,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女,26岁。主因右侧头皮多发红色丘疹、结节1年,于2013年2月就诊。患者于1年前(孕12周)发现右耳后出现一米粒大小无痛性红色丘疹,逐渐增大;此后右侧头皮不断出现新发类似皮损,并迅速增大。部分皮损可自行缩小,... 临床资料 患者,女,26岁。主因右侧头皮多发红色丘疹、结节1年,于2013年2月就诊。患者于1年前(孕12周)发现右耳后出现一米粒大小无痛性红色丘疹,逐渐增大;此后右侧头皮不断出现新发类似皮损,并迅速增大。部分皮损可自行缩小,有时触碰破溃后出血不止。现产后2个月,皮损无明显变化。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局部外伤史,无过敏性疾病及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其父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姑母有哮喘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头皮及中线附近见多发性丘疹、结节,淡红至暗红色,直径0.5~2 cm不等,未见融合,表面光滑,质地坚实,无明显压痛,周围皮肤正常。右侧颈部可触及黄豆大淋巴结1枚,无压痛,活动度好,表面皮肤无异常(图1a-1c)。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7.4%(正常值0.5%~5%),血清总IgE 125 IU/ml(0~100 IU/ml)。右侧头皮部位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表皮突消失,真皮内见大量增生的大小不等的血管,管腔不规则,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并向腔内凸起;血管周围大量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图2a-2b)。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皮损采用钬激光治疗仪,1.0 J脉冲能量,15 Hz频率予以切除治疗。考虑患者皮损数量较多以及有自发性皮损缩小病史,因此予切除部分较大皮损,较小皮损未予处理,并嘱患者随访。治疗3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自诉无新发皮损,遗留的较小皮损无明显增大,部分皮损自行消退,目前仍在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淋巴增生 粒细胞增多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11
作者 吴洁 曾德华 +1 位作者 陈胜平 桑军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1,共1页
患者女,70岁。因头皮多发丘疹和结节,皮损渐增多伴瘙痒3年余,于2016年10月至我科门诊就诊。患者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多个绿豆至黄豆大的淡红色丘疹及结节,渐增多,无水疱、大疱、糜烂及渗出,自觉瘙痒,搔抓后易出血,无疼痛、全身乏... 患者女,70岁。因头皮多发丘疹和结节,皮损渐增多伴瘙痒3年余,于2016年10月至我科门诊就诊。患者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多个绿豆至黄豆大的淡红色丘疹及结节,渐增多,无水疱、大疱、糜烂及渗出,自觉瘙痒,搔抓后易出血,无疼痛、全身乏力、发热等不适,未予特殊处理。上述皮疹逐渐增多,2年余前出现全身皮肤瘙痒,搔抓后渗出结痂,躯干、四肢未见类似皮损,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多年,血糖控制不佳。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上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一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袁现政 魏世娟 +3 位作者 高菲 邓晓彤 司晓青 高敏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0-63,共4页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患者,女,55岁,左侧枕部头皮赘生物偶伴瘙痒半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细胞核凸向管腔,呈“墓碑状”...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患者,女,55岁,左侧枕部头皮赘生物偶伴瘙痒半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细胞核凸向管腔,呈“墓碑状”;管周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未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予以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血管淋巴增生 不规则血管 内皮细胞增生 墓碑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13
作者 贺亚杰 李琛 +4 位作者 聂磊 李小燕 郭伟 陈栋 张银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718-1720,共3页
患者女,56岁,头皮结节伴痒30 a,再发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联合小剂量... 患者女,56岁,头皮结节伴痒30 a,再发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血管淋巴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韚 陈浩 孙建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8-678,共1页
患者男,30岁。闪左耳廓,耳旁红色丘疹,伴瘙痒1年,于2011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斟于耳廓Hj现绿豆大红色丘疹,伴阵发性瘙痒,抓破后容易出血,表面有血痂。1年来丘疹渐渐增多、增大并蔓延至耳旁皮损。既往史无特殊... 患者男,30岁。闪左耳廓,耳旁红色丘疹,伴瘙痒1年,于2011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斟于耳廓Hj现绿豆大红色丘疹,伴阵发性瘙痒,抓破后容易出血,表面有血痂。1年来丘疹渐渐增多、增大并蔓延至耳旁皮损。既往史无特殊。体检:各系统检仓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耳廓,耳旁可见散在红色半球形匠疹,直径0.2-0.5cm,质地较硬,部分皮损上有血痂,密集分布,部分发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他克莫司 沙利度胺 治疗 红色丘疹 皮肤科检查 门诊就诊 耳廓
原文传递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尹锐 刁庆春 +1 位作者 王鲁 钟白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4-486,共3页
目的 探讨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我科 195 0~ 1999年期间所诊治的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 7名患者的病理标本重新切片 ,进行病理学上的分析。结果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 目的 探讨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我科 195 0~ 1999年期间所诊治的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的 7名患者的病理标本重新切片 ,进行病理学上的分析。结果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在病理学上有其特征 ,形态学上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 3个方面 :①真皮内大量毛细血管增生 ;②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大 ,似“墓碑”状突入血管腔 ;③病变处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混合浸润。结论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良性局限性血管增生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熟悉这一疾病的组织学改变对避免误诊为其他类似疾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血管淋巴增生 临床表现 病理改变 ALHE 少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乳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颜廷凯 陈晓红 +2 位作者 曹碧兰 黄洋 袁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69,共2页
患者男,42岁。右侧乳头出现红色结节伴瘙痒3个月,无明显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管腔不规则,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并向腔内突起,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 患者男,42岁。右侧乳头出现红色结节伴瘙痒3个月,无明显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管腔不规则,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并向腔内突起,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血管淋巴增生 木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凯芳 王强 +1 位作者 姚琦 李铁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2-1032,共1页
患者男,17岁。因右头面部暗红色肿块伴微痒1个月于2012年1月16日就诊。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血管淋巴增生 头面部 药物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mura病、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肾损伤发生于同一病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韫宏 尹洪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07,共3页
目的:报道1例少见的同时合并Kimura病和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LHE)的患者,并有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导致的肾病综合征;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方法:对患者的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检查。结... 目的:报道1例少见的同时合并Kimura病和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LHE)的患者,并有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导致的肾病综合征;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方法:对患者的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检查。结果:患者为37岁男性,5年来反复发作皮疹、皮肤结节、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和肾病综合征,经病理检查证实,肿大的淋巴结为Kimura病,皮下结节为ALHE,肾病变为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结论:Kimura病和ALHE可能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病理表现,并可合并肾小球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MURA病 血管淋巴增生 粒细胞增多 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焦晓燕 郭在培 +1 位作者 张宇虹 陈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2-303,共2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是一种良性血管性损害,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曾被称为非典型性化脓性肉芽肿、假性化脓性肉芽肿、炎症性动脉血管瘤、上皮样血管瘤等。现...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是一种良性血管性损害,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曾被称为非典型性化脓性肉芽肿、假性化脓性肉芽肿、炎症性动脉血管瘤、上皮样血管瘤等。现报告我们诊治的1例AL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血管淋巴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部不典型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合并湿疹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政邑 魏瑾 +4 位作者 徐前喜 李文海 杜娟 蔡林 张建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7-818,共2页
患者男,88岁。腰骶部及臀部皮疹半年。皮肤科情况:腰骶部及右大腿外侧可见5块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蚕豆至核桃大小,界清,部分斑块表面有脱屑、结痂和渗出;躯干及四肢见粟粒至绿豆大小红色斑丘疹,部分丘疹表面见结痂伴鳞屑,对称分布。皮损... 患者男,88岁。腰骶部及臀部皮疹半年。皮肤科情况:腰骶部及右大腿外侧可见5块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蚕豆至核桃大小,界清,部分斑块表面有脱屑、结痂和渗出;躯干及四肢见粟粒至绿豆大小红色斑丘疹,部分丘疹表面见结痂伴鳞屑,对称分布。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细胞增生,真皮层带状血管增生,真皮浅、中层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少量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个别浆细胞。诊断: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合并湿疹。予糠酸莫米松封包治疗,现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淋巴增生 粒细胞增多 腰骶部 斑块 湿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