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敏 吴智勇 +3 位作者 郑茵 何扬利 费毅 刘肖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9-701,共3页
目的通过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研究核因子(NF)-κ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拟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为五组对HUVECs进行培养,即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缺血再灌注组(模拟缺血培养液培养30 min后换正常... 目的通过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研究核因子(NF)-κ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拟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为五组对HUVECs进行培养,即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缺血再灌注组(模拟缺血培养液培养30 min后换正常培养液再培养4 h)、缺血再灌注+0.1 mmol/L PDTC组、缺血再灌注+0.25 mmol/L PDTC组和缺血再灌注+0.5 mmol/L PDTC组。后三组均于模拟缺血再灌注培养前1 h在培养液中添加相应浓度PDTC。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PDTC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模拟缺血再灌注刺激TNF-α、ICAM-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同时,模拟缺血再灌注刺激HUVECS上清液TNF-α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1、0.25、0.5 mmol/L PDTC均显著降低模拟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TNF-α和ICAM-1的mRNA表达水平(P<0.05)。0.5 mmol/L PDTC显著降低模拟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TNF-α和I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PDTC通过沉默p65,抑制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的TNF-α和ICAM-1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吡咯硫代氨基甲酯 模拟缺血再灌注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对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建 丁日高 +1 位作者 张宪成 王文珠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1-335,共5页
目的 通过观察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 (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PDTC )对抗小鼠全氟异丁烯(perfluoroisobutylene ,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的防治效果 ,为寻找防治PFIB中毒的有效药物提供理论根据。方法... 目的 通过观察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 (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PDTC )对抗小鼠全氟异丁烯(perfluoroisobutylene ,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的防治效果 ,为寻找防治PFIB中毒的有效药物提供理论根据。方法 采用小鼠动态吸入PFIB全身暴露染毒装置对实验小鼠进行染毒 ,观察了PDTC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的存活率、肺系数和支气管肺灌洗液 (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 ,BALF)中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染毒前30min给PDTC ( 12 0mg/kg)能显著提高PFIB [( 0 170± 0 0 0 5 )mg/L]中毒小鼠的存活率 ,明显降低肺系数 ;染毒前6 0min ,30min ,15min给PDTC ( 12 0mg/kg)均能显著地减少BALF中蛋白含量 ;染毒前 30min给PDTC对抑制BALF中蛋白漏出具有剂量依赖关系。染毒后 10h给药 ( 12 0mg/kg)能显著性地增加BALF中总蛋白含量。结论 PDTC对小鼠PFIB吸入性肺损伤具有预防作用 ,但PDTC治疗时间延迟能加重肺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烯 四氢吡咯氨基 急性肺损伤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对百草枯致大鼠肺损伤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邵春风 常秀丽 +4 位作者 吴强恩 班婷婷 姜楠 姚新民 周志俊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60,166,共5页
[目的]探讨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抗百草枯(paraquat,PQ)致肺损伤的作用。[方法]5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单纯染毒组(4组)和干预组(4组)。PQ经口给药,剂量40 mg/kg,干预... [目的]探讨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抗百草枯(paraquat,PQ)致肺损伤的作用。[方法]5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单纯染毒组(4组)和干预组(4组)。PQ经口给药,剂量40 mg/kg,干预组给予PQ后立即腹腔注射,PDTC 120 mg/kg。在染毒后第3、7、14、2l天各取一组动物进行检查,检测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肺组织匀浆中羟辅氨酸(HYP)含量,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PQ 40mg/kg染毒后血浆和BALF中MDA含量增加,GSH-Px、SOD活力减弱,与对照组相比,相应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PDTC 120 mg/kg干预以后,使GSH-Px与SOD活力升高,MDA含量减少,相应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浆中与BALF中的GSH-Px,SOD活力及MDA含量存在正相关(P<0.05)。同时,单纯染毒组第7、14、21天的HYP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组HYP含量较单纯染毒组低。病理观察可见干预组肺组织水肿、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结论]PDTC干预后可以升高SOD、GSH-Px活力,减少MDA的产生和胶原聚集,提示PDTC可能改善PQ中毒所引起的肺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四氢吡咯氨基(PDTC)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联合应用盐酸四环素对抗全氟异丁烯吸入性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建 丁日高 +4 位作者 阮金秀 张宪成 孙晓红 黄春倩 杜先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0-372,共3页
目的观察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与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hydrochloride,Tet)联用和单用对抗全氟异丁烯(perfluoroisobutylene,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的效果差异,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尽可能从多环节... 目的观察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与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hydrochloride,Tet)联用和单用对抗全氟异丁烯(perfluoroisobutylene,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的效果差异,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尽可能从多环节干预策略上提供组方依据。方法采用小鼠动态吸入PFIB周身暴露染毒装置对实验小鼠进行染毒,观察了PDTC与Tet联用对PFIB染毒小鼠的存活率、肺系数以及支气管肺灌洗液中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PDTC预防和Tet治疗单独应用以及二者联用均可以显著性降低各项肺系数、减少支气管肺灌洗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以及PFIB染毒小鼠的死亡率,尤以二者联用效果为佳。结论对PFIB吸入性肺损伤PDTC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盐酸四环素具有预防性保护和早期治疗作用,两者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烯(PFIB) 急性肺损伤 四氢吡咯氨基(PDTC) 盐酸四环素(T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表达及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敏 杨惠芳 +2 位作者 李宏辉 汪岭 刘贺荣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52-458,共7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照组36只、百草枯染毒组36只、PDTC干预组36只。染毒组和PDTC干预组给予百草枯80 mg/kg一次性灌胃后2 h,染毒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照组36只、百草枯染毒组36只、PDTC干预组36只。染毒组和PDTC干预组给予百草枯80 mg/kg一次性灌胃后2 h,染毒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PDTC干预组给予PDTC 1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对照组和PDTC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 mL/kg灌胃后2 h,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PDTC对照组给予PDTC 1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于不同处理后1、3、7、14、28、56 d观察大鼠中毒表现,并分别处死6只大鼠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水平及肺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关系。结果染毒早期(1~7 d)病理特征为急性肺泡炎,表现为肺充血、肺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后期(14~56 d)炎性病变减轻,支气管周围、肺泡间隔及肺泡内大量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纤维增生。干预组的肺部炎性改变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均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IGF-1含量3~56 d明显升高(P<0.01),TGF-β1含量各时段均明显升高(P<0.01),PDGF含量7~56 d显著升高(P<0.01)。经PDTC干预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相应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免疫组化显示,染毒组3 d即有CTGF阳性表达,表达强度较弱,主要表达于炎症细胞;7、14 d表达进一步增强,28、56 d表达持续增强,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干预组CTGF阳性表达细胞与染毒组相同,但各时段表达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细胞因子IGF-1、TGF-β1、PDGF及CTGF的过度表达是参与百草枯致肺纤维化的重要机制。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进而抑制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肺损伤和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急性肺损伤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四氢吡咯氨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活化在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对抗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中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建 丁日高 +4 位作者 阮金秀 王和枚 张宪成 孙晓红 黄春倩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 研究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 (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PDTC)对抗小鼠全氟异丁烯(perfluoroisobutylene ,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的预防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动态吸入PFIB周身暴露染毒装置对实验... 目的 研究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 (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PDTC)对抗小鼠全氟异丁烯(perfluoroisobutylene ,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的预防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动态吸入PFIB周身暴露染毒装置对实验小鼠进行染毒 ,应用电泳泳动分析法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s ,EMSA)检测肺组织核因子 kappaB (nuclearfactor kappaB ,NF κB)的表达情况 ;采用RIA检测血清中IL 1β、IL 8的含量变化。 结果 PFIB吸入染毒后 ,肺组织内NF κB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 ,染毒前 3 0minPDTC ( 12 0mg/kg)预防可以显著抑制NF κB的表达 ;小鼠血清中IL 1β、IL 8的含量在PFIB染毒后显著升高 ,染毒前 3 0minPDTC ( 12 0mg/kg)预防可以显著地抑制这种升高。结论 PDTC对小鼠PFIB吸入性肺损伤具有预防作用可能是基于其对NF κB的抑制 ,进而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IL 1β、IL 8等的过度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烯 四氢吡咯氨基 急性肺损伤 NF-KB IL-1Β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o-氟苄基)锡双(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二(p-氯苄基)锡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7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洪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1-575,共5页
Di(o-fluorbenzyl)tin bis(dithiotetrahydropyrrolcarbamate) (1) and di(p-chlorbenzyl)tin bis(dithiomethylcarbamate) (2) were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IR and 1H NMR and the ... Di(o-fluorbenzyl)tin bis(dithiotetrahydropyrrolcarbamate) (1) and di(p-chlorbenzyl)tin bis(dithiomethylcarbamate) (2) were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IR and 1H NMR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of complex 1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with space group Pccn, a=2.096 1(12) nm, b=1.018 5(6) nm, c=1.205 9(7) nm, Z=4, V=2.574(2) nm3, Dc=1.624 g·cm-3, μ(MoKα)=1.348 mm-1, F(000)=1 272,R1=0.038 7, wR2=0.088 5. The crystal of complex 2 belongs to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C2/c, a=1.531 3(16), b=1.868 4(19), c=0.951 8(10) nm, β=112.602(14)°, Z=4, V=2.514(5) nm3, Dc=1.612 g·cm-3, μ(MoKα)=1.572 mm-1, R1=0.025 4, wR2=0.070 4. In the complexes 1 and 2, the structures consist of discrete molecules containing six-coordinate tin atom in a distorted octahedron configuration. In crystal of complex 1, molecules are packed in the unit cell in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through a S...S interaction between adjacent molecule. CCDC: 225420, 1; 22542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O-氟苄基)锡双(四氢吡咯氨基) 二(p-氯苄基)锡双(二基二氨基) 合成 表征 晶体结构 有机锡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o-溴苄基)锡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二(o-氯苄基)锡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结构及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复兴 邝代治 +4 位作者 冯泳兰 王剑秋 庾江喜 蒋伍玖 朱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67-2374,共8页
二(o-溴苄基)二溴化锡和二(o-氯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二(o-溴苄基)锡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1)和二(o-氯苄基)锡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酯(2)。用X-射线单晶衍射... 二(o-溴苄基)二溴化锡和二(o-氯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二(o-溴苄基)锡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1)和二(o-氯苄基)锡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酯(2)。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两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体学参数a=1.827 36(4)nm,b=0.900 60(2)nm,c=1.988 41(5)nm,β=114.878 0(10)°,V=2.968 71(12)nm3,Z=4,Dc=1.690 g·cm-3,μ(Mo Kα)=38.50 cm-1,F(000)=1 496,R1=0.051 6,wR2=0.154 6。化合物2的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体学参数a=2.241 28(4)nm,b=0.818 78(2)nm,c=1.542 69(3)nm,β=106.787 0(10)°,V=2.710 37(10)nm3,Z=4,Dc=1.623 g·cm-3,μ(Mo Kα)=14.65 cm-1,F(000)=1 336,R1=0.022 9,wR2=0.056 5。晶体中锡原子呈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探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部分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体外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o-溴苄基)锡双(二乙基二氨基酸) 二(o-氯苄基)锡双(吡咯啶二氨基酸) 合成 结构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酯抑制TNF-α和MMP-9表达延缓大鼠颈椎间盘退变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漆启华 李晨 +4 位作者 肖强 邓亮 张遂辉 乐旸 董谢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93-1398,共6页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对大鼠颈椎动力失衡模型颈椎间盘组织形态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PDTC抑制颈椎间盘退变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切断大鼠颈后部浅、深...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对大鼠颈椎动力失衡模型颈椎间盘组织形态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PDTC抑制颈椎间盘退变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切断大鼠颈后部浅、深肌群构建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PDTC给药组(A组):造模术后腹腔每日注射PDTC溶液。模型组(B组):造模术后腹腔每日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C组):手术切开大鼠颈后部皮肤后立即缝合并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术后10、12、16周分批处死动物,获取C5/6椎间盘组织,光镜下观察椎间盘形态改变,qPCR检测椎间盘组织中TNF-αmRNA、MMP-9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椎间盘组织中TNF-α、MMP-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PDTC给药组(A组)椎间盘结构破坏减轻,纤维环结构排列有序。模型组(B组)TNF-α、MMP-9基因表达量随实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早期增速较快,后期逐渐缓慢,在12周达高峰,而蛋白表达量在术后10周即达到较高水平,与12周、16周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时间点PDTC给药组TNF-αmRNA、MMP-9 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B组)明显降低(P<0.01),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 TNF-α、MMP-9是参与大鼠颈椎间盘退变过程的重要炎性因子,TNF-α、MMP-9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参与大鼠颈椎间盘退变,PDTC有望成为颈椎间盘退变的防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二氨基(PDTC) 颈椎间盘退变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颈椎动力失衡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元 钟宏 +1 位作者 王帅 马鑫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60-362,379,共4页
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的几种合成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仲胺-二硫化碳法制备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收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方法,并介绍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在矿物浮... 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的几种合成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仲胺-二硫化碳法制备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收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方法,并介绍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在矿物浮选中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盐() 合成方法 矿物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溴代-2-吡咯甲酰基)氨基酸甲酯的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向潮 徐石海 +2 位作者 李毅群 刘珀润 李玉霞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20-1426,共7页
在室温条件下,2-三氯乙酰基吡咯经溴代反应,再与氨基酸甲酯反应得到一系列N-(溴代-2-吡咯甲酰基)氨基酸甲酯,收率为64.8%~92.2%.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和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培养了N-(1-甲基-4,5-二溴-2-吡咯甲酰基)甘氨酸甲酯的... 在室温条件下,2-三氯乙酰基吡咯经溴代反应,再与氨基酸甲酯反应得到一系列N-(溴代-2-吡咯甲酰基)氨基酸甲酯,收率为64.8%~92.2%.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和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培养了N-(1-甲基-4,5-二溴-2-吡咯甲酰基)甘氨酸甲酯的单晶并进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初步活性试验表明,目标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等五种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溴-2-吡比咯酰基)氨基 酰基化反应 溴化反应 合成 抑菌活性 氨基 反应 酰基 吡咯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μECD测定蔬菜粉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海 吴琼 +3 位作者 张月 赵方方 吕岱竹 李建国 《现代农药》 CAS 2015年第1期32-34,共3页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DTCs)类农药在Sn Cl2-HCl溶液中酸解生成CS2气体,CS2气体被正己烷吸收后,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CS2含量,即可得到DTCs农药的残留量。采用该方法测定蔬菜粉中代森锰锌、代森联、丙森锌残留,在添加水...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DTCs)类农药在Sn Cl2-HCl溶液中酸解生成CS2气体,CS2气体被正己烷吸收后,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CS2含量,即可得到DTCs农药的残留量。采用该方法测定蔬菜粉中代森锰锌、代森联、丙森锌残留,在添加水平为10μg时,平均回收率为79.8%--93.4%,相对标准偏差为1.9%~4.6%。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04 mg/kg,定量限为0.3--1.0 mg/kg。该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农产品中DTCs农药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 氨基酸盐() 残留量 蔬菜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的2(5H)-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天才 康蕾 +2 位作者 李学强 高晓慧 周学章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8,143,共7页
以糠醛和醇[薄荷醇(3a),冰片(3d)和甲醇(3g)]为原料,经3步反应制得中间体5-取代基-3,4-二溴-2(5H)-呋喃酮(5a,5d和5g);在无溶剂和无催化剂的条件下,5,仲胺和CS2通过"一锅法"快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含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的2(5H)... 以糠醛和醇[薄荷醇(3a),冰片(3d)和甲醇(3g)]为原料,经3步反应制得中间体5-取代基-3,4-二溴-2(5H)-呋喃酮(5a,5d和5g);在无溶剂和无催化剂的条件下,5,仲胺和CS2通过"一锅法"快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含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的2(5H)-呋喃酮类化合物(7a^7j),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IR表征。运用MTT法测定了5-(S)-5-(l-孟氧基)-3-溴-4-(N-甲基-N'-苄基氨基二硫代甲酸)-2(5H)-呋喃酮(7c)抑制Hela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体外活性。结果表明,7c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为0.1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H)-呋喃酮 氨基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载体双(N-乙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4-丁二醇酯PVC膜银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振宁 陆艳琦 李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0,共4页
采用双层膜电位法直接测定了溶剂聚合物膜中载体双(N-乙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4-丁二醇酯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生成常数。制备并考察了以双(N-乙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4-丁二醇酯为载体的银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实... 采用双层膜电位法直接测定了溶剂聚合物膜中载体双(N-乙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4-丁二醇酯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生成常数。制备并考察了以双(N-乙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4-丁二醇酯为载体的银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选择电极对银离子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在1×10^-3~1×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响应斜率为60.2mV/pαAg^+,检出限为2.3×10^-7mol/L,碱金属、碱土金属及过渡金属离子不干扰银的测定。该电极可作为Ag^+准确滴定卤素阴离子的电位滴定指示电极,用于维生素B1药片中维生素B1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N-乙基-N-苯基氨基酸)1 4-丁二醇 离子选择电极 银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1-(2-甲基-4-氨基嘧啶-5-甲基)-1H-[1,2,3]-三唑-4-基]甲基取代苯甲酰氨基硫代甲酸酯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效松 朱国中 贺红武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11期1-7,共7页
丙酮酸脱氢酶系(PDHc)属于焦磷酸硫胺素(TPP)依赖性酶,是一个具有重要农学意义的农药作用靶标。以微生物中的丙酮酸脱羧酶E1(PDHc E1)为靶标,设计合成TPP类似物有望发现新型的杀菌活性化合物。以三唑环代替TPP结构中的噻唑环,以... 丙酮酸脱氢酶系(PDHc)属于焦磷酸硫胺素(TPP)依赖性酶,是一个具有重要农学意义的农药作用靶标。以微生物中的丙酮酸脱羧酶E1(PDHc E1)为靶标,设计合成TPP类似物有望发现新型的杀菌活性化合物。以三唑环代替TPP结构中的噻唑环,以异硫氰酸酯结构单元替代TPP结构中的焦磷酸结构单元,设计合成了O-[1-(2-甲基-4-氨基嘧啶-5-甲基)-1 H-[1,2,3]-三唑-4-基]甲基取代苯甲酰氨基硫代甲酸酯类系列化合物Ⅰa~Ⅰj,采用IR、1 HNMR、MS和元素分析对Ⅰa~Ⅰj进行了结构表征,部分化合物还经13 CNMR进一步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不仅为大肠杆菌丙酮酸脱羧酶E1(PDHc E1)的抑制剂,而且还显示了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羧酶 焦磷酸胺素 氨基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二甲氨基查尔酮基团的三硫代碳酸酯的合成及其荧光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秋静 罗春华 +3 位作者 吴忠献 樊晶晶 王彩华 崔玉民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1-45,83,共6页
通过4-羟基-4'-二甲氨基查尔酮和S-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在缩合剂DCC(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促进剂DMAP(4-二甲氨基吡啶)作用下,合成了含二甲氨基查尔酮基团的三硫代碳酸酯,并通过熔点、红外... 通过4-羟基-4'-二甲氨基查尔酮和S-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在缩合剂DCC(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促进剂DMAP(4-二甲氨基吡啶)作用下,合成了含二甲氨基查尔酮基团的三硫代碳酸酯,并通过熔点、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溶剂极性增加,含二甲氨基查尔酮基团的三硫代碳酸酯的紫外-可见特征吸收波长和荧光发射波长均发生红移,荧光强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特点,其荧光具有溶剂极性敏感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 氨基查尔酮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氨基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祝一锋 胥洪原 石明孝 《广东化工》 CAS 1998年第4期22-23,共2页
以乙醇胺为原料,经成盐、氯化、取代、加成和酯化等5步反应合成了二甲氨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总收率为50.6%。
关键词 氨乙基 氨基 抗菌素 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溶剂吸收法测定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期19-19,共1页
目的改进气相色谱-溶剂吸收法测定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的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方法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在加热的密闭顶空瓶中,遇HCl/Sn Cl2时,消化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冷却后用正己烷萃取出二硫化碳,气相色谱法(FPD-S)... 目的改进气相色谱-溶剂吸收法测定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的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方法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在加热的密闭顶空瓶中,遇HCl/Sn Cl2时,消化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冷却后用正己烷萃取出二硫化碳,气相色谱法(FPD-S)测定正己烷相中二硫化碳的量,代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类农药的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44238667C+23310458,相关系数r=0.9997;相对标准偏差1.70%~4.46%,平均回收率97.8%~99.3%。结论以二硫化碳浓度的平方为横坐标,二硫化碳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溶剂吸收法 氨基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羟基取代酯的合成及其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永刚 楚希杰 +1 位作者 胡汉国 李久盛 《石油商技》 2010年第3期62-65,共4页
在实验室合成了二烷綦二硫代氨基甲酸羟基取代酯;采用网球机试验和铜片腐蚀试验考察了其在150BS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在150BS基础油中具有优良的承载性能和较好的减摩性能,且加剂量为1.5%(质量分... 在实验室合成了二烷綦二硫代氨基甲酸羟基取代酯;采用网球机试验和铜片腐蚀试验考察了其在150BS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在150BS基础油中具有优良的承载性能和较好的减摩性能,且加剂量为1.5%(质量分数)时,其极压和减摩综合效果最佳;但其抗磨和抗腐蚀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实验室合成 摩擦学行为 羟基 二烷基 铜片腐蚀试验 抗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乙基-1,2-双氨基二硫代甲酸苄酯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20
作者 刘志昌 唐琼 +1 位作者 黄明远 张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0-502,共3页
在无水磷酸钾存在下,以丙酮为溶剂,乙二胺和二硫化碳反应后再分别与苄溴、2-氯苄氯、4-氯苄氯、2,4-二氯苄氯在室温下反应,以较好收率合成了亚乙基-1,2-双氨基二硫代甲酸取代苄酯(4a-d),其结构通过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 在无水磷酸钾存在下,以丙酮为溶剂,乙二胺和二硫化碳反应后再分别与苄溴、2-氯苄氯、4-氯苄氯、2,4-二氯苄氯在室温下反应,以较好收率合成了亚乙基-1,2-双氨基二硫代甲酸取代苄酯(4a-d),其结构通过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4a-d)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苄 生物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