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确定软土流变模型参数的回归反演法 被引量:19
1
作者 许宏发 钱七虎 +1 位作者 吴华杰 陈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5-367,共3页
关键词 岩土工程 软土 流变模型 回归反演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应力实测值的断层构造区域地应力场有限元回归反演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颖轶 李科 黄醒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99-1403,共5页
结合四川省长河坝水电站地下厂房硐室工程,考虑地形、地貌与断层等地质构造,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实测地应力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地应力场进行反演,以分析地下厂房区的地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地下厂房硐室岩体地应力... 结合四川省长河坝水电站地下厂房硐室工程,考虑地形、地貌与断层等地质构造,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实测地应力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地应力场进行反演,以分析地下厂房区的地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地下厂房硐室岩体地应力的实测值与有限元法所得反演值吻合较好,回归分析方法适用于对地应力场的反演;工程区域的水平地应力大于竖向地应力,并且地应力量值随着垂直埋深与水平埋深的增加而增大;断层附近的地应力出现了局部应力集中现象,须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硐室 地应力场 有限元方法 回归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天然渗流场影响的地应力场反演回归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欣 李术才 李树忱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57-62,共6页
结合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实测地应力资料,借助有限元计算工具ABAQUS,对影响因素单独作用下的三维地质概化模型进行计算.在应力实测值和应力计算回归值之间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求出最优回归系数,从而获得初始地应力场分布规... 结合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实测地应力资料,借助有限元计算工具ABAQUS,对影响因素单独作用下的三维地质概化模型进行计算.在应力实测值和应力计算回归值之间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求出最优回归系数,从而获得初始地应力场分布规律.首次将天然渗流场作为影响因素,对厂房区初始地应力场进行了回归分析,并与未考虑渗流场的情况作了比较,得到了更合理的应力场分布.根据反演结果对地下厂房洞室不同开挖顺序做了分析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经过适当优化后的开挖顺序是安全可行的,各主要洞室群总体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渗流场 初始地应力场 反演回归分析 开挖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坝址区三维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回归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军 何江达 +1 位作者 杨静 肖明砾 《江西水利科技》 2005年第2期88-93,共6页
结合某水电站坝区地形地质条件,利用21个测点的实测资料对坝区的地应力场进行三维有限元回归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域内岩体初始地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并研究了地质构造和左右岸各类结构面对坝址区初始地应力场的影响.
关键词 坝址区 地应力 反演回归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及回归分析方法研究
5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4年第z1期468-471,共4页
运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方法和数理统计原理,建立了初始地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反演及回归分析模型.该模型克服了边界调整法等一般反分析法的不足,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易操作性,能够方便较为准确地反演区域初始地应力场.
关键词 初始地应力 反演回归分析 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反演大气温度廓线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雪慧 官莉 +1 位作者 王振会 韩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7-142,共6页
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资料能够显示小尺度的大气温度垂直结构,为数值预报和天气诊断提供了更加准确精细的初始场。目前处理数据主要使用晴空大气业务反演国际MODIS/AIRS处理软件包I MAPP(Internation... 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资料能够显示小尺度的大气温度垂直结构,为数值预报和天气诊断提供了更加准确精细的初始场。目前处理数据主要使用晴空大气业务反演国际MODIS/AIRS处理软件包I MAPP(International MODIS/AIRS Preprocessing Package)中的特征向量统计回归算法,由于统计法算法简单,反演精度受到较大限制。现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来对晴空状况下AIRS模拟辐射值进行大气温度廓线反演的方法,并与特征向量统计法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与特征向量统计法反演所耗时间相当,减小了反演误差,各高度层温度反演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获得了较好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反演 AIRS 神经网络 特征向量回归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强勇 向文 +1 位作者 于秀勇 郝晓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95,共10页
初始地应力是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与支护结构设计的重要计算参数。文中根据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实测地应力资料,考虑自重与地质构造运动对初始地应力场形成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法对厂区三维初始地应力进行多元回归反演。在回归反演... 初始地应力是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与支护结构设计的重要计算参数。文中根据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实测地应力资料,考虑自重与地质构造运动对初始地应力场形成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法对厂区三维初始地应力进行多元回归反演。在回归反演的基础上,考虑埋深和山体地形对初始地应力场分布的影响,建立初始地应力拟合方法,得到厂区初始地应力函数与应力分布变化规律。回归拟合计算应力与实测应力在量值大小和分布方向上吻合,表明反演获得的地下厂区初始地应力场是合理可靠的,这为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开挖及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重要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江口水电站 地下厂房区初始地应力场 回归反演 拟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造应变对隧道初始地应力场的反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廷 刘宇航 +1 位作者 刘浩 李萌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6-139,共4页
岩体中的初始地应力场是岩体稳定性与工程运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以东营子隧道工程为例,以隧址区构造应变作为待求解的约束条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实测地应力资料,运用有限元软件对隧址区地应力场进行了回归反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 岩体中的初始地应力场是岩体稳定性与工程运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以东营子隧道工程为例,以隧址区构造应变作为待求解的约束条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实测地应力资料,运用有限元软件对隧址区地应力场进行了回归反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区域构造应变获得的隧址区初始应力场克服了边界条件对地应力场的影响,更加准确地反映了隧址区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可为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准确的位移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初始地应力场 构造应变 有限元 回归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区初始地应力场反演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槐 苏超 +1 位作者 吕超洋 王路遥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2-46,共5页
岩体初始地应力场是地下工程数值模拟与稳定分析的基础,是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的主要“荷载”。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区域存在6层泥岩或粉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抗压强度较低,属于软岩。结合实测地应力资料,采用有限元法结合多... 岩体初始地应力场是地下工程数值模拟与稳定分析的基础,是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的主要“荷载”。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区域存在6层泥岩或粉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抗压强度较低,属于软岩。结合实测地应力资料,采用有限元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反演了工程区域的初始地应力场。结果表明,地应力反演计算值与实测值在量值大小和分布方向上吻合较好,通过反演得到的地应力场是合理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区 初始地应力场 回归反演 蟠龙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岭特长公路隧道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汪波 何川 +1 位作者 吴德兴 耿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8-634,共7页
通过对苍岭隧道工程区地应力场实测值分析基础上,选取可靠、具有代表性的实测点作为反演回归对象,利用三维数值分析手段,结合回归分析原理,获得整个工程区的地应力场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回归与现场实测值可知:除个别点差异较大外,其... 通过对苍岭隧道工程区地应力场实测值分析基础上,选取可靠、具有代表性的实测点作为反演回归对象,利用三维数值分析手段,结合回归分析原理,获得整个工程区的地应力场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回归与现场实测值可知:除个别点差异较大外,其余大部分测点拟合程度较好,分布规律大致相同,表明采用应力回归方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应力场回归方程获取了整个苍岭隧道轴线方向上地应力场展布规律,并根据不同地段最大主应力与隧道轴线方向的夹角对洞室稳定性状况进行了分析,据此建议进一步优化苍岭隧道线位走向,为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地应力场 反演回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重载铁路隧道地应力测试与反演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元春 辛明高 +1 位作者 汪洋 王衍汇 《铁道勘察》 2022年第1期16-20,44,共6页
浩吉铁路如意隧道在施工期间部分段落出现拱顶开裂,初支混凝土剥落、掉块等破坏现象,初步认为与隧道所处地应力环境关系密切。为了准确掌握如意隧道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和工程区地应力分布特征,在隧道内进行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的基础上,... 浩吉铁路如意隧道在施工期间部分段落出现拱顶开裂,初支混凝土剥落、掉块等破坏现象,初步认为与隧道所处地应力环境关系密切。为了准确掌握如意隧道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和工程区地应力分布特征,在隧道内进行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单元法开展隧道三维地应力场回归反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回归反演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总体小于20%,研究区地应力场反演结果合理;(2)如意隧道变形破坏问题突出的段落地应力最大值低于5 MPa,但由于围岩软弱,且开挖断面大,围岩发生了挤压变形,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吉铁路 地应力测试 水压致裂 有限元计算 回归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回归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长洪 张永 《采矿技术》 2006年第4期26-27,52,共3页
运用工程地质力学方法和数理统计原理,建立了初始地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反演及回归分析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易操作性,能够较准确地反演出区域初始地应力场。
关键词 初始地应力场 反演回归分析 有限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的普适性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连蓬 柳钦火 +1 位作者 王德高 陈士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共4页
针对众多的窄波段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利用多个包含高光谱和植被理化含量的实测数据集从相关系数、确定性系数以及预测均方误差等方面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植被指数TCAR I、MCAR I、mND705、mSR705具有优于其他植被指数的普适性。在... 针对众多的窄波段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利用多个包含高光谱和植被理化含量的实测数据集从相关系数、确定性系数以及预测均方误差等方面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植被指数TCAR I、MCAR I、mND705、mSR705具有优于其他植被指数的普适性。在建立回归反演模型时,建议选用非线性抛物线模型,其预测精度优于线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植被指数 回归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北缘某深埋引水隧洞应力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新辉 焦萱 +2 位作者 王瑞芳 尹健民 汪洋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0-415,共6页
岩体初始地应力场是研究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状况和隧洞选线的重要依据。应用水压致裂法对秦岭北缘某深埋引水隧洞应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隧洞围岩应力等级属于中低~高应力水平,应力量值呈σ_H>σ_h>σ_z特征,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近N... 岩体初始地应力场是研究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状况和隧洞选线的重要依据。应用水压致裂法对秦岭北缘某深埋引水隧洞应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隧洞围岩应力等级属于中低~高应力水平,应力量值呈σ_H>σ_h>σ_z特征,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近NE向,与区域构造主压应力方位接近一致。基于实测数据,对工程区应力场进行回归反演,并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对隧道沿线的深埋和浅埋段应力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引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法 实测应力 构造应力 回归反演 最大水平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i-supervise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odel for Remote Sensing Water Quality Retrieving 被引量:3
15
作者 WANG Xili FU Li MA Le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1期57-64,共8页
This paper proposed a semi-supervised regression model with co-training algorithm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hich was used for retrieving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from SPOT 5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model consi... This paper proposed a semi-supervised regression model with co-training algorithm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hich was used for retrieving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from SPOT 5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model consisted of two support vector regressors (SVRs).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and SPOT 5 spectrum was described by the two SVRs, and semi-supervised co-training algorithm for the SVRs was es-tablished. The model was used for retrieving concentrations of four representative pollution indicators―permangan- ate index (CODmn), ammonia nitrogen (NH3-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dissolved oxygen (DO) of the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for those variables over a part of the Weihe River was also produced. SVR can be used to implement any nonlinear mapping readily, and semi-supervis- ed learning can make use of both labeled and unlabeled samples. By integrating the two SVRs and using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we provide an operational method when paired samples are limi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multiple statistical regression method, and can provide the whole water pollution condi-tions for management fast and can be extended to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CO-TRAINING water quality retrieving model SPOT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rieve Sea Surface Salinit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Model Based on SMOS Satellite Data 被引量:5
16
作者 ZHAO Hong LI Changjun +2 位作者 LI Hongping LV Kebo ZHAO Qinghu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3期399-406,共8页
The sea surface salinity(SSS) is a key parameter in monitoring ocean states. Observing SSS can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water cycle.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retrieving sea surface salinity fr... The sea surface salinity(SSS) is a key parameter in monitoring ocean states. Observing SSS can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water cycle.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retrieving sea surface salinity from 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SMOS) satellite data. 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 model, SSS can also be retrieved from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data of SMOS L2 measurements and Auxiliary data. 26 pair matchup data is used in model validation for the South China Sea(in the area of 4?–25?N, 105?–125?E). The RMSE value of PCR model retrieved SSS reaches 0.37 psu(practical salinity units) and the RMSE of SMOS SSS1 is 1.65 psu when compared with in-situ SSS. The corresponding Argo daily salinity data during April to June 2013 is also used in our validation with RMSE value 0.46 psu compared to 1.82 psu for daily averaged SMOS L2 product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PCR model is valid and may provide us with a good approach for retrieving SSS from SMOS satellite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surface salinity retrieved algorithm SMOS principle component re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大断层构造区三维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耀光 王连国 李正立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8,8,共7页
为了能给深部巷道开挖工程安全穿过大断层构造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采用套孔应力解除法对大断层工程域内的地应力进行了实测。基于工程域内地质特征,以实测地应力作为初始条件,建立系统因素影响下的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利用三维回... 为了能给深部巷道开挖工程安全穿过大断层构造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采用套孔应力解除法对大断层工程域内的地应力进行了实测。基于工程域内地质特征,以实测地应力作为初始条件,建立系统因素影响下的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利用三维回归反演方法获得该工程域内的精细地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反演地应力场与实测地应力场吻合较好,其最大误差约为14.31%;在预开挖巷道位置(埋深800m),大断层内部应力弱化,其与应力集中的断层边界具有3.0MPa的应力差,使该断层附近成为应力活跃区,也即岩体破裂发育区;水平主应力方向在应力活跃区发生约3.5°偏转,这极大地改变了岩体应力状态,增大开挖扰动下岩体破坏可能性,因此需对应力活跃区内巷道进行强支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构造 初始地应力 系统因素 三维回归反演 应力活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走滑断裂活动影响的公路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寇昊 何川 +3 位作者 吴枋胤 杨文波 汪波 肖龙鸽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1-330,共10页
为了使跨活动断裂带区域地应力反演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提出了考虑走滑断裂活动影响的公路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思路。通过在断裂带与两侧岩体之间建立接触单元,采用边界位移荷载实现了断裂带两侧岩体的相对挤压及滑动作用。依托华坪至丽... 为了使跨活动断裂带区域地应力反演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提出了考虑走滑断裂活动影响的公路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思路。通过在断裂带与两侧岩体之间建立接触单元,采用边界位移荷载实现了断裂带两侧岩体的相对挤压及滑动作用。依托华坪至丽江高速公路东马场1号隧道工程,对比分析了采用常规边界荷载和考虑走滑边界荷载2种情况下隧址区地应力场的反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走滑边界荷载反演得到的地应力场更加符合实际且精度更高;常规边界荷载的最大残差为2.29 MPa,而走滑边界荷载的最大残差仅为0.66 MPa,其残差平方和也均小于常规边界荷载;在断裂带附近,考虑走滑活动影响的最大、最小水平应力值相对常规边界均有所减小,上盘岩体垂直应力也相对减小,下盘岩体受上盘岩体的影响垂直应力相对增大,符合跨断层岩体区域实际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隧址区整体表现为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初始地应力场 回归反演 走滑断裂 边界荷载 滑动摩擦因数
原文传递
深部采场无底柱深孔后退式开采围岩力学响应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周全 陈杰 +3 位作者 谢承煜 汪伟 秦亚光 陈轶俊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4,共5页
运用Surpac和FLAC3D组合建模技术建立深部矿区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模拟反演出深部区域现存地应力场,采用模型重构方法获取了采场及周边的局部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某采场利用无底柱深孔后退式采矿方法开采的围岩... 运用Surpac和FLAC3D组合建模技术建立深部矿区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模拟反演出深部区域现存地应力场,采用模型重构方法获取了采场及周边的局部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某采场利用无底柱深孔后退式采矿方法开采的围岩力学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采场围岩的最大拉应力为0.40 MPa,最大水平位移为28.2 mm,出现在采场Y向中轴线附近南帮位置,最大垂直位移为27.43 mm,出现在Y向中轴线附近顶板位置,采场围岩发生了一定范围的塑性破坏;2)采场Y向中轴线附近位置顶板位移较大,应加强地压监测;采场东头由于受到爆破积累损伤的影响,在对东头侧向崩矿时,要适当调整孔网参数;采场南帮临近区域要增加预裂孔、减小单孔装药量及每段起爆药量,防止爆破超挖矿柱,影响整个盘区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试验 回归反演 地应力场 模型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