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1
作者 方宁国 孙格非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71-72,共2页
回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方宁国,孙格非(南昌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330006)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直肠和结肠中存在大量的腺瘤性息肉,如不治疗最终几乎都发展成大肠腺... 回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方宁国,孙格非(南昌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330006)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直肠和结肠中存在大量的腺瘤性息肉,如不治疗最终几乎都发展成大肠腺癌。1977年Martin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FAP 遗传性疾病 EPAA 回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全结肠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司世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探讨全结肠切除术后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的价值。方法 :对近 5年 16例全结肠切除病人应用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该术式并发症少 ,无一例回肠肛管吻合口瘘发生 ,肛门功能良好 ,无夜间漏便 ,大便次数平均 3~ 5... 目的 :探讨全结肠切除术后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的价值。方法 :对近 5年 16例全结肠切除病人应用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该术式并发症少 ,无一例回肠肛管吻合口瘘发生 ,肛门功能良好 ,无夜间漏便 ,大便次数平均 3~ 5次 /d ,夜间 0~ 1次 ,无贮袋炎发生 ,病人对生活质量感到满意。全组病人随访 1~ 5年 ,无恶变发生。结论 :全结肠切除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贮袋炎 ,且肛门功能好 ,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易行 ,只要指征选择适当 ,该术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j 肛管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全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娜 刘起娥 王海霞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9年第1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肛管吻合术 全结切除术 精心护理 家族性大息肉病 溃疡性结 j 临床资料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回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凯钰 刘刚 +3 位作者 王力田 何安琪 刘健 刘彤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17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 建立稳定的大鼠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 J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模型.方法 选取体质量310~340 g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IPAA手术组和对照组.其中IPAA组30只,行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贮袋制作、回... 目的 建立稳定的大鼠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 J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模型.方法 选取体质量310~340 g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IPAA手术组和对照组.其中IPAA组30只,行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贮袋制作、回肠贮袋直肠残端吻合作为IPAA模型,对照组30只,行开关腹手术.观察术后24 h、7 d、30 d大鼠存活率,记录手术时长、术后大鼠体重、进食量、饮水量及粪便评分变化.术后30 d经肛门造影评估回肠贮袋情况.切取IPAA组贮袋和对照组末端回肠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IPAA组手术耗时(158.74±7.68)min,术后24 h、7 d、30 d大鼠存活率分别为100%、96.67%、90%.IPAA组大鼠体重于术后9 d左右降至最低(230.47±5.18)g,平均降幅为(98.43±4.06)g,21 d左右恢复至术前体重;进食量和饮水量术后逐渐增加,于9 d左右趋于正常;术后7 d粪便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63±0.49比0.20±0.42,P<0.001),30 d时则无明显差异(P>0.05).回肠贮袋造影示贮袋充盈良好、无吻合口漏.病理结果示贮袋黏膜绒毛钝化变矮融合,潘氏细胞减少,而对照组末端回肠黏膜未见异常.结论 成功建立大鼠回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模型,可较理想地模拟人IPAA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肛管吻合术 溃疡性结
原文传递
结直肠全切除回肠J形储袋肛管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倩 陈继贵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全切除回肠J形储袋肛管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8例,均行结直肠全切除回肠J形储袋肛管吻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术后1个月平均每天大便次数为5.7次(3~10... 目的探讨结直肠全切除回肠J形储袋肛管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8例,均行结直肠全切除回肠J形储袋肛管吻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术后1个月平均每天大便次数为5.7次(3~10次),呈稀糊状大便。术后6个月平均每天大便次数为3.4次(1.2~4.3次),成形软便。术后1年平均大便次数为1.6次(0.8~3.2次),成形软便。结果8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例患者发生储袋炎,经治疗缓解,其余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结直肠全切除回肠J形储袋肛管吻合术能有效的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全切除j形储肛管吻合术 慢传输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结直肠切除J型回肠袋套入式肛管吻合治疗重症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毅 冯志毅 《青岛医药卫生》 200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并研究外科手术治疗重症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6例确诊为重症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施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6例;次全结肠切除回结肠端侧吻合术1例;全结直肠切... 目的探讨并研究外科手术治疗重症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6例确诊为重症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施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6例;次全结肠切除回结肠端侧吻合术1例;全结直肠切除J型回肠袋直肠肌鞘内套入式肛管吻合术9例。结果手术治愈14例(875%),死亡2例(125%)。随访半年至3年均无复发。9例全结直肠切除J型回肠袋直肠肌鞘内套入式肛管吻合术后3~6个月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全结直肠切除J型回肠袋直肠肌鞘内套入式肛管吻合术,是治疗重症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最佳的标准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结直切除 j套入 肛管吻合术 外科治疗 重症非特异性溃疡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的配合体会
7
作者 郑丽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388-388,共1页
关键词 肛管吻合术 配合体会 结直切除 溃疡性结炎(UC) 引流管 腺瘤息肉病 肛管吻合 家族性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的手术配合
8
作者 高虹 雷海芳 张海燕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1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全结切除术 肛管吻合术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术后自我关注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风琴 张师垚 +1 位作者 胡芳 刘刚 《天津护理》 2021年第6期680-683,共4页
目的:了解与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ileal 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术后患者自我关注情况。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4例UC行IPAA术后患者,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用Colaizz... 目的:了解与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ileal 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术后患者自我关注情况。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4例UC行IPAA术后患者,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患者多因为自身对术后恢复的期望或疾病相关知识的不足引起对术后排便、饮食、贮袋状态等方面的自我关注。结论: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术后自我关注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在饮食、贮袋状态等方面给予患者更加专业细致的指导和教育,加强出院后延续护理,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 肛管吻合术 自我关注 医护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改进方案探讨及对术后肛门远期功能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若愚 庄华章 +1 位作者 欧有冠 何花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对传统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进行一定改进,探讨该改进术式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术后肛门远期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 目的对传统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进行一定改进,探讨该改进术式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术后肛门远期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治疗的64例UC或FAP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式分组,观察组38例均接受改进术式治疗,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同时辅助应用双吻合器,对照组26例均接受常规手术。行5~15年的院外随访,对比术后肛门远期功能。结果观察组未见死亡病例,随访期间出现4例并发症,随访5年、10年、15年时有效随访人数分别为38例、22例、18例,Kirwan评分良好者分别占60.5%、59.1%、55.6%,Oresland评分中位数分别为3分、5分、5分;对照组3例恶性FAP患者、1例UC患者术后3年内死亡,其余患者共出现9例并发症,随访5年、10年、15年时有效随访人数分别为22例、17例、13例,Kirwan评分良好者分别占68.2%、35.3%和30.8%,Oresland评分中位数分别为3分、6分、8分。两组术后10年、15年Kirwan评分及Oresland评分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拖出切除直肠、双吻合器技术对保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患者远期肛门功能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肛管吻合术 肛门功能 溃疡性结 家族性息肉病 远期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争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0期3402-340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全...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治疗,对照组为开腹全结直肠切除治疗,比较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切口均小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采用讨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可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术后尽快恢复,治疗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结直切除 j 肛管吻合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2
作者 李圣强 刘春 康英杰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20期4145-4149,共5页
目的分析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PAA)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以岭医院收治的1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IPA... 目的分析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PAA)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以岭医院收治的1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IPAA治疗,联合组采用IPAA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每次5 mg/kg,每日3次,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症状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便血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红细胞沉降率(ESR)]、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腹痛缓解时间、便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8±0.5)d比(5.8±0.9)d、(7.8±1.2)d比(10.4±1.4)d](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89%(56/63)比75.60%(47/63)](P<0.05)。两组治疗后的Hb、Alb均升高(P<0.05),ESR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的Hb、Alb高于对照组[(118.2±29.6)g/L比(105.9±27.6)g/L、(38.17±10.01)g/L比(34.05±8.93)g/L](P<0.05),ESR低于对照组[(14.62±5.01)mm/1 h比(18.34±5.23)mm/1 h](P<0.01)。两组治疗后的CRP、TNF-α、IL-8、IL-6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的CRP、TNF-α、IL-8、IL-6均低于对照组[(13.5±8.8)mg/L比(21.6±9.3)mg/L、(56.8±17.3)ng/L比(79.9±26.6)ng/L、(3.54±1.02)ng/L比(5.76±1.11)ng/L、(24.9±6.8)ng/L比(32.4±8.8)ng/L](P<0.01)。联合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AA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确切,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 肛管吻合术 英夫利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例
13
作者 刘永军 翁皖 +1 位作者 徐宏顺 廖志伟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89-89,93,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生在结直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病变,以下腹隐痛不适,大便次数增多伴粘液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因其保留了肛门,贮袋的功...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生在结直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病变,以下腹隐痛不适,大便次数增多伴粘液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因其保留了肛门,贮袋的功能可以减少排便次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很容易接受.本文报告我们应用IPAA治疗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 治疗 全结直切除肛管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11例报告
14
作者 林文霖 林杰成 +2 位作者 许燕常 郑茂松 林建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P)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12月共对11例患者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其中FAP 9例、UC2例,应用J型贮袋8例、S型贮袋3例.结果该术式并... 目的探讨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P)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12月共对11例患者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其中FAP 9例、UC2例,应用J型贮袋8例、S型贮袋3例.结果该术式并发症少,肛门功能良好,无夜间漏便,大便次数平均3~5次/日,夜间0~1次.一例S型贮袋出现贮袋炎,经保守治疗好转.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瘘,未发生癌变,病人对生活质量感到满意.结论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门吻合术治疗可维持FAP与UC患者肛管自控功能和可接受的大便次数,术后并发症少,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吻合术 全结切除 家族性结息肉病 溃疡性结 大便次数 2001年 肛门吻合术 术后并发症 j 肛门功能 保守治疗 吻合口瘘 手术死亡 生活质量 手术方式 FAP 患者 S 夜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回肠J形贮存袋——肛管吻合后胃肠运动时间与每日排便次数的关系
15
作者 陈浩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5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 j 肛管吻合术 肛管吻合 运动时间 每日排便次数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回肠贮袋成形术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葛莉 施诚仁 +2 位作者 王捍平 杜勇 潘伟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6-327,共2页
全结肠切除和回肠J型贮袋成形手术(ileal J pouch-anal anastomosis)是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和家族性遗传性肠息肉患儿外科处理时一种有效的方法,早在80年代初Utsonomiya等就介绍了用J-Pouch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虽然有术后并发症,但患... 全结肠切除和回肠J型贮袋成形手术(ileal J pouch-anal anastomosis)是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和家族性遗传性肠息肉患儿外科处理时一种有效的方法,早在80年代初Utsonomiya等就介绍了用J-Pouch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虽然有术后并发症,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回肠贮袋术用于儿童全结肠性巨结肠及家族性遗传性息肉病例报告不多。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和随访25例全结肠切除和回肠J型贮袋成形术后患儿大便情况,以了解其远期疗效及贮袋炎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成形手术 疗效观察 儿童 溃疡性结 全结切除 j 手术治疗 外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型回肠贮袋在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相海 周燕 +5 位作者 多乐 江从庆 吴云华 秦前波 钱群 丁召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探讨D型回肠贮袋在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TPC.IPA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9例溃疡性结肠炎和8例家族性息肉病行TPC—IPA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 目的探讨D型回肠贮袋在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TPC.IPA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9例溃疡性结肠炎和8例家族性息肉病行TPC—IPA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构建D型回肠贮袋。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手术情况,术中并发症,TPC—IPAA术后行回肠造口还纳术间隔时间,总手术时间,D型回肠贮袋构建时间,D型回肠贮袋容积,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评估术后胃肠道生命质量指数,术后Wexner失禁评分,24h和夜间排便次数,患者满意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面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1)术中及术后情况:17例患者均行TPC—IPAA,围术期无患者死亡。1例家族性息肉病患者术中发生肠穿孔,构建D型回肠贮袋后,手工行贮袋肛管吻合;其余患者未发生严重术中并发症。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1例行三期手术,其余8例均行二期手术;9例于TPC—IPAA术后(177±38)d行回肠造口还纳术。8例家族性息肉病患者中,1例行一期手术,其余7例均行二期手术;7例于TPC-IPAA术后(158±45)d行回肠造口还纳术。17例患者总手术时间为(216±25)min,D型回肠贮袋构建时间为(18±4)min,D型回肠贮袋容积为(172±18)mL,术中出血量为(107±31)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3±10)h,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9±2.1)d。3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术后5d发生不全性肠梗阻,予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余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17例患者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9d(7~17d)。(2)随访情况:1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术后21d发生阴道瘘,经保守治疗26d后瘘口愈合。17例患者无夜间大便渗漏;1例术后持续口服止泻药7个月;2例术后饮食受限,分别于术后2、8个月缓解。17例患者术后1、3、6、12个月胃肠道生命质量指数分别为113±12、120±9、122±7、122±7,Wexner失禁评分分别为(3.3±0.8)分、(2.8±0.8)分、(2.7±0.6)分、(2.5±0.6)分,24h排便次数分别为(5.5±1.2)次、(5.0±1.0)次、(4.6±0.8)次、(4.3±1.0)次,夜间排便次数分别为(2.0±0.6)次、(1.5±0.5)次、(1.0±0.6)次、(0.8±0.6)次。16例患者对手术疗效非常满意,1例比较满意。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和家族性息肉病患者行TPC—IPAA术中构建D型回肠贮袋安全可行,术后贮袋肛门功能良好,并发症少,患者生命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 家族性息肉病 全结直切除肛管吻合术 D
原文传递
全结直肠切除J型回肠袋套入式肛管吻合术治疗重症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毅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全结直切除 j套入 肛管吻合术 外科治疗 重症非特异性溃疡性结
原文传递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梁中林 朱怡莲 +3 位作者 傅佶泓 陈卫 杜鹏 崔龙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82-1188,共7页
目的分析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TPC—IPAA)治疗重度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67例行TPC—IPAA的重度或难治... 目的分析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TPC—IPAA)治疗重度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67例行TPC—IPAA的重度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开腹和腹腔镜辅助手术方式行TPC—IPAA,根据患者病情行二期或三期手术。观察指标:(1)治疗及随访情况。(2)TPC—IPAA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3)TPC—IPAA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7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手术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采用成对t检验。结果(1)治疗及随访情况:67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二期手术45例,三期手术22例。开腹手术37例,腹腔镜手术30例。术后平均日排便次数为5.6次/d。67例患者平均术前生命质量评分为0.47,术后生命质量评分为0.67,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P〈0.05)。6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6年(1.0—8.4年)。(2)TPC—IPAA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67例患者中,10例发生近期并发症(部分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骶前脓肿继发窦道形成,经局部肠镜下切开窦道治疗后痊愈。5例患者发生贮袋手术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包括1例贮袋肛管吻合口瘘合并骶前脓肿行引流术联合回肠造口术,暂未行造口回纳;2例贮袋顶端瘘,行修补术后好转;2例贮袋阴道瘘,其中1例行贮袋残端阴道瘘切除,游离大网膜带血管蒂填塞在贮袋残端与后穹隆间,同时行回肠临时性转流,获得痊愈;1例患者前后2次经肛推移瓣阴道瘘修补术,虽临床症状缓解,但造影检查证实瘘口尚未闭合。8例伤口感染患者出院后经过积极换药,未出现伤口裂开。(3)TPC—IPAA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67例患者中,28例发生远期并发症。28例患者中,12例发生肠梗阻,包括9例开腹TPC—IPAA患者和3例腹腔镜TPC—IPAA患者,经过胃肠减压,糖皮质激素抗炎,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的保守治疗,未出现严重肠穿孔,未出现需要手术干预的转归;13例术后发生贮袋炎,其中1例贮袋前回肠炎合并封套炎,通过美沙拉嗪保守治疗维持;3例贮袋失败,包括2例继发贮袋克罗恩病和1例严重贮袋炎,行小肠永久造口。结论TPC-IPA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近期并发症以贮袋手术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常见,远期并发症以贮袋炎最多见,其次为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 全结直切除肛管吻合术 并发症 治疗
原文传递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手缝吻合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吕永成 王浩 +1 位作者 赵科 韩洪秋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2-616,共5页
目的 评价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手缝吻合术(HIPA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9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开腹和腹腔镜辅助手术行HIPAA.末次手术后3个... 目的 评价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手缝吻合术(HIPA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9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开腹和腹腔镜辅助手术行HIPAA.末次手术后3个月和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依据24h和夜间排便次数、Bristol粪便分类表和Kirwan分级评价贮袋肛门功能.依据克利夫兰生命质量表评价生命质量;依据贮袋炎活动指数诊断贮袋炎.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4月.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91例患者中有180例行开腹手术,11例行腹腔镜手术.175例行二期手术,9例行一期手术,7例行三期手术.181例采用J型贮袋,9例采用H型贮袋,1例采用W型贮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早期8例患者腹腔感染,7例切口感染,应用抗生素后治愈.术后1~2周发生贮袋吻合口出血4例,吻合口漏4例,给予止血处理后治愈.6例患者术后出现高位肠梗阻,经对应处理后缓解.8例患者发生贮袋炎,经饮食调节或抗生素治疗后缓解.2例患者发生性功能障碍.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年.术后贮袋肛门功能不断改善,术后3个月24 h和夜间排便次数、Bristol粪便分类和Kirwan分级分别为(6.5±2.8)次,(2.9±1.5)次,Ⅳ类86例、Ⅴ类89例、Ⅵ类16例,Ⅰ级160例、Ⅱ级19例、Ⅲ级12例;术后12个月分别为(3.7±1.4)次,(1.3±0.5)次,Ⅳ类107例、Ⅴ类76例、Ⅵ类8例,Ⅰ级177、Ⅱ级8例、Ⅲ级6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6,3.98,x2=7.76,29.27,P<0.05).克利夫兰生命质量表评分:术前为(0.37±0.19)分,术后3个月为(0.67±0.16)分,术后12个月为(0.82±0.13)分,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11,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和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9,10.06,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1,P<0.05).结论 HIPAA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术后贮袋肛门功能良好,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 肛管手缝吻合术 肛门功能 生命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