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干预对舌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丽 郑晓丹 +2 位作者 安静 高先连 叶海春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对舌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语音清晰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舌癌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于术前1d、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和... 目的探讨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对舌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语音清晰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舌癌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于术前1d、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给予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语音清晰度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语音清晰度及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可有效减少舌癌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语音清晰度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 焦虑 抑郁 语音清晰度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训练团体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庄志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5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分析语言训练团体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影响。方法:择取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60例ASD患儿,应用抽签法的形式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基础康复指导,观察组加行团体语言训练... 目的:分析语言训练团体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影响。方法:择取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60例ASD患儿,应用抽签法的形式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基础康复指导,观察组加行团体语言训练,为期半年。比较干预前后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自闭症治疗评价量表(ATEC)评分、训练前后两组ATEC评分。结果:训练前,两组患儿的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儿的ABC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训练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两组患儿的ATEC交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儿的ATEC交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两组患儿的ATEC意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儿的ATEC意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训练团体模式的应用能够对ASD儿童行为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训练团体模式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隆团体模式下灾后重建一线社工的支持性小组研究——以2018年寿光洪灾一线社工支持小组为例
3
作者 王琳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88-289,共2页
一线社工在灾后重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灾后重建任务会对一线社工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工作的开展。为一线社工配置亚隆模式的支持性小组,能为社工减轻心理压力,提供心理支持,间接地服务于灾后重建工作。
关键词 亚隆团体模式 灾后重建 支持性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对舌癌手术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影响
4
作者 张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00079-00081,共3页
探讨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对舌癌手术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与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纳入标准的90例舌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 探讨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对舌癌手术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与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纳入标准的90例舌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障碍康复情况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及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在舌癌手术患者中运用,为患者搭建了轻松、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与交流的学习平台,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帮助患者从疾病的创伤性事件中获得成长,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隆人际动力团体模式 舌癌 手术 吞咽障碍 创伤后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自杀意念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星 王晶晶 +1 位作者 谢昊 赵天广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高校大二年级的20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个班,干预组采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高校大二年级的20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个班,干预组采用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进行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随访干预3个月,对2组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生命意义及自我和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杀意念检出率(6.13%)低于对照组(10.31%)及干预前(11.74%)(P<0.05);干预组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和对安乐死的态度得分分别为(2.98±0.56)分、(2.81±0.45)分、(2.97±0.36)分和(2.95±0.61)分,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自身得分(P<0.05);干预组生命意义得分和寻求意义得分分别为(25.15±3.12)分和(26.82±3.63)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干预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得分分别为(45.32±8.21)、(47.81±8.27)和(16.03±3.9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杀意念有着积极的干预作用,值得在高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 大学生 自杀意念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OPT模式的团体心理干预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翟盛楠 王琳婧 窦雯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ADOPT模式的团体心理干预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20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109)和常规组(n=91),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ADOPT模... 目的 探讨基于ADOPT模式的团体心理干预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20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109)和常规组(n=91),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ADOPT模式的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造口适应情况[造口适应量表(OAS)]、自我管理能力、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和满意度。结果 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OAS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本组术后1天,且观察组患者OAS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后1天,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问卷、EORTC QLQ-C30、HH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肠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问卷、EORTC QLQ-C30、HH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17%,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ADOPT模式的团体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强化患者适应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水平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ADOPT模式团体心理干预 老年直肠癌患者 生活质量 希望水平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苟玥君 刘馨 李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恢复、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呼吸科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0... 目的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恢复、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呼吸科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可有效调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健康信念,提高自我护理管理水平,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 肺功能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映射联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脆弱性及医疗依从性的影响
8
作者 袁玉婷 李学美 +1 位作者 陈芳 巫惠心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干预映射联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脆弱性及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4月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3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干预映射联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脆弱性及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4月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3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映射联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脆弱程度及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的精神症状、身心症状、人际问题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行为改变依从性、自我监测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干预映射联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脆弱性,提高其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映射 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 冠心病 心理脆弱性 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化管理模式对骨科护理人员护理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柏素美 董芳 贺旭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7期70-72,76,共4页
目的分析团体化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对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衡阳市中医医院骨科2022年6月—2023年6月的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模式实施的时间进行分组,2022年6—12月开展常规管理,为常规... 目的分析团体化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对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衡阳市中医医院骨科2022年6月—2023年6月的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模式实施的时间进行分组,2022年6—12月开展常规管理,为常规组;2023年1—6月开展团体化管理,为研究组。两组研究对象均为同一批护理人员。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能力评分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能力评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为骨科护士开展团体化管理能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开展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 骨科护士 团体化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护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我-互助-团体健康管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出院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10
作者 赵文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自我-互助-团体(SMG)健康管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出院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 目的:探究基于自我-互助-团体(SMG)健康管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出院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管理模式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基于SMG健康管理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护理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QOL-35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出院的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基于SMG健康管理模式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互助-团体健康管理模式 出院心肌梗死患者 自我效能 护理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社工团体护理模式对恶性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佳宇 蔡益民 +5 位作者 周正雄 刘玉明 谢念 陈红姣 唐婵娟 康薇 《全科护理》 2022年第9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社工团体护理模式对恶性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医-护-社工团体护理模式对恶性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医-护-社工团体护理模式。干预前后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得分降低,且试验组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社工团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帮助恶性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降低焦虑、抑郁水平,改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工 团体模式 儿童 人文关怀 恶性肿瘤 负性情绪 主要照顾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行为治疗多家庭团体技能训练模式在青少年情绪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璐 巫静怡 +2 位作者 邱美慧 吴佳惠 张劲松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辩证行为治疗的多家庭团体技能训练模式在青少年情绪障碍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20年3—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的8例情绪障碍青少年的家庭,组成由青少年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家庭团体,进行为期1... 目的初步探讨辩证行为治疗的多家庭团体技能训练模式在青少年情绪障碍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20年3—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的8例情绪障碍青少年的家庭,组成由青少年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家庭团体,进行为期19周的辩证行为治疗团体技能训练。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儿童焦虑情绪筛查量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等进行评估。结果4名青少年及其家长完成了为期19周的团体技能训练以及各项评估。与干预前相比较,干预结束时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总分边缘显著降低(0.05<P<0.1),并且在随访期间持续降低。儿童焦虑情绪筛查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在随访6个月期间继续降低,与干预前水平相比呈显著降低或边缘显著降低(P<0.05或0.05<P<0.1)。积极应对方式显著上升(P<0.05),并在随访期间保持。在积极应对方式提升之后,焦虑情绪与学习动机从负相关变为正相关。在干预接受度方面,工作联盟因子平均分高于3分,说明工作联盟状况较好,技能训练出席率为93.3%。结论辩证行为治疗能使情绪障碍青少年的情绪和应对方式有较明显的提升;团体模式具备良好的可行性和可接受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障碍 辩证行为治疗 技能训练 团体模式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干预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蔡向明 邱建成 +1 位作者 王丽丽 单小玉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365-1369,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干预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全程给予团体模式的干预。于入组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缺... 目的:探讨团体干预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全程给予团体模式的干预。于入组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药物管理形式及用药知识和不良反应知晓率的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DSS、PANSS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的SD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一般症状及总分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阴性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的SD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症状及总分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药物自行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药知识和不良反应知晓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干预模式能持续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日常的社会功能,可作为精神科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干预模式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能团体治疗模式在女性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素红 于洋洋 +2 位作者 郭田荣 赵淑琴 严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167-117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功能团体治疗模式在女性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六科住院治疗的80例女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根据病... 目的探讨高功能团体治疗模式在女性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六科住院治疗的80例女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高功能团体治疗模式干预,共干预1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2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评估2组患者的人际关系。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HAMA、HAMD、WHOQOL-BREF、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1个月的WHOQOL-BREF中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WHOQOL-BREF中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中待人接物、交谈、社交、异性交往方面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中待人接物、交谈、社交、异性交往方面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的护理干预,高功能团体治疗模式能够显著减轻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能团体治疗模式 抑郁症 社会功能 人际关系状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孟园园 曾艳丽 王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13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13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尊、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t=-3.820,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t=-2.904,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自尊评分(t=3.729,P<0.05)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坚韧与控制(t=5.114,P<0.05)、力量(t=3.011,P<0.05)、乐观(t=3.942,P<0.0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t=2.443,P<0.05)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t=-2.149,P<0.05)低于对照组。结论: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可有效调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负性心理,增强其心理弹性,改善应对方式,减轻心理应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心理应激 焦虑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团体-家属”模式的社会支持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熊倩 余建英 +1 位作者 寇晓敏 陶科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7期2571-2573,2577,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团体-家属"模式的社会支持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精... 目的探讨"个体-团体-家属"模式的社会支持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加入"个体-团体-家属"模式的社会支持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精神症状、共情能力、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精神症状、共情能力、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各个分量表评分值、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各个因子评分值、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各个维度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个体-团体-家属"模式的社会支持干预,可有效优化患者的精神症状、共情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个体-团体-家属”模式 精神症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团体互动模式的营养支持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帅水云 孙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4期2059-206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团体互动模式的医学营养支持教育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饮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72例T2DM患者,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教育,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团体互动模式的医学营养支持教育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饮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72例T2DM患者,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营养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团体互动模式的医学营养支持教育,两组患者均护理干预6个月。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饮食合理性、糖脂代谢、营养状态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饮食控制行为调查问卷中烹饪及进餐习惯、油盐类自我控制、果蔬类自我控制、饮食自我控制等维度评分及总分、营养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团体互动模式的医学营养支持教育能够确保T2DM患者饮食合理性,改善其糖脂代谢及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团体互动模式 医学营养支持教育 饮食合理性 糖脂代谢 营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急救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鋆 莫小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7期106-107,共2页
目的研究团队式急救模式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0例采用团队式急救模式进行救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采用常规救治模式的1000例患者资料作... 目的研究团队式急救模式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0例采用团队式急救模式进行救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采用常规救治模式的1000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院前反应、接诊至入院时间、救治效果。结果本研究2000例患者中轻伤458例(占22.9%),重伤1542例(占77.1%);其中对照组轻伤230例(占23.0%),重伤770例(占77.0%)。观察组轻伤228例(占22.8%),重伤772例(占77.2%)。观察组的院前反应、接诊至入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救治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开展团队式急救模式能提高救治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急救模式 急救 急救医疗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强理论联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术后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钟宝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7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应用坚强理论联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41例,对照组40例。给予患者宫颈高频电环切除术治疗后,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应用坚强理论联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41例,对照组40例。给予患者宫颈高频电环切除术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坚强理论联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压力、恐惧、疾病了解程度、治疗信心、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心理压力、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疾病了解程度、治疗信心、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应用坚强理论联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能稳定情绪,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坚强理论 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动研究的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东渝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33-236,共4页
随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推进,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凭借其独特优势,科学运用心理学原理以及科学的辅导技术,对高职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指导、训练与帮助,确保在情感、行为、意志以及认知等多个方面实现良性发展,... 随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推进,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凭借其独特优势,科学运用心理学原理以及科学的辅导技术,对高职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指导、训练与帮助,确保在情感、行为、意志以及认知等多个方面实现良性发展,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行动研究注重从中小规模范围出发,研究教育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实际情境开展。从行动研究的视角来探索高职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构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 高职学生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模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