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困难部位肿瘤的腹腔镜肝脏切除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成武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89-92,共4页
自二十多年前Riech开展世界首例腹腔镜肝脏切除术(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以来,LLR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现已得到确认。众多研究表明,与开腹肝切除相比较,LLR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自二十多年前Riech开展世界首例腹腔镜肝脏切除术(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以来,LLR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现已得到确认。众多研究表明,与开腹肝切除相比较,LLR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等诸多优势;肝恶性肿瘤患者LLR术后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与开腹手术均无统计学差异[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 困难部位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难部位肝癌的微波消融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莫经刚 冯一浮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80-81,共2页
肝癌的消融治疗日趋成熟。微波治疗是肿瘤消融的一种重要方法。微波消融在治疗小肝癌的1、3、5年生存率与手术切除治疗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且微波消融对困难部位小肝癌治疗更具优越性,对于肝脏疑难结节的处理同样体现微创、准确、彻底... 肝癌的消融治疗日趋成熟。微波治疗是肿瘤消融的一种重要方法。微波消融在治疗小肝癌的1、3、5年生存率与手术切除治疗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且微波消融对困难部位小肝癌治疗更具优越性,对于肝脏疑难结节的处理同样体现微创、准确、彻底的优点。另外,微波消融在其他脏器部位的应用,如肝血管瘤及脾脏肿瘤、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上也进入探索治疗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微波 困难部位 疑难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困难部位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佳 赵齐羽 蒋天安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5期53-55,共3页
临床治疗肝癌首选肝切除手术,但受多种因素(肝功能、病灶位置、病灶大小、是否有远处转移等)的限制,仅20%的患者可接受根治切除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因具有安全、有效、重复性好的优势被广... 临床治疗肝癌首选肝切除手术,但受多种因素(肝功能、病灶位置、病灶大小、是否有远处转移等)的限制,仅20%的患者可接受根治切除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因具有安全、有效、重复性好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针对困难部位的热消融治疗可采用水隔离(人工胸腔积液、人工腹水)、隔离胶、球囊导管放置等方法在开腹或腹腔镜下进行消融。其中水隔离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声窗,减轻治疗引起的疼痛,还可以增加消融的安全距离,保护病灶周围组织及器官,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围绕超声引导下困难部位射频消融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肝癌射频消融 超声引导 困难部位 水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镜联合技术在治疗困难部位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4
作者 张津瑜 尹磊 +3 位作者 邬仲鑫 蔡炜龙 汪伟民 魏云海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2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技术治疗困难部位胃间质瘤的安全性、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双镜联合组(43例)和开腹手术组(42例)。比...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技术治疗困难部位胃间质瘤的安全性、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双镜联合组(43例)和开腹手术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双镜联合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流食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χ^(2)=4.435,P=0.035)。随访10~73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结论双镜联合技术应用于困难部位胃间质瘤手术安全、有效,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镜联合 胃间质瘤 困难部位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解剖困难部位胃肠间质瘤(GIST)的效果
5
作者 乔雅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24-125,共2页
对胃解剖困难部位胃肠间质瘤(GIST)选择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于本院2019年1月-12月确诊的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患者中筛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纳入对照... 对胃解剖困难部位胃肠间质瘤(GIST)选择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于本院2019年1月-12月确诊的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患者中筛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1年内复发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可降低手术创伤,控制术后并发症,预后情况理想,效果理想值得重视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解剖困难部位 GIST 开腹手术 腹腔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解剖困难部位胃肠道间质瘤的效果对比
6
作者 赵曙光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2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对胃解剖困难部位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收治的109例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并比较对胃解剖困难部位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收治的109例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48)与开腹组(n=61)。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腹腔镜组患者与开腹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患者,其术后排气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正常进食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后1年内病情的复发率及生存率相比,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解剖困难部位GIST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此病能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并发症,缩短其术后恢复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胃解剖困难部位胃肠道间质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腔内镜双弯式用于胃困难部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初探(含视频)
7
作者 吴泽宇 毛丽娟 +6 位作者 张婷 金甜 卢晓云 陆宏娜 刘昌恩 胡晓 张其德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8-662,共5页
胃底穹窿部和胃体上部等属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操作困难的部位,这些部位的病变ESD及其衍生技术的切除效果不满意,主要原因在于内镜前端难以抵近操作。笔者在软式肠镜进镜过弯形成α袢和双腔双弯... 胃底穹窿部和胃体上部等属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操作困难的部位,这些部位的病变ESD及其衍生技术的切除效果不满意,主要原因在于内镜前端难以抵近操作。笔者在软式肠镜进镜过弯形成α袢和双腔双弯曲内镜的启发下,通过单腔治疗型内镜形成双弯形态——单腔内镜双弯式,并于2021年6—12月间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收治的3例胃底穹窿部、2例胃体上部大弯侧和1例胃底贲门下后壁病变患者进行了单腔内镜双弯式辅助下切除治疗。术中尝试2~3次后,6例均成功建立单腔内镜双弯式,用时60~120 s。6例均顺利完成内镜下切除治疗,包括4例ESD和2例内镜全层切除术,总体手术耗时20~80 min,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初步结果显示,对于胃ESD操作困难部位的病变,ESD及其衍生技术治疗过程中采用单腔内镜双弯式辅助安全、有效,术中内镜前端易于靠近病变,剥离视野暴露良好,剥离平面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全层切除术 操作困难部位 单腔内镜双弯式
原文传递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困难部位肝细胞癌的难点与对策
8
作者 郑博文 郑树国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19-1423,共5页
腹腔镜肝切除术目前常规应用于肝细胞癌的外科治疗,并已形成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位于肝脏Ⅶ段、Ⅷ段及肝尾状叶腔旁亚段的肿瘤由于解剖位置深在、毗邻重要脉管结构、腹腔镜下视野暴露困难、操作空间受限等因素,被认为是实施腹腔镜肝切除... 腹腔镜肝切除术目前常规应用于肝细胞癌的外科治疗,并已形成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位于肝脏Ⅶ段、Ⅷ段及肝尾状叶腔旁亚段的肿瘤由于解剖位置深在、毗邻重要脉管结构、腹腔镜下视野暴露困难、操作空间受限等因素,被认为是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困难部位。笔者根据所在团队经验,结合相关研究报道,针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困难部位肝细胞癌的难点,分析总结应对策略:秉持以肿瘤为中心、以切缘为本的原则,术前精准评估、选择正确的手术路径,断肝平面以肝静脉为导向兼顾门静脉流域,优选解剖性肝切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功能肝实质,是困难部位肝细胞癌患者实现微创和肿瘤学双重获益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肝细胞癌 肝脏困难部位
原文传递
困难部位胃间质瘤行腹腔镜切除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吴红学 马书进 +1 位作者 项明伟 童仕伦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934-938,共5页
目的探讨困难部位的胃间质瘤行腹腔镜切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困难部位的胃间质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26例和开腹组38例,比较2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困难部位的胃间质瘤行腹腔镜切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困难部位的胃间质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26例和开腹组38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手术指标和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2组均未出现术后出血、吻合口漏、贲门或幽门狭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也无切缘阳性及肿瘤破裂。腹腔镜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2组均无局部复发病例,开腹组有2例中-高危患者未按医嘱服用伊马替尼而出现肝转移,腹腔镜组也有1例高危患者未规律服药而出现肝转移。2组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径小于5cm的位于困难部位的胃间质瘤,腹腔镜切除安全可行,且较开腹手术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困难部位 腹腔镜 伊马替尼
原文传递
胃困难部位胃肠间质瘤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宝航 钟克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2年第7期661-666,共6页
胃肠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近年,随着"微创"理念的推广和外科医师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GIST治疗逐渐呈现微创化的特点。但对于位于特殊部位的GIST来说,手术治疗难度较大,... 胃肠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近年,随着"微创"理念的推广和外科医师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GIST治疗逐渐呈现微创化的特点。但对于位于特殊部位的GIST来说,手术治疗难度较大,手术方式的选择尚无明确适应证,且外科医师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此类GIST的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和术者的具体条件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困难部位 黏膜下肿物 内镜治疗 腹腔镜治疗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治疗位于困难特殊部位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国军 牟伟纲 纪宝尚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位于困难特殊部位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6例困难特殊部位肠胃道间质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位于困难特殊部位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6例困难特殊部位肠胃道间质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95.82±6.38)mL少于对照组(132.57±9.53)mL,手术时间(120.33±12.43)min、术后排气时间(45.47±3.54)d、术后恢复饮食时间(7.12±1.54)d及术后住院时间(10.54±2.12)d均短于对照组(187.42±17.37)min、(67.32±5.21)d、(8.73±2.05)d、(14.73±3.5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凝血指标FIB、D-二聚体水平分别(3.95±0.84)g/L、(0.47±0.12)mg/L,高于对照组(3.43±0.62)g/L、(0.36±0.05)mg/L,PT水平(10.04±1.14)s低于对照组的(11.17±1.8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位于困难特殊部位肠胃道间质瘤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腹腔镜手术 困难特殊部位 开腹手术 凝血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治疗困难解剖部位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一浮 莫经刚 +1 位作者 周剑宇 王昆鹏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76-82,共7页
目的探讨临近膈肌、心脏、胃肠道、胆囊、肾脏、大血管困难解剖部位肝细胞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MWA治疗的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灶... 目的探讨临近膈肌、心脏、胃肠道、胆囊、肾脏、大血管困难解剖部位肝细胞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MWA治疗的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灶位置,其中28例(42个病灶)被纳入困难部位组,39例(57个病灶)为常规部位组,两组均行MWA。术后1个月行增强CT或MRI判断肿瘤完全消融率并定期随访。结果困难部位组完全消融率低于常规部位组[82.14%(23/28) vs 97.44%(38/39),P=0.031],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高于常规部位组[35.00%(7/20) vs 7.14%(2/28),P=0.015]。困难部位组与常规部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2/28) vs 7.69%(3/39),P=0.113]、肝功能一过性异常、术后谷丙转氨酶、总生存期[(22.13±14.13)个月 vs (23.29±17.27)个月,P=0.147]、无瘤生存期[(15.3±11.02)个月 vs (19.89±13.35)个月,P=0.790]、术后3年肿瘤复发率[85.71%(6/7) vs 42.86%(3/7),P=0.094]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在困难部位与完全消融率以及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相关,术后3年复发率则与肿瘤最大径相关。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在困难部位并非肝癌不完全消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是肝癌术后1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困难部位肝癌行微波消融治疗的肿瘤不完全消融率以及1年复发率虽然较与常规部位高,但结合术后补充治疗,不影响困难部位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率,且并发症可控,个体化方案应用微波消融治疗位置困难的肝癌是安全可行并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困难解剖部位 微波消融 长期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率微波消融联合化疗栓塞治疗特殊部位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训博 刘瑞宝 +1 位作者 尹立楠 许茜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评估CT引导下低功率微波消融(MWA)联合经TACE治疗特殊解剖部位肝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与生存率。方法选取76例HCC患者,应用TACE治疗后分为两组:研究组38例,共42个病灶(距肝被膜、胆囊或大血管<5 mm),行低功率MWA(40 W);对照组38... 目的评估CT引导下低功率微波消融(MWA)联合经TACE治疗特殊解剖部位肝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与生存率。方法选取76例HCC患者,应用TACE治疗后分为两组:研究组38例,共42个病灶(距肝被膜、胆囊或大血管<5 mm),行低功率MWA(40 W);对照组38例共46个病灶(距肝被膜、胆囊或大血管≥5 mm),行常规功率MWA(50~70 W),比较两组术后肝功能、甲胎蛋白(AFP)、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后3个月影像学表现以及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3处癌灶邻近胆囊,14处邻近大血管,25处邻近肝被膜,所有病灶均完全消融,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研究组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率7.1%,对照组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8);研究组术后AFP平均下降为(261.23±201.35)ng/mL,对照组平均下降为(278.49±189.14)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两组ALT、AST及TBIL术后显著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4例(10.5%),对照组并发症3例(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2)。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结论低功率MWA联合TACE治疗特殊解剖部位的HCC与安全部位同样有效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低功率微波消融 困难解剖部位 T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人工腹水结合三维可视化系统辅助射频消治疗难消融复发性肝癌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职妹 宁额尔敦巴格 +4 位作者 李慧 马榕 林青雨 郑舒淇 黄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7-393,共7页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人工腹水结合三维可视化系统(3DVAPS)辅助射频消融治疗难消融的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177例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CT引导下射频消融的资料,其中257...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人工腹水结合三维可视化系统(3DVAPS)辅助射频消融治疗难消融的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177例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CT引导下射频消融的资料,其中257个病灶位于有挑战性的消融困难部位。肿瘤预后包括消融相关并发症、人工腹水技术成功率、完全消融技术成功率。结果 177例患者的腹腔注入0.9%氯化钠溶液100~3 000 mL,平均853.71 mL,其中169例(95.48%)成功诱导人工腹水。术后复查腹部CT可见腹腔注水全部消失,其中仅有94例(53.11%)术中出现轻微并发症,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62例患者消融边缘充分,增强扫描示消融区无强化。CT引导下人工腹水结合3DVAPS辅助射频消融手术的完全消融技术成功率为91.53%(162/177)。结论 CT引导下人工腹水结合3DVAPS辅助射频消融治疗难消融复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 困难部位 人工腹水 三维可视化系统 技术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测温系统在设备点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翔 杜坚 +3 位作者 魏杰 程明敏 李玉斌 刘利鹏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6期241-243,共3页
针对轧钢厂设备点检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使用无线测温法来解决设备点检问题的方案。通过对比有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和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的技术参数及优点,在高压开关柜安装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在行车电机上安装有源无线温度传感... 针对轧钢厂设备点检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使用无线测温法来解决设备点检问题的方案。通过对比有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和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的技术参数及优点,在高压开关柜安装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在行车电机上安装有源无线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无线测温系统运行近一年,有效提升了点检效率。但是,在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实现全厂无线测温系统温度的集中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测温装置 无线温度传感器 点检困难部位 高压真空断路器 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位于困难特殊部位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宝康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8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位于困难特殊部位胃肠道间质瘤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入院治疗的困难特殊部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数据分析基础,参考1:1原则进行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随机划分,每组均20例,常规开腹手术为...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位于困难特殊部位胃肠道间质瘤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入院治疗的困难特殊部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数据分析基础,参考1:1原则进行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随机划分,每组均20例,常规开腹手术为对照组研究方案,腹腔镜手术为实验组研究方案,比较各个组别治疗效果、凝血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失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比较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困难特殊部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整体效果比较理想,操作更加安全可靠,能够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困难特殊部位 胃肠道间质瘤 凝血指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