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种植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史雪娇 占育华 李幸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种植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行口腔种植患者112例为调查对象,经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资料,分析口腔种植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12例口...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种植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行口腔种植患者112例为调查对象,经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资料,分析口腔种植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12例口腔种植患者发生感染15例(13.39%),未发生感染97例(86.61%);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植入物管理、病史询问与口腔种植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1 h、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植入物管理不严格、病史询问不详细是口腔种植患者围手术期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口腔种植患者围手术期易发生感染,其受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植入物管理、病史询问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需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糖尿病 围手术期感染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降低心脏围手术期感染率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金明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09-0012,共4页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降低心脏围手术期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60例心脏手术患者为对象,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围手术期感染率及谵妄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较...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降低心脏围手术期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60例心脏手术患者为对象,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围手术期感染率及谵妄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较低,生活质量高,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心脏围手术期感染率,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 心脏手术 围手术期感染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围手术期感染与抗菌药物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巍 霍建忠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141-1143,共3页
外科围手术期感染是外科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住院天数延长、住院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对于普遍需要行假体植入的骨科手术而言,术后感染率往往较高,且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体弱抵抗力较差,骨组织血液供给较差,发生切口感染后伤口愈... 外科围手术期感染是外科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住院天数延长、住院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对于普遍需要行假体植入的骨科手术而言,术后感染率往往较高,且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体弱抵抗力较差,骨组织血液供给较差,发生切口感染后伤口愈合延迟,重者还可形成骨髓炎[1],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因此,骨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防治切口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感染 骨科手术 抗菌药物 术后感染 术后并发症 应用 伤口愈合延迟 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于降低胃肠肿瘤围手术期感染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容 王卫理 +2 位作者 胡雯晴 蒋恺 王伟巍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8期84-85,共2页
据统计,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胃肠道肿瘤,在我国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本研究观察了护理干预对降低胃肠肿瘤围手术期感染率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护理干预 结肠癌根治术 胃肠道间质瘤 直肠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感染 切除术 观察组 护理满意度 手术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需行手术治疗的2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仅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不同手术和不同部位的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感染发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需行手术治疗的2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仅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不同手术和不同部位的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同部位和不同手术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产科手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1),但妇科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道部位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肌瘤剔除、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剖宫产术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妇产科围手术期针对感染的常见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对围手术期感染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妇产科 围手术期感染 预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护理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郭晔 叶竹莲 《中国性科学》 2012年第9期42-44,共3页
目的:探究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根据其使用抗生素时期进行分组,A组于术前1~2d使用,B组于术前1~2h使用,C组于术后使用抗生素,观察其围手术期感染情况,... 目的:探究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根据其使用抗生素时期进行分组,A组于术前1~2d使用,B组于术前1~2h使用,C组于术后使用抗生素,观察其围手术期感染情况,探讨抗生素的使用时期与感染的关系、手术感染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提出护理方案。结果:A组体温升高率、切口总感染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C两组;三组PFD发生率分别为19.4%、26.3%和33.3%,A组PFD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结论:术前1~2d行抗生素治疗对避免围手术期感染有较大意义,同时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 围手术期感染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预防肝移植围手术期感染的重要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淑兰 吴珊珊 +2 位作者 刘鸿瑜 曾双喜 陈秋恋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4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肝移植患者 围手术期感染 护理干预 预防 肝脏功能衰竭 肝脏移植 术后死亡 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小红 《药品评价》 CAS 2020年第23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甲硝唑治疗)和观察组(30例,甲硝唑+头孢曲松治疗),对... 目的:探究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甲硝唑治疗)和观察组(30例,甲硝唑+头孢曲松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感染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感染几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采用甲硝唑与头孢曲松联合治疗,再加上相应的护理干预,不仅抗感染效果良好,还降低了不良反应,保障手术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围手术期感染 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3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80例妇产科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80例妇产科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围手术期感染 预防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新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治疗的患者156例,依据抗生素使用的时间段平均划分为Ⅰ组(术前1~2天)、Ⅱ组(术前1~2 h)、Ⅲ组(术后),各52例。对三组患者围手术...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治疗的患者156例,依据抗生素使用的时间段平均划分为Ⅰ组(术前1~2天)、Ⅱ组(术前1~2 h)、Ⅲ组(术后),各52例。对三组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的感染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Ⅰ组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率显著低于Ⅱ组、Ⅲ组,且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在术前1~2天采取积极的抗感染治疗联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同时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围手术期感染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敏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3期116-117,共2页
目的:了解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今妇科收治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为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联合对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另选本院2010年前妇科收治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 目的:了解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今妇科收治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为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联合对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另选本院2010年前妇科收治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感染率等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有一定概率出现围手术期感染的情况,对患者身体健康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特别加强在妇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且可改善患者预后和住院所需时间,降低患者生理、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负担,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环境,值得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围手术期感染 预防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12
作者 李士红 韩红玉 +1 位作者 刘国芳 梁飞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9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肝移植 围手术期感染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鲍菲 黄月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S1期199-199,共1页
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感染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严重问题,一旦发生感染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经济负担,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2年1月共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41例,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我们采取以下预防... 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感染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严重问题,一旦发生感染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经济负担,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2年1月共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41例,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我们采取以下预防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感染 手术切口 皮肤湿疹 会阴部 碘伏溶液 伤口感染 术后引流 尾骶 皮肤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亚欧 王文颖 +2 位作者 叶露 张园园 李媛媛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11期1872-1874,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8例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患者作为发生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未发生感染患者58例作为未发生组。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8例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患者作为发生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未发生感染患者58例作为未发生组。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两组术中出血量、是否存在糖尿病、是否保留乳头乳晕、TNM分期等信息,分析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Ⅱ期植入手术时间、体质指数、是否行腋下淋巴结清扫,是影响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体质指数≥28 kg/m^(2)、行腋下淋巴结清扫是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Ⅱ期植入手术时间≤300 min是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复杂,应根据相关危险及保护因素,加强围术期感染监测,及时行术后预防性感染治疗,降低感染风险,提高乳房再造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假体植入 围手术期感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曲松配合碘伏擦拭对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配合碘伏擦拭对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200例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甲硝唑擦拭,观察组术中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采用碘伏擦拭,比较两组产妇术后伤口愈合情况、...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配合碘伏擦拭对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200例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甲硝唑擦拭,观察组术中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采用碘伏擦拭,比较两组产妇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 d的C反应蛋白(CRP)高于对照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3 d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配合碘伏擦拭能够有效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促进切口愈合,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碘伏 剖宫产 围手术期感染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萍 李晓华 +3 位作者 江潇菊 江玉霞 宁新丽 齐国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764-765,共2页
妇产科病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涉及各个年龄段的女性,而且病种众多,尤其是在孕妇、产妇以及新生婴儿中,在围手术期中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1]。对于妇产科室的高感染率,除了病患自己所患的显性疾病之外,还可能是外界所存在的易... 妇产科病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涉及各个年龄段的女性,而且病种众多,尤其是在孕妇、产妇以及新生婴儿中,在围手术期中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1]。对于妇产科室的高感染率,除了病患自己所患的显性疾病之外,还可能是外界所存在的易感染因素导致,包括环境的污染、护理工作缺漏、抗生素的误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感染 新生婴儿 妇产科病 院内感染 手术患者 抗菌药物 子宫切除 健康知识宣教 肿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丛莲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6期1439-1440,共2页
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3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3例妇产科患者术前1~2d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全面护理,患者痊愈率高,术后较少发生切口感染。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处理应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术前1~2... 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3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3例妇产科患者术前1~2d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全面护理,患者痊愈率高,术后较少发生切口感染。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处理应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术前1~2d规范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可有效提高预防感染的成功率,并且术后感染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围手术期感染 预防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对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善征 罗志军 叶凌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与植入物相关围术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150例行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男86例,女64例,年龄47~77(57.04±7.43)岁。150例原发性...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与植入物相关围术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150例行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男86例,女64例,年龄47~77(57.04±7.43)岁。150例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于术前(D0)和术后第4、6、8天(分别为D4、D6、D8)从肘部静脉采集血样进行血清PCT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检测。结果:150例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34例为感染组,未发生感染116例为未感染组。在感染组中,浅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19例(55.88%,19/34),尿路感染9例(26.47%,9/34),肺炎6例(17.65%,6/34)。感染组细菌培养后,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大肠埃希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星座链球菌3例,白色念珠菌3例,肺炎克雷伯杆菌6例,2例培养出大肠埃希菌和无乳链球菌,3例培养出凝固酶隐形葡萄球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例培养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两组患者PCT水平在D0(P=0.081)、D4(P=0.069)和D6(P=0.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间WBC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PCT诊断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78,95%CI(0.933,1.022),WBC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AUC=0.562,95%CI(0.398,0.726),PCT是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重要预测因子(AUC>0.9),当临界值为0.526 ng/ml时,PCT诊断感染的敏感性为36%,特异性为100%,但WBC不是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显著预测因子(0.5<AUC<0.7),当临界值为7.05×10^(9)/L时,敏感性为64%,特异性为44%。结论:PCT对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感染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降钙素原 围手术期感染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手术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19
作者 张爱荣 徐丽娟 逯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妇科盆腔手术 围手术期感染 术后护理 预防 医院内感染 术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感染预防的案例分析一列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桐宇 孙妍 曾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7期3055-3056,共2页
移植后感染相关的1年死亡率为5%左右[1]。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来源的肾移植围手术期感染是肾移植受体早期死亡的首位死因。[2]围手术期感染因素包括受者因素、供体因素、手术因素(包括手术时间的延长、术野的污染、手术部位或... 移植后感染相关的1年死亡率为5%左右[1]。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来源的肾移植围手术期感染是肾移植受体早期死亡的首位死因。[2]围手术期感染因素包括受者因素、供体因素、手术因素(包括手术时间的延长、术野的污染、手术部位或近手术部位的出血、肾移植后膀胱输尿管返流均可增加这些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长时间使用留置套管(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约2周)、院内感染等。[3]因此,选择合理抗菌药物,积极有效地预防围手术期感染对于降低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感染 膀胱输尿管返流 术后感染 感染发生率 手术因素 术野 肾移植术后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