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力停留时间强化复合载体基固定化藻菌系统处理低C/N废水脱氮
1
作者 吴诗淳 黄福勇 +1 位作者 何培民 邵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2-1638,共7页
为探索一种低C/N废水脱氮新技术,本研究将绿沸石和玉米芯组成复合载体,以小球藻和活性污泥为接种物,通过吸附法构建固定化藻菌系统(IABS),探究了装置的脱氮效果及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脱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载体可有效改善... 为探索一种低C/N废水脱氮新技术,本研究将绿沸石和玉米芯组成复合载体,以小球藻和活性污泥为接种物,通过吸附法构建固定化藻菌系统(IABS),探究了装置的脱氮效果及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脱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载体可有效改善废水的C/N,构建的固定化藻菌系统可实现低C/N废水中氮素的有效去除。装置脱氮效果随着HRT的延长而提升,当HRT达18h时,装置的总氮去除率最高可达98%;氨氮去除率可达100%。综合而言,绿沸石和玉米芯复合载体构建的固定化藻菌系统具有脱氮效率高、无需连续投加碳源、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C/N废水 固定化藻菌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对水产养殖废水氮、磷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邹万生 刘良国 +2 位作者 张景来 杨品红 尹富士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4-578,共5页
对比研究了藻菌混合包埋(MI)和藻菌分层包埋SI1(藻外菌内)、SI2(藻内菌外)固定化藻菌对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以及光照、温度对3种处理脱氮去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条件下处理72 h MI与SI2对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20%... 对比研究了藻菌混合包埋(MI)和藻菌分层包埋SI1(藻外菌内)、SI2(藻内菌外)固定化藻菌对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以及光照、温度对3种处理脱氮去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条件下处理72 h MI与SI2对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20%和90.77%,显著高于SI1。MI与SI1的去磷效果显著强于SI2,处理72 h后2者对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0.31%和84.78%,SI2仅为32.09%。当[光]照度〈6 000 lx时,SI2氮去除率在88%以上,显著高于MI与SI1;[光]照度〉6 000 lx时,SI2与MI对氮的去除率均高于89%,显著高于SI1。MI与SI1对磷的去除率在85%以上,显著高于SI2。MI、SI1、SI2去除氮、磷的最佳温度为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包埋 分层包埋 固定化藻菌 水产养殖废水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去除淡水养殖废水氨氮效果及模型拟建 被引量:7
3
作者 邹万生 张景来 +1 位作者 刘良国 邓武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650-12652,共3页
[目的]研究固定化藻菌去除淡水养殖废水氨氮效果及模型拟建。[方法]利用固定化藻菌(ABI)处理淡水养殖废水中的氨氮,采用多因子正交试验得到温度(T)、pH、光照强度(I)、溶解氧(DO)和填充率五因子与氨氮去除率(AR)之间的关系数据,拟建五... [目的]研究固定化藻菌去除淡水养殖废水氨氮效果及模型拟建。[方法]利用固定化藻菌(ABI)处理淡水养殖废水中的氨氮,采用多因子正交试验得到温度(T)、pH、光照强度(I)、溶解氧(DO)和填充率五因子与氨氮去除率(AR)之间的关系数据,拟建五因子与AR关系模型。[结果]五因子对AR均具有显著影响,最佳去氨氮组合为:温度30℃、pH值7.0、光照强度6000lx、溶解氧5.0mg/L、填充率10%。根据试验数据拟建的方程模型决定系数R2=0.8648、相伴概率P<0.05,对AR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值进行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总体均值差异显著值sig.为0.978(P>0.05),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值数据组无显著性差异,模型具有较高拟合度。[结论]为实现养殖废水中氨氮去除或浓度降低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菌 养殖废水 氨氮去除率 拟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小球流化床光生物反应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秀 张小平 《净水技术》 CAS 2009年第1期54-57,62,共5页
在自制的流化床光生物反应器中加入固定化藻菌小球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水泵调节液体流速,使固定化藻菌小球达到流态化,试验考察了废水浓度、光照强度、固定化藻菌小球浓度等因素对有机废水中COD、NH4+-N以及PO3-4-P去除的影响,... 在自制的流化床光生物反应器中加入固定化藻菌小球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水泵调节液体流速,使固定化藻菌小球达到流态化,试验考察了废水浓度、光照强度、固定化藻菌小球浓度等因素对有机废水中COD、NH4+-N以及PO3-4-P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79.2%,对NH4+-N和PO3-4-P的去除也有较好的效果,最高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0.1%和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菌小球 光生物反应器 流态化 高浓度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流化床光生物反应器处理饮料废水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秀 张小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7-140,共4页
在自制的流化床光生物反应器中加入固定化藻菌小球来处理饮料废水,主要探讨了反应器中气速、液速以及固定化藻菌小球密度对系统去处效率的影响。在平均停留时间为6h,光照强度为4000lx,温度为室温,试验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1.... 在自制的流化床光生物反应器中加入固定化藻菌小球来处理饮料废水,主要探讨了反应器中气速、液速以及固定化藻菌小球密度对系统去处效率的影响。在平均停留时间为6h,光照强度为4000lx,温度为室温,试验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1.8%,NH+4-N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89.4%,对BOD、PO43--P的去除率也达到较好的效果,分别达到72.1%~85.5%和59.5%~6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菌 流态化 光生物反应器 饮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的小球浓度对模拟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佳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4,共3页
将单细胞蛋白核小球藻和活性污泥按照V藻∶V泥=1∶1的比例包埋于聚乙烯醇中制成小球,形成固定化藻菌共生系统,用来去除模拟污水里的氮磷。实验表明,不同的小球浓度的脱氮除磷效果不同,最佳效果的藻菌小球浓度为V球∶V水=1∶4 5,在60h的... 将单细胞蛋白核小球藻和活性污泥按照V藻∶V泥=1∶1的比例包埋于聚乙烯醇中制成小球,形成固定化藻菌共生系统,用来去除模拟污水里的氮磷。实验表明,不同的小球浓度的脱氮除磷效果不同,最佳效果的藻菌小球浓度为V球∶V水=1∶4 5,在60h的周期中,TN去除率为76 79%,TP的去除率在90%左右,小球浓度太低(V球∶V水=1∶9)和太高(V球∶V水=1∶3,1∶2 25,1∶1 8)则TN和TP的去除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菌 小球浓度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小球在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内脱氮除磷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宝珍 熊振湖 +1 位作者 潘辉 马华继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将蛋白核小球藻和活性污泥包埋于聚乙烯醇中制成藻菌小球,用于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中氮磷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光照度为3 500-4 500 lx、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情况下,固定化小球的填充量影响着反应器效率的提高.运行... 将蛋白核小球藻和活性污泥包埋于聚乙烯醇中制成藻菌小球,用于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中氮磷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光照度为3 500-4 500 lx、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情况下,固定化小球的填充量影响着反应器效率的提高.运行初,氮、磷的去除率随着填充率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运行时间延长,填充率为10%时对氮、磷去除率均高于填充率为5%、20%时的去除率.包埋于小球中的最初藻和活性污泥的量影响其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在藻细胞数量一定下,包埋活性污泥的量越少,去除效果越好。固定化小球对氮、磷的去除率还与系统中的有机负荷量有关,有机负荷量每增加约94 mg/L,氮、磷的去除率就增加1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菌小球 气升式内循环生物反应器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流态化去除氮磷及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位镜 王秀 秦运铁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9年第1期39-41,共3页
利用在流态化下的固定化颗粒与溶液具有更好传质效应对固定化藻菌流态化去除废水中氮磷及有机物进行研究。探讨了藻菌比、水流速及回流比对COD和氮磷去除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合适的藻菌比、流态化状态和高的回流比能获得较高的COD和氮磷... 利用在流态化下的固定化颗粒与溶液具有更好传质效应对固定化藻菌流态化去除废水中氮磷及有机物进行研究。探讨了藻菌比、水流速及回流比对COD和氮磷去除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合适的藻菌比、流态化状态和高的回流比能获得较高的COD和氮磷去除率,其对COD和氨氮的去除能达到90%以上,对磷的去除率能达到65%以上,因此利用固定化藻菌流态化处理有机废水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化 固定化藻菌 脱氮除磷 光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对去除珍珠蚌养殖废水氮磷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邹万生 刘良国 +3 位作者 张景来 尹富士 王文彬 杨品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0-725,共6页
研究了固定化EM藻菌(CEMI)、固定化活性污泥藻菌(CAMI)、固定化EM-活性污泥协联藻菌(CEAMI)对珍珠蚌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以及光照强度、温度对三者脱氮去磷的影响。以无包埋藻菌胶球(NM)作为对照组进行96h持续去N、P实验,结果表明... 研究了固定化EM藻菌(CEMI)、固定化活性污泥藻菌(CAMI)、固定化EM-活性污泥协联藻菌(CEAMI)对珍珠蚌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以及光照强度、温度对三者脱氮去磷的影响。以无包埋藻菌胶球(NM)作为对照组进行96h持续去N、P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条件下CEAMI、CAMI和CEMI的去N峰值(最高值)分别为91.16、88.07、80.45,去P峰值(最高值)分别为84.67、76.28、77.81,CAMI去N峰值出现在持续处理56h处,CAMI去P峰值和CEAMI、CEMI的去N、P峰值均出现在64h处;CEMI前40h处于低N、P去除率的适应期,此期间CEMI与CEAMI、CAMI的去N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还表明,光照强度与温度是该三者去N、P的重要环境因子,CEAMI的去N峰值所需光强为4000lx,其去P和CAMI、CEMI的去N、P峰值均为5000lx;三者的最适去N温度为25℃,最适去P温度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EM藻菌 固定化活性污泥藻菌 固定化EM-活性污泥协联藻菌 去氮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处理黑臭水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唯 陈心凤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9年第3期44-50,共7页
为研究菌藻固定化体系对自然黑臭水净化效果,以光合细菌分别与细颤藻、小球藻和栅裂藻按一定的体积配比包埋固定在PVA-海藻酸钠凝胶中,构建了多种菌藻共固定化体系,通过对人工黑臭水的模拟研究,确定藻菌最佳的体积配比,并考察最佳配比... 为研究菌藻固定化体系对自然黑臭水净化效果,以光合细菌分别与细颤藻、小球藻和栅裂藻按一定的体积配比包埋固定在PVA-海藻酸钠凝胶中,构建了多种菌藻共固定化体系,通过对人工黑臭水的模拟研究,确定藻菌最佳的体积配比,并考察最佳配比下对自然黑臭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藻菌体积最佳配比分别为:细颤藻与细菌的体积比为1∶2,栅裂藻与细菌的体积比为1∶1,小球藻与细菌的体积比为1∶1;固定化小球藻+细菌组合对于自然黑臭水的降解优势明显,CODCr、NH3-N、色阈值和臭阈值最大去除率分别可达76.60%、76.36%、87.27%和70.82%。利用固定化藻菌处理黑臭水体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黑臭水 固定化藻菌 小球藻 栅裂藻 细颤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
11
作者 王茜 秦晓晓 周耀辉 《经贸实践》 2016年第3X期229-229,共1页
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治理措施的相对滞后,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淡水湖泊面临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已有的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方法都具有成本高、能耗高,并且出水仍然含有相当多、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缺点,而藻菌共生系统能... 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治理措施的相对滞后,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淡水湖泊面临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已有的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方法都具有成本高、能耗高,并且出水仍然含有相当多、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缺点,而藻菌共生系统能够互相提供生长因子,提高微生物细胞浓度和纯度,反应过程控制比较容易,还能回收利用,对水的清洁度也远远高于普通藻类。因此,藻菌共生系统在修复富营养化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菌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共生体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效果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丛亮 张哲 +3 位作者 郭远涛 辛佳期 孙盛进 李昆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8-665,673,共9页
针对固定化藻菌共生体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废水处理效果及微生物生长量等问题。在实际废水中,拟通过正交试验和多指标全概率分析法,研究固定化参数对固定化小球强度、微生物生长情况、碳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优化固定化参数;并通过实验对... 针对固定化藻菌共生体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废水处理效果及微生物生长量等问题。在实际废水中,拟通过正交试验和多指标全概率分析法,研究固定化参数对固定化小球强度、微生物生长情况、碳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优化固定化参数;并通过实验对比,探究固定化对藻菌共生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浓度为4%、氯化钙浓度为1%、固定化时间为12 h时是最适合畜禽养殖废水的固定化参数;固定化藻菌体系明显拥有更高的生物量,固定化藻菌体系的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92.63%,53.04%,91.58%,除COD去除率略低于悬浮性体系外,其他项目较悬浮性藻菌体系均有明显优势。该结果可为固定化藻菌共生体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菌包埋固定化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 正交试验 全概率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对湘江N、P以及重金属(Hg、Cr)的去除
13
作者 王茜 田林玉 周耀辉 《经贸实践》 2016年第3X期297-297,共1页
针对湘江的水体富营养化(N、P元素超标)以及重金属(Hg、Cr)的严重污染问题,本文提出了藻菌固定化技术,它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既可很好地处理N、P、重金属、有机物,又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并... 针对湘江的水体富营养化(N、P元素超标)以及重金属(Hg、Cr)的严重污染问题,本文提出了藻菌固定化技术,它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既可很好地处理N、P、重金属、有机物,又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并且藻菌固定化技术具有强可控性、强重复性、长作用时间、高利用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生产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 重金属 藻菌固定化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藻菌去除海水冲厕污水中氮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寇希元 张晓青 +1 位作者 张雨山 王静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03-2706,共4页
采用海藻酸钠凝胶包埋固定小球藻和活性污泥,对冲厕海水污水(模拟)中的氮磷污染物进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在藻菌比为2∶1,固定化藻菌对氮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5%和92.2%。在N/P为10时,固定化藻菌对冲厕海水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 采用海藻酸钠凝胶包埋固定小球藻和活性污泥,对冲厕海水污水(模拟)中的氮磷污染物进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在藻菌比为2∶1,固定化藻菌对氮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5%和92.2%。在N/P为10时,固定化藻菌对冲厕海水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25~30℃时固定化藻菌对氨氮和磷的去除率最好,温度过高时藻和细菌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固定化藻菌体系处理冲厕海水污水的较佳pH范围在6.5~8.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菌 海水冲厕污水 脱氮除磷
原文传递
利用固定化藻菌耦合系统同步去除污水中的COD和氮磷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旭 魏斌 胡章立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11-2316,共6页
利用活性污泥和莱茵衣藻建立了一套固定化藻菌耦合系统同步去除污水中的COD和氮磷.系统污水日处理量为6 m3,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对于活性污泥部分,当厌氧槽搅拌转速为15 r.min-1,好氧槽DO值为5 mg.L-1时COD由150 mg.L-1左右降到50 mg.L... 利用活性污泥和莱茵衣藻建立了一套固定化藻菌耦合系统同步去除污水中的COD和氮磷.系统污水日处理量为6 m3,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对于活性污泥部分,当厌氧槽搅拌转速为15 r.min-1,好氧槽DO值为5 mg.L-1时COD由150 mg.L-1左右降到50 mg.L-1,氨氮从20~30 mg.L-1降到0.5 mg.L-1以下,但总磷只能从2~3 mg.L-1降到1.0 mg.L-1左右.对于固定化藻细胞流化床,最佳操作条件为DO浓度5 mg.L-1,光照度2 000 lx,固定化藻球填充率20%.连续化处理系统最终出水COD降到15 mg.L-1左右,氨氮0.5 mg.L-1以下,总磷0.5 mg.L-1左右.在2个月的连续运行期间,出水水质始终保持稳定,表明该连续化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处理系统 氨氮 污水处理 固定化藻菌
原文传递
废水营养比对固定化藻菌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书端 张小平 +2 位作者 兰永辉 王晓晨 肖贤声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5-1530,共6页
海藻酸钙作载体的固定化藻菌小球,经壳聚糖覆膜后,用于模拟废水的处理。通过研究废水初始氨氮浓度及碳氮比对固定化藻菌小球处理效果的影响,发现初始氨氮浓度为50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达最高值74.4%;碳氮比为35∶1时,COD去除率达最高值7... 海藻酸钙作载体的固定化藻菌小球,经壳聚糖覆膜后,用于模拟废水的处理。通过研究废水初始氨氮浓度及碳氮比对固定化藻菌小球处理效果的影响,发现初始氨氮浓度为50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达最高值74.4%;碳氮比为35∶1时,COD去除率达最高值77.7%。系统最佳氮磷比与碳氮比分别为5∶1和35∶1。固定化藻菌降解有机物的动力学过程为一级不可逆生化反应过程,其降解速率常数约为0.099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藻菌 废水处理 动力学
原文传递
藻菌固定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章霞 傅荣兵 +1 位作者 柳敏海 徐志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0期139-140,180,共3页
藻菌固定化技术具有强可控性、强重复性、长作用时间、高利用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生产生活。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藻菌固定化也被逐渐应用于水产养殖水质处理中。介绍了藻菌固定化技术的主要特性及其在工业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藻菌固定化技术具有强可控性、强重复性、长作用时间、高利用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生产生活。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藻菌固定化也被逐渐应用于水产养殖水质处理中。介绍了藻菌固定化技术的主要特性及其在工业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菌固定化 水产养殖 水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菌固定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8
作者 俞冰 《江西农业》 2017年第3S期118-,共1页
藻菌固定化技术在当前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优势也不断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藻菌固定化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在水产养殖的水质处理中。基于此,对藻菌固定化技术主要特性和在工业污水与水产养殖中的... 藻菌固定化技术在当前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优势也不断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藻菌固定化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在水产养殖的水质处理中。基于此,对藻菌固定化技术主要特性和在工业污水与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对藻菌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菌固定化 水产养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Research of Immobilized Algae-bacteria Removal Ammonia Nitrogen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and Proposed Model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邹万生 张景来 +1 位作者 刘良国 邓武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5期117-120,共4页
Applied Immobilized algae bacteria (ABI) to remove ammonia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emperature (T),PH,light intensity (I),dissolved oxygen (DO) and filling rate five factors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p... Applied Immobilized algae bacteria (ABI) to remove ammonia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emperature (T),PH,light intensity (I),dissolved oxygen (DO) and filling rate five factors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related data between ammonia removal and five factors was received through multi-factor orthogonal test,and established relations model between the five factor and nitrogen remov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ve-factors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AR,and the best combinations for removing AR was temperature 30 ℃,pH=7.0,light intensity 6 000 lux,dissolved oxygen 5.0 mg/L and the fill rate 10%.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equation model was proposed and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0.864 8,P<0.05. Samples T-test was done between the model predictions and the actual measured values.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overall mean value sig. (2-tailed) was 0.978 (P>0.05),it Shows tha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odel predictions and the actual measured value,and model had a high degree of fi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obilized Algae-bacteria Aquaculture wastewater Ammonia remove rate Proposed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熊振湖博士主持的科研课题通过鉴定专家认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由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熊振湖博士任课题负责人的国家建设部科技攻关项目"固定化藻菌的脱氮除磷功效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研究",于2005年1月21日通过了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受建设部科技司委托)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登记号:津20050227).
关键词 固定化藻菌 城市污水处理 课题 酸化预处理 博士 鉴定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