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3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王世辉 陈颖 +2 位作者 张宁 刘增兵 王金广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 探讨使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进行弹性固定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踝关节骨折病人3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63例)和对照组(163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使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进行弹性固定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踝关节骨折病人3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63例)和对照组(163例)。对照组行传统钢板螺钉固定,试验组行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和手术相关指标。分别在术后2个月、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并在术后6个月评估比较两组病人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5%,低于对照组的7.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2个月、6个月AOFAS分别为(74.5±9.2)分、(81.3±4.3)分,优良率为76.0%;试验组病人术后2个月、6个月AOFAS分别为(82.3±5.3)分、(91.2±3.8)分,优良率为93.2%,试验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对照组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率为12.8%,试验组为2.4%,试验组再次分离风险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可用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效果优于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Endobutton带袢钢板 弹性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S效用函数的温度敏感负荷替代弹性计算
2
作者 于晨阳 王蓓蓓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7-51,66,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温度敏感型负荷的电力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确定3种"商品"即峰、平、谷时段用电量的总效用函数。在总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基于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均衡条件,确定峰、平、谷电量需求模型...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温度敏感型负荷的电力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确定3种"商品"即峰、平、谷时段用电量的总效用函数。在总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基于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均衡条件,确定峰、平、谷电量需求模型;然后基于此模型,分析峰、平时段用电量的替代关系和谷、平电量的替代关系,进而确定峰、平时段替代弹性和谷、平时段替代弹性的计算方法;最后用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该计算方法为基于电价的电力需求响应中温度敏感负荷的替代弹性计算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为负荷预测、用户节电潜力分析及多主体效益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替代弹性效用函数 消费者均衡 电力需求响应 替代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彭青林 陈林 刘易昕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4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弹性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 目的:研究弹性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螺钉固定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弹性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临床指标、骨代谢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操作角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下胫腓重叠距离均大于术前、下胫腓间隙均小于术前、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踝部和后脚部评价体系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β胶原降解产物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β胶原降解产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弹性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螺钉固定法,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完全负重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优化骨代谢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弹性固定 传统螺钉固定 骨代谢
原文传递
弹性髓内钉固定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龚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70-074,共5页
小儿股骨干骨折使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患者选择我院治疗的小儿股骨干骨折30例,观察开始于2023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4年1月,并且根据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弹性髓钉组与非弹性髓钉组,弹性髓钉组使用弹... 小儿股骨干骨折使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患者选择我院治疗的小儿股骨干骨折30例,观察开始于2023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4年1月,并且根据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弹性髓钉组与非弹性髓钉组,弹性髓钉组使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非弹性髓钉组开展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弹性髓钉组和非弹性髓钉组治疗效果情况:弹性髓钉组优良率高于非弹性髓钉组优良率,(x2=18.309,p=0.000)。(2)弹性髓钉组和非弹性髓钉组临床指标情况:弹性髓钉组手术时间低于非弹性髓钉组手术时间,弹性髓钉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非弹性髓钉组术中出血量,弹性髓钉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非弹性髓钉组手术切口长度,弹性髓钉组骨折愈合时间低于非弹性髓钉组骨折愈合时间,(t=4.618,p=0.024)。(3)弹性髓钉组和非弹性髓钉组不良事件情况:弹性髓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非弹性髓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x2=14.367,p=0.001)。(4)弹性髓钉组和非弹性髓钉组治疗后疼痛情况:弹性髓钉组术后一星期VAS评分低于非弹性髓钉组术后一星期VAS评分,弹性髓钉组术后半月VAS评分低于非弹性髓钉组术后半月VAS评分,弹性髓钉组术后一月VAS评分低于非弹性髓钉组术后一月VAS评分,(t=3.328,p=0.037)。结论 小儿股骨干骨折使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股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邓斌 孙少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在儿童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骨折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46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骨折患儿,按照骨折固定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行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23例)、对照组(行切开... 目的 探讨在儿童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骨折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46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骨折患儿,按照骨折固定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行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23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比较两组手术及预后情况,疼痛评分,前臂旋转功能和腕关节活动改善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3.16±9.53)ml、(49.37±10.89)min、(3.86±1.79)cm、(31.27±5.64)d,对照组分别为(89.64±12.43)ml、(60.64±11.74)min、(8.97±2.35)cm、(35.86±7.32)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大小更小,手术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术后7 d VAS评分(3.85±1.59)分低于对照组的(5.12±1.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臂旋转功能和腕关节活动的改善优良率分别为95.65%、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73.91%、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略低于对照组的17.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骨折中,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的创伤更小,愈合更快,且有利于前臂旋转功能和腕关节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 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 尺骨骨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根钛针髓内弹性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程飞 张镇 +2 位作者 罗仲伟 沈金虎 杨六中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双根钛针髓内弹性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双根钛针髓内弹性固定治疗的20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分别记录患者随访时间、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 目的探讨双根钛针髓内弹性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双根钛针髓内弹性固定治疗的20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分别记录患者随访时间、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的20例患者中2例失访,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7.55个月。手术时长15~28 min,平均21.30 min。住院时间3~7 d,平均4.85 d。18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10周。未见神经、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功能:优14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4.44%(17/18)。结论采用双根钛针髓内弹性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手术简便易操作、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根钛针 髓内弹性固定 第5掌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疗效分析
7
作者 王权 王洪江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30例、良者8例、可者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14例、良者17例、可者7例、差者2例(Z=-3664,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屈曲、伸展及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t=3643、2868、3366、3588,P=0001、0005、0001、0001);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χ^(2)=4211,P=0040)。结论与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相比,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能够明显提高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改善肘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制弹性髓内钉 髓内钉内固定 桡骨头骨折 手法复位 石膏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钳夹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蔡秀英 曾慧意 叶萍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887-3889,共3页
目的:探讨钳夹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大龄儿童锁骨骨折患儿1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研究组患儿采用... 目的:探讨钳夹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大龄儿童锁骨骨折患儿1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研究组患儿采用钳夹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12~24h后疼痛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短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随访12周,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对照组患儿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VAS)评分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钳夹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具有疼痛改善快、疗效高等优点,而且可以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钳夹复位 弹性髓内针 固定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骨折微创疗法——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
9
作者 张晶 《妈妈宝宝》 2024年第6期18-19,共2页
儿童活泼好动,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意外导致骨折。传统骨折治疗方法可能会给儿童带来较大的创伤和痛苦,同时也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作为一种微创疗法,在儿童骨折治疗中得到越来越... 儿童活泼好动,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意外导致骨折。传统骨折治疗方法可能会给儿童带来较大的创伤和痛苦,同时也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作为一种微创疗法,在儿童骨折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儿童骨折微创疗法—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全面科普,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这一先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疗法 儿童骨折 儿童生长发育 骨折治疗方法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S型效用函数的热-电市场消费者最优决策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玥 魏韡 +2 位作者 刘锋 梅生伟 袁铁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18-126,共9页
随着电锅炉、热泵等清洁加热设备的普及,电网和供热网的耦合日益密切。在多种能源参与交易的市场环境下,多市场主体间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分析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能源价格的影响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设计了热—电综合市场交易机制,提... 随着电锅炉、热泵等清洁加热设备的普及,电网和供热网的耦合日益密切。在多种能源参与交易的市场环境下,多市场主体间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分析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能源价格的影响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设计了热—电综合市场交易机制,提出了基于常数替代弹性(CES)效用函数的消费者决策模型,该模型亦可为研究其他能源市场问题提供重要借鉴。进一步通过KarushKuhn-Tucker最优性条件和线性规划对偶定理得到市场均衡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条件,通过模式搜索算法求解消费者的最优策略。在IEEE 33节点配电网和32节点供热网构成的测试系统上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各因素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耦合 边际价格 消费者决策 常数替代弹性效用函数 Stackelberg-Nash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固定与螺钉坚强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不稳定踝关节骨折的对照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国辉 田伟峰 +4 位作者 李华 王泉 刘艳辉 关玉龙 肖春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62-3866,共5页
背景:尽管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较满意效果,但是刚性内固定方案易于限制踝关节活动,延迟骨折愈合;而弹性内固定更加符合人体力学结构,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凸显独特优势。目的:对比弹性固定与螺钉坚强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不... 背景:尽管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较满意效果,但是刚性内固定方案易于限制踝关节活动,延迟骨折愈合;而弹性内固定更加符合人体力学结构,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凸显独特优势。目的:对比弹性固定与螺钉坚强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不稳定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衡水市人民医院108例伴下胫腓不稳定的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案分为螺钉组和弹性内固定组(n=54),分别行传统螺钉内固定及弹性内固定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效果、经济学效益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对比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水平及踝穴宽度、深度、下胫腓间隙。结果与结论:①弹性内固定组完全负重时间短于螺钉组,操作角度大于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螺钉组(P<0.05);②术后3 d弹性内固定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水平低于螺钉组(P<0.05);③术后6,12个月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高于术前,下胫腓间隙、踝穴深度及宽度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④术后12个月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两组直接非医疗成本、直接医疗成本、总成本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提示弹性内固定修复合并下胫腓不稳定的老年踝关节骨折效果确切,可缩短完全负重时间、降低并发症、减轻炎症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踝关节 下胫腓不稳定 弹性固定 螺钉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与锁定板微创内固定术对股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比较
12
作者 赵宇熙 张秀华 +2 位作者 吾路汗·马汉 麻俊超 李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9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与锁定板微创内固定对股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股骨骨折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行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术治疗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组间...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与锁定板微创内固定对股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股骨骨折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行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术治疗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组间基线均衡可比的原则,选择行锁定板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2(AngⅡ)、前列腺素E2(PEG2)、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创口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SOD、NE、AngⅡ、PEG2、5-HT、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NE、AngⅡ、PEG2、5-HT、S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术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术 锁定板微创内固定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Suture-button弹性固定治疗高位踝关节扭伤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威 赵晶晶 +2 位作者 郝铖 李子 方真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48-4853,共6页
背景:高位踝关节扭伤容易漏诊导致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检查可发现隐匿性高位踝关节扭伤,采用Suture-button弹性固定能恢复远端胫腓联合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Suture-button弹性固定治疗高位踝关节扭伤的临床... 背景:高位踝关节扭伤容易漏诊导致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检查可发现隐匿性高位踝关节扭伤,采用Suture-button弹性固定能恢复远端胫腓联合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Suture-button弹性固定治疗高位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武汉市第四医院足踝外科在踝关节镜辅助下进行Suture-button弹性固定治疗的40例高位踝关节扭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Suture-button弹性固定,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将患者术前影像学数据与术中关节镜下分离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按照Meislin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40例患者术后获16-48个月随访;②术后末次随访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为(88.95±6.64)分,目测类比评分为(1.78±1.23)分,踝背伸活动度为(33.50±5.79)°,踝跖屈活动度为(34.50±5.97)°,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影像学分离指标与关节镜下分离程度存在低度正相关(r=0.612,P<0.01);④采用Meislin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优良率为95%(38/40);术后踝关节疼痛减轻,踝关节自主活动明显改善;⑤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情况;1例患者因术后存在皮肤刺激、下蹲卡顿感取出内固定;⑥提示采取关节镜辅助Suture-button弹性固定治疗高位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更有效地恢复患肢足踝功能,恢复并维持关节稳定性且无需二次取出,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镜 缝合纽扣 弹性固定 关节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对关节功能和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飞 李金通 吴田俊 《医师在线》 2024年第6期42-45,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对关节功能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股骨干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 目的探究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对关节功能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股骨干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康复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引流量均少/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患儿采用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术后康复,降低疼痛感,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 VAS评分 常规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弹性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胫腓骨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15
作者 祝海炳 张永涛 +3 位作者 吕和 任富昌 周成洪 应昀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52-357,共6页
目的:对比使用弹性髓内钉和钢板固定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院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各30例,髓内钉组为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钢板组为钢板螺钉固定。髓内钉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 目的:对比使用弹性髓内钉和钢板固定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院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各30例,髓内钉组为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钢板组为钢板螺钉固定。髓内钉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5(39.4±9.8)岁;车祸伤24例,摔伤6例;闭合性骨折23例,开放性骨折7例。钢板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4~78(38.6±10.2)岁;车祸伤22例,摔伤8例;闭合性骨折24例,开放性骨折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和后足评分、腓骨临床愈合时间和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21(14.0±2.8)个月。髓内钉组和钢板组比较,髓内钉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腓骨临床愈合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P<0.05)。髓内钉组术后出现2例延迟愈合,钢板组出现1例不愈合,2例延迟愈合。末次随访踝关节功能按照AOFAS评分标准,髓内钉组(88.33±4.57)分,优17例,良12例,可1例;钢板组(87.00±4.14)分,优16例,良10例,可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腓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和切口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钉 成人 胫腓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下胫腓与皮质骨螺钉固定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下胫腓损伤的疗效对比
16
作者 耿洋 寿好阁 +1 位作者 席俊伟 高山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0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 对比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与皮质骨螺钉固定(CBT)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 目的 对比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与皮质骨螺钉固定(CBT)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和对照组40例(采用皮质骨螺钉固定)。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美国足踝学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及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内侧关节间隙(MCS)、下胫腓关节间隙(TFCS)、胫腓骨重叠(TFO)、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β-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β-CTX)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及康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CS、TFCS较术前明显降低,TFO较术前明显升高,而两组患者术后MCS、TFCS、TFO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BGP、BALP较术前明显升高,β-CTX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BGP、BALP高于对照组,β-CTX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CBT,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应用于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中效果更为显著,可通过提高维持下胫腓稳定性,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康复,改善骨代谢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损伤 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 皮质骨螺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缝线联合锚钉“×”形弹性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刘张冰 江杉 +2 位作者 蔡文斌 杜兵 邹俊涛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联合锚钉“×”形弹性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23年6月对35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应用自制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骨折隧道制作和过线装置,在关节镜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联合锚钉“×”形弹性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23年6月对35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应用自制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骨折隧道制作和过线装置,在关节镜下实施缝线联合锚钉“×”形弹性固定改良Meyers-McKeever分型Ⅱ~Ⅳ型骨折。末次随访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3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3个月。术后复查CT证实骨折复位良好,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4.1个月)。末次随访时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阴性,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分别从术前(23.25±5.12、39.02±6.71)分提升至末次随访的(93.60±3.38、91.83±4.21)分(P<0.001)。所有病例无关节感染、内固定松动、关节交锁及不稳等并发症发生。儿童或青少年患者无骨骺早闭、膝内或外翻畸形等生长紊乱。结论关节镜下缝线联合锚钉“×”形弹性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复位精确,固定可靠,允许膝关节早期功能康复。同时应用自制PCL胫骨止点骨折隧道制作和过线装置,使操作简捷,对骨骺干扰小,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钉 弹性固定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撕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骨螺钉固定与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在老年踝关节骨折下胫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8
作者 谢先杏 谢鹤展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皮质骨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固定与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在老年踝关节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菏泽骨伤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为... 目的比较皮质骨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固定与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在老年踝关节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菏泽骨伤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FAJ下胫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CBT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Ankle Hindfoot Scale,AH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部分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AOFAS-AHS评分为(90.02±2.65)分,高于对照组的(85.02±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8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BT相比,带袢钢板弹性固定可以有效缩短老年FAJ下胫腓损伤患者的部分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螺钉固定 带袢钢板弹性固定 老年 踝关节骨折 胫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钢板桥接固定与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19
作者 万文辉 郑义海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究重建钢板桥接固定与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景德镇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重建钢板组行重建钢板桥... 目的探究重建钢板桥接固定与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景德镇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重建钢板组行重建钢板桥接固定治疗,髓内钉组行弹性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肩关节功能、上肢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重建钢板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重建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髓内钉组Constant-Murly、肩臂手功能障碍量表(DASH)评分均高于重建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Constant-Murly、DAS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髓内钉组皮肤刺激发生率高于重建钢板组,局部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低于重建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髓内钉退钉/钢板失效、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弹性髓内钉治疗重建钢板桥接固定与弹性髓内钉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二者各有优势与不足,重建钢板桥接固定在功能康复方面更具优势,弹性髓内钉治疗在减少创伤、促进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钢板桥接固定 弹性髓内钉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对军事训练中旋转型踝关节骨折弹性固定效果影响的分析
20
作者 黄俊 程毅 李东洋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812-816,共5页
目的评估下胫腓联合弹性固定后其复位质量是否会影响踝关节旋转骨折伤员弹性固定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2月—2020年2月在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接受下胫腓联合弹性固定患者59例,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龄19~29岁,平均19.3... 目的评估下胫腓联合弹性固定后其复位质量是否会影响踝关节旋转骨折伤员弹性固定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2月—2020年2月在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接受下胫腓联合弹性固定患者59例,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龄19~29岁,平均19.3岁。外翻-外旋(SER)Ⅳ型损伤48例,内翻-外旋(PER)Ⅳ型损伤11例。术后3 d内通过CT图像评估下胫腓联合复位情况。测量胫骨远端关节面上方1 cm处前后切迹的距离,评价腓骨相对于胫骨的旋转程度。根据影像学结果,依据联合韧带复位情况分为解剖复位组(24例)和复位不良组(35例)。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和足踝结局评分(FAOS)评价足踝功能,采用VAS评价主观痛感。术后12个月,在常规置入物取出过程中再次行关节镜检查。结果在59例接受下胫腓联合弹性固定的伤员中,术后12个月取出置入物的同时再次踝关节镜检查明确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术后12个月,解剖复位组AOFAS踝-后足评分、FAOS评分和VAS分别为(90.3±3.8)分、(94.2±2.4)分和(2.4±0.3)分,复位不良组分别为(90.6±2.6)分、(94.5±2.1)分和(1.4±0.6)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12个月,下胫腓联合弹性固定后下胫腓联合早期复位质量并不影响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军事训练伤 旋转型踝关节骨折 弹性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