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高国务会议制度探略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建党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48,共4页
最高国务会议存在于1954年宪法实施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的十二年中,其在当时我国的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实践中,最高国务会议是国家重大事务决策协调机构、各民主党派与各人民团体参政议政的重要民主渠道、... 最高国务会议存在于1954年宪法实施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的十二年中,其在当时我国的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实践中,最高国务会议是国家重大事务决策协调机构、各民主党派与各人民团体参政议政的重要民主渠道、最高政治动员会、毛泽东思想宣讲舞台。回顾最高国务会议的历程,可以为我国新时期国家机构的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 最高国务会议 制度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高国务会议运行机制探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章舜粤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7-86,39,共11页
最高国务会议是依1954年宪法第四十三条而创设的一项重要制度。从1954年到1964年,最高国务会议共召开21次,涉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本文对最高国务会议制度的具体运行机制作了历史性考察,考辨了它召开的次数、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等。... 最高国务会议是依1954年宪法第四十三条而创设的一项重要制度。从1954年到1964年,最高国务会议共召开21次,涉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本文对最高国务会议制度的具体运行机制作了历史性考察,考辨了它召开的次数、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等。最高国务会议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广泛的代表性,是国家重大事务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平台。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极具特色的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国务会议 运行机制 国家主席 1954年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委员会与50年代最高国务会议之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岭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4年第1期2-8,共7页
即将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与50年代的最高国务会议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前者是行政性的,后者是议行合一的,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但协调的内容不同。二者都由国家主席任其主席,但前者实行首长制,后者实行合议制。二者的职能和作用相似(... 即将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与50年代的最高国务会议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前者是行政性的,后者是议行合一的,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但协调的内容不同。二者都由国家主席任其主席,但前者实行首长制,后者实行合议制。二者的职能和作用相似(如听取报告、讨论重大问题),但前者局限于国家安全领域。我国宪法确定的政体是"议行分离"而非"议行合一",即人大议事、民主决策;政府执行,权力集中。防止行政权滥用的关键在于从外部加强监督制约,而不是在行政系统内部分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委员会 最高国务会议 国家主席 议行合一 议行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俄国国务会议中的党派关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喆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4-25,共2页
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俄国被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国家杜马,即立法下院,并相应地将原有的国务会议改组为立法上院。改革后的国务会议由沙皇任命成员和选举成员构成。在国务会议中虽然存在着各种政治力... 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俄国被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国家杜马,即立法下院,并相应地将原有的国务会议改组为立法上院。改革后的国务会议由沙皇任命成员和选举成员构成。在国务会议中虽然存在着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但整体上仍是支持沙皇专制统治的右派占优势,这也就决定了国务会议必然是沙皇政府抑制国家杜马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俄国 国务会议 党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最高国务会议制度立法过程的历史考察
5
作者 章舜粤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92-99,115,共9页
1954年宪法所确立的最高国务会议制度,与新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有密切关系。最高国务会议制度最早出现在由毛泽东主持的宪法起草小组1954年1月起草的宪法草案第一次修正稿中,在3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中初步成型,在6月的... 1954年宪法所确立的最高国务会议制度,与新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有密切关系。最高国务会议制度最早出现在由毛泽东主持的宪法起草小组1954年1月起草的宪法草案第一次修正稿中,在3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中初步成型,在6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中基本成型。经过向苏联方面征求意见和全民大讨论后,最高国务会议制度伴随着1954年宪法的通过而最终确立。最高国务会议制度的创设,经过了党内外、国内外、从上到下的热烈而充分的讨论,展现出鲜明的开放性,体现了对民主和法治的追求。最高国务会议是一个过渡性的制度,它的创设源自当时的政治需要。立法者对最高国务会议条文作了一定程度的模糊化处理,使其在实践中具有相当的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国务会议 国家主席 1954年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5-1906年的俄国国务会议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喆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20世纪初,随着俄国国家杜马的建立,原本存在近百年的国务会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从沙皇的法律咨议机关变成享有一定立法权的议会上院。本文拟研究1905-1906年国务会议改革的过程,指出改革的目的是使国务会议成为沙皇与国家杜马之间的... 20世纪初,随着俄国国家杜马的建立,原本存在近百年的国务会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从沙皇的法律咨议机关变成享有一定立法权的议会上院。本文拟研究1905-1906年国务会议改革的过程,指出改革的目的是使国务会议成为沙皇与国家杜马之间的缓冲器,其实质是沙皇以此抑制国家杜马的立法冲动,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国务会议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954年《宪法》中的最高国务会议——运作、逻辑与原理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一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85,共7页
1954年《宪法》在国家机构设置层面的调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为了理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领导体制运转的不畅。五四宪法部分地取消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之间的隶属关系,但最高国务会议机制的存在实际上与国家主席对政府首脑的任命... 1954年《宪法》在国家机构设置层面的调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为了理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领导体制运转的不畅。五四宪法部分地取消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之间的隶属关系,但最高国务会议机制的存在实际上与国家主席对政府首脑的任命权一起促成了国家主席之于最高行政长官亦即国务院总理的领导地位。国家主席此时享有的最高国务会议召集权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来自前设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亦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权力让渡,由此,兼领该权和国家武装力量统率权的国家主席成为执政党领袖在这一时期参政施政、掌舵国务的最为重要的体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宪法 最高国务会议 国家主席 过渡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总理与“壹分钱”紧急国务会议
8
作者 马宏骄 《党史博采(上)》 1995年第1期43-43,共1页
周恩来总理一生始终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日理万机,但总是记挂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冷暖,从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到安排百姓的柴米油盐,都时时考虑到人民的利益。一次,因为一分钱的小事,周总理召开了紧急国务会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周恩来总理一生始终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日理万机,但总是记挂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冷暖,从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到安排百姓的柴米油盐,都时时考虑到人民的利益。一次,因为一分钱的小事,周总理召开了紧急国务会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周总理一生节俭,每月都要过问他家的伙食帐目,要厨师定期向他详细汇报。一天,总理从头到尾认真听完了厨师念的食品采购明细帐,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世界上什么最大?”厨师回答宇宙最大。总理听了哈哈大笑,然后摆了摆手说:“不对,宇宙算得了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会议 周总理 厨师 人民的利益 帐目 生节 副食店 宇宙 万机 后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总理“壹分钱”紧急国务会议
9
《河北审计》 1995年第3期25-25,共1页
周恩来总理一生始终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日理万机,但总是记挂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冷暖,从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到安排百姓的柴米油盐,都时时考虑到人民的利益.一次,因为一分钱的小事,周总理召开了紧急国务会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周恩来总理一生始终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日理万机,但总是记挂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冷暖,从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到安排百姓的柴米油盐,都时时考虑到人民的利益.一次,因为一分钱的小事,周总理召开了紧急国务会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周总理一生节俭.每月都要过问他家的伙食帐目,要厨师定期向他详细汇报.一天,总理从头到尾认真听完了厨师念的食品采购明细帐,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世界上什么最大?”厨师回答宇宙最大.总理听了哈哈大笑、然后摆了摆手说:“不对,宇宙算得了什么?”正确答案是:“世界属眼皮最大!”接着他又风趣地解释说:“你想啊,眼皮这么呱哒一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总理 国务会议 人民的利益 食品采购 人民群众 周恩来总理 副食店 厨师 大政方针 物价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最高国务会议
10
作者 陈立旭 《党史博采(上)》 2022年第6期10-14,51,共6页
提起最高国务会议,今天的人们似乎很陌生。但只要提起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们就会想起:噢!那是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报告。最高国务会议,在新中国历史上存在12年,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独特社... 提起最高国务会议,今天的人们似乎很陌生。但只要提起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们就会想起:噢!那是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报告。最高国务会议,在新中国历史上存在12年,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独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一个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最高国务会议 新中国历史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高国务会议与“五四宪法”的二元政体结构 被引量:9
11
作者 翟志勇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32,共12页
最高国务会议是"五四宪法"中专属于国家主席的一种会议机制,最高国务会议表面上议而不决,但由于特殊的人员构成以及毛泽东在当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权威,最高国务会议反而成为超越常规国家机构、党的机构以及政治协商组织... 最高国务会议是"五四宪法"中专属于国家主席的一种会议机制,最高国务会议表面上议而不决,但由于特殊的人员构成以及毛泽东在当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权威,最高国务会议反而成为超越常规国家机构、党的机构以及政治协商组织的超级国家权力机关,是一种统合一切的事实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五四宪法"中国家主席制度的枢机所在。毛泽东作为国家主席,内在于"五四宪法"体制之中,并与全国人大、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组成常规政体结构。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即卡里斯玛担当者,又超乎在宪法之外,通过最高国务会议超越常规国家权力机关,由此形成"五四宪法"独特的二元政体结构。"五四宪法"是韦伯意义上的法理型统治和卡里斯玛统治的结合,内在地包含着毁灭自身的因素,为日后因接班人问题导致的宪法危机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宪法” 毛泽东 最高国务会议 卡里斯玛 二元政体结构
原文传递
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节录)(一九五九年四月十五日)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泽东 《党的文献》 CSSCI 1994年第2期39-41,共3页
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节录)(一九五九年四月十五日)毛泽东有些人对于西藏寄予同情,但是他们只同情少数人,不同情多数人,一百个人里头,同情几个人,就是那些叛乱分子,而不同情百分之九十几的人。在外国,有那么... 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节录)(一九五九年四月十五日)毛泽东有些人对于西藏寄予同情,但是他们只同情少数人,不同情多数人,一百个人里头,同情几个人,就是那些叛乱分子,而不同情百分之九十几的人。在外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对西藏就是只同情一两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国务会议 西藏 农奴制度 节录 中间派 毛泽东 庄园制度 贵族 自由农民 赎买政策
原文传递
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论目前形势 美国侵略者把绞索套在自己脖子上
13
《法学研究》 1958年第5期1-1,共1页
毛泽东主席召集的最高国务会议8日上午继续举行。在今日的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讲了话。毛泽东主席说,目前的形势对全世界争取和平的人民有利。在谈到国际形势的时候,毛主席指出:总的趋势是东风压倒西风。毛主席说,美帝国主义九年来侵占了... 毛泽东主席召集的最高国务会议8日上午继续举行。在今日的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讲了话。毛泽东主席说,目前的形势对全世界争取和平的人民有利。在谈到国际形势的时候,毛主席指出:总的趋势是东风压倒西风。毛主席说,美帝国主义九年来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不久以前又派遣它的武装部队侵占了黎巴嫩。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中国领土台湾、黎巴嫩以及所有美国在外国的军事基地,都是套在美帝国主义脖子上的绞索。不是别人而是美国人自己制造这种绞索,并把它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会议 毛主席 侵略者 美帝国主义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形势
原文传递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范本——重温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言志 《学习月刊》 2024年第6期40-41,共2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一文最早始于毛泽东于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上的讲话,后几经修改、补充和完善,于同年6月19日正式公开发表。当时的国内背景是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社会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一文最早始于毛泽东于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上的讲话,后几经修改、补充和完善,于同年6月19日正式公开发表。当时的国内背景是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历史方位和历史语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革命语境”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最高国务会议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革命语境 历史方位 国内背景 建设语境 补充和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夫妇率先倡导和实行火化
15
作者 孟红 《党史博采》 2024年第8期30-33,共4页
殡葬改革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周恩来和邓颖超即是这方面的积极推进者。早在1956年,我们党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倡议实行火葬,周恩来作为总理,带头响应。周恩来从童年丧母且10岁时在准安亲... 殡葬改革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周恩来和邓颖超即是这方面的积极推进者。早在1956年,我们党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倡议实行火葬,周恩来作为总理,带头响应。周恩来从童年丧母且10岁时在准安亲手安葬嗣母陈氏,1939年3月29日回祖籍地绍兴祭祖扫坟,1942年7月中旬在重庆痛哭亡父又为其树家立碑,到新中国成立后他坚决平掉淮安、绍兴等处祖坟,我们看到的是周恩来对亲人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心怀国家、情系人民的彻底唯物主义孝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风易俗 周恩来 殡葬改革 祖籍地 最高国务会议 孝道观 推进者 邓颖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9:毛泽东在统战工作中采取了哪稳健方式?
16
作者 胡新民 《党史博采》 2024年第12期23-27,共5页
毛泽东是统一战线事业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重视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1956年初,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我国... 毛泽东是统一战线事业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重视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1956年初,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同时,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统战工作 最高国务会议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科学技术 开拓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8年~1937年国民政府组织法述论——兼向陈瑞云教授请教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皓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3-47,共5页
本文详细考察、论述了1928年至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组织法四次变化的原因、过程及其本质,认为;国民党上层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的结果决定了国民政府中枢制度的面貌和政府组织法的内容,因之使得组织法的炮制者未着力于理论、制度上的探... 本文详细考察、论述了1928年至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组织法四次变化的原因、过程及其本质,认为;国民党上层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的结果决定了国民政府中枢制度的面貌和政府组织法的内容,因之使得组织法的炮制者未着力于理论、制度上的探讨,使得依据组织法建立中枢机构在制度上矛盾、混乱,使得组织法变成一个花样不断翻新的政治装饰品。最后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长期不能满足全国人民中一个有影响的集团的重要而迫切的愿望,就可能产生暴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蒋介石 政府组织 中国国民党 织法 国务会议 行政院 国民会议 监察院 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宪政的历程和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放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38-45,共8页
所谓“宪政”(Constitutional Politics),就是立宪政治的简称,指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宪政是以民主和法制相结合,即以民主为基础、民意为依据、宪法为准绳,构建国家政府,治理国家社会。宪政是近代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资... 所谓“宪政”(Constitutional Politics),就是立宪政治的简称,指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宪政是以民主和法制相结合,即以民主为基础、民意为依据、宪法为准绳,构建国家政府,治理国家社会。宪政是近代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它在消灭封建君主专制、推进人类社会文明方面,有巨大的进步意义。当然,相对于社会主义宪政,资本主义的宪政毕竟又有其不可克服的阶级局限性。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才能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促进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本文拟就英、美、法、德、日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定宪政的历程和经验作一探讨,以求从中得出可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议会 宪政 国王 资产阶级 新宪法 拿破仑 资本主义国家 克伦威尔 护国 国务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介绍毛泽东同志为转载《从遗传学谈百家争鸣》一文而写的一封信和一个按语)
19
作者 龚育之 《科学学研究》 1983年第1期5-6,共2页
“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建议《人民日报》转载北京大学李汝祺教授的《从遗传学谈百家争鸣》一文时,为这篇文章改换的一个题目。毛泽东同志为这件事写了一封信和一个按语。信文如下: 乔木同志:
关键词 发展科学 毛泽东同志 北京大学 遗传学 百家争鸣 最高国务会议 教授 中央文献研究室 学术问题 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著作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文风特色
20
作者 徐世杰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6-87,共2页
论毛泽东著作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文风特色徐世杰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倡导者和实践家.究竟应如何概括毛泽东的文风特色呢?笔者认为应从旗帜鲜明、一针见血的无产阶级战斗精... 论毛泽东著作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文风特色徐世杰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倡导者和实践家.究竟应如何概括毛泽东的文风特色呢?笔者认为应从旗帜鲜明、一针见血的无产阶级战斗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著作 理论联系实际 反对主观主义 战斗精神 《毛泽东选集》 农村调查 实践家 农民运动 兴国调查 最高国务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