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介入与地方行动:乡村内生发展的张力及其化解 被引量:13
1
作者 文军 陈雪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层社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适时介入与有效引领。在乡村内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国家适时介入并有效引领乡村社会的良性变革,是乡村建设的主要路径和基本内容,然而其中存在的一定的现实张力也给乡村内生发展实践带来了挑战。本文从新内生... 基层社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适时介入与有效引领。在乡村内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国家适时介入并有效引领乡村社会的良性变革,是乡村建设的主要路径和基本内容,然而其中存在的一定的现实张力也给乡村内生发展实践带来了挑战。本文从新内生发展的视角,梳理乡村发展实践中国家介入和乡村自主行动的具体方式,并分析在此过程中国家介入与地方行动之间的张力,其具体表现为:第一,在政策定位层面,国家宏观政策与基层行动策略难以统合,构成国家本位和地方本位的张力;第二,在治理形态层面,他治与自治的合作缺乏弹性空间,构成行政化他治和地方性自治的张力;第三,在资源配置层面,基层政绩要求和能力欠缺,构成重点帮扶和均等投放的张力;第四,在行动主体层面,国家介入农民行动的边界不清,构成国家主导和农民自主行动的张力。在多重张力并存的情况下,国家与农民互构式的新内生发展机制可以缓解张力之冲突,通过合作式吸纳、培育农民自组织、完善资源分配方式、建立超地方的行动者网络等方式,或能促进国家介入与地方行动的协调互动,共同推动乡村迈向内生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发展 国家介入 地方行动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介入与商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武汉市工商联为例(1949-1956) 被引量:11
2
作者 魏文享 杨天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9,共8页
1949年武汉解放之后,在接收改组原有商会、工业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工商业联合会。新立的工商联直接受新兴政权之领导,在组织、人事及职能方面均已重新构建。与民国时期国家对商会的有限介入相较,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兴人民政权对工商业联合... 1949年武汉解放之后,在接收改组原有商会、工业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工商业联合会。新立的工商联直接受新兴政权之领导,在组织、人事及职能方面均已重新构建。与民国时期国家对商会的有限介入相较,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兴人民政权对工商业联合会采取的是全面强势介入的政策。经改组重建后的工商联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治、经济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介入 工商联 “社会主义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自治能力培育中的国家介入——以上海嘉定区外冈镇“老大人”社区自治创新为例 被引量:35
3
作者 叶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8,121,共10页
社区自治与国家组织间关系存在国家退出论、国家介入论和国家有效介入论三种论点。国家退出论认为国家介入对社会资本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国家介入则注意到了非西方社会和转型国家的独特经验,国家有效介入论则从更加微观和具体的视野揭... 社区自治与国家组织间关系存在国家退出论、国家介入论和国家有效介入论三种论点。国家退出论认为国家介入对社会资本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国家介入则注意到了非西方社会和转型国家的独特经验,国家有效介入论则从更加微观和具体的视野揭示了国家介入与社会自治的复杂关系,得出国家的有效介入有助于社会自治的生长。文章在描述东部一个乡镇的社区治理创新经验的基础上,解读了国家有效介入为何有助于社区自治组织生长的理论缘由,包括输入外部权威和组织力量、拓展社会自治组织网络、分摊部分集体行动成本,以及作为集体行动的公共激励者。在我国,社区自治与国家组织之间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嵌入和共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区自治 国家介入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介入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丽群 曲茜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185,共4页
一个国家的存在,至少要特别思考和处理四个方面的问题:社会的发展、政权的稳定、权力的行使以及主流文化的传播。而课程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符号媒介、是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思想基础、是国家权力的微观表达、是传播身份文化的主流载体。课... 一个国家的存在,至少要特别思考和处理四个方面的问题:社会的发展、政权的稳定、权力的行使以及主流文化的传播。而课程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符号媒介、是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思想基础、是国家权力的微观表达、是传播身份文化的主流载体。课程对国家继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国家必然会介入其中,但国家本身诞生于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因而这种介入不仅是必然的,同时又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介入 课程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介入与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基于J街道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唐文玉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4期106-113,共8页
"新公共性"在中国的构建与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它突显了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的问题。本文选取长三角J街道"睦邻点"建设作为经验分析材料,具体考察了国家介入对于社会组织公共性生... "新公共性"在中国的构建与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它突显了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的问题。本文选取长三角J街道"睦邻点"建设作为经验分析材料,具体考察了国家介入对于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介入对于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至少在短期意义上,简单的国家退出并不是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的理性选择。但是,"行政吸纳服务"的国家介入方式,会导致社会组织公共性的断裂。为此,要促进社会组织公共性的良性生长,还需要在政治结构中进一步地导入民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介入 社会组织 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介入背景下的底层环境抗争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涛 杨悦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33-38,57,共7页
在底层的环境抗争中,国家介入表现为积极介入、消极介入与消解性介入三种类型,不同的介入类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作为"中国海洋污染索赔第一案","塔斯曼海"轮溢油事件开创了维护国家海洋生态权益的先例。在此... 在底层的环境抗争中,国家介入表现为积极介入、消极介入与消解性介入三种类型,不同的介入类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作为"中国海洋污染索赔第一案","塔斯曼海"轮溢油事件开创了维护国家海洋生态权益的先例。在此次事件中,国家的积极介入是底层环境抗争成功的关键。虽然国家介入的主旨在于保护海洋环境,但它为底层环境抗争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渠道和专业技术支持,提高了抗争维权的组织化程度,并为判决结果的执行提供了机制保障。而从整体上看,国家介入具有选择性,导致底层社会权益维护的制度保障不足。只有建立健全制度化介入机制,才能有效维护底层群体权益,进而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事件 国家介入 环境抗争 选择性介入 制度化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合作:客观必要性,主观选择性与国家介入 被引量:32
7
作者 赵晓峰 《调研世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1,共4页
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阶段性困境,使农民合作具备了客观必要性,然而由于制度运行成本高昂、农村精英流失与权威缺失、农民自身素质与传统因素制约、以及农民特殊的比较选择公正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理性农民却更多地选择不合作。这样,客观... 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阶段性困境,使农民合作具备了客观必要性,然而由于制度运行成本高昂、农村精英流失与权威缺失、农民自身素质与传统因素制约、以及农民特殊的比较选择公正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理性农民却更多地选择不合作。这样,客观必要性与主观选择性碰撞中就产生了理性农民的“主客观选择悖论”。农民合作的历史告戒我们,要使悖论状态中的农民走向合作,就离不开国家力量的强有力介入。只有国家从各个层面发挥作用,才能使农民合作从理想走向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观选择悖论 比较选择公正观 国家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情崇拜与国家介入:1930—1970年代中国城乡通婚史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晔琴 丁金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100,221,共7页
城乡通婚是两地婚姻达成的形式之一,即婚姻当事人一方来自城市,另一方来自农村。这个差距体现在双方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国内有关两地婚姻的研究主要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城迁移浪潮,这些研究... 城乡通婚是两地婚姻达成的形式之一,即婚姻当事人一方来自城市,另一方来自农村。这个差距体现在双方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国内有关两地婚姻的研究主要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城迁移浪潮,这些研究大都关注横剖面上的婚姻现状,而缺乏历史纬度的纵向考察。而将婚姻问题置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历史和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重点梳理1930年代延安时期至1970年代末中国社会的城乡通婚发展与变化,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城乡婚姻的视角来窥视上世纪大半叶中国社会的整体性历史变迁。纵观1930年代延安时期至1970年代文革结束,可以看出这时期出现的城乡通婚不仅受到特定社会历史事件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国家权力和政治力量介入的制约。在一定意义上,政治导向和国家政策成为这一历史阶段影响我国城乡通婚达成与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通婚 国家介入 红色婚姻 户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介入与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以湖南井塘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应若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8-41,共4页
在当前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下,国家介入是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一种具有潜在经济合理性的制度安排,具有协调农民合作行动的组织功能。然而,由于农户用水户协会运行成本高而组织效率低,它往往成为一种缺乏... 在当前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下,国家介入是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一种具有潜在经济合理性的制度安排,具有协调农民合作行动的组织功能。然而,由于农户用水户协会运行成本高而组织效率低,它往往成为一种缺乏效率而闲置的制度安排。若要农民用水户协会发挥应有的组织职能,需要国家介入赋予其与特定经济社会条件相兼容的组织性质,使其能够低成本和高效率运行。以湖南井塘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个案进行了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用水户协会 国家介入 组织职能 农民合作 农田灌溉 湖南井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权利保护中国家介入的前提与原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净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08-112,共5页
对于儿童权利的保护,国家从早期经利害关系人申请而被动介入家庭领域,发展为积极介入。国家的监护责任对传统理念上的家庭自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国家介入私权领域应当具有界限,其介入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儿童权利正遭受侵害或者有受侵害... 对于儿童权利的保护,国家从早期经利害关系人申请而被动介入家庭领域,发展为积极介入。国家的监护责任对传统理念上的家庭自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国家介入私权领域应当具有界限,其介入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儿童权利正遭受侵害或者有受侵害的威胁,并遵循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伤害原则和比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权利 国家介入 家庭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主义的国家介入父母子女关系理论之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杨 周翰伯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在国家与父母子女关系的问题上,西方法学主要形成了放任主义的非介入理论和干预主义的介入理论。干预主义的介入理论主张国家有积极保障并维护个人权益的职责,应当对家庭生活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规范。其基本前提是对家庭正义问题的考量,... 在国家与父母子女关系的问题上,西方法学主要形成了放任主义的非介入理论和干预主义的介入理论。干预主义的介入理论主张国家有积极保障并维护个人权益的职责,应当对家庭生活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规范。其基本前提是对家庭正义问题的考量,是对根植于家庭理想中的父母自治传统的批判和重新反思。其强调政府公共权力介入父母子女关系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在对国家的介入行为上奉行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主义 国家介入 亲子关系 家庭正义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介入与合作治水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涛 《水利发展研究》 2008年第9期9-12,共4页
在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里,治水是一个不衰的话题。治水也成为国家权力介入乡村的一种路径,国家通过对大型水利的治理,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也成为农民生存的前提。但是在取消农业税后,国家退出使得治水变得... 在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里,治水是一个不衰的话题。治水也成为国家权力介入乡村的一种路径,国家通过对大型水利的治理,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也成为农民生存的前提。但是在取消农业税后,国家退出使得治水变得越来越困难,公共品供给不足,乡村治水也因此面临新的困境。笔者试图通过豫东平原的调查,探讨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治水的关联性,寻找解决当前治水困境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介入 乡村治理 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我国结婚制度中的家庭自治与国家介入
13
作者 林云飞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142-144,共3页
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确认和保护的本位主体有两个:一是社会,二是个人。保护社会利益需要国家介入,保护个体利益则要重视家庭自治,这就要求婚姻家庭法要充分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现行结婚制度注意到了家庭自治与国家... 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确认和保护的本位主体有两个:一是社会,二是个人。保护社会利益需要国家介入,保护个体利益则要重视家庭自治,这就要求婚姻家庭法要充分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现行结婚制度注意到了家庭自治与国家介入关系的协调,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国家介入不当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自治 国家介入 结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我国离婚制度中的家庭自治与国家介入
14
作者 林云飞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4-57,共4页
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确认和保护的本位主体有两个:一是社会,二是个人。保护社会利益需要国家介入,保护个体利益则要重视家庭自治,这就要求婚姻家庭法要充分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现行离婚制度注意到了家庭自治与国家... 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确认和保护的本位主体有两个:一是社会,二是个人。保护社会利益需要国家介入,保护个体利益则要重视家庭自治,这就要求婚姻家庭法要充分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现行离婚制度注意到了家庭自治与国家介入关系的协调,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国家介入不当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制度 家庭自治 国家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国家介入方式的演进——基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美 张新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78,共8页
以“专业化”的双重过程作为分析框架,基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考察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国家介入方式的演进发现其演进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教育系统恢复初期,政府人事管理部门以国家干部的管理制度对教师职业进行支配;进入20世... 以“专业化”的双重过程作为分析框架,基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考察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国家介入方式的演进发现其演进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教育系统恢复初期,政府人事管理部门以国家干部的管理制度对教师职业进行支配;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通过动员快速建立起了教师的外部专业地位;自2010年以来,国家开始协同教师进行专业共同体内部的规范性建设。像我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国家是教师队伍走向专业化值得依靠和信赖的力量。未来,需进一步构建“内外联动、上下协同”的保障机制,以促进教师专业内部自创生动力系统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社会学 教师专业化 国家介入 支配 动员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介入与民间回应:乡村记忆的传承机制——以潍北孙膑崇拜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春妮 杨雪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31-34,共4页
乡村记忆的传承带有地域特色,是地域民间文化的凝结与表现。在其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借助国家与民间社会的共同力量。乡村记忆植根于民间社会,国家符号赋予乡村记忆以合法性,国家权力引导记忆的发展方向,甚至利用权力促使记忆的... 乡村记忆的传承带有地域特色,是地域民间文化的凝结与表现。在其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借助国家与民间社会的共同力量。乡村记忆植根于民间社会,国家符号赋予乡村记忆以合法性,国家权力引导记忆的发展方向,甚至利用权力促使记忆的原生性发生改变。通过对潍北地区的民间信仰--孙膑崇拜进行研究,考察国家力量与民间共同参与记忆传承活动,探讨民间力量与官方话语表达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对于当代乡村记忆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介入 民间回应 乡村记忆 孙膑崇拜 传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介入与外部援助:全球南方社会治理的选择与变异——以非洲为例
17
作者 顾嘉伟 张兰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24年第1期239-260,共22页
国家—社会关系是国家治理的核心议题。既有研究大多基于西方经验,将社会力量作为自变量去探讨如何影响国家治理,却忽视了社会自身的培育和发展与广泛非西方世界的经验。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社会自身的发展?在全球南方兴起的背景下... 国家—社会关系是国家治理的核心议题。既有研究大多基于西方经验,将社会力量作为自变量去探讨如何影响国家治理,却忽视了社会自身的培育和发展与广泛非西方世界的经验。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社会自身的发展?在全球南方兴起的背景下,本文以非洲国家为例,将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归纳为“历史遗留说”“政治博弈说”和“文化形塑说”,但这些流派无法解释具有相似经历的非洲国家间产生差异化社会治理的原因。因此,本文以国家介入和外部援助为分析框架,以肯尼亚、乌干达、加纳和尼日利亚四国为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正是国家介入和外部援助的互动博弈决定了社会治理的选择与变异,其互动模型又可以分为“内嵌互斥型”“内外博弈型”和“合作互助型”。由于社会的发育受到外部援助的干扰,因此非洲国家为保持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采取了策略化的介入或退出手段,或是对内给予社会组织资金援助,或是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审查和管控。但无论哪种形式,正是由于外部援助和国家介入的互动博弈,才导致非洲不同国家的社会治理出现选择与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介入 外部援助 社会治理 非洲国家
原文传递
中国乡村治理中“国家—社会”的研究路径——新时期国家介入乡村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56
18
作者 刘涛 王震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64,72,共9页
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在治理模式和路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也在不断变化,从人民公社的全能型模式到目前真正的"乡政村治"模式,从对"民主"的探求到目前"乡村治理&qu... 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在治理模式和路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也在不断变化,从人民公社的全能型模式到目前真正的"乡政村治"模式,从对"民主"的探求到目前"乡村治理"模式的完善。在这个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退民进"的过程。但是,国家与乡村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的地位是交替的,从实际治理情况看,"国退"并不理想,国家与社会的交锋是不可回避的。而且,新时期学术研究的关注重心也有所转移,新的治理问题出现,研究路径也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国退民进 国家介入
原文传递
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成 被引量:136
19
作者 刘春荣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79,共20页
本文论证了国家介入在社会资本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的城市社会,邻里间社会信任关系的演进和存量可以通过对嵌入于居民区的组织联系而得到解释。国家介入所提供的组织资源及其制度化方式,对居民区内部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信任关系产生... 本文论证了国家介入在社会资本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的城市社会,邻里间社会信任关系的演进和存量可以通过对嵌入于居民区的组织联系而得到解释。国家介入所提供的组织资源及其制度化方式,对居民区内部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信任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纵向行政动员的组织策略中,居民间的交往关系往往被吸纳或建制化;而国家的基层组织的网络化则提供了社会资本增生的空间和激励。本文通过1996年以来上海的社区组织重建政策讨论了这些命题。研究发现,特定形式的国家介入乃是社会资本得以发展和增进的必要动力;居民区社会资本存量的差异,必须和国家介入的类型进一步联系起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国家介入 社区组织
原文传递
村民的自组织化与国家意志的介入--基于XH镇“客堂汇”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欣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95,共8页
国家意志介入的策略和程度对于村民自治的实践路径走向有较大影响。研究发现,"客堂汇"之中的国家以"政策在场"、"资源在场"、"服务在场"、"身体在场"的柔性方式介入村民自治的内源... 国家意志介入的策略和程度对于村民自治的实践路径走向有较大影响。研究发现,"客堂汇"之中的国家以"政策在场"、"资源在场"、"服务在场"、"身体在场"的柔性方式介入村民自治的内源性组织力量的发展过程,通过促进传统公共空间与现代社会治理、传统敦亲睦邻文化与现代社区整合、传统议事动员系统与现代协商民主的交融互动,在再造乡土社会的传统资源和推动村民自治的同时贯彻了现代国家的治理意图,达到了比较好的治理绩效,国家的介入可以成为村民自组织化的重要动力。然而,国家介入的程度难以把握造成了村民自组织化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如何在保持村民自组织的自主性与合法性的同时,又使国家的治理意图能够合理地通过村民自治的内源性组织力量渗透进乡土社会,将深刻影响村民自组织的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介入 村民自治 村民自组织 传统资源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