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回顾有关协议期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以下简称“国谈药”)可及性的文献,以总结我国国谈药可及性的改善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有关...目的系统回顾有关协议期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以下简称“国谈药”)可及性的文献,以总结我国国谈药可及性的改善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国谈药可及性的公开发表文献,并对文献内容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5篇,其中17篇关注谈判准入对国谈药可及性的影响,其余8篇则研究谈判准入后国谈药可及性的现状。针对可获得性,所有文献均发现国谈政策对药品使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而40%(10/25)的文献发现国谈药的可获得性存在一定的地区或机构差异。针对可负担性,60%(15/25)的文献进行了研究,发现谈判准入后国谈药的价格急剧下降。然而,27%(4/15)的文献提到大多数抗肿瘤药物的自付费用仍较高。结论国谈政策有效地提高了药品可及性,但仍需持续推动国谈药落地使用,并提升医保用药待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回顾有关协议期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以下简称“国谈药”)可及性的文献,以总结我国国谈药可及性的改善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国谈药可及性的公开发表文献,并对文献内容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5篇,其中17篇关注谈判准入对国谈药可及性的影响,其余8篇则研究谈判准入后国谈药可及性的现状。针对可获得性,所有文献均发现国谈政策对药品使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而40%(10/25)的文献发现国谈药的可获得性存在一定的地区或机构差异。针对可负担性,60%(15/25)的文献进行了研究,发现谈判准入后国谈药的价格急剧下降。然而,27%(4/15)的文献提到大多数抗肿瘤药物的自付费用仍较高。结论国谈政策有效地提高了药品可及性,但仍需持续推动国谈药落地使用,并提升医保用药待遇。